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试生产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还需要提高。"老张师傅发现了问题,"现在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一致性不够好,会影响换档手感。"
"驾驶室的隔音还可以再改进。"试驾的司机师傅提出建议,"虽然比四轮车好了很多,但与进口卡车相比还有差距。"
"货厢的防腐处理需要加强。"质检员发现了问题,"现在只是简单的除锈刷漆,长期使用可能会生锈。"
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都需要认真对待。毕竟小货车的用户对质量要求更高,不能有任何妥协。
"我们逐一解决这些问题。"郑昊下达指示,"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产品做到最好。"
技术改进工作立即展开。
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问题,通过引入更精密的测量设备得到了解决。每个齿轮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驾驶室隔音问题,通过增加隔音材料得到了改善。虽然成本增加了80元,但用户体验明显提升。
货厢防腐问题,通过改进表面处理工艺得到了解决。采用磷化处理加烤漆工艺,防腐性能大大提高。
经过一个月的改进完善,第二台样车下线了。
"这台车比第一台又有了明显改进。"郑昊试驾后说道,"换档更顺畅,噪音更小,整体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11月底,小货车进入了小批量试生产阶段。第一批10台车全部下线,准备交付给试用客户。
"我们选择了10个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试用。"郑国庆介绍道,"有个体运输户,有小型企业,还有**机关,覆盖面比较全。"
"试用期多长?"
"三个月。试用期间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收集用户的使用反馈。"郑国庆说,"根据反馈情况再进行最后的完善。"
试用客户对小货车的反应非常积极。
"这车真不错!"一个个体运输户高兴地说,"比三轮车载重大,比大卡车灵活,正好适合我们的需要。"
"质量很可靠,开了一个月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一个企业的采购经理说,"而且油耗也比预期的低。"
"价格怎么定?"有客户关心地问。
"初步定价12000元,比同类进口产品便宜30%。"郑国庆说,"而且我们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听到这个价格,客户们都很满意。12000元的价格虽然比四轮农用车高,但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12月初,郑昊召开了小货车项目总结会。
"经过半年的努力,小货车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郑昊对项目团队说,"样车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试用客户的反馈也很好。"
"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王家祥问道。
"明年一季度正式批量生产。"郑昊宣布了下一步计划,"目标是月产50台,逐步提升到100台。"
"生产线准备好了吗?"
"新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工。"刘师傅汇报道,"到时候小货车和四轮车可以混线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
小货车样车的成功,标志着西尧重工在产品技术水平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从拖拉机到四轮农用车,再到小货车,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小货车项目,西尧重工的技术团队得到了锻炼,技术实力得到了提升。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郑昊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152章:人才引进
进入6月份,随着四轮农用车和小货车项目的推进,西尧重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压力。
"昊子,咱们现在的技术人员明显不够用了。"王师傅在晨会上直接提出了问题,"小货车项目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现有的人员虽然努力,但知识结构还是有差距。"
这个问题郑昊早就意识到了。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厂里的技术骨干大多是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郑昊问道。
"首先是汽车设计方面的专家。"王家祥说,"小货车的整车设计需要系统的汽车工程知识,这方面我们确实欠缺。"
"其次是发动机方面的专家。"李工程师补充,"虽然我们有一些经验,但对于发动机的深度开发还是不够。"
老张师傅也说:"机械加工工艺方面也需要专家,特别是精密加工和数控技术。"
郑昊点点头:"那我们就从外面引进人才。目标锁定几个重点院校和大型企业。"
他首先想到的是一汽和二汽。这两个企业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龙头,技术实力雄厚,人才荟萃。如果能从那里挖到几个关键人才,对西尧重工的技术提升将有巨大帮助。
"建国,你负责联系一汽和二汽,看能不能挖几个技术专家过来。"郑昊分工道,"重点是汽车设计和发动机专业的。"
"这个恐怕不容易。"郑建国有些担心,"大企业的技术专家待遇都很好,而且工作稳定,不一定愿意到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来。"
"可以试试。"郑昊说,"条件可以优厚一些,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发展前景。"
