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两个门冲出的军卒在城北五里处汇聚。

  两千军卒排列整齐地立在官道一侧,

  漆黑如林,肃杀成风,

  让官道上的车马都忍不住低下脑袋,不敢去看。

  陆云逸立在队伍最前方,看着绵延不绝的车队,

  忽然觉得,牲口拉车还是太慢了,不如三轮车。

  只有累死的牛和马,可没有累死的人。

  但考虑到坑坑洼洼的土路,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激进的想法。

  一旁,武福六同样身穿甲胄,

  看着这些板车慢慢驶过,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大人,咱们得跟着他们走?太慢了吧。”

  “呵说送货就送货,要不然怎么能彰显咱们的诚意。”

  陆云逸笑了笑,指了指从商队中奋力而出的几人,

  “小心些,人来了,叮嘱弟兄们别乱说话,免得被人查出端倪。”

  “是!”武福六应了一声。

  白松部的台吉巴雅尔与米斌带着随从骑着战马赶来,

  二人此刻兴奋到了极点,脸色涨红。

  一想到那绵延不绝的商队,他们就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试问这天地间,谁还能有如此待遇,让大明精兵护送他们!

  还有谁!

  一行人来到近前,巴雅尔拱了拱拳:

  “拜见陆大人、武将军。”

  米斌也是如此,他显得更加恭敬。

  陆云逸挥了挥手:

  “既然咱们踏上了一条船,那就是自己人了,不用客气。”

  这话让二人眼中的激动兴奋都要跳了出来,心脏怦怦直跳!

  巴雅尔有些感慨:

  “陆大人,我白松部愿意与大宁城永结友好,互利互惠。”

  “哈哈哈哈。”

  陆云逸大笑出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我等能一直合作下去,

  不用喊什么口号,你我两地就是永远的朋友。”

  “是,大人,白松部不会让大人失望!”巴雅尔拱手说道。

  “好了好了,全速赶路,争取在最快时间离开都司。

  这辽东人的钱,本将可是眼馋许久了啊。”

  陆云逸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回归队伍。

  巴雅尔与米斌拱手抱拳:

  “是,我等全速赶路!”

  翌日清晨,正在商队、军队紧赶慢赶之际,

  四方城门以及都司府衙门口已经贴上了崭新告示。

  阳光自天穹挥洒而下,

  倾泻在写有端正字迹的告示之上,

  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前来。

  辰时初,人群开始汇聚。

  上工的百姓停在告示前,煞有介事地看着,

  诸多工坊主以及商行掌柜也早早赶来,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一听这所谓的三年计划是什么东西,对他们有没有好处。

  都司门口,今日的乔晖不像以往那般拖沓,而是早早等在了这里。

  但即便百姓们如何催促他念告示,

  乔晖也不为所动,而是静静等着,等着人群汇聚。

  当眼前的人群已经有将近三百人时,他才有了动作。

  只见他从一旁拿过一个硕大的铜喇叭,放在身前,

  “喂喂喂”

  试了试音量,百姓们安静下来,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

  “今日,是一个隆重且重要的日子。

  大宁城第一个三年计划将要公布,

  这关乎着你我的生计,还望在场之人认真倾听。

  若有遗漏,可以随时来看,此处告示将张贴三天。”乔晖说道。

  “快说快说.”有人出言催促。

  乔晖也不像以往那般急头白脸,而是笑容温和:

  “不要着急,都是好事,都司总不会害你们。”

  这么一说,人群安静了少许。

  “咳咳.”

  乔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告示,

  “北平行都司第一个三年计划如下:

  一,要在三年内完成都司各处甘薯种植以及收获,

  确保都司各处每年饿死之人减少九成!

  二,开放都司边境贸易,设立专门的交易市场,

  允许商户与周边部族自由通商,

  官府只收合理赋税,绝不横加干涉。”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几个商行掌柜眼睛发亮,低声议论起来:

  “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是啊,以前和那些部族做生意,偷偷摸摸的,这下光明正大了!”

  也有百姓面露担忧:

  “万一那些蛮夷起了坏心思怎么办?”

  乔晖没等众人争论完,继续大声说道:

  “三,设立工坊扶持政策,凡是愿意扩大工坊规模、吸纳更多百姓做工的工坊主,都司将给予减免赋税、优先提供原料等优惠。

  大宁纺织商行、大宁建筑商行、大宁贸易商行、大宁水泥工坊已经向都司作出承诺,

  在未来的三年内,各家至少在城中招工一千人,以支持大宁建设!

