塘报上最后一段字,格外触目惊心:“…奢崇明自称黑彝大摩史(大祭司),僭号梁王,建梁国,封百官,服左衽九虎玄黑冕服,以黑为正色,尚水德以克明。以白毡嵌星图为旗号,禁汉衣冠…”
“…初一辰时,奢崇明斩黑牛九十九头、俘虏三十六口,以血涂白毡嵌星图以祭,誓师反明…”
朱寅看完塘报,表面风轻云淡,心中却已怒极。
奢崇明啊奢崇明,你真是挑了一个好时候啊。这个节骨眼上造反!我要将你千刀万剐!
群臣听到奢崇明都已经称王建号了,都是惊怒交集。
此獠好胆!
四川除了重庆府,还没有归附南京,仍然在北朝控制下。按理说,奢崇明造反攻打成都,最着急的是北朝,不是南朝。似乎南朝可以坐山观虎斗。
然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奢崇明造反攻打北朝的成都,北朝可以不管,南朝反而不能坐视不理。
四川虽然没有归附,可却是西南省份,造反的奢崇明也是西南土司。西南土司造反,带来的灾难性影响,首先波及的是整个南方,损害的是南朝的安定。
奢崇明占领四川之后,肯定也不会北伐陕西,只会经营西南。
首当其冲的其实是南朝,而不是北朝!北朝大不了舍弃四川。
如果认为奢崇明攻打成都是北朝的事,那就太天真了。不仅仅是朱寅,就是百官也都认为,奢崇明造反危害最大的是南朝。
奢崇明一反,整个西南土司都会不稳,必然会有人一起响应,湖广、两广、江西都不能置身事外!
大明南北分裂,不就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土司王的机会?此时不造反,那他们也太傻了。
绝不能让奢崇明真成了气候!
实际上,朱寅早就在提防奢崇明造反。好几年前,他就让虎牙盯着奢崇明、安邦彦、杨应龙等人。为了不让他们造反,朱寅派人打入土司内部,收买土司亲信亲族,希望影响土司的决策。
这个策略,对杨应龙很有效。历史上杨应龙造反,引发了播州之乱,大明调兵十五万,耗时数月平定。
可是这个时空,杨应龙在朱寅的影响下,造反的野心被消解。虎牙密报,杨氏已经没有造反的意图。
可是奢崇明,却提前造反了。
虎牙对奢氏的影响没有效果。奢氏及其属民,对外人尤其是汉人极其排斥。蒙古、女真贵族都会信重汉人幕僚,可奢氏土司很难信重汉人。
强大顽固的排外性,让虎牙特务根本无处下嘴,潜伏计划很不顺利,更加无法影响奢氏宗亲的反明决策了。
奢氏的野心由来已久。
奢氏的属官属民,听起来很多是汉姓,其实和汉人毫无关系。
永宁黑彝,和大小凉山的黑彝其实是同族。只是凉山黑彝没有汉化,永宁黑彝有所汉化。类似野人女真和**真的区别。
永宁黑彝的制度,和满洲八旗十分类似。区别只是,永宁黑彝的建制单位不是“旗”,是“宅溪”。满洲有八旗,黑彝有九溪。
宅溪是兵民合一的单位。平时生产、打猎、放牧,战时选择青壮,自备盔甲兵器出征。
一般是三丁抽一,选最精锐的彝丁披甲。
一溪分四营,一营分四哨。每一个宅溪,大概三万多人口,和后金一个旗差不多。九个宅溪,各以不同的祭文徽章为符号。
宅溪的首长叫“幕魁”,可出战兵五千人,相当于八旗的旗主。营的首领叫千户,可出战兵一千余人,相当于八旗的甲喇额真。哨的长官叫哨总,可出战兵三、四百,相当于八旗的牛录额真。
这么算的话,永宁黑彝的人口在三十万左右。九个宅溪,每个宅溪出五千战兵,那么奢氏的战兵有四万五千人,而且骁勇剽悍,实力很强。
如果极限动员,永宁黑彝甚至能动员十万兵马,不愧是西南一小霸。
幕魁、千户全部是奢氏宗亲及其姻亲担任。八千骑兵、三百战象,更是由奢崇明本人直领。纯粹就是家族武装。
这种势力一旦造反,凝聚力会很强,必须及时镇压,不能给他们坐大的机会。否则的话,就是旷日持久的战乱。历史上奢安之乱持续十六年,大大加速了明朝灭亡,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控制叛乱。
朱寅心中虽怒,可他此时不能表现出来,以免百官不安、人心不稳。
他扬一扬塘报,语气淡然的说道:“奢崇明胆大包天,这是主动求死啊。四川归附的机会到了。”
“北朝眼下焦头乱额,自顾不暇,是不可能抽调关中精兵,南下川蜀镇压叛乱的。如果我朝不出兵…成都不保,蜀地必陷!”
