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里面好东西不多,肉更是少见。

  倒是有不少人在卖鸡蛋。

  也不知道这鸡蛋,算不算荤腥。

  不过倒是有两三个人在卖猪肉。

  林卫东上前一问才知道。

  原来是他们大队这两天杀猪分肉。

  不过摆到地上的肉,看上去已经不是很新鲜了。

  林卫东就没买。

  逛了一圈。

  他最后在一条大白鱼面前停了下来。

  “我这可是上好的白鱼,足有四斤重,想弄到可不容易。”

  “你要想要,给两块钱吧?”

  这个季节,也不知道这卖鱼的,是从哪弄到这么一条大白鱼。

  林卫东也没多问。

  给了钱,就提着鱼离开。

  接下来林卫东又去买猪肉。

  卖猪肉的大姐今天看上去心情不错,说话时脸上带笑。

  就连桌子里藏的一块五花肉,都拿出来卖给了林卫东。

  “大姐,今天遇到了什么喜事?”

  卖肉的大姐呵呵一笑:

  “你这又是买鱼又是买肉的,也是遇到了喜事?”

  “我在乡下找了个媳妇儿,来年开春就要结婚了。”

  “您说算喜事吗?”

  大姐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还说想把我女儿介绍给你呢,你可真是……”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又不能吃苦,人也矫情,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大姐脸上的笑容消失,看上去不太开心。

  林卫东连忙告退,又去了一趟供销社。

  之前有两个女人看着不太方便。

  这会儿林卫东又买了一些东西。

  收好之后,林卫东提着东西,来到了约定地点。

  叶淑珍她们已经雇好了车。

  不过并不是驴车,是一辆马车。

  这就比较稀奇了。

  虽然靠近草原的缘故,所以桦安地区并不缺牲口。

  无论是驴子骡子,还是牛马,都比较常见。

  可是雇马车多贵呀?

  “我们找了驴车,可是缸太大了。”

  “一辆驴车放不下,两辆驴车又有一些贵,干脆雇了一辆马车。”

  “多少钱?”

  “五块钱。”

  “多少?!”

  林卫东皱起眉头。

  看了远处那些瘦骨嶙峋的老驴,又看着面前高壮的大马。

  马旁边站着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

  他戴着一顶毡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五块钱太贵了,都抵得上一个缸子了,你该不会是坑我们的吧?”

  “我们东西也不多,就两块吧,你要是不同意,我们自己想办法。”

  高壮汉子犹豫片刻,说道:

  “咱这匹马在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

  “再说了,你们两个大缸,那些一大把年纪的老驴子,哪能拉得了?”

  “冬天没什么活,你不挣我们这笔钱,可能一天都没生意。”

  “人吃马嚼照样得消耗,能有两块钱就不错了。”

  壮汉无奈,只能点头。

  “我说不过你,就两块吧,不过你们得先给钱。”

  林卫东和叶淑珍各自出了一块钱。

  和汉子一起把东西搬到马车上。

  注意到马匹的确神骏,毛色油亮,肌肉线条也分明。

  林卫东鬼使神差的伸出手,**一摸这匹马。

  “唉,别乱碰!”

  刚搬完东西的大汉顿时吼了一声。

  他这匹马,不但长得好,而且性子也很高傲。

  平常根本不让外人碰,更别说是一个陌生的人。

  这小子要是被马弄伤。

  接下来可就得有的掰扯了。

  林卫东听到呵斥,手微微一僵,停在半空。

  但就在这时,马儿仿佛察觉到了什么。

  竟然主动的凑上前蹭他的手掌心。

  大汉瞪大眼睛:

  “唉?奇了怪了,这马平时可不让生人碰。”

  他上上下下的打量林卫东,好奇问道:

  “你也懂养马?”

  “不懂,可能是我们投缘吧。”

  林卫东含糊回答,伸手**马儿。

  惹得它愉悦地打起响鼻。

  这御兽能力,果然没有吹牛。

  眼下这匹马,在他手里温顺的跟狗一样。

  “就冲你这本事,就算只有两块钱。”

  “等会儿我也稳稳当当的,把东西给你们送到!”

