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日定在了三天后。

  那是一个经过无数次精密计算的最佳发射窗口。

  整个航天发射场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

  方圆几十公里都被划为了禁区。

  杨峰和刘伟也进入了发射前的最后三天隔离期。

  他们住在一栋被称为问天阁的小楼里。

  在这里他们将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到最佳状态。

  郑昊是唯一一个被允许进入“问天阁”的任务总指挥。

  发射前夜。

  他来到了杨峰和刘伟的房间。

  房间里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凝重。

  杨峰在跑步机上进行着最后的体能储备。

  刘伟则戴着耳机安静地听着音乐。

  看到郑昊进来他们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站了起来。

  “郑总师。”

  “感觉怎么样?”郑昊笑着问道。

  “感觉前所未有的好。”杨峰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有点激动。”刘伟则实话实说。

  “激动是正常的。”郑昊点了点头“当年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前他的心跳也达到了每分钟150次。”

  “你们不是冰冷的机器。你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激动有紧张甚至有恐惧这都很正常。”

  “重要的是要相信你们的训练。相信你们的飞船。相信站在你们身后的我们每一个人。”

  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两样东西。

  递给了他们。

  那是一面小小的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五星红旗。

  和一枚用上好的和田玉雕刻的平安扣。

  “这面国旗你们要亲手把它插在月球上。”

  “这枚平安扣是我替你们的家人替全国人民送给你们的。希望它能保佑你们平安顺利。”

  杨峰和刘伟郑重地接了过来。

  他们将国旗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航天服的一个专门的口袋里。

  将平安扣贴身戴在了脖子上。

  “请总师放心!”

  “请祖国放心!”

  “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

  ……

  第二天清晨。

  天还没亮。

  问天阁的灯就亮了。

  杨峰和刘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穿戴那身复杂而又精密的舱内航天服。

  每一层每一个接口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检查和确认。

  这是他们进入太空的第一道生命保障。

  穿戴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

  当他们穿戴完毕戴上头盔从穿戴室里走出来时。

  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他们不再是普通的飞行员。

  而是即将出征的太空勇士。

  在通往出征大厅的玻璃走廊上。

  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家人。

  杨峰的妻子抱着他们年仅五岁的儿子。

  刘伟的父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隔着厚厚的玻璃挥着手。

  没有哭泣。

  只有满满的骄傲和祝福。

  杨峰的儿子举起小小的手对着他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杨峰隔着玻璃也回了一个军礼。

  他的眼眶有些湿润。

  但他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出征大厅里。

  周部长和奔月计划的所有核心成员都已经等在了那里。

  “杨峰同志刘伟同志。”周部长走上前紧紧地握住了他们的手。

  “我代表全国人民,为你们壮行!”

  “奔月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今天这个实现梦想的接力棒就交到你们的手里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周部长的语气无比郑重“安全!必须安全地完成任务。我们在北京等着你们凯旋!”

  “是!保证完成任务!”

  杨峰和刘伟齐声回答。

  随后他们转过身面向郑昊林兰孙立人叶开……这些为了这个计划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你们。”

  千言万语都汇聚在了这简单的四个字里。

  郑昊走上前替他们整理了一下航天服的衣领。

  “去吧。”他轻声说道“我们在地面为你们保驾护航。”

  ……

  雄壮的国歌声中。

  杨峰和刘伟走出了出征大厅。

  外面是黑压压的送行的人群。

  他们挥舞着国旗喊着他们的名字。

  “杨峰!加油!”

  “刘伟!加油!”

  “中国!加油!”

  声浪排山倒海。

  他们是整个民族的英雄。

  他们是十四亿人希望的寄托。

  杨峰和刘伟向着人群挥手致意。

  然后他们毅然转身登上了那部通往发射塔架顶端的专用电梯。

  电梯缓缓上升。

  将地面的喧嚣和人群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最终停在了一百多米高的塔架顶端。

  在那里“天宫”号飞船的舱门正静静地为他们敞开着。

  他们跨过连接桥走进了那个他们在模拟器里待了数千个小时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他们躺进了自己的座位。

  工作人员为他们关上了舱门。

  “咔哒。”

  一声轻响。

  他们与地球暂时隔绝了。

  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耳机里传来的指挥中心清晰的指令声。

  “北京明白航天员感觉良好。”

  “飞船准备就绪。”

  “火箭准备就绪。”

  “发**入最后一小时准备!”

  杨峰和刘伟对视了一眼。

  他们从对方的头盔面罩里看到了自己平静而坚定的眼神。

  他们知道一段伟大的征程即将开始。

  他们将以国之名出征。

  他们的目标是那片遥远的星辰大海。

  “倒计时十分钟准备!”

  指挥控制大厅里01号指挥员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发射场的每一个角落。

  气氛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了。

  大屏幕上分割成了几十个小的画面。

  有火箭各个分系统的实时数据。

  有发射场周围各个监测点的气象信息。

  有远在太平洋上远望号测量船的跟踪画面。

  而最中间的那块最大的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杨峰和刘伟在飞船返回舱里的实时画面。

  他们安静地躺在座椅上闭着眼睛仿佛在养精蓄锐。

  他们的心率血压呼吸所有生命体征数据都平稳得像一条直线。

  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

  “各系统注意这是一分钟准备!”

  最后的一分钟。

  发射塔架上所有的摆杆和连接器都已经自动脱落摆开。

  那枚巨大的长征九号火箭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矗立在发射台上。

  像一个即将冲锋的巨人。

  它与整个发射塔彻底分离。

  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它了。

  “六十秒!”

  “五十秒!”

  “四十秒!”

  最后的读秒声如同战鼓一下一下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郑昊林兰孙立人叶开……所有奔月计划的核心成员都站了起来。

  他们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他们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三十秒!”

  “二十秒!”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

  当01号指挥员用尽全身力气吼出这两个字时。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秒。

  紧接着。

  “轰——”

  一声仿佛来自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沉闷而又震撼灵魂的巨响!

  发射台的下方那个巨大的导流槽里瞬间喷涌出海啸般的白色的水蒸气!

  那是为了给火箭发动机降温而瞬间汽化的数十吨冷却水。

  紧接着四道比太阳还要耀眼的白光猛地亮起!

  四台“天枢”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同时点火!

  数千吨的巨大推力在零点一秒内爆发!

  整个大地都在剧烈地颤抖!

  指挥中心里那厚厚的防爆玻璃都在嗡嗡作响!

  “起飞!”

  巨大的白色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缓缓地离开了发射台。

  它升起来了!

  它飞起来了!

  发射场外那早已等待了数个小时的数十万观众在看到火箭离地的那一刻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飞了!飞了!”

  “中国加油!”

  无数人热泪盈眶。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为那个承载着他们梦想的白色巨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