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香香的眼神太过明显,除非付晚眼瞎,否则,还真不能视而不见。
“你也想要?”付晚挑眉。
付香香立刻摇头。
“不不不,我不用,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要这些,岂不是让人笑话。”
付晚点头。
“你说得也对,你这么大个人了,跟孩子一样,不合适。”
这事就算揭过了,付香香心里虽然空落落的,却也没有异议。
她识字了,现在还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前她觉得女子识不识字都无所谓,甚至不必读书,读了书反倒不好嫁人。
现在不同,她希望自己能认得更多的字,能像付晚一样看书。
虽然,她不知道付晚什么时候学的,可付晚就是会。
这些日子闲下来,付晚会在院子里看话本。
看得津津有味的,让人十分羡慕。
付香香每日有一个时辰,跟孩子们一起学,余下的时间,是要继续在粮铺帮忙的,现在付晚也给她发放月钱,每月有二两呢。
粮铺包吃包住,她几乎不需要自己花钱,付香香便将月钱都存着,她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开个小铺子。
她还将心里所想告诉了付晚,本来以为付晚会骂她忘恩负义,没想到,付晚还挺支持她的。
不过,在开铺子之前,她需要学的,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她不急的,一年也好,三年五年也好,她都能等。
以前她只盼着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
现在,她不能盼着嫁个好人家了,她只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转眼就要过年了。
洪河镇还是有过年的气息,现在天气缓过来,虽然天寒地冻的,却也没有出现大的灾害,今年的冬,与往年是一样的,可见,现在老天爷是愿意放老百姓一马。
让他们缓一缓,休生养息。
只要生活有盼着就好。
大过年的,买炮仗的,简单的年货,也有人准备。
只是家里穷的,备的简单,意思意思,也就罢了。
付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过年就在镇上过,不回桃花村了。
他们搬离桃花村已经有不少日子,家里也住不开,搬回去过年,还需要准备许多东西,哪里有镇上住着舒服。
付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采买过年需要的年货了。
她也是头一回在这个世界过年,过了年,她就十六了,自是要好好过年节的。
粮铺已经贴出了告示,会歇十日,这十日不开门营业。
有需求的人,可提前买粮备好。
付大有本觉得不需要闭店休息,他可以和二弟轮流着看管店铺。
被付晚给否了。
“大哥,咱们辛辛苦苦一年了,也就过年才有空闲时间歇一歇,再说了,二嫂现在肚子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是离不开二哥的。”
孙半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半点都马乎不得。
付二藏可不得小心翼翼的。
他是巴不得天天守在孙半月身边,免得自己媳妇有事,他却不在。
“是了,大哥,咱们都听小晚的,小晚做什么决定都是对的。”付二藏笑盈盈的道。
能让他多点时间陪在妻子身边,就是少赚点钱,他也是乐意的。
等半月生下孩子,他再多辛苦些,多赚点钱养妻儿。
付大有瞪了付二藏一眼。
“二藏要守着半月也没事,我能守着铺子。”付大有就舍不得关店,半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
“大哥,你一个人可不成,再说了,大过年的,谁不在家里好好呆着,出来买粮的,要买早就买好了,听我的,歇着。”
接下来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已经下过一场雪了,就是不知,过年期间,会不会再下雪。
希望下点小雪,不要闹雪灾。
让百姓过个安稳的大年。
“行了,当家的,你就听小晚的。”赵明英扯了扯丈夫,她的心思是和丈夫一样的,要是能多赚点钱就多赚点钱。
谁家嫌钱少的。
不过,这个家是小晚当家,赵明英觉得只要是付晚做下的决定一定不会错。
当然是要听付晚的。
付大有见一家人都这么说,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行,歇就歇吧。”
付晚买了许多小零食,家里的鸡鸭鱼肉也不缺,年夜饭更是邀了袁大人,白师爷和顾家一家过来一起过年。
准备了两大桌。
袁大人和白师爷的家本就不在洪河镇。
他们今年没打算回京过年,只在衙门里,未免冷清。
往日顾宴,陈力和钱运会邀他们到自家去过年。
顾父顾母本想拒绝的,可他们说不定付晚。
顾母被请过来帮忙了,顾父不好不过来,至于平安和喜乐,已经是一天到晚的在付家,晚上到了入睡时间,才能把他们找回去。
付晚喜欢过年过节的热热闹闹的,说起来洪河镇经过大半年的灾害,百姓个个囊中羞怯,过年实在是热闹不起来。
外头也挺冷清的。
那只能家里人多自己热闹。
一大早的,付家准备了一桌子的瓜果点心,十分丰盛。
付晚还给每人都备了一套过年穿的新衣,特别是三个小家伙,一身红通通的,可爱又喜庆。
付晚还给顾喜乐编了许多小辫子,配上最可爱的发鉓,像个小公主一样。
可把孙半月羡慕的,希望肚子里的是个女儿,也可以像喜乐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又想生个儿子,耐骂耐打的。
前天下了一场雪,昨天停了,今天有了太阳,院子里也多了些许暖意。
这年代没暖气,屋里屋外的温度都差不多。
付晚着实怕冷了些,她提前采买了不少炭火。
每个房间都有,睡前点着,等屋子暖了,要睡时,窗户留点缝隙,能保持屋里有空气流通,也不至于冷得睡不着。
好在,她用的垫的和盖的被子,都是暖暖的。
就像现在,她的外衣下,还穿着羽绒背心,脚上还套着保暖裤呢。
付晚和几个小家伙一起搬了个小桌子到院子里,把吃食也都搬到院子里,一大三小,就在院子里玩着游戏吃着东西。
厨房有付大嫂,付香香和顾大娘准备,用不着她。