除了挖人,培养现有人员也很重要。
"我建议选派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赵晓兰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不用担心人员流失。"
"这个想法很好。"郑昊赞同,"晓兰,你负责联系几所技术院校,制定培训计划。"
很快,人才引进工作就开始了。
郑建国首先来到长春一汽。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聚集了大批汽车技术专家。
在一汽技术中心,郑建国见到了底盘设计专家刘工程师。这位40多岁的工程师在汽车底盘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正是西尧重工急需的人才。
"刘工程师,听说您在底盘设计方面很有造诣?"郑建国开门见山。
"谈不上造诣,只是干了十几年,有些经验而已。"刘工程师很谦虚,"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西尧重工想邀请您加盟,担任我们的技术副总。"郑建国说出来意。
"西尧重工?"刘工程师有些疑惑,"没听说过这个企业啊。"
郑建国详细介绍了西尧重工的情况,从企业发展历程到技术实力,从产品特色到市场前景,说得很详细。
"听起来不错,但我在一汽工作很稳定,而且待遇也还可以。"刘工程师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郑建国抛出了**的条件,"月薪300元,提供住房,年底还有奖金。最重要的是,在我们那里您可以独当一面,充分发挥才能。"
300元的月薪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一汽的工程师月薪也就150元左右。而且在西尧重工确实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个...让我考虑几天。"刘工程师心动了,但还是需要时间决定。
除了刘工程师,郑建国还接触了发动机专家张工程师、变速箱专家王工程师等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跳槽,但也有几个人表现出了兴趣。
在二汽,情况类似。这些大企业的技术专家虽然待遇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很多人也渴望到新兴企业施展才华。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郑建国成功说服了3名技术专家:
一汽的刘工程师,底盘设计专家,同意担任技术副总;
二汽的张工程师,发动机专家,同意担任发动机科长;
一汽的小李,变速箱设计工程师,刚工作3年,愿意到西尧重工发展。
这3个人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西尧重工的技术实力。
"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还需要提高。"老张师傅发现了问题,"现在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一致性不够好,会影响换档手感。"
"驾驶室的隔音还可以再改进。"试驾的司机师傅提出建议,"虽然比四轮车好了很多,但与进口卡车相比还有差距。"
"货厢的防腐处理需要加强。"质检员发现了问题,"现在只是简单的除锈刷漆,长期使用可能会生锈。"
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都需要认真对待。毕竟小货车的用户对质量要求更高,不能有任何妥协。
"我们逐一解决这些问题。"郑昊下达指示,"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产品做到最好。"
技术改进工作立即展开。
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问题,通过引入更精密的测量设备得到了解决。每个齿轮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驾驶室隔音问题,通过增加隔音材料得到了改善。虽然成本增加了80元,但用户体验明显提升。
货厢防腐问题,通过改进表面处理工艺得到了解决。采用磷化处理加烤漆工艺,防腐性能大大提高。
经过一个月的改进完善,第二台样车下线了。
"这台车比第一台又有了明显改进。"郑昊试驾后说道,"换档更顺畅,噪音更小,整体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11月底,小货车进入了小批量试生产阶段。第一批10台车全部下线,准备交付给试用客户。
"我们选择了10个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试用。"郑国庆介绍道,"有个体运输户,有小型企业,还有**机关,覆盖面比较全。"
"试用期多长?"
"三个月。试用期间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收集用户的使用反馈。"郑国庆说,"根据反馈情况再进行最后的完善。"
试用客户对小货车的反应非常积极。
"这车真不错!"一个个体运输户高兴地说,"比三轮车载重大,比大卡车灵活,正好适合我们的需要。"
"质量很可靠,开了一个月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一个企业的采购经理说,"而且油耗也比预期的低。"
"价格怎么定?"有客户关心地问。
"初步定价12000元,比同类进口产品便宜30%。"郑国庆说,"而且我们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听到这个价格,客户们都很满意。12000元的价格虽然比四轮农用车高,但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12月初,郑昊召开了小货车项目总结会。
"经过半年的努力,小货车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郑昊对项目团队说,"样车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试用客户的反馈也很好。"
"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王家祥问道。
"明年一季度正式批量生产。"郑昊宣布了下一步计划,"目标是月产50台,逐步提升到100台。"
"生产线准备好了吗?"