“那么,便是重演当年南诏入蜀的惨剧。我朝不可坐视不理。”
兵部尚书刑玠道:“太傅所言极是。只要出兵四川支援成都,四川必然归附南京。只是…我朝本就缺乏可战之兵,下月北朝就要饮马长江了,哪里有兵马入川镇压奢崇明?”
“就算能抽调一支兵马支援四川,其他土司若是再造反怎么办?”
朱寅盘算着手中的兵力,只能再调几千海外留守的靖海军了。
眼下,留守海外四大岛的靖海军,只剩一万。这已经是靖海军动员的极限了。
这一万兵马,要震慑靖州(吕宋)、东宁(宝岛)的两百万土著,防备他们造反。还要看守四大岛上的工厂、仓库、牧场、船坞,更要防卫洋人、倭寇、海盗的侵犯。
任务很繁重,兵力很薄弱。
若是抽调太多,老巢就看不住了。尤其是岛上的工厂十分重要,万万不能有失。
想了想,朱寅决定抽调三千人登陆。
抽调靖州守军八百、舟山守军八百、东宁守军七百、济州守军七百。
暗自打定了主意,朱寅铿然说道:“大都督府令!调石柱秦良玉白杆兵五千,调播州杨应龙、杨可栋父子苗兵一万,调酉阳冉氏兵五千。”
“再调襄阳曹文诏、熊廷弼、毛文龙部两万。”
“以上诸军四万人,务必于九月上旬之前,在白帝城汇合,失期当斩!”
“太傅!”刑玠忍不住提醒道,“四万兵马,两万都是土司兵,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和叛军里应外合,那曹文诏、熊廷弼、毛文龙的两万汉军,怕是要一朝葬送!”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神色忧虑。
以往征调土司兵,都不是主力,兵数不多。可是这次,土司兵占了一半之多。而且镇压的对象也是土司。
这个风险实在太大。若是战场上反噬,两万汉军很可能陷入绝境。
刑玠继续道:“眼下南北分裂之际,土司多以为是可乘之机。不然奢崇明也不会听到靖难就造反。那么,难保其他土司还会忠于大明!”
“此时调遣他们,给他们军饷、军粮,为他们补充军器,若是他们拿到东西,就和奢崇明一样反叛,朝廷该如何是好?”
朱寅之所以放心,是因为他了解秦良玉,也利用虎牙和杨可栋转变了杨应龙。
更重要的是,宫里传来好消息,在看过几个女子的画像后,少年天子选择了杨应龙的女儿,杨贞桂。
杨贞桂是杨应龙嫡女,历史上曾经联姻奢崇明的儿子奢昊。
可是现在,她还没有出嫁,却被泰昌帝看中了。
朱寅已经给杨应龙写了信,告诉他已经是准国丈了。只要杨氏没有意见,就让礼部下聘。此时的杨应龙,不可能不想女儿当皇后。
可刑玠等人不知道啊。奢崇明都反了,他们怎么可能会信任其他土司?自然是看谁都想造反。
朱寅道:“吾亲自统兵出征,再率禁军一万,在白帝城和诸将汇合。”
“授杨应龙为平逆将军,秦良玉、熊廷弼为副将。”
“税监们的银子抄没后,南京户部入库一千多万两,眼下朝廷有的是钱粮。打的起仗!户部就拨银二百万两,军粮五十万石……”
他当然要亲自出征,其他人他不放心!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干脆利落的镇压奢崇明,立威西南,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土司。
这一仗打的好,他的地位就更加稳固,威望更高。
海外三千兵马调入南京,加强京畿防卫,补充调兵入川后的兵力不足。
听到朱寅要率靖海军一万亲自出征,百官都是神色各异,但反对声浪全部停止。
甚至有人希望朱寅在四川兵败身死!
朱寅当然心知肚明,这也是他亲自出征的第二个目的:暂时离开京城,故意给机会让那些意志薄弱、心存异志的官员跳出来,到时一网打尽!给自己的人腾位置!