  四,完成大宁城到山海关的道路铺设,

  用工人数将在一年内攀升至两万人,

  两年内完成初步铺设,三年内彻底完成通路!

  五,完成都司内各个卫所精兵强将计划,

  拟将老弱病残之军卒退出军伍,子承父业、重新吸纳军卒,

  并且完善退出军伍的福利之策,加强在队军伍的福利待遇!

  六,完成对北平行都司外一千里内隐患之清扫,

  盗匪、草原部落、流民等一众扰乱大宁之人都要被埋在土里!

  七,完成对北平行都司各个卫所、城池土地的鱼鳞黄册绘制,

  但有阻拦、不听政令者,全家处刑、入工坊做工!

  而在明日,大宁城附近百余村落的鱼鳞黄册绘制就要开始,

  都司将招纳退伍军卒进入测算队伍,

  还请城内百姓、大户、商贾、权贵,予以配合!”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原本许多还乐呵呵看着的管事、权贵,脸色一下子僵住,

  不可思议地看着上首的乔晖。

  倒是围观的诸多百姓,没有什么反应。

  但乔晖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呆愣在原地,旋即陷入癫狂:

  “对于清缴土地、良田,

  除归还都司卫所以外之地,皆分润各地登记造册之百姓。

  若有隐田者,及早禀告都司,

  若无身份铭牌者,可补办登记,归降元人亦在此列。”

  最先反应过来的不是住在城南的明人,而是住在城北的元人。

  他们有很多人还挤在城墙边的窝棚中,

  没有身份文牒,没有田产土地。

  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像是疯了一般,向前涌去:

  “大人,真的吗?我等也可以分吗?”

  “大人,大人我们三年前就进城了,但一直没有身份!”

  一瞬间,嘈杂的声音将整个都司衙门都淹没,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汇聚。

  他们想得很简单,就算是不分田,

  弄一个明人的身份文牒也是极好,

  至少以后孩子们就是明人了。

  “静一静,静一静!!”

  乔晖连连压手,大喇叭喊出的声音不绝于耳。

  随着城防军的多方安抚,

  暴躁的百姓们一点点恢复了平静,眼睛像是有火在燃烧!

  身份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个名头,更是住处。

  早在建筑商行开始招工时,就说了要彻底清理掉城内窝棚,全部修建新的房舍。

  那时他们还惴惴不安,不知道未来脚踏何地,

  但现在.一旦有了明人的身份文牒,

  新修建的房舍总有他们的份吧。

  小一点窄一点也无妨,总比窝棚好。

  乔晖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他也是打过仗的军伍,敌军冲锋也没有这些百姓一窝蜂地涌上来可怕。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大喊:

  “事情要一步一步来,这是三年计划,

  这三年之内,都司将竭尽全力完成承诺之事,

  还请诸多父老乡亲们给都司时间,莫要着急!”

  “不着急,不着急.”

  “告示就张贴在这里,若有疑问就前来问询。

  都司会安排吏员在告示左右,

  现在该上工的上工,该开门的开门。

  记住,大宁地处关外,钱财物资有限,都司不会养懒汉。

  若是想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就请离开都司!

  尔等,要通过劳动来实现自己想要过的日子!”

  都司正堂屋顶,刘黑鹰坐在房梁上,

  拿着千里镜看着门口的人山人海,脸色凝重:

  “看看.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啊,

  这等阵仗,谁看了心惊肉跳。”

  在他身旁,坐着的是老将军谭威。

  他手中拿着万里镜,来回摆弄,

  时而拉近时而拉远,感慨之声不绝于耳:

  “好好东西,刘大人,

  这东西若是用在军中,打仗可是容易多了。”

  刘黑鹰轻笑一声:

  “这本就是军械,只是一直没有铺开。

  目前只有京畿、湖广、云南几地的主要将领有,

  一旦丢了,就要被朝廷责骂,在考核中降级一等。”

  几乎一瞬间,谭威觉得手中的万里镜滚滚发烫。

  这东西居然这么珍贵?

  “刘大人,这么珍贵的东西快还给你吧,别弄坏了。”

  谭威小心翼翼地将万里镜递了过来,示意他收好。

  刘黑鹰摆了摆手:

  “谭老将军拿着吧,这东西在咱们军中,百户就有,不是什么新奇玩意。”

  “百户?”

