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761章 明争暗斗,开国六公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5: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浦子口城入口,将近两千人在这里停留。

  不少军卒都是北方人,并没有见过浦子口城,

  如今见到,有些目瞪口呆。

  幽深的护城河,高大耸立的箭塔,城墙上排列整齐的洪武铁炮,

  眼前的城池像是一只浑身都是钢铁尖刺的刺猬,

  立在那里,让人头疼不已。

  黄映之作为北平都司佥事,见过浦子口城,不过此刻依旧震惊无比。

  三年没见,浦子口城又变了不少,

  尤其是护城河对面的一个个碉楼,

  上面的密集小孔中弹出一排排火铳,看着就骇人。

  陆云逸也注意到了浦子口城防务的变化,有些错愕地挠了挠头,

  原本的浦子口城,尚有攻破可能,他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但现在,加了火枪碉楼,想要攻占的难度陡然增加了一倍不止。

  任何攻城,首先要做到接触城墙,

  而火枪碉楼,毫无疑问给接触城墙的难度增加了数倍不止,

  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往上填,可能一辈子都过不了河。

  陆云逸表情古怪,觉得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火器在战场上的猛烈表现最终还是让都督府、兵部、工部重视,用在了防务上。

  陆云逸并没有气馁,

  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敌人,才能让人进步。

  他要现在开始钻研,如何攻破眼前这钢铁刺猬。

  半刻钟的时间眨眼而逝,厚重吊桥发出“咔”的一声轻响,缓缓落下。

  桥对岸,永定侯张铨身披甲胄,双手叉腰地站在那里,

  身后有一排足足五百人的火枪队站立,警惕地盯着四周。

  前方、后方、桥上、桥下,都在射击范围之内。

  见过这一幕,陆云逸知道,浦子口城的防务是动真格的。

  他收起思绪,快步上前,一边拱手一边开口:

  “末将陆云逸拜见永定侯!”

  “哈哈哈哈。”

  张铨也迎了上来,隔着很远就发出了一声畅快笑声。

  他来到身前,拍了拍身上只有勋贵才能穿的甲胄,

  “小子,怎么样?这甲气派吗?”

  陆云逸打量过去,

  甲胄是札甲,由精铁甲片编缀而成,

  覆盖胸背、肩臂、腰腹等部位,搭配护心镜、护颈。

  在边缘处有金线包边,甲片上有鲜明蟒纹,

  护心镜与肩甲上还镶嵌着几颗鲜艳欲滴的翡翠宝石,十分夺目!

  陆云逸眼睛越来越亮,夸赞道:

  “永定侯爷,您这身甲胄比其他侯爷的甲胄精细许多,装饰也极为好看。”

  听到夸奖,张铨再次发出大笑,不停拍着陆云逸的肩膀:

  “还是托了你的福啊,这副甲胄没有用宫中的师傅,

  而是请应天商行的师傅重金打造,一看就亮堂。

  要不是现在形势紧张,其他人都等不及去重新换甲胄了。”

  陆云逸稍稍挪开身子,觉得自己肩膀现在生疼,

  “永定侯爷,您别拍了,再拍末将就要死了.”

  张铨笑着挪开手掌,上下打量着陆云逸:

  “咋弄得这么狼狈,快快入城,一切都给你安排好了。

  太子今早专门派人送信过来,让我好好照料你们,别亏待了你!”

  “多谢永定侯爷。”

  陆云逸笑着挥了挥手,

  “弟兄们,入城!”

  一行人浩浩荡荡入城,进驻了距离中军大营最近的营寨。

  一进入这里,陆云逸就看到了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东西,

  一个硕大且美观的淋浴设施,

  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摆在营寨中间,上

  面的莲蓬头耷拉下来,十分整齐。

  “怎么样?从中军给你们搬过来的,

  后寨地方太小了放不下,只能放在这了。

  稍后我命人将这里围起来,弟兄们就在这里清洗吧。”

  永定侯张铨双手叉腰,笑呵呵地说着,丝毫没有见外。

  “多谢永定侯爷,您先去歇息,末将换上一身干净衣衫,再去找您。”陆云逸说道。

  “好,本侯在中军等着你。”

  张铨又吩咐了一些事,带着人笑呵呵地走了。

  看得出来,他心情十分不错。

  等他走后,黄映之脸色古怪地走上前,上下打量着陆云逸,

  来到京城他才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人脉有多好,

  似乎京中大人物都与他有几分关系,不论敌军还是友军

  “这位新任永定侯爷,陆大人以前相识?”黄映之试探着问道。

  陆云逸笑了笑:

  “黄老将军,辽东战场负责外围清扫的张怀安您还记得吗?”

  黄映之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一个二十余岁年轻人的脸庞,脸色有些古怪:

  “记得,他是?”

