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空气冰冷得像一块铁。

  刘二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像一块被人反复踩踏的调色盘。

  他那套精心准备的“道理”,在林逸这番诛心的质问下,被击得粉碎。

  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人群沉默了。

  那些刚刚还蠢蠢欲动的邻居,此刻都像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低下了头。

  是啊。

  原料是赊来的。

  水泥是白送的。

  他们凭什么,心安理得地只想着往自己兜里揣钱?

  林逸没有再看刘二。

  他只是踱着步,走回那块小黑板前,拿起那截白色的粉笔。

  笔尖在黑板上划过,发出清脆的沙沙声。

  “不过,刘师傅说得也有道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刘二也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他。

  “大家付出了劳动,就理应得到回报。”

  林逸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一厘钱,确实少了点。”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院里每一张复杂的脸。

  “所以,我提议,涨价。”

  院子里,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变得急促了起来。

  刘二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劫后余生的侥幸和得意。

  可林逸的下一句话,像一把冰冷的铁钳,狠狠地扼住了他所有的幻想。

  “但是,在谈利润之前,我们得先算清楚,成本。”

  林逸在黑板上,画下了一道清晰的横线。

  他在横线上方,写下了两个字。

  【收入】

  “王麻子那边,一个成品纸盒,收货价是三厘钱。”

  三厘。

  这个数字,像一颗石子,在每个人心底激起了一圈涟漪。

  原来,不是一厘。

  “剩下的两厘去哪儿了?”

  刘二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问得好。”

  林逸笑了。

  他在那道横线的下方,写下了另外两个字。

  【成本】

  “第一项,原料成本。”

  林逸的笔尖在黑板上敲了敲,“我们赊来的纸板和浆糊,不是大风刮来的,迟早要还。这笔钱,要从总收入里出。”

  “第二项,公共基金。”

  他继续写着,“我们修厕所,买工具,以后可能还要修屋顶,通下水。这些钱,也要从总收入里出。”

  他顿了顿,落下了最后一笔。

  “第三项,风险储备金。”

  “万一哪天,王麻子不要我们的货了,又或者原料涨价了。我们总得有笔钱,能让大家周转几天,不至于立刻断了活路。”

  林逸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总收入三厘。扣除这三项成本之后,剩下的,才是我们能拿到手里的,纯利润。”

  院子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林逸这套闻所未闻,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道理”的算法,给彻底镇住了。

  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挣钱,还有这么多门道。

  “现在,我再问你们。”

  林逸的声音,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将这套全新的分配体系,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个人的脑子里。

  “你们是想拿那份看得见,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厘死钱。”

  “还是想和委员会一起,把咱们这个集体的家底做大,以后,拿那份源源不断的,两厘,甚至三厘的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