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240章 蹈锋饮血,岳州水军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49:17 源网站:2k小说网
  正午的暖阳虽已略带秋意,却仍旧倔强地洒落在君山寺之内,试图驱散空气中弥漫着的阴霾。

  本该是香火鼎盛、钟磬悠扬之时,

  而今,喧嚣过后,寺内却是一片死寂,

  微风轻轻吹拂,发出呜咽般的回响,君山寺内已经是一片狼藉。

  地面被斑驳的血迹染成了不规则的红褐**案,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面容扭曲,眼中仍残留着惊恐与不甘。

  有的背部朝天,似乎陷入了睡梦,无法醒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与铁锈味,先前的淡淡香味消失不见。

  阳光照在那掉落大地的兵刃上,刺目的寒光几乎让所有人都无法无视,

  大殿内的佛像依旧庄严慈悲,目光低垂,似乎将这一切都收于眼底。

  直到此刻,寂静的场景才有了一丝丝声音,

  呜咽的哭声传来,转而变得号啕大哭,还带着一些惊悚的吼叫。

  声音来自躲藏在四周的旅客以及诸多百姓。

  柳如烟就那么孤零零地蹲在大殿前,手掌紧抱脑袋蹲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尖叫,

  她缓缓睁开眼睛,一眼便看到了躺在一旁那被斩落手臂的僧人,

  她的瞳孔骤然放大,红润的脸颊刹那间变得惨白,发出一声刺耳尖叫连连后退,摔倒在地。

  但在此刻,她的叫声却不那么刺耳,反而在众多尖叫声中逐渐淹没。

  陆云逸此刻还在拈弓搭箭,手握最后一支箭矢,警惕地盯着四周,

  那若是有人假死暴起,那他绝不犹豫!

  这时,天空中突兀传来了几声乌鸦吼叫,嘎嘎嘎个不停,

  它们落在树上落在房檐,灵动且闪烁着光芒的眼睛来回转动,盯着下方尸体,通体漆黑的颜色寓意着不祥。

  加之地上散落的枯黄色树叶,倒是有几分孤寂荒凉!

  陆云逸冷声下令,声音在四周回荡:

  “所有噤声,再有吼叫,杀无赦!”

  “检查尸首,救治伤员!”

  “任何人不得离开现场,在原地站定!”

  人群又多了几分慌乱,气氛安静又变的嘈杂,

  陆云逸目光伶俐,直直扫了过去:

  “安静,本官北平行都指挥佥事陆云逸,他们是本官部下军卒,

  所有人老实待在原地,不得乱动,在没有进行身份辨别之前,任何人不得离开!!”

  这么一说,凝重的气氛有些缓和,

  此等关键时刻,官员以及军队总能带给人安全感。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陆云逸回头看去,只见一队身穿卫所服饰的军卒从山下奔了上来,

  带路之人正是先前在门口见到的摊贩便衣。

  那人也看到了门口手握长弓的陆云逸,

  眼中顿时露出震惊,匆匆忙忙顿住脚步,

  连带着其余人也停了下来,死死盯着前方!

  “本官岳州卫百户懂川,何人在此作乱?”

  一名三十余岁的军卒上前一步,手中长刀指了过来,发出一声大吼。

  陆云逸没有与他客套,径直说道:

  “本官北平行都指挥佥事陆云逸,有奸人欲刺杀曹国公,现已伏诛!”

  此话一出,不仅这一队军卒产生慌乱,就连寺中的诸多百姓也发出了几声喧闹。

  “什么!!!”

  董川不再犹豫,噔噔噔地冲了上去,想要进入寺庙,

  却被一众护卫手持弓弩逼退:

  “止步!后退。”

  陆云逸脸色平静:

  “所有人丢掉武器,跪在一旁,若有不从视为逆贼,即刻射杀!”

  董川面露焦急:“大人,我等侍奉上官之命在君山岛追查逆贼!”

  “既有逆贼逃脱,为何不行通报?

  尔等岳州卫置百姓危难于不顾,乃大罪,丢掉兵器,跪在一旁!”

  陆云逸浑身散发着烈烈杀意,手中长弓已透露出哀鸣,似是下一刻就要射出。

  董川眼中闪过几分慌,还想再说什么,

  陆云逸眼神一凌:“放箭!”

