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的眼光还是准啊,当年攻灭隋朝后,我一眼便看中萧瑀刚烈的秉性,亲自劝降。”

  “降唐后,因很硬的办事能力,加之与太上皇是旧识,还有我的保举,熟悉政务,很快成了仆射。”

  李世民自卖自夸起来。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朝廷基本已经演变到割裂,没人能明哲保身,必须在你和李建成之间选择站队。”

  “支持你的人非常多,你登基之后要顾忌的人和事便也更多,这人一多,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彼此争权夺利,你还不好干涉,偏帮,朝堂上各种斗,远没有现在的轻松,**也远没有现在清明。”

  “现在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就那二十多个,你能很轻松地控制住,且因为我的干涉也和睦。”

  “历史上,房玄龄和辅机天天斗,辅机好权,性格高傲,很不讨喜,房玄龄功高能力强,各种看辅机不爽。”

  “还有武官和文臣斗,各地士族互相争权夺利,**很不安宁,所以才有了贞观之治很虚的说法。”

  叶尘给李世民讲解起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陛下,我早就说过,兄长他不适合身居高位,还请陛下撤了他吧,不然兄长怕也难得善终啊。”

  长孙皇后赶忙恳请。

  “不行,他的身份决定他必须做右仆射,我不需要他多有能力,但我需要他扛事。”

  “辅机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贪权,我努力赚兑换值,必然不会再早逝,可护辅机一世周全。”

  “比如制定宗亲供养这事,只有辅机能做,宗亲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大唐在,长孙家便在。”

  李世民摇摇头,他需要个背锅的,并且能扛得住的。

  只有长孙无忌能做到。

  当然,他也不会让长孙无忌白干,长孙家将与国同休。

  “说到宗亲供养这事,李神通提的政策,就是明朝老朱实施的,然后真养朱了。”

  “老朱定的,记在祖训里,后世的大明皇帝想改都改不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后期,明朝宗亲三十多万人。”

  “朝廷财政三分之一都得用来供养宗亲,三分之一发俸禄,三分之一发军饷,还谈什么发展,大明穷得要死。”

  “然后官员一贪,军饷发不出来,各种裁员,李自成就是被裁的驿站员,明末那些大明宗亲,只在乎利益,大明都要忘了,还只知道要奉养金。”

  “我话说得难听点,但确实是事实,养猪似的养出来的人,能有什么人才,都养废了。”

  叶尘道。

  “李神通所提,确实不合理,那历史上我是怎么做的,大唐宗亲的供养政策如何?”

  李世民严肃道。

  “不知道史书没记,你老李家老传统了,天天你杀我我杀你的,还有个屁的大唐宗亲,根本不用担心供养的事。”

  “玄武门的刀光从未熄灭啊,伴随大唐三百多年。”

  叶尘感慨道。

  “我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一群兔崽子,好的不学,非把老子定耻辱柱上是吧。”

  李世民再次咬牙切齿起来。

  “只有一个解法,坚定地立承乾为太子,不要再发生皇室内斗,在这两代,把玄武门之变的影响彻底消弭掉。”

  “要想让大唐步入工业时代,科技时代,要做的事非常多,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可以效仿老朱。”

  “朱标后人称之为大明常务副皇帝,权力非常大,与老朱共同制定政务,老朱的班底就是朱标的。”

  “还有个大明常务副皇帝,朱老四的儿子,人家都干得挺好的,父子同心,以发展国家为共同目标。”

  叶尘道。

  “你之前不是说朱老四的儿子也造反了?”

  李世民皱眉。

  “那是他二儿子三儿子干的,朱老四挂了后,想夺位,没玩过他们大哥朱胖胖。”

  “朱胖胖因为肥胖,朱老四一死,没人压制,放飞自我,天天大鱼大肉,在位十个月就病逝了。”

  “然后朱老四的两个好大儿,想学朱老四欺负大侄子,结果那位可不是建文帝,从小被朱老四带着在漠北草原上长大的马上皇帝,轻轻松松给反杀了。”

  叶尘解释道。

  “在漠北草原上长大?朱老四亲征漠北?朝廷他不管了?”

  李世民更疑惑了。

  “所以说他儿子是常务副皇帝啊,监国二十多年,朱老四天天跑草原上干仗去,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

  “朱老四是个战争狂热分子,也是为了制衡文官,亲自为将,牢牢掌控兵权,文官敢不老实试试。”

  “还有就是没大将用,他造反上位的,之前就一个戍边藩王,班底不够,加上朝廷武勋都被老朱清洗了。”

  “那时候蒙元虽然退回草原上,但依旧强大,大明输不起,作为皇帝兼时代最强将,各种因素叠加,朱老四只能自己上了。”

  叶尘一顿分析。

  “时代最强将?比我如何?”

  李世民虚荣心顿时激起了。

  “各有千秋吧,打仗应该还是你更厉害些,你称霸大陆,他称霸海洋,战略眼光都极强。”

  “朱老四文治肯定不如你,但人家有个好儿子啊,文治能力极强,他的皇后也非常厉害,也是早逝,也和你一样,不复立后。”

  “你两个是真的像,都有三个嫡子,然后都斗的飞起,最终也只有一个得善终,你们两个也都是造反上位,拼命地想证明自己,也都缔造了属于自己的盛世。”

  叶尘感慨道。

  这两人真的太像了。

  “我强调一下,我不是造反,是竞争上岗,我爹答应过立我为太子,反正我当真了,我也是太子。”

  “我跟他朱老四不同,他是真正的造反上位,洗不了一点。”

  李世民非常认真地强调,极力辩解。

  “啊对对对,你顺位继承的,朱老四也是这么觉得的,谁会承认自己是反贼啊。”

  叶尘乐了。

  “我没跟你开玩笑,我爹说我平定杨文干造反就立我为太子,这事你也知道。”

  “天子一言九鼎,我也是太子。”

  李世民非常严肃地纠正。

  “有一说一,你爹是真的坑,朱老四也这么干过,对他二儿子说过一句话: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本来他二儿子没野心的,被他激发出来了。”

  “你也一个德行,偏爱李泰,激发了李泰的野心。”

  “两千年封建时代,雄才大略皇帝的太子,结局最好的,始终只有汉明帝,明明人家汉光武帝都做了榜样了,偏偏就是没人学。”

  叶尘忍不住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