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烦躁地**太阳穴。
世界,从未如此吵闹过。
这不是声音的吵闹,也不是光线的污染。
这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存在本身的、根本性的“本体论嗡鸣”。
他想躺下,但身下的摇椅,同时也是一截腐朽的枯木、一团燃烧的星云、一句恶毒的诅咒和一段不存在的旋律。
当他的身体试图接触它时,他的神念被野蛮地分裂成了亿万份,被迫去同时体验每一种可能性。
他想喝一口酒,但手中的酒葫芦,同时也是一条冰冷的毒蛇、一扇通往未知维度的大门、一个孩童的哭声和一块毫无意义的石头。
他甚至无法完成“拿起”这个简单的动作,因为“拿起”这个概念本身,也在“是拿起”和“不是拿起”之间疯狂闪烁。
这感觉,就像整个宇宙在他脑子里开一场永不落幕的、主题是“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是活还是变成了一碗意大利面”的终极辩论赛。
每一个粒子都在用亿万种可能性尖叫着刷自己的存在感。
这比任何噪音都更让他无法忍受。
这是一种直击灵魂的、形而上的偏头痛。
“有完没完了?”苏浩的脸黑了下来,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被这些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给撑爆了。
他决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闭上眼,将意志高度集中,发出了一道不容置喙的命令。
“我的小院,必须是小院。”
瞬间,奇迹发生了。
如同沸腾的水面突然被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抚平,他周围那闪烁不定的世界,在一瞬间“坍缩”了。
摇椅变回了摇椅,木质温润,线条古朴。
酒葫芦还是那个酒葫芦,紫砂的质感清晰可辨。
院子里的桃树、石桌、篱笆,都从亿万种可能性中脱离出来,恢复了它们唯一、确定的形态。
“呼……”苏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他满意地躺回摇椅,准备享受这失而复得的安宁。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
这个稳定、唯一的“确定性”小院,在这片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混沌海洋中,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一个绝对的“异常点”。
下一秒,院墙之外,整个量子混沌宇宙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疯狂地向这个稳定的“堤坝”发起了冲击!
时空像决堤的瀑布一样,在他家院墙边疯狂扭曲、折叠。
无数矛盾的现实——燃烧的海洋、结冰的沙漠、由哭声构成的城市——在他院子周围疯狂生灭。
那剧烈的程度,比之前温和的“闪烁”要狂暴亿万倍!
苏浩感觉自己不是躺在院子里,而是坐在一艘即将被风暴撕碎的小木船的船舱里,四周是惊涛骇浪,整个世界都在疯狂摇晃。
“靠!”他猛地坐起身,脸色铁青,“搞了半天,是把自己关进风暴眼了?这不比刚才还吵?”
他明白了。
局部稳定行不通,这会引发整个宇宙更剧烈的反弹。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这个量子宇宙里,他自己是唯一的、终极的“观测者”。
只要他不“看”,万物就处于叠加态,虽然烦人,但至少是均匀的烦人。
一旦他“看”了,万物就坍缩成他所想的样子,但这会制造出一个“现实压强差”,引发周围混沌宇宙的疯狂反扑。
这意味着,他必须无时无刻地“观测”并“维持”整个宇宙的形态,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苏浩的懒癌就发作了。
让他去当宇宙的管理员?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去定义每一颗星辰的轨迹,每一粒尘埃的状态?
这工作量,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终极地狱。
“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干活?”苏浩的脸上,露出了一种被强迫加班的社畜特有的、混合了愤怒与摆烂的表情,“这宇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凭什么脏活累活都我干?”
他的懒惰,再次战胜了一切。
既然观测可以使现实确定下来,那让宇宙里亿万万的生灵自己去“观测”不就行了?
谁爱看谁看,谁看见了,那玩意儿就归谁定义。
责任外包,完美!