  “他是永定侯的长子,被放在军中历练。

  这次张怀安有了带兵之功,永定侯想来十分高兴。”陆云逸解释道。

  黄映之一下子就明白了,难怪如此热络,合着儿子在人家手上。

  黄映之试探着说道:

  “陆大人,本官有个小儿子刚过十八,

  整日在北平城中为非作歹,无所事事,

  不如也送到你军中历练一番?

  有张怀安在,想必也能镇住他。”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

  “没问题,等事情处置完后,将人送来。

  不说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至少也是可用之人。”

  “好,一言为定,以后有什么事,尽可来信,本将在漕运上还是能说上话。”

  黄映之说道。

  半个时辰后,整个营寨一片热火朝天,

  军卒们清洗身子、洗刷甲胄,养护军械。

  不少军卒站在日头下,就这么光着身子举着长刀查看。

  但凡有一点点缺口或者崩裂痕迹,就要上报军中,更新新刀。

  甲胄也是如此,上面有刀砍斧刻的痕迹不要紧,但绝对不能有裂痕,

  一旦有裂痕就需要更换部件,

  若是裂痕太多,就能换一身全新甲胄。

  不过,军卒们往往会选择部分更换,

  因为甲胄上的痕迹,代表着他们的功勋,穿出去也受人敬重。

  陆云逸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换上了一身崭新甲胄,

  神清气爽地离开营寨,向中军走去。

  一路行去,不知多少目光投了过来,见到他无不面露震惊,

  他怎么会在京城?

  对于这些目光,陆云逸并不理会,

  径直前往浦子口城公廨,在正堂见到了永定侯张铨。

  此刻他正堆在几摞文书中,面露愁容,

  见他如此模样,陆云逸笑不出来,

  因为自从做了主官之后,他也是这般度日,整日有处理不完的军务。

  如他面对打扰时的场景一样,

  永定侯张铨一见到陆云逸,

  就心安理得地将手中文书一丢,露出了灿烂笑容,像是迫不及待:

  “坐坐坐,一年未见,你小子还是这么惊世骇俗啊。”

  陆云逸毫不客气地坐下,落座一瞬间,

  疲惫的身躯瘫软下来,哪哪都疼。

  “侯爷啊,若是有可能,

  末将还是希望能老老实实待在衙门里,

  白日处置公务,晚上吃吃喝喝,当然公务也别太多。”

  张铨端着两杯茶笑着走了过来:

  “你这是在白日作梦。

  在咱们大明啊,能者多劳,既然能干就得往死里干。

  尝尝,云南普洱,

  自从你上次说普洱好喝,一些云南商贾就运了些过来,在京中甚是流行。”

  陆云逸没有客气,端起茶杯抿了抿,发问:

  “侯爷,这里有什么吃食吗?来点.”

  张铨一愣,连忙对着亲卫摆手:

  “去去去,将昨日家中送来的点心拿过来给陆大人。”

  “是!”亲卫返身跑开。

  张铨笑着发问:

  “一路行来可谓辛苦,听说你在河南与人动刀了?”

  “嗯”

  说到正事,陆云逸脸色凝重,

  将河南都司一事说了出来,听得张铨心惊肉跳:

  “这么说来,李至刚还有大功?

  那最近弹劾他的那些人岂不是一个个都要掉坑里?”

  “弹劾?发生了何事?”陆云逸面露疑惑。

  “最近朝中有不少人弹劾李至刚,

  说他治水不力,罔顾圣恩,要将他革职回家。

  先前本侯还纳闷,陛下与太子殿下向来对尸位素餐之辈毫不客气,

  为什么迟迟没有动作,合着功劳在这呢。”

  张铨发出一声冷笑,面露玩味,一副有好戏看的模样。

  听到这个消息,陆云逸微微一愣,没忍住笑了出来,

  “侯爷,此事之后,不少大人可就要一飞冲天了,李至刚应当也在此列。”

  张铨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空出了这么多位置,总要有人填补,

  这次朝中有人想要落井下石,将事情扩大,拉更多人下来,你要小心一些。”

  “扩大?”

  陆云逸一愣,很快就想到了那莫名出现在南城门的敌军,问道:

  “敢问侯爷,陛下是什么意思?”

  张铨脸色复杂,长叹了一口气:

  “对于一众弹劾,宫中照单全收,

  陛下与太子行事更为激烈,在扩大后的名单后再扩大,

  像是要重新做一遍胡惟庸旧事啊。”

  这就对了,陆云逸面露恍然,

  若是陛下大肆扩大牵连人数,

  也难怪一些人会明里暗里地帮助叛军。

  陆云逸想了想,考虑到永定侯张铨的身份,还是将昨日南城门的消息说了出来。

  听得张铨目瞪口呆,眉头紧皱:

  “你是说邓铭在南城门?麾下还有三千军卒?”

  陆云逸重重地点了点头:

  “末将觉得,有人不想宫中太顺利,又不想落井下石,

  所以才故意让端倪暴露,让我等察觉。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现状,不继续扩大。”

  张铨慢慢站起身,背负着双手在屋中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十分明显,

  过了许久,他凝重地转过身,

  “此事你还与旁人说过吗?”

