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686章 风雪行军 白松部大败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0:02 源网站:2k小说网
  苍苍大地,一片雪白,

  浩浩荡荡的商队以及随行军卒走在被风雪隐匿的官道上,犹如茫茫世界中的一条微小墨点。

  全宁卫位于大宁最北方,

  莫说是五年前,就算是两年前,那里也还是北元王庭的势力范围,

  大明的军卒只能在那里驻扎,却无法修建军事重镇。

  而现在,北元王庭已经消亡,

  全宁卫在这两年新修了聚集地、小城,

  终于在去年设立了卫所,正式成为大明的疆域。

  全宁卫距离大宁城将近四百里,

  风和日丽时也要走将近二十天,更何况如今风雪交加。

  距离队伍从大宁城出发,已经过了一个月。

  到达三月,这个时间若是放在南方,或许早就云开见日,过上了温润日子,

  但在这蒙古、大宁,依旧是冰天雪地一片。

  队伍中,两千军卒走在前方,

  战马顶着风雪,艰难地挪动步子。

  军卒们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小眼睛,

  即便如此,睫毛上也已经挂上了白霜,整个人冻得僵硬。

  “大人,这雪真大啊。”

  最前方两骑,武福六在一旁用力喊着,试图用声音掩盖风雪。

  陆云逸点了点头,同样用喊声回话:

  “是很大,下午会更大,

  让弟兄们跟紧,还有五里就到了,小心一点,别走散了。”

  “是,大人!”

  等武福六去传递命令,

  陆云逸抬起头,看向前方白茫茫一片,

  狂风卷积着鹅毛大雪,在天地间肆意翻转游荡。

  雪粒打在身上,能有轻微的触碰感,发出啪嗒啪嗒的轻响。

  回头看去,绵延不绝的黑色长队在身后若隐若现,

  车马已经在尽力向前走,

  一个个微小人影不停地为骡马扑腾身上积雪,

  还在牲畜身上用力磨蹭。

  如此做,是为了让骡马感受到为数不多的温热,让它们能有力气再走下去。

  在这等大风大雪之中,

  不能停,一旦停了,人就会懈怠,

  积雪会将道路彻底覆盖,走起来会更加艰难!

  后方商队中,作为掌柜的米斌也身先士卒,

  用力拉着缰绳,试图让身后的毛驴动起来,

  但车辙在不停打滑,车上货物堆得满满当当,

  毛驴尽管已经用力蹬住地面,却只能让马车微微走动。

  他剧烈地喘着气,能听到自己肺腑的剧烈抖动,

  在这漫天风雪中,

  除了能看见人,也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不知为何,一种空洞与彷徨在心中涌现,

  他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适应草原这等生活,

  他更喜欢待在城池里,住在铺设着地龙的温暖房子里,走在清扫干净的大街上。

  他将身子靠在毛驴上,二者相互依靠,看向前方白茫茫一片。

  若是没有积雪,这里应该是一片翠绿的大草原,

  人迹罕至,只能隐隐看到远处的大山。

  以往,他最喜欢这等美景,觉得这是天地赐予的礼物,

  但现在,他发现只有在城内生活的时候,才喜欢草原这等美景。

  若是让他回到以前的日子,他也无法做到了。

  “中原人,还真是厉害”

  狂风呼啸,十分吵闹,但米斌却前所未有地清醒。

  他知道,如今大宁城内的那些元人,

  在经历过明人的日子后,再也不是元人了。

  正当他伤春悲秋、暗暗感慨之际,大喊声从一旁传来:

  “米兄,不能停,走起来,

  要不然身体冻僵了,车辙上冻了,更走不了。”

  侧头一看,原来是巴雅尔拉着一头骡子,奋力走了过来,

  每一步踏出都像是千钧重担,困难无比。

  “好”

  米斌也知道此言正确,用力拉紧缰绳,继续前行。

  他一边走一边喊:“什么时候能到全宁卫?”

  巴雅尔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阴沉无比的天色,

  “现在不知道到哪儿了,但应该快了。”

  这时,马蹄声从前方响起,

  不再是清脆的哒哒,而是变成了沉闷的咚咚。

  一个坐在战马上、裹着厚厚貂皮的“胖子”拿着大喇叭不停地喊:

  “所有人注意,跟上,还有五里就到全宁卫了,坚持住!”

  来人没有停留,而是驾着战马继续向后走去。

  米斌看向一旁:

  “还有五里,再走两个时辰应该就到了。”

  巴雅尔扑棱扑棱脸上的风雪,眼中闪过疑惑:

  “他怎么知道还有五里,不会是故意诓骗我们吧?”

