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远山闻言,先是看了眼身旁的司承慧,两人眼神交汇,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随后才缓缓开口:
“不瞒你说,我们夫妻俩留在安家村,确实是带着任务来的。上级早就收到消息,说安家村后山可能存在矿脉,但不确定具体位置和储量,又怕走漏风声引来不法分子,所以派我们作为第一批勘探人员,先以‘返乡养病’的名义留在这里,悄悄摸清情况。”
他顿了顿,指了指自己的腿,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这‘残疾’的身份,也是为了方便行动,减少外人怀疑。这几个月,我们白天装作种种菜、带带孩子,晚上就悄悄去深山勘探,好不容易才大致确定了矿脉范围,没成想走私者来得这么快,还好有你及时发现,没让他们得逞。”
司承慧在一旁补充道:“现在上级已经派了专业勘探队和守卫人员过来,后续的工作他们会接手,我们的任务也算是提前完成了。而且前段时间,上面给我们传来消息,说以前顾家被没收的祖宅,现在已经还给我们了,等这边的事彻底交接清楚,我们就准备搬过去住。”
安千千一愣,没想到那么快就已经开始归还房屋了。
“那四个孩子也要跟着一起过去吗?”
司承慧扑哧一声笑了,“千千舍不得吗?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之前因为要执行任务,所以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你们照顾,这些年真的很感谢你们夫妻二人。接下来我们夫妻俩应该是要回去京市顾家了,四个孩子必然也是要带上的。”
“回京市?”安千千脚步顿了顿,眼里的不舍更浓了些,“那以后想见你们,可就难了。不过孩子们能跟着你们回自家宅子,也是件大好事,总比在村里跟着我们受苦强。”
司承慧笑着摇了摇头:“说什么受苦,这几个月孩子们在你们身边,吃得好、笑得也多,比以前跟着我们东奔西跑安稳多了。再说,京市离这儿也不算太远,以后我们会常带孩子们回来探望你们。”
顾远山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真诚:“承年是个好孩子,这些年辛苦他了。等我们回了京市,就立刻去帮司家申请归还祖宅的事。当年司家的宅子也是因为特殊时期被没收的,现在政策松动了,只要手续齐全,肯定能拿回来。到时候你们回去,也能有个像样的家。”
安千千听了这话,心里一暖:“姐夫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承年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很高兴的。”
三人边说边往村里走,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
远远地,就看见司承年正站在老槐树下张望,手里还攥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安千千早上没来得及带走的头巾。
“老弟!”司承慧率先喊了一声,推着顾远山的轮椅快步走了过去。
司承年看见他们,连忙迎上来,先是把布包递给安千千:“千千,你的头巾落在家里了,我想着你们可能会用到,就给你送过来了。”
又转向顾远山和司承慧,疑惑地问:“姐夫,姐,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顾远山笑了笑,示意司承年在轮椅旁坐下,才缓缓开口:“承年,有件事想跟你说。我们夫妻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过几天就要回京市了,四个孩子也会跟着我们一起走。”
司承年闻言,愣了愣,随即眼里涌上几分失落,但很快又掩饰了过去,强笑着说:“回京市好啊,那边条件好,孩子们跟着你们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只是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你们了。”
“傻孩子,说什么呢。”
顾远山拍了拍司承年的肩膀,语气郑重,“我们虽然要回京市,但不会忘了你们的。而且我已经跟上级打听好了,司家当年被没收的祖宅,现在可以申请归还了。等我们回了京市,就立刻去办手续,争取尽快把宅子拿回来。到时候你带着千千记得回来,那边的教育更好,等你们有了孩子,总会用得上。”
司承年听了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嘴唇都有些颤抖:“姐夫,你说的是真的?司家的宅子真的能拿回来?”
