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后悔。该体面的时候就得体面,这不是摆阔气,而是对赵晓兰的尊重,也是对那些支持他的人的感谢。
至于东村那些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吧。他郑昊做事,问心无愧。
一早,郑昊和赵晓兰一起回了赵家村。
赵家村离西尧村不远,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赵家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但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种着花,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爸、妈,我们回来了。"赵晓兰一进门就喊。
"晓兰回来了?郑昊也来了?"赵母从屋里迎出来,满脸笑容,"快进来快进来,外面热。"
"叔叔婶婶好。"郑昊规规矩矩地打招呼,手里还提着一袋点心和两瓶酒。
"哎呀,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什么。"赵母接过东西,"快进屋坐。"
赵父也从里屋出来了,看见郑昊,脸上露出笑容:"郑昊来了,快坐快坐。"
几个人进了堂屋,赵母赶紧泡茶倒水。
"叔叔婶婶,日子定了,腊月二十三。"郑昊开门见山地说。
"腊月二十三?"赵父算了算,"还有四个月,时间够。"
"是的。"郑昊点头,"我今天来,主要是想跟两位商量一下聘礼的事。"
"聘礼啊......"赵父放下茶杯,"郑昊,我跟你婶婶商量过了。咱们都是实在人,不讲究那些虚的。"
"叔叔,这是规矩,该给的还是要给。"郑昊认真地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我准备了一千块钱做聘礼,外加三金和布料。"
"一千块?"赵父吃了一惊,赶紧推开红包,"太多了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郑昊啊,咱们不是那种贪财的人家。"
"叔叔,这不算多。"郑昊说,"晓兰跟着我,我得让她体体面面地嫁过来。这是我的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可是......"赵父还想推辞。
"爸,您就听郑昊的吧。"赵晓兰说,脸红红的,"这是他的心意。"
"是啊老赵。"赵母在旁边说,"郑昊这孩子有心了,咱们就收下吧。"
"那......"赵父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那好吧,不过这钱我们留着,以后都是你们的。"
"我们不是缺钱的人家。"赵母接着说,"郑昊,你对晓兰好,比什么都强。"
"婶婶放心,我会对晓兰好的。"郑昊诚恳地说,"我保证让她过上好日子。"
"那就好,那就好。"赵母满意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对了,婶婶,三金我已经买好了。"郑昊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您看看合不合适。"
赵母打开盒子,里面是金灿灿的戒指、耳环和项链。
"哎呀,这么好的东西。"赵母惊叹道,"肯定花了不少钱吧?"
"不多,该花的。"郑昊说,"还有布料,我买了几匹好料子,婶婶您帮晓兰做几身新衣服。"
"你这孩子,想得真周到。"赵母感动地说。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些婚礼的细节。
"郑昊啊,听说你那边来的客人很多?"赵父突然问。
"是的,有些老同事从北京来,还有县里市里的领导。"郑昊说。
"那可了不得。"赵父感慨道,"郑昊啊,你真是有出息。当初晓兰说要跟你,我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我女儿眼光好啊。"
"叔叔过奖了。"郑昊谦虚地说,"是晓兰愿意跟着我,我才有今天。"
"你这孩子,嘴真甜。"赵母笑了。
"对了,"赵父想起什么,"陪嫁的东西,我们也得准备准备。"
"叔叔,这个不用太讲究。"郑昊说。
"那不行。"赵父坚持道,"该有的还是要有。虽然咱们家不富裕,但女儿出嫁,不能寒酸了。"
"爸说得对。"赵母说,"我已经准备了被褥、衣服,还有一些日用品。另外,我想给晓兰准备一辆自行车。"
"婶婶,自行车不用了。"郑昊说,"我已经给晓兰准备了一辆。"
"那......"赵母想了想,"那就再准备些别的。"
"婶婶,真的不用太讲究。"郑昊说,"只要晓兰高兴就行。"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赵母去厨房做饭。
"郑昊啊,有件事我得跟你说。"赵父突然压低声音。
"叔叔您说。"郑昊坐直身子。
"听说外面有人在说你的闲话?"赵父问。
郑昊心里一动:"叔叔也听说了?"
"嗯,今天早上有人来咱们村,说你办婚礼铺张浪费,还说给晓兰的聘礼太高了。"赵父说,"我一听就知道是有人眼红你。"
"是东村农机厂的人。"郑昊说,"他们一直跟我有矛盾。"
"我就知道。"赵父点头,"郑昊啊,你别往心里去。做人只要问心无愧就行,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叔叔说得对。"郑昊说,"我不会因为他们就改变什么。"
"那就好。"赵父拍拍他的肩膀,"不过你还是要小心点,别让他们钻了空子。"
"我知道。"郑昊点头。
中午在赵家吃了饭,赵母做了一桌子菜,都是郑昊爱吃的。
"婶婶,您太辛苦了。"郑昊说。
"不辛苦不辛苦。"赵母笑着说,"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女婿了,这些都是应该的。"
"对了郑昊,"赵父夹了块肉放在他碗里,"听说婚礼那天会来很多人?"