这个稂莠不齐、心思不一的南京朝廷,是该清理一下了。朱寅做事,向来喜欢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
他也不怕离开南京后失去对南朝的控制。如今京畿兵权,都在他的亲信部将手里,掌控京城和封锁长江的兵马,都是他的嫡系。
朝中大臣,三成都是朱党成员。舆论上有宣社,军事上有大都督府。宁采薇、宗钦、丁离阳都坐镇南京,就连皇帝也是他的学生。宫中侍卫、女官、宦官也都是他的人。
几个省的官员,也多是朱党。
只要他没有被奢崇明打的兵败身死,京师就没有人能翻天。
“太傅。”徐小白还是站了出来,“太傅亲自入川平叛,乃是狮子搏兔之势,雷霆万钧之下叛军不堪一击。只是…只是太傅乃本朝擎天之柱,太傅离京之后,谁来应对戚继光的大军?最迟九月下旬,戚继光就要饮马长江了。天下除了太傅,谁能抗衡戚继光?”
朱寅当然不担心义父的大军,早就安排好了。义父的大军,不就是他的?
当然,这是最高机密,朱寅不能泄露。
他只能用早就准备好的借口说道:“我军舰队封锁长江,水师之利尽在南朝。戚继光要想过江,就要准备战船,起码要在江北准备两三个月,否则绝对无法渡江。估计,最快也要年底。”
“有这几个月工夫,奢氏已灭矣!”
“再说,有魏国公、宗钦、丁离阳、大司马四人共掌握南京兵权,城中又有靖海军一万,可保京师无虞。”
“户部即刻准备粮草、军需、驮马,兵部即刻准备船只、民夫,限八日内万事齐备,吾八月十八,必须离京!”
李廷机和刑玠都是有点不满。
八日,实在是太紧张了。户部虽然进了一大笔账,银子现成的。可是仓库里的粮草却要装车装船,要征调船只、驮马、民夫,十分庞杂,千头万绪。
八日齐备,那就只有兵部、户部的官员通宵达旦的连轴转。
可是某些官员,却忍不住心生期待。恨不得这个专横跋扈的摄政太傅立刻离京,然后他们好和皇上亲近亲近。
朱寅继续道:“鸿胪寺派人立刻快马去四川,带去吾的亲笔信,告诉奢崇明,只要他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亲自来南京请罪,朝廷不但宽宥其罪,还会封赏他。他请罪,便不治罪。”
朱寅一边说,一边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的亲自写了一封信,然后盖上“权摄国政”的大印。
百官见状,很多人都是不以为然。
奢崇明都举起造反,自称梁王了,会因为你一封信就乖乖请罪就范?
也有人认为,这是摄政太傅的骄兵之计。
可是在朱寅看来,未必没有诚意。他的信写的很真诚,肯定了奢氏祖上曾经的贡献,又许诺封赏,希望奢崇明归附朝廷,被自己所用,愿为王驱。
朱寅是个很大度的人。他很理解实权派的心思和苦衷,就像他自己,不也是造反么?
手里掌控几万精兵,谁还没有一点野心?
朱寅不认为造反是什么十恶不赦、诛灭九族的大罪。奢崇明只要肯为自己所用,他就既往不咎,给奢氏一个机会。
哪怕希望很小,朱寅也想试一试。万一这封信真能劝降奢崇明,那不仅是南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大胜利,也能节省很多时间、钱粮,更不用牺牲将士性命。而且,还能获得奢崇明的几万精兵,用来抗缅。
朱寅指着墨迹未干的书信,对百官说道:
“朝廷不愿和土司刀兵相见,以至生灵涂炭。吾一片诚意,皆在这一纸之间。奢崇明若是愿意归降请罪,效力朝廷,吾愿意和他约为兄弟,歃血为盟!”
“使者见了奢崇明,与其细陈吾之心意!”
刑玠皱眉道:“太傅固然诚意满满,只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据说奢崇明野心勃勃,狡诈阴险,他岂能受太傅感化?只怕见了使者,看了书信,以为朝廷和太傅畏惧他兵威,反意更坚,士气更旺啊。”
朱寅道:“那就是朝廷仁至义尽。他若是冥顽不灵,大兵一到不过玉石俱焚而已。”
当下,鸿胪寺卿收了书信,恭敬领命。
朱寅又转身对兀自在思索数学题的泰昌帝道:“陛下,臣如此决断,陛下可有圣谕?”
