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里,郑昊找到了那位即将退休的孙医生。孙医生今年58岁,是医院的内科主任,医术精湛,为人和善,在县里很有名气。
"孙医生,我是西尧村的郑昊。"郑昊自我介绍道,"听说您快退休了,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到我们村里当村医?"
孙医生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听说过他的名字:"你就是那个办工厂的小郑?听说你们厂子办得很不错啊。"
"是的,现在想为村里建个卫生所,希望您能来帮忙。"郑昊诚恳地说,"条件可能比不上县医院,但我们会尽力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说说具体情况吧。"孙医生很感兴趣。
郑昊详细介绍了卫生所的规划和待遇。孙医生听了很满意:"小郑,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在医院干了一辈子,也想为农村的医疗事业做点贡献。"
"那您愿意来?"
"愿意。不过我有个条件。"孙医生说,"我希望能带一个助手过来,是我的学生,刚从卫校毕业。"
"当然可以,多一个人更好。"郑昊高兴地说,"工资方面您看..."
"不用太高,我已经有退休金了。"孙医生很大度,"主要是想发挥余热,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谈妥了医生的事,郑昊又去了县卫生局,了解建设卫生所的具体要求和审批程序。
"建村卫生所是好事,我们全力支持。"卫生局的张局长亲自接待了郑昊,"不过要符合卫生部门的标准,有些程序必须走。"
"请您详细说说。"
"首先是选址,要符合卫生要求,远离污染源。其次是建筑标准,要有诊室、药房、观察室等。最重要的是人员资质,必须有执业医师证。"张局长说,"孙医生的资质没问题,你们选的地址我们也要去看看。"
"什么时候方便?"
"明天吧,我亲自过去看看。"张局长很重视这件事,"如果符合要求,我们会加快审批流程。"
解决了医生和审批的事,郑昊又去了县里的医疗器械商店,了解设备价格。
"村卫生所用的设备不用太复杂,基本的就行。"店老板很热心,"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些是必须的,再配个简单的化验设备,差不多就够了。"
"总共多少钱?"
"看你要什么档次的。"店老板拿出价格单,"便宜的一万块钱够了,好一点的要一万五。"
"那就要好一点的,质量要保证。"郑昊毫不犹豫地说。
下午回到村里,郑昊立即找到了村里最好的泥瓦匠师傅老刘。
"老刘师傅,我想让您帮个忙。"郑昊说明来意。
老刘师傅很爽快:"昊子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说怎么干吧。"
两人来到村委会旁边的那三间空房子。房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结构还算牢固,主要是内部需要改造。
"这房子底子不错,就是太破了。"老刘师傅看了看,"重新刷墙,铺地面,修屋顶,差不多半个月能搞定。"
"需要多少人?"
"我带五个人就够了。"老刘师傅算了算,"材料你来买,工钱我们好商量。"
当天晚上,郑昊召集了项目小组会议。参加的有赵晓兰、郑建军、王师傅,还有村支书李大海。
"现在各方面都联系好了,可以正式开工了。"郑昊兴奋地说,"医生找到了,是县医院的孙主任,医术很好。设备也看好了,县里的审批程序也在走。"
"工程方面呢?"李大海问道。
"老刘师傅明天就开工,半个月完成房屋改造。"郑昊说,"我们要确保工程质量,不能马虎。"
"我负责监工。"郑建军主动承担,"每天去工地看看,确保按要求施工。"
"设备采购我来负责。"王师傅说,"昊子你太忙了,这些具体事务我们来办。"
"那我负责与县里的联系。"赵晓兰说,"审批、验收这些程序性的工作。"
分工明确后,大家都很有干劲。这不仅是为村里做好事,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
第二天,工程正式开工。老刘师傅带着五个工人,开始了紧张的改造工作。
首先是清理房屋,把里面的杂物全部搬出来。然后是水电改造,重新布线,安装电灯和插座。
"昊子,这电线一定要用好的。"老刘师傅很认真,"医疗设备用电,安全第一。"
"对,安全最重要。"郑昊赞同,"该花的钱不能省。"
地面改造是个大工程。原来的土地面要全部挖掉,重新用水泥铺设。
"为什么不铺地砖?"赵晓兰问道。
"水泥地面好清洗,也便宜。"老刘师傅解释,"医疗场所要求卫生,水泥地面更合适。"