  “回禀侯爷,除在场之人,并未向旁人透露。”

  陆云逸回答道。

  张铨的脸色舒缓许多:

  “那就好,此事体大,不得向外透露。

  原本我一直猜测京中有人浑水摸鱼,现在确定了,

  怪不得邓铭以及不少人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怎么都找不到。”

  得到肯定的答案,陆云逸直接发问:

  “敢问侯爷,是何人?”

  张铨看了看站在门口的亲卫,示意他们出去,

  等到亲卫尽数离开后,

  张铨酝酿了许久,才缓声道:

  “大明立国二十年,开国六公可不剩多少了.”

  陆云逸瞳孔骤然收缩,一抹冰凉从脚底开始向外弥漫,顷刻之间就爬满全身!

  他有些懊恼地捶了捶头,

  几日未睡,居然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没看出来,真是荒谬!

  开国六公除了病逝的三个还剩下三个,

  如今为首的李善长被清算,那只剩下两个,

  若说不唇亡齿寒是不可能的。

  偏偏剩下的两个还是翁婿,在军中有很大能量,

  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

  常茂现在被困龙洲,

  但京中还有其弟,开国公常升。

  此事若是不出意外,便是宋国公以及开国公所做,

  看似警告,实则自保。

  “想明白了?”

  张铨坐回椅子,拿起茶杯将其中热茶一饮而尽,淡淡道,

  “不止有他们,六部尚书以及一些权贵说不得也参与其中。”

  陆云逸眉头紧锁,试探着发问:

  “侯爷,六部尚书可都是陛下一手提拔啊。”

  张铨摆了摆手:

  “这不重要,朝堂上许多人依托陛下与太子,

  但也不希望宫中一令平天下,

  对朝堂大臣、勋贵生杀予取予求,这太让人害怕了。”

  说到这,张铨眼中也闪过一丝忌惮。

  陆云逸后知后觉地点了点头,

  虽然知道大权独揽是好事,但他作为一方大员,同样不希望皇权太盛。

  张铨继续开口:

  “北征胜利了,但一直密而不发,可能会等到一切平息之后用来安稳民心。

  若是仅凭北征无法让朝堂稳定下来,辽东之事也会被拿出来说事。”

  张铨瞥了他一眼,沉声开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想必你懂,做好准备。”

  “这”

  陆云逸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辽东之事若是宣扬出去,他可就是铁杆皇党了,简直比金字招牌还要金!

  到了那时候,还不知有多少明枪暗箭。

  “侯爷,辽东之事属无令调兵,不宜宣扬吧。”

  “呵”

  张铨笑了起来,将身体靠后,一边拍着肚子一边道:

  “百姓可不管这些,只要打了胜仗就好,谁管你是坑蒙拐骗还是光明正大。”

  说完,他歪着身子笑道:

  “你怎么愁眉苦脸的,总归打了胜仗,是个好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能把你埋了不成?”

  陆云逸讪讪一笑,没有说话,

  他现在有些后悔,刚刚没有在码头暴打俞通渊一顿,

  见他还在思索,张铨满脑疑惑:

  “你这小子年纪轻轻地考虑那么多作甚,

  怀安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

  整日花天酒地,无所事事,整个京城都是他老大天老二。”

  一边说,张铨一边笑,

  显然是想到了自家儿子在辽东战场的英明神武,

  “哎~,现在北边战事打完了,怀安能不能告假回家几月?

  不少人都要给他撮合婚事,让他回来挑一挑看一看。”

  陆云逸脸色古怪,摇了摇头:

  “侯爷,这事你还是与怀安说吧。

  经历了这次战事,他还要主持一场对草原大部的战事,现在估摸着不想回来。”

  “还要打仗?”

  张铨坐直身体,脸色凝重:

  “边境局势这么严峻吗?”

  “不不不,现在北元、女真都乱成一团,

  末将想趁着他们无暇自顾,扫一扫门前积雪。

  没有了外敌,才能专心地发展民生商贸。”

  陆云逸解释道。

  “昂”

  张铨恍然地点了点头,

  “行,这次你立了大功,

  周兴那老小子看来是回不去了,以后大宁就是你说的算。”

  陆云逸并没有多么高兴,问道:

  “侯爷.上次给您送来的信件您看了吗?就是谭威的事。”

  “看了,都督府已经有了决议,让他跟随北征大军回返,来浦子口城坐营。”

  “多谢侯爷!”陆云逸感激道。

  “别谢我,事不是我办的。”

  陆云逸疑惑道:“那是?”

  “是郭英鼎力支持,你要谢就谢他去吧。”张铨说道。

  “武定侯?”

  陆云逸面露疑惑。

  张铨点了点头,瞥了他一眼:

  “这老小子定然有所求,你就等着吧。”

  说罢,张铨站了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这几日先歇着,等事情结束后再进京,现在京中太乱了。”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