泰昌帝回过神来,脸色有点茫然。他实际上不知道朝堂上在讨论什么,他刚才一直再解题,差不多要解出来了。
“哦,我…朕并未意见,先生处置的很好,先生辛苦了,诸卿辛苦了。”
说完有点赧然的一笑,继续思索解题。
很多朝臣见了皇帝这番魂不守舍、心猿意**神情,都是暗自叹息。
陛下啊,虽然你年幼,可也是十五了,明年就要大婚了。你怎么对政事这么不上心?
陛下要准备亲政,夺取大权啊。安能一直让朱寅专权?几年后,如果太傅不愿意归政天子,陛下怎么办?
朱寅继续道:“奢崇明的事情就先说到这里。还有谁上奏?无奏就退朝吧。”
“下官有本要奏!”礼科给事中曹铭出列道,“陛下登基金陵,孝陵在侧,太祖庙近在咫尺。陛下每祭祀孝陵、祖庙,祷告之际,免不得有难言之事!”
“哦?”朱寅神色一肃,“陛下祭祀,乃是分内之事,能有何难言之事?若是没有道理,必治你个丧心病狂之罪!”
百官也纷纷对曹铭侧目。
曹铭跪下来道:“因为建文君就在南京继位,他是太祖钦定的嗣位之君,虽然没有福分,可若论起礼法,建文君终究是太祖的继承人。如今南京重为京师,可陛下、百官祭祀孝陵之时,未免愧对太祖之灵啊。”
“是以,微臣冒死觐见,希望陛下和太傅,恢复建文君帝号,恢复建文年号,拟定谥号,配享太祖庙…”
朱棣靖难之后,废除建文帝号、年号,官方只称建文君。
“大胆!”礼部尚书范仑怒喝,“陛下乃成祖之裔,建文君安可恢复帝号!”
曹铭梗着脖子道:“有何不可!建文君在南京继位,位居天子四年,太祖钦定嗣君,为何没有帝号年号?!这不是自欺欺人么?国家礼法何在!”
“陛下在南京登基,若是不恢复建文君帝号年号,臣恐怕孝陵不安,金陵不吉啊!”
“狂妄!”好几个大臣一起怒喝,“陛下,臣等请诛曹铭!”
…
PS:晚上还要加班,今天就到这里了。蟹蟹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为大家祈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晚安。
(本章完)
“…初一辰时,奢崇明斩黑牛九十九头、俘虏三十六口,以血涂白毡嵌星图以祭,誓师反明…”
朱寅看完塘报,表面风轻云淡,心中却已怒极。
奢崇明啊奢崇明,你真是挑了一个好时候啊。这个节骨眼上造反!我要将你千刀万剐!
群臣听到奢崇明都已经称王建号了,都是惊怒交集。
此獠好胆!
四川除了重庆府,还没有归附南京,仍然在北朝控制下。按理说,奢崇明造反攻打成都,最着急的是北朝,不是南朝。似乎南朝可以坐山观虎斗。
然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奢崇明造反攻打北朝的成都,北朝可以不管,南朝反而不能坐视不理。
四川虽然没有归附,可却是西南省份,造反的奢崇明也是西南土司。西南土司造反,带来的灾难性影响,首先波及的是整个南方,损害的是南朝的安定。
奢崇明占领四川之后,肯定也不会北伐陕西,只会经营西南。
首当其冲的其实是南朝,而不是北朝!北朝大不了舍弃四川。
如果认为奢崇明攻打成都是北朝的事,那就太天真了。不仅仅是朱寅,就是百官也都认为,奢崇明造反危害最大的是南朝。
奢崇明一反,整个西南土司都会不稳,必然会有人一起响应,湖广、两广、江西都不能置身事外!
大明南北分裂,不就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土司王的机会?此时不造反,那他们也太傻了。
绝不能让奢崇明真成了气候!
