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就有失偏颇了,不可能人人都是汉光武帝和汉明帝,而且每个人面对的局面也不同。”

  李世民不赞同道。

  “也是。”

  叶尘想了想,点点头,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

  “现在的大臣们自不必多说,能力没的说,只是大多年纪大了,老臣们故去之后,大唐如何了?”

  李世民说回现在的话题。

  操心百年之后的事情,没多大意义。

  “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识人的眼光,你选中的那些御郎,扛起了贞观后期的大旗。”

  “如褚遂良、李道裕、崔仁师、戴至德这些,都是贞观后期重臣。”

  “韦挺能力确实不行,全靠关系,但他儿子韦待价厉害啊,还有裴家裴行俭,初唐最后的名将,裴行俭去世后,大唐对外局势逆转。”

  “还有凉州司法参军郭昶,他孙子郭子仪厉害啊,给你大唐续命两百年,要没郭子仪,你大唐早完了。”

  “这些世家,剥削百姓,确实可恨,但人家又确实人才辈出,有很多历史贡献,很难评。”

  叶尘感慨道。

  “给大唐续命两百年?大唐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郭子仪做了什么?”

  李世民眉头一皱。

  “你曾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搞出来的,李隆基要是早死二十年,历史评价可能比你还高,他前半生励精图治,结束李唐皇室乱,把大唐推向极盛。”

  “开元盛世,后来历朝历代都无法达到的高度,然晚年自满,贪**享乐,骄奢**逸,霸占儿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烽火戏诸侯有的一拼,因为怠惰搞出来的节度使制度,让地方藩镇不断做大,引发安史之乱,亲手摧毁盛世。”

  “简而言之就是各地节度使权力太大,拥兵自重,节度使能掌管各地的所有事宜,真正的土皇帝,而李隆基贪图享乐,不管不顾。”

  “于是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节度使造反了,山河破碎,盛世大唐瞬间崩溃,天子南逃,要不是郭子仪站出来收拾旧山河,大唐就没了。”

  “郭子仪平内乱,退外敌,威望无双,想做皇帝都能做,但郭子仪没有,行忠臣之事,把山河还给李家,并急流勇退,不让皇帝猜忌,最终位极人臣,极尽殊荣中善终,享大唐太庙香火祭祀。”

  叶尘给李世民介绍起来。

  郭子仪也是世家出身的,太原郭氏,和狄仁杰的家世差不多,发迹于南北朝,显赫于隋唐。

  “混账,这个李隆基简直混账,安敢如此糟践朕的大唐。”

  “他要没能力也就罢了,明明有能力,却把大唐差点搞崩掉,简直混账。”

  李世民气闷了。

  “反正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就一蹶不振,苟延残喘,别说李隆基,你晚年也开始犯糊涂,不理国事,沉迷炼丹**,骚操作不断。”

  “后世人说得亏你死得及时,不然历史评价肯定蹭蹭往下掉。”

  叶尘摊摊手。

  李世民狠狠噎了一下,骂不出来了。

  “陛下,郭昶当重用啊。”

  长孙皇后赶忙转移话题。

  “可别,让其自由发展吧,改变了历史,搞不好就没郭子仪这个人了,人家现在还没出生呢。”

  “历史上,韦挺犯了大错,举家流放,韦待价在流放中得到磨炼,遂成大器,如今韦家举家流放了一波,韦待价应该也深有感触。”

  “裴行俭现在十四岁左右,也历经了疾苦,这两位你要培养倒是可以。”

  叶尘赶忙阻拦。

  “嗯,韦家和裴家再打磨几年再回朝堂吧,到底有开国之功,但也得让好好长长记性,也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先不管,让他们好好磨炼磨炼吧。”

  “不过,那安禄山和史思明必须灭了,他们祖宗是谁?”

  李世民杀气腾腾道。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他们祖上并不显赫,不过他们两个都算是突厥人,祖地营州那边。”

  “计较这个没什么意义,警示教导后人才是关键,突厥也有很多大唐名将啊,如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突利,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唐名将。”

  叶尘摇摇头。

  “比如,注意一下你自己的私德,免得你的后代有样学样,一句太宗皇帝也这么干过,谁被钉在耻辱柱上我就不说了。”

  “反正历朝历代,你老李家道德观念最低,你最好重新修订,加强唐朝的道德观念。”

  叶尘提醒道。

  “怎么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扯?”

  李世民不爽地皱起眉头。

  “你李世民彰显丰功伟绩,名声大啊,说到唐朝,都没人记得你老爹这个开国皇帝了。”

  “现代拍唐朝电视剧,十部有七部拍你,两部拍你儿媳妇,一部拍李隆基,你想想你影响有多大。”

  叶尘道。

  “何为电视剧?”

  长孙皇后好奇道。

  “嗯,怎么说呢,就是小说用人演绎出来,用一种科技产品记录下来。”

  “反正玄武门之变是核心,最精彩的剧情,反复鞭尸啊。”

  叶尘憋笑道。

  “这些后人有病吧,尊重祖宗懂不懂?”

  李世民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极力想隐藏,结果后人疯狂鞭尸。

  “就跟大唐论史,喜欢谈论前朝的事一样,反正现代十四万万人,下到三岁孩童,上到八十老人,没有不知道玄武门之变。”

  “有一部就叫《贞观之治》,拍得非常写实,评分非常高,我就喜欢看。”

  叶尘狂吃瓜。

  “等等,你说什么,后世有十四万万人?你没说错吧?”

  李世民疑惑道。

  “没有啊,十四亿人,现代的生产力比古代强太多了,就说住房,用红砖、钢筋、水泥盖的,能盖几百米高,一层一层的,你想想一层能住多少人。”

  “再说粮食,现代有化肥肥田,农药除虫,粮食更高产,比如我提供的杂交水稻,在大唐只能亩产五百斤,在现代亩产千斤轻轻松松。”

  “还有红薯和土豆,亩产几千斤,现代六七十年代,祖辈们就靠啃红薯和土豆,硬生生把华夏重新建设起来,与世界接轨。”

  “那时候华夏弱小落后,又物华天宝,谁都想入侵,打仗,人口是重中之重,加上落后,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建设,就拼命地生。”

  “现代两百多个国家,一共七十多亿人口,华夏占十四亿,隔壁阿三想效仿华夏崛起之路,现在人口已经超越华夏了。”

  “结果学了个四不像,教育都没普及,生再多也出不了人才啊。”

  叶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