苏浩打了个响指。
一道比【悖论圣礼】更离谱、更不负责任的法则,瞬间降临宇宙。
“从此刻起,宇宙不再有唯一的‘观测者’。任何事物的最终形态,由第一个‘观测’到它的智慧生命的‘主观认知’来决定。”
他想了想,用凡人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这条法则做了个总结。
“简而言之,谁先看见,谁说了算。”
【第一眼法则】,诞生了。
法则生效的瞬间,苏浩立刻闭上了眼睛,主动切断了自己对外界的“观测”。
整个宇宙那令人头痛的“本体论嗡鸣”,从他的感知中彻底消失了。
他不再需要为宇宙的形态负责,终于可以清静地躺回自己的(由他自己最后一次观测而固定的)摇椅上。
“啊,舒服了。”他长舒一口气,秒睡。
然而,他不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基于“认知”的恐怖灾难,开始了。
大干皇朝,御书房。
那个“既是皇帝又不是皇帝”的工具人,正处于混沌的叠加态中,身体在九五之尊与田间老农之间疯狂闪烁。
一个小太监端着新沏的茶水,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
他低着头,不敢直视龙椅,但眼角的余光还是瞥到了那个闪烁的身影。
他是法则生效后,第一个“观测”到皇帝的人。
这个小太监,在宫里谨小慎微,见惯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内心深处,他一直觉得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过是被各方势力摆布的“傀儡”罢了。
就在他看到皇帝的瞬间,【第一眼法则】生效了。
皇帝那亿万种可能性,瞬间坍缩。
龙椅上,那个威严的身影凝固了。
他身上的龙袍迅速失去了光泽,变得如同粗糙的戏服。
他的皮肤失去了血色,变成了涂着油彩的木头。
他的关节处,浮现出一道道清晰的、用于活动的球状关节。
几根肉眼不可见的、连接着虚空的丝线,从他的头顶和四肢延伸开来。
他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字面意思上的、由木头和丝线构成的提线木偶。
“啊!”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茶盘“哐当”一声摔在地上。
提线木偶皇帝缓缓地、用一种极其僵硬的姿态转过头,空洞的木质眼珠“看”向他,嘴巴一张一合,发出了木头摩擦的“嘎吱”声。
宇宙级的灾难,正在每一个角落上演。
一颗遥远的、了无人烟的行星上,一位天文学家第一次通过新发明的超视距望远镜观测到它。他在观测日志里兴奋地写道:“这颗星球的大气成分……或许能诞生出某种恐怖的、以硅基为食的怪物!”
话音未落,那颗星球的地表,无数坚硬的岩石开始蠕动、组合,一只只由纯粹恶意与饥饿构成的、口器如同破碎晶石的恐怖怪物,破土而出。
一个偏远村庄里,一个小女孩在床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被月光拉长的、奇形怪状的影子。
她吓得缩进被窝,害怕地认为那是“专门吃小孩脚趾头的恶魔”。
瞬间,那个影子拥有了实体,一双猩红的眼睛在黑暗中亮起,它贪婪地、流着口水,看向了被窝里那双正在瑟瑟发抖的小脚。
主观,开始暴力地、不讲道理地改造客观。
唯心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最恐怖的方式,成为了这个宇宙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铁律。
而在一个被战火蹂躏的废墟之上,一个浑身是伤的剑客,正承受着“存在”与“不存在”的双重折磨。
一个躲在残垣断壁后、浑身沾满灰尘的小女孩,第一个看见了他。
在小女孩纯真的眼中,这个在光影中闪烁的强者,是来拯救村子的“大英雄”。
瞬间,剑客的叠加态坍缩了!
他身上的伤口瞬间愈合,破碎的衣衫化为一尘不染的白色劲装,手中那把虚幻的剑也凝聚成了散发着凛然正气的实体。
他成为了一个完美、强大、充满正义感的英雄。
然而,他刚刚获得的这具“英雄之躯”,下一个瞬间,就被躲在远处另一片废墟里的、一个视他为“杀父仇人”的独眼龙强盗头子观测到了。
“恶魔!你这个杀人魔!”