实际上,朱寅早就在提防奢崇明造反。好几年前,他就让虎牙盯着奢崇明、安邦彦、杨应龙等人。为了不让他们造反,朱寅派人打入土司内部,收买土司亲信亲族,希望影响土司的决策。
这个策略,对杨应龙很有效。历史上杨应龙造反,引发了播州之乱,大明调兵十五万,耗时数月平定。
可是这个时空,杨应龙在朱寅的影响下,造反的野心被消解。虎牙密报,杨氏已经没有造反的意图。
可是奢崇明,却提前造反了。
虎牙对奢氏的影响没有效果。奢氏及其属民,对外人尤其是汉人极其排斥。蒙古、女真贵族都会信重汉人幕僚,可奢氏土司很难信重汉人。
强大顽固的排外性,让虎牙特务根本无处下嘴,潜伏计划很不顺利,更加无法影响奢氏宗亲的反明决策了。
奢氏的野心由来已久。
奢氏的属官属民,听起来很多是汉姓,其实和汉人毫无关系。
永宁黑彝,和大小凉山的黑彝其实是同族。只是凉山黑彝没有汉化,永宁黑彝有所汉化。类似野人女真和**真的区别。
永宁黑彝的制度,和满洲八旗十分类似。区别只是,永宁黑彝的建制单位不是“旗”,是“宅溪”。满洲有八旗,黑彝有九溪。
宅溪是兵民合一的单位。平时生产、打猎、放牧,战时选择青壮,自备盔甲兵器出征。
一般是三丁抽一,选最精锐的彝丁披甲。
一溪分四营,一营分四哨。每一个宅溪,大概三万多人口,和后金一个旗差不多。九个宅溪,各以不同的祭文徽章为符号。
宅溪的首长叫“幕魁”,可出战兵五千人,相当于八旗的旗主。营的首领叫千户,可出战兵一千余人,相当于八旗的甲喇额真。哨的长官叫哨总,可出战兵三、四百,相当于八旗的牛录额真。
这么算的话,永宁黑彝的人口在三十万左右。九个宅溪,每个宅溪出五千战兵,那么奢氏的战兵有四万五千人,而且骁勇剽悍,实力很强。
如果极限动员,永宁黑彝甚至能动员十万兵马,不愧是西南一小霸。
幕魁、千户全部是奢氏宗亲及其姻亲担任。八千骑兵、三百战象,更是由奢崇明本人直领。纯粹就是家族武装。
这种势力一旦造反,凝聚力会很强,必须及时镇压,不能给他们坐大的机会。否则的话,就是旷日持久的战乱。历史上奢安之乱持续十六年,大大加速了明朝灭亡,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控制叛乱。
朱寅心中虽怒,可他此时不能表现出来,以免百官不安、人心不稳。
他扬一扬塘报,语气淡然的说道:“奢崇明胆大包天,这是主动求死啊。四川归附的机会到了。”
“北朝眼下焦头乱额,自顾不暇,是不可能抽调关中精兵,南下川蜀镇压叛乱的。如果我朝不出兵…成都不保,蜀地必陷!”
“那么,便是重演当年南诏入蜀的惨剧。我朝不可坐视不理。”
兵部尚书刑玠道:“太傅所言极是。只要出兵四川支援成都,四川必然归附南京。只是…我朝本就缺乏可战之兵,下月北朝就要饮马长江了,哪里有兵马入川镇压奢崇明?”
“就算能抽调一支兵马支援四川,其他土司若是再造反怎么办?”
朱寅盘算着手中的兵力,只能再调几千海外留守的靖海军了。
眼下,留守海外四大岛的靖海军,只剩一万。这已经是靖海军动员的极限了。
这一万兵马,要震慑靖州(吕宋)、东宁(宝岛)的两百万土著,防备他们造反。还要看守四大岛上的工厂、仓库、牧场、船坞,更要防卫洋人、倭寇、海盗的侵犯。
任务很繁重,兵力很薄弱。
若是抽调太多,老巢就看不住了。尤其是岛上的工厂十分重要,万万不能有失。
想了想,朱寅决定抽调三千人登陆。
抽调靖州守军八百、舟山守军八百、东宁守军七百、济州守军七百。
暗自打定了主意,朱寅铿然说道:“大都督府令!调石柱秦良玉白杆兵五千,调播州杨应龙、杨可栋父子苗兵一万,调酉阳冉氏兵五千。”
“再调襄阳曹文诏、熊廷弼、毛文龙部两万。”
“以上诸军四万人,务必于九月上旬之前,在白帝城汇合,失期当斩!”
“太傅!”刑玠忍不住提醒道,“四万兵马,两万都是土司兵,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和叛军里应外合,那曹文诏、熊廷弼、毛文龙的两万汉军,怕是要一朝葬送!”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神色忧虑。
以往征调土司兵,都不是主力,兵数不多。可是这次,土司兵占了一半之多。而且镇压的对象也是土司。
这个风险实在太大。若是战场上反噬,两万汉军很可能陷入绝境。
刑玠继续道:“眼下南北分裂之际,土司多以为是可乘之机。不然奢崇明也不会听到靖难就造反。那么,难保其他土司还会忠于大明!”