  董川瞳孔骤然收缩,连忙将手中长刀丢了出去,长刀掉落在石阶上发出一声清脆颤鸣。

  “慢慢慢慢!!”

  紧接着,一众军卒见上官跪了,他们也将手中长刀丢掉,连忙跪地。

  “将他们五花大绑,再命人坐快船返回,禀告申国公、徐都督寺中所发生之事!”

  “是!!”

  护在周围的护卫散落而去,

  陆云逸也收起长弓,转而看向寺内。

  刘黑鹰此刻浑身血污,满脸煞气地迎了上来,轻轻点了点头:

  “大人,叛贼已尽数剿灭,无一活口!”

  陆云逸点了点头,吩咐道:

  “带人甄别百姓,小心一些,逆贼有可能藏在百姓中!”

  “是!”

  刘黑鹰一挥手,带着十余人就朝那些躲藏的百姓走了过去,气势汹汹。

  陆云逸转而看向庭院中央,

  曹国公府的护卫将一棵大树护得严严实实,

  隐隐约约能看到其内的曹国公与郭铨,

  陆云逸小跑过去,一众护卫也连忙闪开,将他同样包裹进去,警惕地盯着四周。

  李景隆坐在树下,不停地倒吸凉气,半张脸已经血肉模糊,居高临下看去能看到许多泥污与石子儿卡在血肉之中。

  而他此刻正紧闭着一只眼,用另一只眼来回张望,带着惊魂未定!

  见陆云逸前来,李景隆连忙抬手撑着站了起来:

  “云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陆云逸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他的脸颊,打量着他的身体,急切问道:

  “景隆,你没事吧?”

  李景隆指了指自己的半张脸:

  “能有什么事儿?就这还是拜郭铨所赐。”

  一旁的郭铨脸色一黑,撇了撇嘴,有些不忿:

  “有弓弩。”

  “知道知道,多谢了!”

  李景隆重重回头拍了拍郭铨肩膀,心中此刻才生出一丝后怕,

  他越过侍卫,看向君山寺内的一片狼藉,眼中闪过一丝忌惮,询问道:

  “云逸,这些人为何要刺杀本公?”

  陆云逸抿了抿嘴走近一些,压低声音说道:

  “这些人是前些日子从岳州卫跑出来的叛逆,应当与走私有关,

  至于是为了刺杀我还是刺杀你,又或者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现在已经无从得知。”

  李景隆猛地抬起头,瞳孔骤然收缩,脸上带着浓浓的震惊,眼中闪过惊疑不定,

  他抿了抿嘴,视线扫过四周:“真是岳州卫之人?”

  “门口来了一支岳州卫的军伍,是一名百户带队,

  他们声称叛逆逃入君山岛,奉上官之命前来搜查,

  我在港口时还看到了一艘军船,应当为真。”

  陆云逸一边说一边打量四周,神情警惕,

  这让李景隆也没来由得警惕起来,心中惴惴不安,就连脸上的疼痛也毫无知觉。

  “事情漏了?”

  李景隆瞪大眼睛,问出了心中疑问,

  他想到了在早晨时交给花解语的那封信件,要说泄露可能只有那封信件泄露。

  相比于刺杀,他更担心这位隐藏了十余年的锦衣卫,

  如此人若是都被收买,那这锦衣卫上下还有好人吗?

  陆云逸倒吸了一口凉气,缓缓摇摇头:

  “这也是我所疑惑的,而且这些人为什么会知道咱们会来君山岛?”

  陆云逸的问题让郭铨与李景隆都陷入了沉默,脑海中不停思索,脸色来回变换。

  而就在这时,一名军卒匆匆从侧院跑了过来,禀告道:

  “大人,找到了原本君山寺中的和尚,只有主持还活着,其余人都死了。”

  “带上来!!”陆云逸眼神一凝,快速吩咐。

  很快,二十余具尸体被带了上来,

  在一侧还有一名年近六十的老僧,此刻身穿素衣,看着院内的凄惨景象,不由得双手合十发出了一声阿弥陀佛..