"是的,我估计得上百桌。"郑昊说。
"那咱们这边的亲戚也得通知啊。"赵母说,"虽然不多,但该来的还是要来。"
"那是当然。"郑昊说,"婶婶您列个单子,到时候我派车去接。"
"那就太好了。"赵母说。
吃完饭,下午才回村。路过镇上的时候,郑昊特意去了趟布店,又买了几匹上好的布料。
"老四,你买这么多干什么?"赵晓兰问。
"给你做衣服啊。"郑昊笑着说,"婚礼上要穿的,平时也要穿的,都得做新的。"
"你这是要把我打扮成花孔雀啊。"赵晓兰笑了。
"你本来就漂亮。"郑昊说,"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郑昊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油嘴滑舌。"赵晓兰脸红了,但心里甜甜的。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刚进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气氛有些不对。
"怎么回事?"郑昊停下车问。
"老四,出事了。"村里的王大爷走过来,脸色有些难看。
"什么事?"郑昊心里一紧。
"东村那边的人,在村口贴了大字报。"王大爷说,"上面写着你铺张浪费、破坏社会风气。"
郑昊眉头一皱,走过去看。
果然,村口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字报,上面用毛笔写着:"郑昊仗势欺人,办婚礼铺张浪费,破坏**新风尚,应予以批评教育。"
落款是"东村农机厂全体职工"。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这东村的人也太过分了。"
"就是,老四花自己赚的钱,碍着他们什么事了?"
"分明是眼红。"
"可是这样下去不行啊,万一上面的领导看见了......"
"怕什么,老四又没做错事。"
郑昊看着大字报,脸色平静。他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老四,你......"王大爷担心地看着他。
"没事。"郑昊说,"让他们贴吧。"
"可是......"
"王大爷,您放心。"郑昊说,"我做事问心无愧,不怕他们说。"
说完,他转身就走。
"老四,这大字报怎么办?"有人问。
"留着吧。"郑昊头也不回地说,"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花样。"
至于东村那些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吧。他郑昊做事,问心无愧。
一早,郑昊和赵晓兰一起回了赵家村。
赵家村离西尧村不远,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赵家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但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种着花,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爸、妈,我们回来了。"赵晓兰一进门就喊。
"晓兰回来了?郑昊也来了?"赵母从屋里迎出来,满脸笑容,"快进来快进来,外面热。"
"叔叔婶婶好。"郑昊规规矩矩地打招呼,手里还提着一袋点心和两瓶酒。
"哎呀,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什么。"赵母接过东西,"快进屋坐。"
赵父也从里屋出来了,看见郑昊,脸上露出笑容:"郑昊来了,快坐快坐。"
几个人进了堂屋,赵母赶紧泡茶倒水。
"叔叔婶婶,日子定了,腊月二十三。"郑昊开门见山地说。
"腊月二十三?"赵父算了算,"还有四个月,时间够。"
"是的。"郑昊点头,"我今天来,主要是想跟两位商量一下聘礼的事。"
"聘礼啊......"赵父放下茶杯,"郑昊,我跟你婶婶商量过了。咱们都是实在人,不讲究那些虚的。"
"叔叔,这是规矩,该给的还是要给。"郑昊认真地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我准备了一千块钱做聘礼,外加三金和布料。"
"一千块?"赵父吃了一惊,赶紧推开红包,"太多了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郑昊啊,咱们不是那种贪财的人家。"
"叔叔,这不算多。"郑昊说,"晓兰跟着我,我得让她体体面面地嫁过来。这是我的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可是......"赵父还想推辞。
"爸,您就听郑昊的吧。"赵晓兰说,脸红红的,"这是他的心意。"
"是啊老赵。"赵母在旁边说,"郑昊这孩子有心了,咱们就收下吧。"
"那......"赵父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那好吧,不过这钱我们留着,以后都是你们的。"
"我们不是缺钱的人家。"赵母接着说,"郑昊,你对晓兰好,比什么都强。"
"婶婶放心,我会对晓兰好的。"郑昊诚恳地说,"我保证让她过上好日子。"
"那就好,那就好。"赵母满意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对了,婶婶,三金我已经买好了。"郑昊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您看看合不合适。"
赵母打开盒子,里面是金灿灿的戒指、耳环和项链。
"哎呀,这么好的东西。"赵母惊叹道,"肯定花了不少钱吧?"