墙面粉刷也很讲究。老刘师傅选用了白色的石灰,既干净又亮堂。
"白墙看起来像医院,让人有信任感。"老刘师傅说。
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工人们都很认真。村民们也经常来看,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
"昊子真是有心人,花这么多钱为我们建卫生所。"
"以后看病就方便了,不用往县里跑了。"
"听说请的医生很有名,是县医院的主任呢。"
村民们的议论让郑昊很有成就感。这钱花得值,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赢得了民心。
一周后,县卫生局的张局长来验收选址和建设情况。
"不错,位置很好,交通方便,又远离污染源。"张局长很满意,"建筑标准也符合要求,看得出来很用心。"
"谢谢张局长的指导。"郑昊说,"我们一定按标准建设,确保质量。"
"医疗废物处理考虑了吗?"张局长问了一个专业问题。
"还没有,请您指导。"
"要设置专门的废物收集装置,定期处理。虽然村卫生所废物不多,但也要规范。"张局长说。
"明白了,我们立即改进。"
张局长的指导很有价值,让郑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看来办好一个卫生所,不仅要有钱,还要有专业知识。
两周后,房屋改造基本完成。三间房子焕然一新,白墙亮地,宽敞明亮。
第一间是诊室,放着诊桌、椅子和医疗设备;第二间是药房,有专门的药品柜;第三间是观察室,有两张病床。
"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了。"郑建军很高兴,"比县医院的条件都不差。"
"关键是要有好医生。"郑昊说,"设备再好,没有好医生也不行。"
孙医生和他的助手小王也来看了现场,对条件很满意。
"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孙医生说,"设备也很齐全,完全能满足村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什么时候能正式开张?"
"设备安装调试好,再准备些常用药品,一周后就能开张。"孙医生说。
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都很兴奋。西尧村终于要有自己的卫生所了!
"孙医生,我是西尧村的郑昊。"郑昊自我介绍道,"听说您快退休了,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到我们村里当村医?"
孙医生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听说过他的名字:"你就是那个办工厂的小郑?听说你们厂子办得很不错啊。"
"是的,现在想为村里建个卫生所,希望您能来帮忙。"郑昊诚恳地说,"条件可能比不上县医院,但我们会尽力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说说具体情况吧。"孙医生很感兴趣。
郑昊详细介绍了卫生所的规划和待遇。孙医生听了很满意:"小郑,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在医院干了一辈子,也想为农村的医疗事业做点贡献。"
"那您愿意来?"
"愿意。不过我有个条件。"孙医生说,"我希望能带一个助手过来,是我的学生,刚从卫校毕业。"
"当然可以,多一个人更好。"郑昊高兴地说,"工资方面您看..."
"不用太高,我已经有退休金了。"孙医生很大度,"主要是想发挥余热,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谈妥了医生的事,郑昊又去了县卫生局,了解建设卫生所的具体要求和审批程序。
"建村卫生所是好事,我们全力支持。"卫生局的张局长亲自接待了郑昊,"不过要符合卫生部门的标准,有些程序必须走。"
"请您详细说说。"
"首先是选址,要符合卫生要求,远离污染源。其次是建筑标准,要有诊室、药房、观察室等。最重要的是人员资质,必须有执业医师证。"张局长说,"孙医生的资质没问题,你们选的地址我们也要去看看。"
"什么时候方便?"
"明天吧,我亲自过去看看。"张局长很重视这件事,"如果符合要求,我们会加快审批流程。"
解决了医生和审批的事,郑昊又去了县里的医疗器械商店,了解设备价格。
"村卫生所用的设备不用太复杂,基本的就行。"店老板很热心,"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些是必须的,再配个简单的化验设备,差不多就够了。"
"总共多少钱?"