  米斌有些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不想耗费力气与他解释。

  从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那位陆大人真是天生打仗的好苗子,

  说多远就多远,在方向上从来没有错过,

  让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巴雅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讪讪一笑,眼中闪过浓浓的忌惮。

  他是大部台吉,知道这在作战中意味着什么,

  而偏偏.这样的人他部落中没有,甚至找不到一个能与之相媲美之人。

  这让巴雅尔忌惮的同时,心中庆幸也飙升,

  幸好同流合污,是自己人。

  虽然一路艰苦,

  但想到身后那满满当当的货物,以及将要完成的交易,

  巴雅尔心中生出了一种理解米斌之感,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就这样,车队在风雪中勉强前行。

  灰蒙蒙的天气以及漫天风雪让人忘记了时间流逝,只能机械地向前走。

  不知过了多久,先前的“胖子”再次冲了过来,发出大喊:

  “全宁卫到了,所有人加快速度入营寨,不得停歇,坚持住!”

  一下子,原本有些气馁疲惫的人们一下子打起精神,

  米斌与巴雅尔也开始奋力拉着车马,用力向前方走去。

  而在队伍最前方,陆云逸与武福六已经进入了全宁卫所属军寨,

  见到了早就等在这里的千户王兴邦。

  “大人,您可算来了,属下已经等了快两个月了.”

  王兴邦显得很急切,铜铃般的眼睛中冒着火,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去杀人夺功了。

  “哈哈哈哈,不让你白等。”

  陆云逸翻身下马,马上就有军卒冲上来,拿着鸡毛掸子在身上扑腾积雪。

  “大人.快快入寨吧,

  一应准备都已经妥当,就等您来了。”

  王兴邦说道。

  “不着急,李广源呢?”

  陆云逸看了看四周,发问。

  李广源是全宁卫指挥使,与曹国公还有一些亲戚,

  前些日子曹国公抵达北平,给他送来信件,让他照料一二。

  “大人,李大人想着您可能要傍晚才抵达,就去巡营了。

  风雪太大,怕有什么不轨之人过来捣乱。”

  王兴邦解释道。

  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流离在外的元人还很多吗?”

  “多!”

  王兴邦领着陆云逸去军帐,一边走一边说,

  “大人,来到这两个月,

  那些元人来了不少,至少得有个两三千,

  都是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想来投奔。

  但全宁卫的粮草不多,没有接收。”

  “嗯这是对的,卫所中军卒与元人比例要严格控制。

  若是你以后升了官,当了主官,也要如此,心中不能有侥幸。”

  陆云逸说道。

  “是!”

  王兴邦显得很兴奋,声音也洪亮了许多。

  陆云逸一边走,一边看着全宁卫军寨的布置,

  大雪纷飞,将整个军寨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军寨的外墙高大厚实,由巨大石块和夯土筑成,

  虽被白雪覆盖,却依旧能感受到它的坚固。

  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个瞭望塔,

  塔上的军卒裹着厚厚的棉衣,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寨门处,巨大的木门紧闭,门上包着厚厚的铁皮,

  一道道精铁纵横交错,十分结实。

  门洞两侧,摆放着拒马桩和鹿砦,

  进入寨门,是一条宽阔街道,街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营房。

  营房用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风雪。

  街道上,军卒们正在忙碌地清理积雪,

  他们手持扫帚和铁锹,将积雪铲到道路两旁,为队伍通行开辟通道。

  视线尽头,还能看到几个高高的巨大粮仓,

  仓顶被积雪压得低低的,仿佛随时都会被压垮。

  陆云逸将一切都看在眼里,轻轻点了点头,

  全宁卫军寨已经有了一些城池模样,

  再发展个几年,等人口多了之后,这里就会成为新的城池。

  关外的城池大多是由这般演变而来,

  大宁城最开始也是一个军寨,

  后来人越来越多,地方越扩越大,

  当大到一定程度,修上城墙就变成了城池,

  城外经常走的路,也就变成了官道。

  “不错.李广源还真有些本事。”

  王兴邦凑了过来,神情鬼鬼祟祟地小声道:

  “大人,曹国公府对于李大人的支持可是不小啊,

  每月都有从北平的补给送来,一次都是五六十辆大车,

  里面都是用度以及物资,甚至我怀疑.”

  他将声音压得更低:“还有精良的军械。”

  陆云逸听后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你怎么发现的?”

  王兴邦眼睛滴溜溜一转:

  “大人您忘了,属下运粮运了快十年,

  一打眼就知道车上装了什么东西,有多重。

  有几次我见有那么六七辆大车,重量非比寻常,

  但偏偏货还没那么鼓,一看就是铁器。”

  “哈哈哈哈。”

  陆云逸畅快地笑了起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啊你,应该让你去漕运衙门的,

  若有人夹带私货,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大人,漕运衙门的人可比属下厉害多了,

  他们照样看得出来,只是不说罢了。”

  这次陆云逸真的有些诧异了。

  在他印象中,王兴邦就是一莽汉,

  行事冲动,性格直率,如今怎么变了一副模样。

  “兴邦,这等事你都想得明白。”

  “这不是多亏了大人赏识嘛,要是不当官,还真不知道里面的门道。”

  陆云逸拍了拍他的胳膊:

  “全宁卫的事别张扬,曹国公府愿意给李广源支持是好事,都司乐见其成。

  这地方本来就苦,都司能帮上的忙不多,

  若是再不让人自己想办法,非得把人逼疯不可。”

  “属下可不会乱说,倒是要让李大人别乱说咱们的事,

  这事要是传出去,可是有些不好听啊,大人。”

  王兴邦有些讳莫如深。

  陆云逸知道他说的是用军队运货之事,但他并没有在意:

  “战阵之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算什么?