“当然是真的。”
顾远山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就安心养病,等我们的好消息就行了。”
司承年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我等你们的消息。到时候宅子拿回来了,我一定去京市看你们和孩子们。”
*
回到家后,安千千看着院里追逐嬉闹的四个孩子,心里琢磨着得给顾远山夫妇办个践行宴。
毕竟相处这么久,他们既是家人,也是帮村里化解危机的恩人,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分开。
她拉着司承年到厨房,小声说:“承年,大姐和姐夫过几天就要回京城了,我们请家里人来吃顿饭,也算给他们送送行。就说最近桃厂收成好,借机会聚聚,别让孩子们知道是践行,免得他们难过。”
司承年没反对,大姐和姐夫说不定明天就得走,在村里毕竟也待了那么久,要有始有终。
“好主意!我这就去叫我爹娘和哥嫂过来,再去鸡圈里抓只老母鸡,让你好好露一手。”
没一会儿,安家人就陆续来了。
安父安母拎着自家种的青菜,大哥扛着一坛自酿的米酒,大嫂则抱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一进门就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
二哥还没回来,他在镇上上班。
安母拉着司承慧的手,絮絮叨叨地问:“慧丫头,听说你们要去京城?那边天冷,记得多带点厚衣服,孩子们还小,可别冻着了。”
司承慧笑着应着,眼里满是暖意。
顾远山则和安父、大哥坐在院里抽烟,聊起村里的收成和桃厂的未来,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安千千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炖鸡汤、炒野菜、煎鸡蛋,不一会儿,满院子都飘着香味。
开饭时,一张小桌被拼得满满当当,孩子们围在桌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鸡汤,顾小草拉着安千千的衣角:“舅妈,今天的菜好香呀,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情呀?”
安千千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是呀,最近桃厂卖了好价钱,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高兴高兴。”
司承慧心里清楚安千千的心思,夹了一块鸡肉放在安千千碗里:“千千,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孩子们,也谢谢你帮我们这么多。这碗鸡汤,我敬你。”
顾远山也端起酒杯,对着安家人说:“这段时间麻烦各位了,以后不管我们在京城还是你们去京城,随时都能找我们,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安父喝了口酒,感慨地说:“慧丫头、远山,你们是好孩子,去了京城也要好好的。村里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捎信,我们一定帮忙。”
饭吃到一半,顾小草突然说:“舅妈,娘说我们也是要回去京城的,等我到了京城,给你寄好看的糖好不好?我还要把京城的故事讲给你听。”
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点头,七嘴八舌地说着要给安千千带礼物,场面既热闹又温馨。
夜色渐深,安家人陆续离开,孩子们也困得睡着了。
顾远山夫妇把安千千和司承年叫到身边,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安千千:“千千,这里面有一些钱和票,你们拿着,承年养病需要花钱,桃厂也需要周转。等司家的宅子拿回来,我们就给你们捎信,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去京城看看。”
安千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大姐、姐夫,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等着你们的消息。孩子们要是想我们了,随时回来,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顾远山闻言,先是看了眼身旁的司承慧,两人眼神交汇,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随后才缓缓开口:
“不瞒你说,我们夫妻俩留在安家村,确实是带着任务来的。上级早就收到消息,说安家村后山可能存在矿脉,但不确定具体位置和储量,又怕走漏风声引来不法分子,所以派我们作为第一批勘探人员,先以‘返乡养病’的名义留在这里,悄悄摸清情况。”
他顿了顿,指了指自己的腿,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这‘残疾’的身份,也是为了方便行动,减少外人怀疑。这几个月,我们白天装作种种菜、带带孩子,晚上就悄悄去深山勘探,好不容易才大致确定了矿脉范围,没成想走私者来得这么快,还好有你及时发现,没让他们得逞。”
司承慧在一旁补充道:“现在上级已经派了专业勘探队和守卫人员过来,后续的工作他们会接手,我们的任务也算是提前完成了。而且前段时间,上面给我们传来消息,说以前顾家被没收的祖宅,现在已经还给我们了,等这边的事彻底交接清楚,我们就准备搬过去住。”
安千千一愣,没想到那么快就已经开始归还房屋了。
“那四个孩子也要跟着一起过去吗?”