"新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工。"刘师傅汇报道,"到时候小货车和四轮车可以混线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
小货车样车的成功,标志着西尧重工在产品技术水平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从拖拉机到四轮农用车,再到小货车,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小货车项目,西尧重工的技术团队得到了锻炼,技术实力得到了提升。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郑昊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152章:人才引进
进入6月份,随着四轮农用车和小货车项目的推进,西尧重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压力。
"昊子,咱们现在的技术人员明显不够用了。"王师傅在晨会上直接提出了问题,"小货车项目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现有的人员虽然努力,但知识结构还是有差距。"
这个问题郑昊早就意识到了。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厂里的技术骨干大多是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郑昊问道。
"首先是汽车设计方面的专家。"王家祥说,"小货车的整车设计需要系统的汽车工程知识,这方面我们确实欠缺。"
"其次是发动机方面的专家。"李工程师补充,"虽然我们有一些经验,但对于发动机的深度开发还是不够。"
老张师傅也说:"机械加工工艺方面也需要专家,特别是精密加工和数控技术。"
郑昊点点头:"那我们就从外面引进人才。目标锁定几个重点院校和大型企业。"
他首先想到的是一汽和二汽。这两个企业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龙头,技术实力雄厚,人才荟萃。如果能从那里挖到几个关键人才,对西尧重工的技术提升将有巨大帮助。
"建国,你负责联系一汽和二汽,看能不能挖几个技术专家过来。"郑昊分工道,"重点是汽车设计和发动机专业的。"
"这个恐怕不容易。"郑建国有些担心,"大企业的技术专家待遇都很好,而且工作稳定,不一定愿意到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来。"
"可以试试。"郑昊说,"条件可以优厚一些,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发展前景。"
除了挖人,培养现有人员也很重要。
"我建议选派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赵晓兰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不用担心人员流失。"
"这个想法很好。"郑昊赞同,"晓兰,你负责联系几所技术院校,制定培训计划。"
很快,人才引进工作就开始了。
郑建国首先来到长春一汽。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聚集了大批汽车技术专家。
在一汽技术中心,郑建国见到了底盘设计专家刘工程师。这位40多岁的工程师在汽车底盘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正是西尧重工急需的人才。
"刘工程师,听说您在底盘设计方面很有造诣?"郑建国开门见山。
"谈不上造诣,只是干了十几年,有些经验而已。"刘工程师很谦虚,"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西尧重工想邀请您加盟,担任我们的技术副总。"郑建国说出来意。
"西尧重工?"刘工程师有些疑惑,"没听说过这个企业啊。"
郑建国详细介绍了西尧重工的情况,从企业发展历程到技术实力,从产品特色到市场前景,说得很详细。
"听起来不错,但我在一汽工作很稳定,而且待遇也还可以。"刘工程师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郑建国抛出了**的条件,"月薪300元,提供住房,年底还有奖金。最重要的是,在我们那里您可以独当一面,充分发挥才能。"
300元的月薪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一汽的工程师月薪也就150元左右。而且在西尧重工确实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个...让我考虑几天。"刘工程师心动了,但还是需要时间决定。
除了刘工程师,郑建国还接触了发动机专家张工程师、变速箱专家王工程师等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跳槽,但也有几个人表现出了兴趣。
在二汽,情况类似。这些大企业的技术专家虽然待遇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很多人也渴望到新兴企业施展才华。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郑建国成功说服了3名技术专家:
一汽的刘工程师,底盘设计专家,同意担任技术副总;
二汽的张工程师,发动机专家,同意担任发动机科长;
一汽的小李,变速箱设计工程师,刚工作3年,愿意到西尧重工发展。
这3个人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西尧重工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