她只要等着吃就好了。
“你也想要?”付晚挑眉。
付香香立刻摇头。
“不不不,我不用,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要这些,岂不是让人笑话。”
付晚点头。
“你说得也对,你这么大个人了,跟孩子一样,不合适。”
这事就算揭过了,付香香心里虽然空落落的,却也没有异议。
她识字了,现在还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前她觉得女子识不识字都无所谓,甚至不必读书,读了书反倒不好嫁人。
现在不同,她希望自己能认得更多的字,能像付晚一样看书。
虽然,她不知道付晚什么时候学的,可付晚就是会。
这些日子闲下来,付晚会在院子里看话本。
看得津津有味的,让人十分羡慕。
付香香每日有一个时辰,跟孩子们一起学,余下的时间,是要继续在粮铺帮忙的,现在付晚也给她发放月钱,每月有二两呢。
粮铺包吃包住,她几乎不需要自己花钱,付香香便将月钱都存着,她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开个小铺子。
她还将心里所想告诉了付晚,本来以为付晚会骂她忘恩负义,没想到,付晚还挺支持她的。
不过,在开铺子之前,她需要学的,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她不急的,一年也好,三年五年也好,她都能等。
以前她只盼着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
现在,她不能盼着嫁个好人家了,她只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转眼就要过年了。
洪河镇还是有过年的气息,现在天气缓过来,虽然天寒地冻的,却也没有出现大的灾害,今年的冬,与往年是一样的,可见,现在老天爷是愿意放老百姓一马。
让他们缓一缓,休生养息。
只要生活有盼着就好。
大过年的,买炮仗的,简单的年货,也有人准备。
只是家里穷的,备的简单,意思意思,也就罢了。
付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过年就在镇上过,不回桃花村了。
他们搬离桃花村已经有不少日子,家里也住不开,搬回去过年,还需要准备许多东西,哪里有镇上住着舒服。
付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采买过年需要的年货了。
她也是头一回在这个世界过年,过了年,她就十六了,自是要好好过年节的。
粮铺已经贴出了告示,会歇十日,这十日不开门营业。
有需求的人,可提前买粮备好。
付大有本觉得不需要闭店休息,他可以和二弟轮流着看管店铺。
被付晚给否了。
“大哥,咱们辛辛苦苦一年了,也就过年才有空闲时间歇一歇,再说了,二嫂现在肚子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是离不开二哥的。”
孙半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半点都马乎不得。
付二藏可不得小心翼翼的。
他是巴不得天天守在孙半月身边,免得自己媳妇有事,他却不在。
“是了,大哥,咱们都听小晚的,小晚做什么决定都是对的。”付二藏笑盈盈的道。
能让他多点时间陪在妻子身边,就是少赚点钱,他也是乐意的。
等半月生下孩子,他再多辛苦些,多赚点钱养妻儿。
付大有瞪了付二藏一眼。
“二藏要守着半月也没事,我能守着铺子。”付大有就舍不得关店,半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
“大哥,你一个人可不成,再说了,大过年的,谁不在家里好好呆着,出来买粮的,要买早就买好了,听我的,歇着。”
接下来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已经下过一场雪了,就是不知,过年期间,会不会再下雪。
希望下点小雪,不要闹雪灾。
让百姓过个安稳的大年。
“行了,当家的,你就听小晚的。”赵明英扯了扯丈夫,她的心思是和丈夫一样的,要是能多赚点钱就多赚点钱。
谁家嫌钱少的。
不过,这个家是小晚当家,赵明英觉得只要是付晚做下的决定一定不会错。
当然是要听付晚的。
付大有见一家人都这么说,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行,歇就歇吧。”
付晚买了许多小零食,家里的鸡鸭鱼肉也不缺,年夜饭更是邀了袁大人,白师爷和顾家一家过来一起过年。
准备了两大桌。
袁大人和白师爷的家本就不在洪河镇。
他们今年没打算回京过年,只在衙门里,未免冷清。
往日顾宴,陈力和钱运会邀他们到自家去过年。
顾父顾母本想拒绝的,可他们说不定付晚。
顾母被请过来帮忙了,顾父不好不过来,至于平安和喜乐,已经是一天到晚的在付家,晚上到了入睡时间,才能把他们找回去。
付晚喜欢过年过节的热热闹闹的,说起来洪河镇经过大半年的灾害,百姓个个囊中羞怯,过年实在是热闹不起来。
外头也挺冷清的。
那只能家里人多自己热闹。
一大早的,付家准备了一桌子的瓜果点心,十分丰盛。
付晚还给每人都备了一套过年穿的新衣,特别是三个小家伙,一身红通通的,可爱又喜庆。
付晚还给顾喜乐编了许多小辫子,配上最可爱的发鉓,像个小公主一样。
可把孙半月羡慕的,希望肚子里的是个女儿,也可以像喜乐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又想生个儿子,耐骂耐打的。
前天下了一场雪,昨天停了,今天有了太阳,院子里也多了些许暖意。
这年代没暖气,屋里屋外的温度都差不多。
付晚着实怕冷了些,她提前采买了不少炭火。
每个房间都有,睡前点着,等屋子暖了,要睡时,窗户留点缝隙,能保持屋里有空气流通,也不至于冷得睡不着。
好在,她用的垫的和盖的被子,都是暖暖的。
就像现在,她的外衣下,还穿着羽绒背心,脚上还套着保暖裤呢。
付晚和几个小家伙一起搬了个小桌子到院子里,把吃食也都搬到院子里,一大三小,就在院子里玩着游戏吃着东西。
厨房有付大嫂,付香香和顾大娘准备,用不着她。
她只要等着吃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