  只要战事打赢了一切好说,

  若是打不赢,把什么对玩出花来,也无济于事。”

  “那是.”

  “这段日子可有操练?”

  “有,还是如以往那般,每日两练,让弟兄们适应冰冷天气。

  弟兄们有些抱怨,说一个龙尾山不至于这样。”

  陆云逸脸色有些凝重:

  “对,一个龙尾山的确不至于如此,

  但军中面对战阵的态度要端正。

  这么掉以轻心怎么行?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好好宣导,

  别上了战场死了人再幡然醒悟,到那时候可就晚了。”

  王兴邦脸色一紧,显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大人,属下知道了,要将每一仗都当作最后一仗来打。”

  “嗯让弟兄们做好准备,休养。”

  “是!”

  二人继续往前走,很快来到了军寨的中心区域。

  这里是全宁卫的指挥中枢,

  一座高大房舍矗立其中,营帐四周插着大明旗帜,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里面灯火通明,陆云逸与王兴邦走入其中。

  还不等他们坐下,外面的风雪便愈发猛烈,

  狂风呼啸着穿过军寨缝隙,发出尖锐的呼啸。

  军寨内,却是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

  弥漫着一种难得一见的祥和。

  在陆云逸脱下棉衣,换上新甲胄后,李广源才匆匆赶来。

  他三十余岁,胡子拉碴,脸上皮肤开裂,看起来像是四十多岁。

  此刻,他脑袋上、身上都布满了积雪。

  “下官李广源拜见陆大人!”

  即便是过年时见过,但再次见面,

  李广源还是觉得万分感慨,怎么能这么年轻啊。

  “不用多礼,坐,

  这冰天雪地的还要巡营,辛苦了。”

  陆云逸笑着挥了挥手,径直坐在了正堂上首,

  像是回到了自己家一般,毫不见外。

  李广源与周边吏员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强大气场,大气不敢喘。

  “陆大人,有些人见不得全宁卫好,

  总是会混进来四处捣乱,甚至还有里应外合之事发生。”

  李广源面露凶煞,拳头猛地紧握,像是想到了不好的事。

  陆云逸表情平淡,对于边疆城池以及卫所的遭遇,他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地处边疆,此事无法避免,

  当年本官在庆州时,整日要被纳哈出的部下袭扰。

  他们也不是真的想要占据庆州,

  纯粹是看不惯旁人住遮风挡雨的大房子。”

  “全宁卫要多操练新兵,将有意投诚的元人都吸纳麾下,

  让元人去打元人,如此便能相互制衡。”

  李广源眼睛略有瞪大,

  家中给他参谋的法子就是这般,以蛮制蛮。

  “大人英明。”

  “全宁卫在你的操持下,已经具备了一些城池潜质,

  继续做下去,未必没有可能成为坚城。”

  陆云逸颇具深意地说道,

  给了李广源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李广源心跳怦怦直跳,心脏略有急促

  千里迢迢来到大宁,为的就是让根基扎实,夺得功勋。

  现在战事虽然不多,但若是能将一个卫所运作成城池,

  那也是天大功绩,对于日后晋升大有裨益!

  而想到眼前陆大人与曹国公的关系.

  李广源站起身,躬身一拜:

  “多谢陆大人,末将竭尽全力,不会有丝毫松懈。”

  “嗯曹国公已经跟随颍国公到达北平了,

  本来应该让你去见一见的,

  但如今风大雪大,边疆又要掀起战事,就再忍一忍吧。

  等北征大军会师之日,你再去北平。”

  被如此直白地点明关系,

  李广源有些尴尬,但他还是拱手抱拳:

  “是,大人!”

  “嗯,就劳烦你妥善安置商队以及军卒,

  等雪停一停,我等就出发。”

  陆云逸淡淡开口。

  “是,大人,一应用度卑职已经安排妥当,陆大人随时可以取用。

  只是陆大人若是出境,还请万分小心。”

  李广源眉头微皱,眼中闪过狐疑。

  “哦?此言何意?”

  “回禀大人,这段日子北边草原明显乱了许多,

  来投靠的草原人越来越多。

  卑职百般打听,这才知道,

  原来是一些女真人前来袭扰,让一些小部落没了安身之地。”

  “袭扰?”

  陆云逸眉头紧皱,

  “白松部等几个大部就这么放任他们过来?”

  李广源苦笑一声:

  “大人,冬日大雪纷飞,那些草原人都躲在帐篷里,哪里会外出巡视。

  再者.卑职怀疑他们是故意而为,

  让这些女真人来清理这些小部,

  等女真人走了,这些水源与草地,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嗯,你说得有道理,

  对于草原人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白松部如何?”

  “白松部?”李广源一愣,脸色有些古怪,

  “大约一月前,白松部与女真大战一场,大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