“此时调遣他们,给他们军饷、军粮,为他们补充军器,若是他们拿到东西,就和奢崇明一样反叛,朝廷该如何是好?”
朱寅之所以放心,是因为他了解秦良玉,也利用虎牙和杨可栋转变了杨应龙。
更重要的是,宫里传来好消息,在看过几个女子的画像后,少年天子选择了杨应龙的女儿,杨贞桂。
杨贞桂是杨应龙嫡女,历史上曾经联姻奢崇明的儿子奢昊。
可是现在,她还没有出嫁,却被泰昌帝看中了。
朱寅已经给杨应龙写了信,告诉他已经是准国丈了。只要杨氏没有意见,就让礼部下聘。此时的杨应龙,不可能不想女儿当皇后。
可刑玠等人不知道啊。奢崇明都反了,他们怎么可能会信任其他土司?自然是看谁都想造反。
朱寅道:“吾亲自统兵出征,再率禁军一万,在白帝城和诸将汇合。”
“授杨应龙为平逆将军,秦良玉、熊廷弼为副将。”
“税监们的银子抄没后,南京户部入库一千多万两,眼下朝廷有的是钱粮。打的起仗!户部就拨银二百万两,军粮五十万石……”
他当然要亲自出征,其他人他不放心!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干脆利落的镇压奢崇明,立威西南,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土司。
这一仗打的好,他的地位就更加稳固,威望更高。
海外三千兵马调入南京,加强京畿防卫,补充调兵入川后的兵力不足。
听到朱寅要率靖海军一万亲自出征,百官都是神色各异,但反对声浪全部停止。
甚至有人希望朱寅在四川兵败身死!
朱寅当然心知肚明,这也是他亲自出征的第二个目的:暂时离开京城,故意给机会让那些意志薄弱、心存异志的官员跳出来,到时一网打尽!给自己的人腾位置!
这个稂莠不齐、心思不一的南京朝廷,是该清理一下了。朱寅做事,向来喜欢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
他也不怕离开南京后失去对南朝的控制。如今京畿兵权,都在他的亲信部将手里,掌控京城和封锁长江的兵马,都是他的嫡系。
朝中大臣,三成都是朱党成员。舆论上有宣社,军事上有大都督府。宁采薇、宗钦、丁离阳都坐镇南京,就连皇帝也是他的学生。宫中侍卫、女官、宦官也都是他的人。
几个省的官员,也多是朱党。
只要他没有被奢崇明打的兵败身死,京师就没有人能翻天。
“太傅。”徐小白还是站了出来,“太傅亲自入川平叛,乃是狮子搏兔之势,雷霆万钧之下叛军不堪一击。只是…只是太傅乃本朝擎天之柱,太傅离京之后,谁来应对戚继光的大军?最迟九月下旬,戚继光就要饮马长江了。天下除了太傅,谁能抗衡戚继光?”
朱寅当然不担心义父的大军,早就安排好了。义父的大军,不就是他的?
当然,这是最高机密,朱寅不能泄露。
他只能用早就准备好的借口说道:“我军舰队封锁长江,水师之利尽在南朝。戚继光要想过江,就要准备战船,起码要在江北准备两三个月,否则绝对无法渡江。估计,最快也要年底。”
“有这几个月工夫,奢氏已灭矣!”
“再说,有魏国公、宗钦、丁离阳、大司马四人共掌握南京兵权,城中又有靖海军一万,可保京师无虞。”
“户部即刻准备粮草、军需、驮马,兵部即刻准备船只、民夫,限八日内万事齐备,吾八月十八,必须离京!”
李廷机和刑玠都是有点不满。
八日,实在是太紧张了。户部虽然进了一大笔账,银子现成的。可是仓库里的粮草却要装车装船,要征调船只、驮马、民夫,十分庞杂,千头万绪。
八日齐备,那就只有兵部、户部的官员通宵达旦的连轴转。
可是某些官员,却忍不住心生期待。恨不得这个专横跋扈的摄政太傅立刻离京,然后他们好和皇上亲近亲近。
朱寅继续道:“鸿胪寺派人立刻快马去四川,带去吾的亲笔信,告诉奢崇明,只要他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亲自来南京请罪,朝廷不但宽宥其罪,还会封赏他。他请罪,便不治罪。”
朱寅一边说,一边文不加点、龙飞凤舞的亲自写了一封信,然后盖上“权摄国政”的大印。
百官见状,很多人都是不以为然。
奢崇明都举起造反,自称梁王了,会因为你一封信就乖乖请罪就范?