在强盗头子那充满怨毒的“第一眼”下,剑客那刚刚凝聚的英雄之躯立刻开始腐烂,纯白的衣衫上渗出鲜血,眼中那正义的光芒被疯狂的杀意所取代。
他成了一个被两种强大认知不断拉扯的战场,一半是神圣的英雄,一半是腐烂的恶魔,比之前的叠加态更加痛苦万分。
一场由无数凡人的“偏见”主导的、永无休止的“认知战争”,已然拉开了序幕。
世界,从未如此吵闹过。
这不是声音的吵闹,也不是光线的污染。
这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存在本身的、根本性的“本体论嗡鸣”。
他想躺下,但身下的摇椅,同时也是一截腐朽的枯木、一团燃烧的星云、一句恶毒的诅咒和一段不存在的旋律。
当他的身体试图接触它时,他的神念被野蛮地分裂成了亿万份,被迫去同时体验每一种可能性。
他想喝一口酒,但手中的酒葫芦,同时也是一条冰冷的毒蛇、一扇通往未知维度的大门、一个孩童的哭声和一块毫无意义的石头。
他甚至无法完成“拿起”这个简单的动作,因为“拿起”这个概念本身,也在“是拿起”和“不是拿起”之间疯狂闪烁。
这感觉,就像整个宇宙在他脑子里开一场永不落幕的、主题是“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是活还是变成了一碗意大利面”的终极辩论赛。
每一个粒子都在用亿万种可能性尖叫着刷自己的存在感。
这比任何噪音都更让他无法忍受。
这是一种直击灵魂的、形而上的偏头痛。
“有完没完了?”苏浩的脸黑了下来,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被这些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给撑爆了。
他决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闭上眼,将意志高度集中,发出了一道不容置喙的命令。
“我的小院,必须是小院。”
瞬间,奇迹发生了。
如同沸腾的水面突然被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抚平,他周围那闪烁不定的世界,在一瞬间“坍缩”了。
摇椅变回了摇椅,木质温润,线条古朴。
酒葫芦还是那个酒葫芦,紫砂的质感清晰可辨。
院子里的桃树、石桌、篱笆,都从亿万种可能性中脱离出来,恢复了它们唯一、确定的形态。
“呼……”苏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他满意地躺回摇椅,准备享受这失而复得的安宁。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
这个稳定、唯一的“确定性”小院,在这片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混沌海洋中,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一个绝对的“异常点”。
下一秒,院墙之外,整个量子混沌宇宙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疯狂地向这个稳定的“堤坝”发起了冲击!
时空像决堤的瀑布一样,在他家院墙边疯狂扭曲、折叠。
无数矛盾的现实——燃烧的海洋、结冰的沙漠、由哭声构成的城市——在他院子周围疯狂生灭。
那剧烈的程度,比之前温和的“闪烁”要狂暴亿万倍!
苏浩感觉自己不是躺在院子里,而是坐在一艘即将被风暴撕碎的小木船的船舱里,四周是惊涛骇浪,整个世界都在疯狂摇晃。
“靠!”他猛地坐起身,脸色铁青,“搞了半天,是把自己关进风暴眼了?这不比刚才还吵?”
他明白了。
局部稳定行不通,这会引发整个宇宙更剧烈的反弹。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这个量子宇宙里,他自己是唯一的、终极的“观测者”。
只要他不“看”,万物就处于叠加态,虽然烦人,但至少是均匀的烦人。
一旦他“看”了,万物就坍缩成他所想的样子,但这会制造出一个“现实压强差”,引发周围混沌宇宙的疯狂反扑。
这意味着,他必须无时无刻地“观测”并“维持”整个宇宙的形态,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苏浩的懒癌就发作了。
让他去当宇宙的管理员?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去定义每一颗星辰的轨迹,每一粒尘埃的状态?
这工作量,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终极地狱。
“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干活?”苏浩的脸上,露出了一种被强迫加班的社畜特有的、混合了愤怒与摆烂的表情,“这宇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凭什么脏活累活都我干?”
他的懒惰,再次战胜了一切。
既然观测可以使现实确定下来,那让宇宙里亿万万的生灵自己去“观测”不就行了?
谁爱看谁看,谁看见了,那玩意儿就归谁定义。
责任外包,完美!