  陆云逸没有与他废话,径直发问:

  “老和尚,那些歹人是何时进入寺庙?”

  听到这个问题,李景隆的反应不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是不是那封信出了篓子,可以通过这些歹人上岛的时间来推测

  那老僧悲天悯人地叹息一声,沉声道:

  “是前日子时左右,那时我等僧侣已经睡下,

  歹人便偷偷潜了进来,将我等尽数捆绑,本以为寺内之人得以存活,但没想到唉。”

  “前日?”

  李景隆喃喃念叨着长舒了一口气,至少可以确定不是那封信泄露了消息。

  而陆云逸思虑片刻,心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些叛军果然是被废物利用,成了旁人手中之刀,

  若他猜的没错,别的地方应当也有藏匿叛军,只是不知在哪。

  陆云逸又问了一些问题,那老僧是一问三不知,

  陆云逸摆了摆手,侍卫将其带了下去,

  而后陆云逸吩咐道:“将外边那名为董川的百户带上来。”

  不多时,三十余岁模样的董川便被带了上来,

  此刻他背负双手,上半身已被绳索牢牢捆住。

  他被押送到那一众尸首面前,陆云逸指着那红衣和尚问道:

  “认识吗?”

  董川打量了片刻面露忌惮连连点头:

  “大人,此人就是我等要追寻的叛逆,乃岳州水军千户,是王逆的副官,

  当日王逆叛乱被诛杀后,

  此人见势不妙,带着部下坐快船离开,

  我等推测他们没有离开洞庭湖,而是就藏在各个岛上,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搜寻。”

  “**.”

  李景隆大骂一声,再也无法忍受怒气,一巴掌就抽了过去,清脆的声音响起:

  “跑了人为何不通告四方!!

  既然怀疑这岛上有叛逆,为何不围岛搜寻,还要放人进来?”

  董川支支吾吾将脑袋低下,脸上出现一枚鲜红掌印,最后他轻叹一声:

  “大人,岳州水军出现叛逆一事,乃奇耻大辱,军内的大人们不敢声张。”

  听到此言,李景隆勃然大怒,一脚就踹了过去:

  “好一个不愿声张,是你们岳州水军的脸面重要还是本公的性命重要!!!

  本公若是死在这,你们岳州卫上上下下一个都跑不了!!”

  董川被踹得一个趔趄,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震惊,此人就是曹国公?

  但当他见到曹国公半张脸都是血肉模糊之时,几乎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此事定然是没法善了了

  两个时辰后,临近傍晚,

  君山岛的港口上突兀地出现了一艘巨大无比的运兵船,

  待到运兵船停稳,浮桥铺好,

  其上源源不断地冲下披坚执锐的军卒,手拿长刀弓弩,

  甚至还有百余人拿着火铳,就这么冲到了君山岛上,占据各个要道港口。

  让不少在港口聚集的百姓面露畏惧。

  很快,一行人匆匆上山,来到君山寺。

  为首的是申国公邓镇与中军都督佥事徐司马,

  其身后还跟着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身穿绯袍,脸色惨白,步伐有些踉跄,是昨日刚刚见到的庒知府。

  在他身旁,还有一名身材高大的军伍之人,脸色冷酷到了极点,浑身散发着戾气,

  是驻扎在岳州府统领水师的湖广都指挥佥事方安文!

  进入寺内,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三十多具尸体,

  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未消散,地上还有着斑驳血迹,

  在不远处,还有这六具尸体单独安放,铺盖着白布的尸首,

  更远处,还有二十余具僧人尸首。

  如此一幕,让在场之人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申国公邓镇呼吸略显急促,眼中露出煞气,

  在军卒引领下,快步走进正殿,

  一眼便见到了坐在桌案旁的李景隆,

  此刻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正在给他挑着伤口中的石子,

  脸上血肉模糊,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发狰狞,鲜血已经流到了脖子上。

  见到这一幕,就连一直脸色寻常的徐司马都不禁脸色微变,

  李景隆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他是知道的,说是孙子也不为过,现在居然伤成了这般模样。

  站在稍后一些的庒知府更是眼前一黑,身体摇晃重重倒地,

  邓镇回过头去冷哼一声,骂道:

  “一州知府,如此不堪,难当大任!”

