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沈子安身世2
孙妈妈诧异:“小姐您怎么知道他之前是在怡红院?”
虽然说沈子安生母是风尘女子,但是到底是哪家青楼就无人得知了。
沈清辞没回答孙妈妈方才的疑问,只抬眼问道:“沈子安是怎么说他过去的?”?
孙妈妈叹了口气,声音也带了些心疼:“那孩子嘴不甜,但心里透亮。他说自个儿记事起,就跟娘在怡红院的后院住,他娘是院里的年老色衰,客人少赚的就少,加上性子软,总被其他丫鬟欺负,连带着他也没好日子过,有时候饭刚端到手,就被大些的杂役抢了去,要是敢哭,还得挨巴掌;见了院里的客人或妈妈们,得赶紧低头站在墙角,稍微慢些就会被推搡。”?
她顿了顿,眼里多了几分怜惜:“也难怪他心思重,察言观色都是被逼出来的。前儿大夫人来,给他拿点心,他先看大夫人脸色,确认大夫人没别的意思,才敢伸手接。”?
“但有件事我总觉得不对劲。” 孙妈妈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疑惑,“他说大概半年前,有个穿青布衫的男人找到他娘,说能帮她们母子离开怡红院,后来真把他们接到了城外的一处别院,院里有婆子伺候,还请了先生教他认字、学规矩,衣服也都是新做的。老奴听着,这像是他娘随便嫁了户人家帮忙,不然哪有普通人家会对青楼女子的孩子这么上心?”?
说到这儿,她又凑近了些,有些好奇地问道:“您说,他真的是老爷的孩子吗?虽说老爷后来滴血认亲了,可…… 可这事儿总透着古怪。”?
沈清辞仍然气定神闲的喝汤,“父亲既已滴血认亲,那结果总做不得假。”?
孙妈妈知道自己说错话,赶忙差开话题,“老奴还发现有件事,那孩子对您的名字格外敏感。前儿老奴教他认人,提了句‘清辞姐姐’,他原本还乖巧的狠,突然就开始发脾气大吵大闹了,哄了好半天才好。您说,这孩子怎么会对您这么大反应?”?
沈清辞垂眸看着碗里的鸡汤,涟漪微动,她猜,这是三皇子特意教的。
让沈子安对自己产生抵触,甚至可能在日后找机会挑拨,好借这孩子的手给她添乱。
但这些心思不能对孙妈妈说,她只抬眼,语气依旧平静:“许是他刚到侯府,对我这个‘姐姐’还生分,又或是之前听人说过些什么闲话。没关系,你回去好好照顾他,多跟他说说话,他还小,很多事慢慢教就好。”?
孙妈妈见她这么说,也不再多问,只点了点头:“老奴晓得了,定好好照看他。”?
饭后,沈清辞在院里的藤椅上坐了会儿,刚拿起书卷,就见丫鬟匆匆跑进来:“小姐,长公主府的人来了,说请您去府上给长公主把脉。”?
沈清辞手里的书卷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意外。
她以为,经过那番 “冒犯”,长公主应该是不会像再见她,没想到竟会派人来请她去把脉。?
“知道了。” 她放下书卷,起身回屋,“阿月,帮我换身衣裳。”?
阿月连忙应下,手脚麻利地帮她换好衣服,又用玉簪将头发固定好。
沈清辞对着铜镜看了眼,妆容素净,衣着得体,才提着裙摆走出房门。?
马车早已在门口等候,长公主府的侍从见她出来,连忙躬身行礼:“沈小姐,我家公主身子有些不适,还请您尽快随小人回府。”?