苏浩打了个响指。
一道比【悖论圣礼】更离谱、更不负责任的法则,瞬间降临宇宙。
“从此刻起,宇宙不再有唯一的‘观测者’。任何事物的最终形态,由第一个‘观测’到它的智慧生命的‘主观认知’来决定。”
他想了想,用凡人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这条法则做了个总结。
“简而言之,谁先看见,谁说了算。”
【第一眼法则】,诞生了。
法则生效的瞬间,苏浩立刻闭上了眼睛,主动切断了自己对外界的“观测”。
整个宇宙那令人头痛的“本体论嗡鸣”,从他的感知中彻底消失了。
他不再需要为宇宙的形态负责,终于可以清静地躺回自己的(由他自己最后一次观测而固定的)摇椅上。
“啊,舒服了。”他长舒一口气,秒睡。
然而,他不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基于“认知”的恐怖灾难,开始了。
大干皇朝,御书房。
那个“既是皇帝又不是皇帝”的工具人,正处于混沌的叠加态中,身体在九五之尊与田间老农之间疯狂闪烁。
一个小太监端着新沏的茶水,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
他低着头,不敢直视龙椅,但眼角的余光还是瞥到了那个闪烁的身影。
他是法则生效后,第一个“观测”到皇帝的人。
这个小太监,在宫里谨小慎微,见惯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内心深处,他一直觉得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过是被各方势力摆布的“傀儡”罢了。
就在他看到皇帝的瞬间,【第一眼法则】生效了。
皇帝那亿万种可能性,瞬间坍缩。
龙椅上,那个威严的身影凝固了。
他身上的龙袍迅速失去了光泽,变得如同粗糙的戏服。
他的皮肤失去了血色,变成了涂着油彩的木头。
他的关节处,浮现出一道道清晰的、用于活动的球状关节。
几根肉眼不可见的、连接着虚空的丝线,从他的头顶和四肢延伸开来。
他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字面意思上的、由木头和丝线构成的提线木偶。
“啊!”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茶盘“哐当”一声摔在地上。
提线木偶皇帝缓缓地、用一种极其僵硬的姿态转过头,空洞的木质眼珠“看”向他,嘴巴一张一合,发出了木头摩擦的“嘎吱”声。
宇宙级的灾难,正在每一个角落上演。
一颗遥远的、了无人烟的行星上,一位天文学家第一次通过新发明的超视距望远镜观测到它。他在观测日志里兴奋地写道:“这颗星球的大气成分……或许能诞生出某种恐怖的、以硅基为食的怪物!”
话音未落,那颗星球的地表,无数坚硬的岩石开始蠕动、组合,一只只由纯粹恶意与饥饿构成的、口器如同破碎晶石的恐怖怪物,破土而出。
一个偏远村庄里,一个小女孩在床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被月光拉长的、奇形怪状的影子。
她吓得缩进被窝,害怕地认为那是“专门吃小孩脚趾头的恶魔”。
瞬间,那个影子拥有了实体,一双猩红的眼睛在黑暗中亮起,它贪婪地、流着口水,看向了被窝里那双正在瑟瑟发抖的小脚。
主观,开始暴力地、不讲道理地改造客观。
唯心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最恐怖的方式,成为了这个宇宙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铁律。
而在一个被战火蹂躏的废墟之上,一个浑身是伤的剑客,正承受着“存在”与“不存在”的双重折磨。
一个躲在残垣断壁后、浑身沾满灰尘的小女孩,第一个看见了他。
在小女孩纯真的眼中,这个在光影中闪烁的强者,是来拯救村子的“大英雄”。
瞬间,剑客的叠加态坍缩了!
他身上的伤口瞬间愈合,破碎的衣衫化为一尘不染的白色劲装,手中那把虚幻的剑也凝聚成了散发着凛然正气的实体。
他成为了一个完美、强大、充满正义感的英雄。
然而,他刚刚获得的这具“英雄之躯”,下一个瞬间,就被躲在远处另一片废墟里的、一个视他为“杀父仇人”的独眼龙强盗头子观测到了。
“恶魔!你这个杀人魔!”
在强盗头子那充满怨毒的“第一眼”下,剑客那刚刚凝聚的英雄之躯立刻开始腐烂,纯白的衣衫上渗出鲜血,眼中那正义的光芒被疯狂的杀意所取代。
他成了一个被两种强大认知不断拉扯的战场,一半是神圣的英雄,一半是腐烂的恶魔,比之前的叠加态更加痛苦万分。
一场由无数凡人的“偏见”主导的、永无休止的“认知战争”,已然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