"不多,该花的。"郑昊说,"还有布料,我买了几匹好料子,婶婶您帮晓兰做几身新衣服。"
"你这孩子,想得真周到。"赵母感动地说。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些婚礼的细节。
"郑昊啊,听说你那边来的客人很多?"赵父突然问。
"是的,有些老同事从北京来,还有县里市里的领导。"郑昊说。
"那可了不得。"赵父感慨道,"郑昊啊,你真是有出息。当初晓兰说要跟你,我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我女儿眼光好啊。"
"叔叔过奖了。"郑昊谦虚地说,"是晓兰愿意跟着我,我才有今天。"
"你这孩子,嘴真甜。"赵母笑了。
"对了,"赵父想起什么,"陪嫁的东西,我们也得准备准备。"
"叔叔,这个不用太讲究。"郑昊说。
"那不行。"赵父坚持道,"该有的还是要有。虽然咱们家不富裕,但女儿出嫁,不能寒酸了。"
"爸说得对。"赵母说,"我已经准备了被褥、衣服,还有一些日用品。另外,我想给晓兰准备一辆自行车。"
"婶婶,自行车不用了。"郑昊说,"我已经给晓兰准备了一辆。"
"那......"赵母想了想,"那就再准备些别的。"
"婶婶,真的不用太讲究。"郑昊说,"只要晓兰高兴就行。"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赵母去厨房做饭。
"郑昊啊,有件事我得跟你说。"赵父突然压低声音。
"叔叔您说。"郑昊坐直身子。
"听说外面有人在说你的闲话?"赵父问。
郑昊心里一动:"叔叔也听说了?"
"嗯,今天早上有人来咱们村,说你办婚礼铺张浪费,还说给晓兰的聘礼太高了。"赵父说,"我一听就知道是有人眼红你。"
"是东村农机厂的人。"郑昊说,"他们一直跟我有矛盾。"
"我就知道。"赵父点头,"郑昊啊,你别往心里去。做人只要问心无愧就行,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叔叔说得对。"郑昊说,"我不会因为他们就改变什么。"
"那就好。"赵父拍拍他的肩膀,"不过你还是要小心点,别让他们钻了空子。"
"我知道。"郑昊点头。
中午在赵家吃了饭,赵母做了一桌子菜,都是郑昊爱吃的。
"婶婶,您太辛苦了。"郑昊说。
"不辛苦不辛苦。"赵母笑着说,"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女婿了,这些都是应该的。"
"对了郑昊,"赵父夹了块肉放在他碗里,"听说婚礼那天会来很多人?"
"是的,我估计得上百桌。"郑昊说。
"那咱们这边的亲戚也得通知啊。"赵母说,"虽然不多,但该来的还是要来。"
"那是当然。"郑昊说,"婶婶您列个单子,到时候我派车去接。"
"那就太好了。"赵母说。
吃完饭,下午才回村。路过镇上的时候,郑昊特意去了趟布店,又买了几匹上好的布料。
"老四,你买这么多干什么?"赵晓兰问。
"给你做衣服啊。"郑昊笑着说,"婚礼上要穿的,平时也要穿的,都得做新的。"
"你这是要把我打扮成花孔雀啊。"赵晓兰笑了。
"你本来就漂亮。"郑昊说,"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郑昊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油嘴滑舌。"赵晓兰脸红了,但心里甜甜的。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刚进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气氛有些不对。
"怎么回事?"郑昊停下车问。
"老四,出事了。"村里的王大爷走过来,脸色有些难看。
"什么事?"郑昊心里一紧。
"东村那边的人,在村口贴了大字报。"王大爷说,"上面写着你铺张浪费、破坏社会风气。"
郑昊眉头一皱,走过去看。
果然,村口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字报,上面用毛笔写着:"郑昊仗势欺人,办婚礼铺张浪费,破坏**新风尚,应予以批评教育。"
落款是"东村农机厂全体职工"。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这东村的人也太过分了。"
"就是,老四花自己赚的钱,碍着他们什么事了?"
"分明是眼红。"
"可是这样下去不行啊,万一上面的领导看见了......"
"怕什么,老四又没做错事。"
郑昊看着大字报,脸色平静。他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老四,你......"王大爷担心地看着他。
"没事。"郑昊说,"让他们贴吧。"
"可是......"
"王大爷,您放心。"郑昊说,"我做事问心无愧,不怕他们说。"
说完,他转身就走。
"老四,这大字报怎么办?"有人问。
"留着吧。"郑昊头也不回地说,"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