也有人认为,这是摄政太傅的骄兵之计。
可是在朱寅看来,未必没有诚意。他的信写的很真诚,肯定了奢氏祖上曾经的贡献,又许诺封赏,希望奢崇明归附朝廷,被自己所用,愿为王驱。
朱寅是个很大度的人。他很理解实权派的心思和苦衷,就像他自己,不也是造反么?
手里掌控几万精兵,谁还没有一点野心?
朱寅不认为造反是什么十恶不赦、诛灭九族的大罪。奢崇明只要肯为自己所用,他就既往不咎,给奢氏一个机会。
哪怕希望很小,朱寅也想试一试。万一这封信真能劝降奢崇明,那不仅是南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大胜利,也能节省很多时间、钱粮,更不用牺牲将士性命。而且,还能获得奢崇明的几万精兵,用来抗缅。
朱寅指着墨迹未干的书信,对百官说道:
“朝廷不愿和土司刀兵相见,以至生灵涂炭。吾一片诚意,皆在这一纸之间。奢崇明若是愿意归降请罪,效力朝廷,吾愿意和他约为兄弟,歃血为盟!”
“使者见了奢崇明,与其细陈吾之心意!”
刑玠皱眉道:“太傅固然诚意满满,只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据说奢崇明野心勃勃,狡诈阴险,他岂能受太傅感化?只怕见了使者,看了书信,以为朝廷和太傅畏惧他兵威,反意更坚,士气更旺啊。”
朱寅道:“那就是朝廷仁至义尽。他若是冥顽不灵,大兵一到不过玉石俱焚而已。”
当下,鸿胪寺卿收了书信,恭敬领命。
朱寅又转身对兀自在思索数学题的泰昌帝道:“陛下,臣如此决断,陛下可有圣谕?”
泰昌帝回过神来,脸色有点茫然。他实际上不知道朝堂上在讨论什么,他刚才一直再解题,差不多要解出来了。
“哦,我…朕并未意见,先生处置的很好,先生辛苦了,诸卿辛苦了。”
说完有点赧然的一笑,继续思索解题。
很多朝臣见了皇帝这番魂不守舍、心猿意**神情,都是暗自叹息。
陛下啊,虽然你年幼,可也是十五了,明年就要大婚了。你怎么对政事这么不上心?
陛下要准备亲政,夺取大权啊。安能一直让朱寅专权?几年后,如果太傅不愿意归政天子,陛下怎么办?
朱寅继续道:“奢崇明的事情就先说到这里。还有谁上奏?无奏就退朝吧。”
“下官有本要奏!”礼科给事中曹铭出列道,“陛下登基金陵,孝陵在侧,太祖庙近在咫尺。陛下每祭祀孝陵、祖庙,祷告之际,免不得有难言之事!”
“哦?”朱寅神色一肃,“陛下祭祀,乃是分内之事,能有何难言之事?若是没有道理,必治你个丧心病狂之罪!”
百官也纷纷对曹铭侧目。
曹铭跪下来道:“因为建文君就在南京继位,他是太祖钦定的嗣位之君,虽然没有福分,可若论起礼法,建文君终究是太祖的继承人。如今南京重为京师,可陛下、百官祭祀孝陵之时,未免愧对太祖之灵啊。”
“是以,微臣冒死觐见,希望陛下和太傅,恢复建文君帝号,恢复建文年号,拟定谥号,配享太祖庙…”
朱棣靖难之后,废除建文帝号、年号,官方只称建文君。
“大胆!”礼部尚书范仑怒喝,“陛下乃成祖之裔,建文君安可恢复帝号!”
曹铭梗着脖子道:“有何不可!建文君在南京继位,位居天子四年,太祖钦定嗣君,为何没有帝号年号?!这不是自欺欺人么?国家礼法何在!”
“陛下在南京登基,若是不恢复建文君帝号年号,臣恐怕孝陵不安,金陵不吉啊!”
“狂妄!”好几个大臣一起怒喝,“陛下,臣等请诛曹铭!”
…
PS:晚上还要加班,今天就到这里了。蟹蟹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为大家祈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