  谭威一下子就觉得万里镜轻了许多,脸上有些荒谬。

  刘黑鹰笑着解释:

  “此物是陆大人在云南提出设想,由云南军中工匠所造,

  能如此干净利索地打赢麓川,万里镜算是有大功。”

  “原来如此.”谭威摆弄着万里镜,

  “刘大人,此物真给我了?”

  “当然。”刘黑鹰微微一笑。

  “多谢刘大人!”

  谭威拿着万里镜爱不释手,将两个小镜头怼在眼睛上,一个劲地看

  作为军中宿将,

  他知道这东西在军中比千里镜好用多了,能随时观察各方战场!

  他有些忧心忡忡:

  “刘大人,不是本官危言耸听,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

  这三年计划听着蛮好,但施行起来可是千难万难,哪一个都是得罪人的活。

  稍有不慎都司各地可就要乱了。”

  “事情不做就永远放在那里,走起来磕磕绊绊也比停滞不前好。

  鱼鳞黄册一定要造,被侵占的田亩要都找回来。

  大宁的地好,不能落在商贾大户手中,

  这是早在我等来都司之前就已经定好的事。

  再有两个月甘薯就要种下了,

  若都司手中有足够多的地,

  说不定以后还能向关内卖粮食。”刘黑鹰说道。

  谭威脸色古怪,觉得这是在痴人说梦,不过他没有反驳。

  “谭老将军,这段日子你要辛苦一些,

  带队前往各地卫所,将都司的政令落实下去,

  精兵强将,银钱也不要吝啬,

  该多给的一分也不要少给,不该给的一分也不要多给。

  只要军队不乱,商贾权贵翻不了天。”刘黑鹰说道。

  谭威只觉得嘴唇发干。

  相比于接下来要做的事,前半年的折腾简直不值一提。

  稍有不慎,这两兄弟就要卷铺盖滚蛋,

  毕竟朝廷好不容易收拢都司,绝不能任由都司乱起来。

  “若谭老将军觉得为难,可以将此事暂缓,

  等陆大人回来后,本官亲自去做。”

  刘黑鹰见他久久未说话,淡淡开口,

  声音有些平淡,像是在说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谭威心中已经有所决断,便问道:

  “刘大人,加强各卫所军卒待遇之后,就要展开鱼鳞黄册的绘制了?”

  “嗯,最快也要等陆大人回来,少说也得夏天了。”刘黑鹰说道。

  “夏天?”

  谭威眼中闪过疑惑。

  一个龙尾山,需要去这么久?

  刘黑鹰看向覆盖着一些白雪的屋顶,

  以及非但没有散开,反而越聚越多的百姓:

  “还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处置,

  在这段时间内,都司可以大展拳脚,

  到时候就算是乱搞了,陆大人回来还能收拾局面。”

  谭威马上就面露了然。

  他在官场混迹多年,知道一些事情不能上峰亲自带头去干,要让属下来做。

  这样事后能有一个转圜余地,

  上峰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若是失败了,可就没有任何退路了。

  “刘大人放心吧,下官会安抚好各个卫所,

  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少生事端。”谭威说道。

  却没承想,刘黑鹰摇了摇头:

  “不用安抚,都是从军打仗之人,知道军中纪律。

  不理解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谁不执行,军法处置。

  再者,一些反对者要是跳出来,也正好不用客气。”

  谭威瞳孔略有摇晃,对眼前之人有了很大改观,

  他本以为新来的两位大人是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手段柔和,

  没想到现在却是要大拆大建,手段狠辣.

  “刘大人,如此行事,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啊。”谭威有些担心。

  刘黑鹰笑了笑:

  “谭老将军,我与陆大人从小一起长大,

  听他说过最多的话就是‘矫枉必须过正’。

  现在关外风气成了这般模样,再不予以重拳,

  这北平行都司啊,迟早要还给草原。”

  谭威脸色猛地一变:

  “刘大人,慎言,此话可不兴说啊。”

  刘黑鹰似笑非笑地转过头,看向谭威:

  “难道谭老将军认为,以现在的模样,大宁会长长久久地成为我大明疆土?”

  忽地,一阵冷风吹过,谭威花白的胡须轻轻抖动,不知该说什么。

  毕竟,像他这等位高权重之人都想着跑回关内,

  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太着急了”谭威喃喃道。

  刘黑鹰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他站了起来,慢慢离开。

  谭威看着他的背影,只听悠悠声音传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