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火车缓缓驶入泰安站。经过一夜的颠簸,郑昊和赵晓兰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很兴奋。

  "泰安到了,泰安到了!"列车员在过道里高声喊着,"下车的旅客请带好行李物品。"

  "终于到了。"赵晓兰伸了个懒腰,开始整理行李。

  李师傅和小王也准备下车,四个人在包厢里告别。

  "郑兄弟,有缘再见。"李师傅握住郑昊的手,"祝你们玩得愉快。"

  "小王,找工作的事不要着急,慢慢来。"郑昊拍拍年轻人的肩膀,"有志者事竟成。"

  "谢谢郑哥,嫂子。路上多亏了你们照顾。"小王憨厚地笑着。

  走出车厢,泰安火车站的站台上人声鼎沸。各种口音的人群混杂在一起,有拖着蛇皮袋的民工,有提着公文包的干部,还有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

  泰安火车站在1982年还是一个相对简陋的车站,候车室不大,设施也比较简单。但作为通往泰山的门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旅客经过。

  "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郑昊提着行李,拉着赵晓兰挤出人群。

  车站外面停着几辆三轮车,车夫们正在招揽生意。"师傅,去市里住店,一块钱一个人!"

  "师傅,去哪儿?"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的中年车夫凑上来。

  "找个住宿的地方。"郑昊说道。

  "那上我的车,保证给你们找到又便宜又干净的地方。"车夫拍着胸脯保证。

  三轮车沿着不太平整的马路颠簸前行。路边是低矮的平房,偶尔能看到几栋三四层的楼房。街道不宽,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有卡车或者公共汽车经过。

  "师傅,泰安现在发展得怎么样?"郑昊好奇地问道。

  "还行吧,比前几年强多了。"车夫一边蹬车一边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来泰山的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好做了。以前一天拉不了几个客人,现在每天都忙得很。"

  "那住宿方面呢?"

  "住宿现在选择多了,有招待所,有旅馆,还有一些私人开的小店。不过你们要是想住得好点,还是去铁路招待所,虽然贵点,但干净安全。"

  三轮车停在一栋二层小楼前,楼上挂着"铁路招待所"的牌子。这是1982年很典型的住宿场所,专门为铁路职工和旅客提供服务。

  "就这儿吧。"郑昊看了看,觉得还算可以。

  招待所的前台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正在登记册上写着什么。

  "同志,住店吗?"她抬起头,打量着郑昊和赵晓兰。

  "是的,要一个双人间。"郑昊说道。

  "有介绍信吗?"女同志问道。

  在那个年代,住店是需要介绍信的,这是当时的规定。

  郑昊掏出工厂开具的出差介绍信,上面写着"兹有我厂职工郑昊同志,因工作需要前往泰安出差"的字样。

  女同志仔细看了看介绍信,又看了看两人,满意地点点头:"行,双人间三块钱一天,先交一天的钱。"

  "能看看房间吗?"赵晓兰小声问道。

  "当然可以。"女同志拿起钥匙,"跟我来。"

  房间在二楼,不大,大约十几平方米,里面有两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还有一个脸盆架。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洗澡在哪里?"郑昊问道。

  "一楼有澡堂,晚上七点到九点开放,五毛钱一次。"女同志介绍道,"吃饭可以去招待所食堂,也可以出去找餐馆。"

  "行,就这间了。"郑昊交了钱,拿了钥匙。

  等女同志走后,郑昊和赵晓兰开始收拾行李。

  "条件比我想象的要好。"赵晓兰坐在床上,试了试软硬度,"至少床单很干净。"

  "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条件已经不错了。"郑昊打开窗子通风,外面可以看到街道和远处的建筑。

  收拾完行李,两人决定出去转转,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泰安城现在还不大,人口也不多。主要街道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沿街有一些商店和饭馆。街道两边种着梧桐树,虽然已经是夏天,但树荫还是能遮挡不少阳光。

  "这街道比我们县城还要宽一些。"赵晓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毕竟是地级市嘛。"郑昊点点头,"而且靠着泰山,旅游业应该不错。"

  他们走进一家小餐馆,准备吃午饭。餐馆不大,就四五张桌子,墙上贴着手写的菜单。

  "同志,吃点什么?"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围着围裙,满脸笑容。

  "有什么好吃的?"郑昊问道。

  "我们这儿的红烧肉做得不错,还有泰山豆腐,都是本地特色。"老板推荐道,"再来个炒青菜,一个汤,两个人够吃了。"

  "行,就按您说的来。"郑昊点了点头。

  等菜的时候,他们听到隔壁桌有几个人在讨论泰山的情况。

  "今年来泰山的游客特别多,比去年多了一倍还不止。"一个年轻人说道。

  "是啊,现在政策好了,大家有钱了,都愿意出来走走看看。"另一个中年人接话道。

  "不过泰山上的住宿还是个问题,山上的旅馆就那么几家,旺季根本订不到房间。"

  "那倒是,很多人只能当天上当天下,看不到日出多可惜。"

  郑昊和赵晓兰对视一眼,心中有了计划。

  菜很快就上来了,红烧肉做得确实不错,肥而不腻,泰山豆腐也很嫩滑。最让人惊喜的是价格,一桌菜加起来才两块多钱。

  "这价格比我们那儿还便宜呢。"赵晓兰小声说道。

  "可能是竞争激烈吧,毕竟游客多。"郑昊分析道。

  吃完饭,他们在街上逛了逛。泰安的商店虽然不多,但基本需求都能满足。他们买了一些干粮和水,准备明天爬山用。

  "师傅,泰山门票多少钱?"在一家小商店里,郑昊问老板。

  "八毛钱一张。"老板回答,"学生半价,四毛钱。"

  "这么贵啊?"赵晓兰有些惊讶。

  "现在是这个价,不过听说要涨价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嘛。"老板说道。

  他们还买了一张手绘的泰山地图,上面标注着各个景点和登山路线。

  "红门宫、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赵晓兰对着地图念着,"感觉路程挺长的。"

  "没事,咱们慢慢爬,不着急。"郑昊安慰道,"重要的是过程,不是速度。"

  回到招待所,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两人躺在床上休息,为明天的登山做准备。

  "昊哥,你说咱们能看到日出吗?"赵晓兰望着天花板问道。

  "看天气预报说明天晴天,应该没问题。"郑昊翻了翻从火车上买的报纸,"不过一会我们就得出发,你能撑得住么?"

  "没问题,为了看泰山日出,累一点不算什么。"赵晓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