沈清辞点头,弯腰上了马车。
马车停在长公主府门前,侍从引着沈清辞穿过抄手游廊,一路走到长公主的寝殿外。
殿门未关,挂着的珍珠珠帘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细碎的 “叮咚” 声里,先闻见一缕清浅的桂花熏香,混着秋日暖阳的气息,格外雅致。
沈清辞站在珠帘外,目光先落在殿内,紫檀木贵妃椅上,长公主斜斜躺着,身上盖着杏色软缎披风,乌发松松挽着,只插了支羊脂玉簪。
驸马就坐在她身侧的梨花木凳上,手里捏着把绘着兰草的团扇,正低头跟长公主说着什么,语气带着几分笑意,指尖还偶尔轻点一下她的手背,像是在逗弄撒娇的孩童。
长公主听得认真,嘴角噙着淡淡的笑,眼尾弯起时,褪去了战场与朝堂上的威严,多了几分寻常女子的柔媚。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暖光,乍一看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模样。
直到听见门口响动,驸马才抬眼看来,脸上的笑意瞬间收了几分,只起身对着沈清辞微微颔首:“沈小姐来了,阿瑶说身子有些乏,劳烦你给她看看。”
沈清辞依言上前,规规矩矩行了礼。
长公主也从贵妃椅上坐直些,抬手示意:“沈小姐不必多礼,过来吧。”
沈清辞颔首伸出手,指尖搭在长公主腕间的脉枕上,指腹轻按,凝神感受脉象,脉搏平缓,只是略带虚浮,并无大碍,确实是连日操劳、心神不宁导致的劳累困乏。
可指尖再细辨,却察觉到一丝极淡的寒凉之气,藏在脉象深处,那是避子汤特有的药性痕迹,且药性尚新,应当是今日刚喝下不久。
沈清辞垂眸掩去眼底的疑虑。
长公主与驸马成婚多年,京中人人都传两人恩爱却无子,不少人私下揣测是两人身体有碍,却没想到竟是长公主喝了避子汤。
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驸**意思?
西城兵变后,沈清辞本就对驸马存着戒心,此刻这疑虑更甚,心中已经偏向是驸马动的手脚,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收回手,语气平静:“长公主脉象平稳,只是近日劳心费神,有些气血不足,以致身子困乏。我开一副安神补气血的方子,您按时服用,再好好歇几日,便无大碍了。”
长公主淡淡点头,没多问药性,反倒看向殿外,语气轻缓:“今日天气不错,府里的桂花开得正好,沈小姐不如陪我逛逛花园?”
沈清辞闻言,心中微动,长公主这话,似乎是想避开驸马?
孙妈妈诧异:“小姐您怎么知道他之前是在怡红院?”
虽然说沈子安生母是风尘女子,但是到底是哪家青楼就无人得知了。
沈清辞没回答孙妈妈方才的疑问,只抬眼问道:“沈子安是怎么说他过去的?”?
孙妈妈叹了口气,声音也带了些心疼:“那孩子嘴不甜,但心里透亮。他说自个儿记事起,就跟娘在怡红院的后院住,他娘是院里的年老色衰,客人少赚的就少,加上性子软,总被其他丫鬟欺负,连带着他也没好日子过,有时候饭刚端到手,就被大些的杂役抢了去,要是敢哭,还得挨巴掌;见了院里的客人或妈妈们,得赶紧低头站在墙角,稍微慢些就会被推搡。”?
她顿了顿,眼里多了几分怜惜:“也难怪他心思重,察言观色都是被逼出来的。前儿大夫人来,给他拿点心,他先看大夫人脸色,确认大夫人没别的意思,才敢伸手接。”?
“但有件事我总觉得不对劲。” 孙妈妈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疑惑,“他说大概半年前,有个穿青布衫的男人找到他娘,说能帮她们母子离开怡红院,后来真把他们接到了城外的一处别院,院里有婆子伺候,还请了先生教他认字、学规矩,衣服也都是新做的。老奴听着,这像是他娘随便嫁了户人家帮忙,不然哪有普通人家会对青楼女子的孩子这么上心?”?
说到这儿,她又凑近了些,有些好奇地问道:“您说,他真的是老爷的孩子吗?虽说老爷后来滴血认亲了,可…… 可这事儿总透着古怪。”?
沈清辞仍然气定神闲的喝汤,“父亲既已滴血认亲,那结果总做不得假。”?
孙妈妈知道自己说错话,赶忙差开话题,“老奴还发现有件事,那孩子对您的名字格外敏感。前儿老奴教他认人,提了句‘清辞姐姐’,他原本还乖巧的狠,突然就开始发脾气大吵大闹了,哄了好半天才好。您说,这孩子怎么会对您这么大反应?”?