"看你要什么档次的。"店老板拿出价格单,"便宜的一万块钱够了,好一点的要一万五。"
"那就要好一点的,质量要保证。"郑昊毫不犹豫地说。
下午回到村里,郑昊立即找到了村里最好的泥瓦匠师傅老刘。
"老刘师傅,我想让您帮个忙。"郑昊说明来意。
老刘师傅很爽快:"昊子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说怎么干吧。"
两人来到村委会旁边的那三间空房子。房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结构还算牢固,主要是内部需要改造。
"这房子底子不错,就是太破了。"老刘师傅看了看,"重新刷墙,铺地面,修屋顶,差不多半个月能搞定。"
"需要多少人?"
"我带五个人就够了。"老刘师傅算了算,"材料你来买,工钱我们好商量。"
当天晚上,郑昊召集了项目小组会议。参加的有赵晓兰、郑建军、王师傅,还有村支书李大海。
"现在各方面都联系好了,可以正式开工了。"郑昊兴奋地说,"医生找到了,是县医院的孙主任,医术很好。设备也看好了,县里的审批程序也在走。"
"工程方面呢?"李大海问道。
"老刘师傅明天就开工,半个月完成房屋改造。"郑昊说,"我们要确保工程质量,不能马虎。"
"我负责监工。"郑建军主动承担,"每天去工地看看,确保按要求施工。"
"设备采购我来负责。"王师傅说,"昊子你太忙了,这些具体事务我们来办。"
"那我负责与县里的联系。"赵晓兰说,"审批、验收这些程序性的工作。"
分工明确后,大家都很有干劲。这不仅是为村里做好事,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
第二天,工程正式开工。老刘师傅带着五个工人,开始了紧张的改造工作。
首先是清理房屋,把里面的杂物全部搬出来。然后是水电改造,重新布线,安装电灯和插座。
"昊子,这电线一定要用好的。"老刘师傅很认真,"医疗设备用电,安全第一。"
"对,安全最重要。"郑昊赞同,"该花的钱不能省。"
地面改造是个大工程。原来的土地面要全部挖掉,重新用水泥铺设。
"为什么不铺地砖?"赵晓兰问道。
"水泥地面好清洗,也便宜。"老刘师傅解释,"医疗场所要求卫生,水泥地面更合适。"
墙面粉刷也很讲究。老刘师傅选用了白色的石灰,既干净又亮堂。
"白墙看起来像医院,让人有信任感。"老刘师傅说。
工程进行得很顺利,工人们都很认真。村民们也经常来看,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
"昊子真是有心人,花这么多钱为我们建卫生所。"
"以后看病就方便了,不用往县里跑了。"
"听说请的医生很有名,是县医院的主任呢。"
村民们的议论让郑昊很有成就感。这钱花得值,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赢得了民心。
一周后,县卫生局的张局长来验收选址和建设情况。
"不错,位置很好,交通方便,又远离污染源。"张局长很满意,"建筑标准也符合要求,看得出来很用心。"
"谢谢张局长的指导。"郑昊说,"我们一定按标准建设,确保质量。"
"医疗废物处理考虑了吗?"张局长问了一个专业问题。
"还没有,请您指导。"
"要设置专门的废物收集装置,定期处理。虽然村卫生所废物不多,但也要规范。"张局长说。
"明白了,我们立即改进。"
张局长的指导很有价值,让郑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看来办好一个卫生所,不仅要有钱,还要有专业知识。
两周后,房屋改造基本完成。三间房子焕然一新,白墙亮地,宽敞明亮。
第一间是诊室,放着诊桌、椅子和医疗设备;第二间是药房,有专门的药品柜;第三间是观察室,有两张病床。
"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了。"郑建军很高兴,"比县医院的条件都不差。"
"关键是要有好医生。"郑昊说,"设备再好,没有好医生也不行。"
孙医生和他的助手小王也来看了现场,对条件很满意。
"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孙医生说,"设备也很齐全,完全能满足村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什么时候能正式开张?"
"设备安装调试好,再准备些常用药品,一周后就能开张。"孙医生说。
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都很兴奋。西尧村终于要有自己的卫生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