  汉子拍打着胸脯,爽快的说道:

  “我叫刘开山,家里养了好几条猎犬。”

  “平常看个家护个院,山上追个兔子,都是一等一的好。”

  “以后你要是还要拉什么东西,或者想买狗了,就来找我。”

  “我就住在游林大队最东头,到了我们大队报我名字就行。”

  回去的路上,马车吱呀呀的在乡间的土路上行驶。

  因为车上有易碎品,所以马车开的也很慢。

  四人不敢上车,只能跟在马车身边慢悠悠的走。

  这刘开山长得五大三粗,其实是个话唠,一路上唠个没完:

  “去年冬天,我打的那头野猪,总有两百多斤!腌的肉到开春都没吃完……”

  “你们知青挺不容易啊,这大老远的跑来……”

  “城里姑娘是不是都像你们这么漂亮,脸白的跟萝卜似的……”

  “呀,我还以为就咱们乡下人喜欢生儿子,你们城里人更看重?”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附和着。

  林卫东心里盘算着,怎么处理獾子油。

  汪彩霞和叶淑珍则讨论腌酸菜的事儿。

  在这种明显不愿意搭理刘开山的情况下。

  他一个人愣是说的热火朝天。

  太阳西斜时,马车晃晃悠悠进村。

  在村口玩耍的孩子看到了。

  顿时跟在马车后面欢呼起来。

  不少社员也看到了这一幕。

  “哎哟,这缸可真大,不便宜吧?恐怕能腌两三担白菜。”

  “还是城里人讲究,我家用的还是破瓦罐,你看到车上,还有那么多东西,真有钱啊……”

  “周家闺女也算是高攀了,虽然她长得漂亮,可我看着跟个母老虎似的,也不知道小林知青到底喜欢她哪一点。”

  “肯定是腚大,以后能生儿子呗!”

  “周家那个闺女,每次穿衣服都是鼓鼓的,以后生了孩子肯定饿不着,这小林知青,怕是也想啃两口。”

  “大白天的说这些,你们害不害臊呀……”

  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马车停在了房门口。

  林卫东还没有卸缸,就看到周满仓正在他家门口抽烟。

  “二哥?”林卫东有点惊讶。

  虽然还没过门,但已经结了亲。

  喊声二哥倒也没什么。

  “来看看你柴火备的咋样。”

  周满仓虽然之前不太看得上林卫东。

  但这会儿语气却带着几分关切。

  他看着柴火堆,难得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还行,像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不过,还得再捡一些。”

  “再得搭个棚子,不然等下了雪,你这些柴火全都得打湿。”

  周满仓想了想,指着墙角:

  “明天我来帮你搭。”

  叶淑珍忍不住询问道:

  “周大哥,过冬到底要储备多少柴火呀?”

  周满仓瞥了一眼:

  “像你们那间小屋,至少得准备我膝盖这么高的柴火堆,备上五堆才勉强够。”

  这两个女知青的脸色有些发白,他又补充道:

  “你们得抓紧了,再过半个月,想上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有,你们买这个缸是想腌白菜萝卜?”

  “最好明天就去找人换,不然再等几天,想买都没地方买。”

  林卫东正打算询问,周满仓直接摆手:

  “你买这个,也不提前商量一下。”

  “妈这两天已经给你腌了很多酸菜,你就别操心这个了。”

  说完,周满仓直接离开了。

  汪彩霞和叶淑珍两人眼里满是羡慕:

  “有人帮忙真好,连酸菜都不用自己腌了。”

  “是啊,有人帮衬,日子肯定过得更好一些。”

  听到两个女人的感慨,林卫东沉默无言。

  实际上很多女知青在熬不下去的时候。

  的确会在乡下找个人嫁了。

  当然,男知青也没好到哪里去。

  下乡的日子实在太苦太累。

  家里有钱的还能帮衬一点,要是家里没钱。

  就得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下去。

  到了那种时候,底线自然一降再降。

  把东西放到家里,林卫东直接拎着肉和鱼,来到周家。

  “卫东来了?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