沈清辞垂眸看着碗里的鸡汤,涟漪微动,她猜,这是三皇子特意教的。
让沈子安对自己产生抵触,甚至可能在日后找机会挑拨,好借这孩子的手给她添乱。
但这些心思不能对孙妈妈说,她只抬眼,语气依旧平静:“许是他刚到侯府,对我这个‘姐姐’还生分,又或是之前听人说过些什么闲话。没关系,你回去好好照顾他,多跟他说说话,他还小,很多事慢慢教就好。”?
孙妈妈见她这么说,也不再多问,只点了点头:“老奴晓得了,定好好照看他。”?
饭后,沈清辞在院里的藤椅上坐了会儿,刚拿起书卷,就见丫鬟匆匆跑进来:“小姐,长公主府的人来了,说请您去府上给长公主把脉。”?
沈清辞手里的书卷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意外。
她以为,经过那番 “冒犯”,长公主应该是不会像再见她,没想到竟会派人来请她去把脉。?
“知道了。” 她放下书卷,起身回屋,“阿月,帮我换身衣裳。”?
阿月连忙应下,手脚麻利地帮她换好衣服,又用玉簪将头发固定好。
沈清辞对着铜镜看了眼,妆容素净,衣着得体,才提着裙摆走出房门。?
马车早已在门口等候,长公主府的侍从见她出来,连忙躬身行礼:“沈小姐,我家公主身子有些不适,还请您尽快随小人回府。”?
沈清辞点头,弯腰上了马车。
马车停在长公主府门前,侍从引着沈清辞穿过抄手游廊,一路走到长公主的寝殿外。
殿门未关,挂着的珍珠珠帘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细碎的 “叮咚” 声里,先闻见一缕清浅的桂花熏香,混着秋日暖阳的气息,格外雅致。
沈清辞站在珠帘外,目光先落在殿内,紫檀木贵妃椅上,长公主斜斜躺着,身上盖着杏色软缎披风,乌发松松挽着,只插了支羊脂玉簪。
驸马就坐在她身侧的梨花木凳上,手里捏着把绘着兰草的团扇,正低头跟长公主说着什么,语气带着几分笑意,指尖还偶尔轻点一下她的手背,像是在逗弄撒娇的孩童。
长公主听得认真,嘴角噙着淡淡的笑,眼尾弯起时,褪去了战场与朝堂上的威严,多了几分寻常女子的柔媚。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暖光,乍一看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模样。
直到听见门口响动,驸马才抬眼看来,脸上的笑意瞬间收了几分,只起身对着沈清辞微微颔首:“沈小姐来了,阿瑶说身子有些乏,劳烦你给她看看。”
沈清辞依言上前,规规矩矩行了礼。
长公主也从贵妃椅上坐直些,抬手示意:“沈小姐不必多礼,过来吧。”
沈清辞颔首伸出手,指尖搭在长公主腕间的脉枕上,指腹轻按,凝神感受脉象,脉搏平缓,只是略带虚浮,并无大碍,确实是连日操劳、心神不宁导致的劳累困乏。
可指尖再细辨,却察觉到一丝极淡的寒凉之气,藏在脉象深处,那是避子汤特有的药性痕迹,且药性尚新,应当是今日刚喝下不久。
沈清辞垂眸掩去眼底的疑虑。
长公主与驸马成婚多年,京中人人都传两人恩爱却无子,不少人私下揣测是两人身体有碍,却没想到竟是长公主喝了避子汤。
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驸**意思?
西城兵变后,沈清辞本就对驸马存着戒心,此刻这疑虑更甚,心中已经偏向是驸马动的手脚,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收回手,语气平静:“长公主脉象平稳,只是近日劳心费神,有些气血不足,以致身子困乏。我开一副安神补气血的方子,您按时服用,再好好歇几日,便无大碍了。”
长公主淡淡点头,没多问药性,反倒看向殿外,语气轻缓:“今日天气不错,府里的桂花开得正好,沈小姐不如陪我逛逛花园?”
沈清辞闻言,心中微动,长公主这话,似乎是想避开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