  他一甩袖袍,连忙上前,语气有几分急切:

  “九江,有没有大碍?伤着哪儿啦?”

  徐司马也凑了上来:“九江啊,这老儿是谁?怎么让他医治,脸上的伤可要小心啊。”

  李景隆闭着眼睛摆了摆手,将那大夫的手摆掉,回答道:

  “只是有些擦伤,那些叛逆手中有两把弓弩,若不是云逸发现及时,我可能就死在这儿了。”

  军弩?

  在如今大明管制最严之物是火铳火炮,再就是军弩甲胄!

  叛军手里有军弩?

  场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邓镇的脸色来回变幻

  李文忠就死得不明不白,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若是李景隆再死在这儿

  邓镇不知朝堂上会掀起什么风波,不禁涌出一丝后怕,

  一旁的徐司马亦是如此。

  而就在这时,方安文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将脑袋低下,掷地有声开口:

  “下官湖广都指挥佥事方安文拜见曹国公,今日一事乃岳州水师护卫不利,请曹国公惩处。”

  李景隆这才将眸子投了过去,嘴角勾起冷笑,心中没来由的生出一阵怒气:

  “怎么惩处你由陛下与太子殿下定夺,

  本公且问你,既然有叛逆逃窜,为何不提前告知?

  本公在此遇刺,你们岳州卫难辞其咎,尤其是你们岳州水师,不光掺和走私,还纵人行凶!!!

  若不是今日护卫带得多,本公就死在这儿了!!”

  李景隆越说声音越大,最后几乎是吼了出来,

  让刚刚睁开眼睛的庒知府心中一颤,又将眼睛紧紧闭上

  “下官知罪.”

  方安文不知该如何辩,只是将头颅死死低下。

  此刻,大殿中还有一些伤员在包扎伤口,花间集的几名女子也站在一侧,看着眼前一幕,眼中的畏惧还未消散。

  李景隆双手叉腰,在前方来回踱步,

  突然想气什么,又指着安方文说道:

  “昨日!!昨**们岳州后卫有一名千户带甲出营,

  带着属下来到本公下榻的花间集,还与本公的侍卫动了手,

  说,你们是何居心,

  今日的刺杀是不是早有预谋!岳州卫是不是烂透了!!”

  安方文猛地抬起头,满脸震惊:“这这.下官不知道此事啊。”

  邓镇眼神一凝,眉头都竖了起来:“还有此事?抓起来,严加审问!”

  一旁的徐司马满脸煞气:“他**,这不是预谋是什么?”

  徐司马视线转动,看到了站在一侧的郭铨,抬手一指:

  “老六,过来,给咱们说说事情经过。”

  而后他又看向站在队伍后方的军医,挥了挥手:

  “愣着干什么啊,过来治伤啊。”

  军医快速上前,而郭铨也凑了上来,将寺中发生一切娓娓道来.

  二人脸色惊疑不定,在李景隆那血淋淋的脸上来回打量,又看了看郭铨。

  “合着是你小子干的?”徐司马面露怪异,不过很快便上前拍了拍郭铨的肩膀:

  “干得不错。”

  “啊?”李景隆发出了一声嚎叫。

  邓镇瞥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庆幸,随即笑了起来。

  “大哥啊,你笑什么?”李景隆又将脑袋转了过去,吓得那军医手一抖,连忙道:

  “曹国公莫要乱动!”

  邓镇说道:

  “我笑你命大,要是被那弓弩射上一箭,从这君山岛去岸上要一个时辰,你就流血而死吧。”

  这时,陆云逸从殿外匆匆赶来,身上有些泥污,额头上布满汗水,头发粘在上面。

  察觉到殿内凝重的氛围,他面容一肃,快步上前,躬身一拜:

  “下官陆云逸,拜见申国公,徐大人!”

  见到是他前来,邓镇与徐司**脸色有几分缓和。

  邓镇的视线在陆云逸身上,来回打量面露赞叹,

  “不错,还是一如既往地可靠,不必多礼,说说后续调查。”

  说着,邓镇便向侧殿走了过去,陆云逸连忙跟上,

  徐司马瞥了一眼到底不起的庒知府,冷哼一声也跟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