司承慧扑哧一声笑了,“千千舍不得吗?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之前因为要执行任务,所以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你们照顾,这些年真的很感谢你们夫妻二人。接下来我们夫妻俩应该是要回去京市顾家了,四个孩子必然也是要带上的。”
“回京市?”安千千脚步顿了顿,眼里的不舍更浓了些,“那以后想见你们,可就难了。不过孩子们能跟着你们回自家宅子,也是件大好事,总比在村里跟着我们受苦强。”
司承慧笑着摇了摇头:“说什么受苦,这几个月孩子们在你们身边,吃得好、笑得也多,比以前跟着我们东奔西跑安稳多了。再说,京市离这儿也不算太远,以后我们会常带孩子们回来探望你们。”
顾远山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真诚:“承年是个好孩子,这些年辛苦他了。等我们回了京市,就立刻去帮司家申请归还祖宅的事。当年司家的宅子也是因为特殊时期被没收的,现在政策松动了,只要手续齐全,肯定能拿回来。到时候你们回去,也能有个像样的家。”
安千千听了这话,心里一暖:“姐夫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承年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很高兴的。”
三人边说边往村里走,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
远远地,就看见司承年正站在老槐树下张望,手里还攥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安千千早上没来得及带走的头巾。
“老弟!”司承慧率先喊了一声,推着顾远山的轮椅快步走了过去。
司承年看见他们,连忙迎上来,先是把布包递给安千千:“千千,你的头巾落在家里了,我想着你们可能会用到,就给你送过来了。”
又转向顾远山和司承慧,疑惑地问:“姐夫,姐,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顾远山笑了笑,示意司承年在轮椅旁坐下,才缓缓开口:“承年,有件事想跟你说。我们夫妻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过几天就要回京市了,四个孩子也会跟着我们一起走。”
司承年闻言,愣了愣,随即眼里涌上几分失落,但很快又掩饰了过去,强笑着说:“回京市好啊,那边条件好,孩子们跟着你们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只是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你们了。”
“傻孩子,说什么呢。”
顾远山拍了拍司承年的肩膀,语气郑重,“我们虽然要回京市,但不会忘了你们的。而且我已经跟上级打听好了,司家当年被没收的祖宅,现在可以申请归还了。等我们回了京市,就立刻去办手续,争取尽快把宅子拿回来。到时候你带着千千记得回来,那边的教育更好,等你们有了孩子,总会用得上。”
司承年听了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嘴唇都有些颤抖:“姐夫,你说的是真的?司家的宅子真的能拿回来?”
“当然是真的。”
顾远山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就安心养病,等我们的好消息就行了。”
司承年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我等你们的消息。到时候宅子拿回来了,我一定去京市看你们和孩子们。”
*
回到家后,安千千看着院里追逐嬉闹的四个孩子,心里琢磨着得给顾远山夫妇办个践行宴。
毕竟相处这么久,他们既是家人,也是帮村里化解危机的恩人,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分开。
她拉着司承年到厨房,小声说:“承年,大姐和姐夫过几天就要回京城了,我们请家里人来吃顿饭,也算给他们送送行。就说最近桃厂收成好,借机会聚聚,别让孩子们知道是践行,免得他们难过。”
司承年没反对,大姐和姐夫说不定明天就得走,在村里毕竟也待了那么久,要有始有终。
“好主意!我这就去叫我爹娘和哥嫂过来,再去鸡圈里抓只老母鸡,让你好好露一手。”
没一会儿,安家人就陆续来了。
安父安母拎着自家种的青菜,大哥扛着一坛自酿的米酒,大嫂则抱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一进门就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
二哥还没回来,他在镇上上班。
安母拉着司承慧的手,絮絮叨叨地问:“慧丫头,听说你们要去京城?那边天冷,记得多带点厚衣服,孩子们还小,可别冻着了。”
司承慧笑着应着,眼里满是暖意。
顾远山则和安父、大哥坐在院里抽烟,聊起村里的收成和桃厂的未来,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安千千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炖鸡汤、炒野菜、煎鸡蛋,不一会儿,满院子都飘着香味。
开饭时,一张小桌被拼得满满当当,孩子们围在桌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鸡汤,顾小草拉着安千千的衣角:“舅妈,今天的菜好香呀,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情呀?”
安千千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是呀,最近桃厂卖了好价钱,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高兴高兴。”
司承慧心里清楚安千千的心思,夹了一块鸡肉放在安千千碗里:“千千,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孩子们,也谢谢你帮我们这么多。这碗鸡汤,我敬你。”
顾远山也端起酒杯,对着安家人说:“这段时间麻烦各位了,以后不管我们在京城还是你们去京城,随时都能找我们,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安父喝了口酒,感慨地说:“慧丫头、远山,你们是好孩子,去了京城也要好好的。村里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捎信,我们一定帮忙。”
饭吃到一半,顾小草突然说:“舅妈,娘说我们也是要回去京城的,等我到了京城,给你寄好看的糖好不好?我还要把京城的故事讲给你听。”
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点头,七嘴八舌地说着要给安千千带礼物,场面既热闹又温馨。
夜色渐深,安家人陆续离开,孩子们也困得睡着了。
顾远山夫妇把安千千和司承年叫到身边,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安千千:“千千,这里面有一些钱和票,你们拿着,承年养病需要花钱,桃厂也需要周转。等司家的宅子拿回来,我们就给你们捎信,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去京城看看。”
安千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大姐、姐夫,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等着你们的消息。孩子们要是想我们了,随时回来,这里永远是他们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