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陈家紧闭
周宁姝何等通透,立刻明白沈清辞是要去办正事,点头应道:“你放心去,府里有我。沈子安那边我会亲自照看,定不让人看出破绽;至于旁人的追问,我自有说辞。”
把周宁姝送回院子,沈清辞便换了身素雅的月白襦裙,从沈府后门悄悄上车,直奔临安王府。
马车停在王府侧门,她掀帘一看,心头便暗叹,这临安王府竟和萧景焓的性子一般,满是冷淡疏离。
说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临安王府。府墙是墨黑色的青砖砌成,没有寻常王府的雕花瓦当,只在墙顶覆了层青灰瓦,连门边的石狮子都雕刻得线条凌厉,没有半分圆润。
进了门,庭院里没有争艳的花木,只在廊下立着几株挺拔的黑松,枝叶疏朗,投下的影子都带着冷意。
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缝隙里连青苔都少见,只在转角处放着一张汉白玉石桌,没有配套的石凳,孤零零的倒像是件摆设。
屋内更是简洁,梁柱是原木色,没有描金绘彩,墙上只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笔触苍劲,却也透着清冷,连香炉里燃的香都是极淡的檀香,若不细闻,几乎察觉不到。
“沈姑娘来了。” 侍卫引着她进了正厅,萧景焓已坐在案后,手里捏着一份密函,见她进来,便将密函推了过去,“事情有进展了,影卫在东南故意泄露‘海爷派人拦截驸马’的风声,如今这消息已经传回陇西。郑王派去东南查探的人,确实没找到驸**踪迹,昨夜密报说,郑王在陇西已坐不住,开始暗中调动人手。”
沈清辞拿起密函看了一眼,眉头却微微蹙起:“进展倒是顺利,只是有件事我想不通,三皇子突然要在三日后举办秋日宴,时机太巧了。”
她抬眼看向萧景焓,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咱们之前猜郑王在京城有内应,能及时传消息给他,你说…… 这内应会不会就是三皇子?他故意设宴,会不会是想借着宴会的由头,另有图谋?”
萧景焓指尖在案上轻轻敲了敲,眸色沉了沉:“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三皇子一直想拉拢郑王,若说他是内应,并非没有可能。” 他顿了顿,看向沈清辞,“那日本王也会去,出了事也有照应。”
沈清辞话音刚落,忽然想起赵奎的解药,话锋一转:“对了王爷,赵奎的解药本是我与彦青师兄一同熬制,可这几日却断了人手,陈家姐弟从陇西回来后,因在外耽搁太久,永安郡主动了雷霆之怒,把两人关了禁闭。”
沈清辞也是后来从莲儿口中,断断续续听全了那日陈府的光景,陈彦青与陈昭华风尘仆仆跨进府门时,就见永安郡主立在正厅廊下,脸色铁青,手里攥着一根藤条。
不等姐弟俩开口请安,郡主的藤条就朝着陈彦青挥了过去,落在他的脊背与手臂上。
陈彦青闷哼一声,却没躲,也没辩解,只挺直了脊背受着,他知道母亲这怒火不是真的怨怼,是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攒下的急虑,从陇西到京城路途遥远,他们没及时传信报平安,母亲定是日夜悬心,才会用这样的方式发泄。
陈昭华下意识就想冲上前护住弟弟,可脚步刚动,就对上永安郡主扫过来的眼神,让她硬生生顿住了脚步。
她太清楚母亲的性子,向来最疼她这个女儿,舍不得动她一根手指头,此刻所有的怒气,不过是借着责罚弟弟,宣泄这些日子的担忧罢了,她若是强行求情,反倒会让母亲更生气。
接着两人便被关了禁闭,但是担心沈清辞,所以陈昭华才让莲儿偷偷跑出来传了书信。
沈清辞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放在案上,“不过我已连夜把剩下的解药配好,只是后续熬制和喂服需要仔细盯着,王爷回来的事情仍在保密,我这几日不好频繁来王府,劳烦王爷让人把这药送去百草堂,找相熟的大夫按方子熬制,每日辰时给赵奎用温水送服,再用艾草汤泡澡半个时辰,能帮他更快逼出体内余毒。”
萧景焓拿起油纸包,看了看说道:“你考虑得周全。此事交给本王便是。”
他抬头看向沈清辞,语气多了几分郑重:“秋日宴前这几日,京中怕是不太平,你独自在沈府,需多留个心眼。本王让影一送你回去,往后他仍在暗中跟着你,若有异动,也好及时应对。”
沈清辞愣了愣,随即躬身道谢:“多谢王爷费心。”
秋日宴这日早上,院中的桂花被晨露打湿,香气里裹着几分清冽,沈清辞正对着镜妆,阿月替她绾着发,指尖刚将一支银鎏金海棠簪**发髻,院外就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
是影一,他始终隐在暗处,只在有要紧消息时才会现身。
“沈姑娘。” 影一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融进晨风中,“方才宫里传出消息,陛下已下旨,召郑王即刻进京议事,圣旨此刻已送出京城,正往陇西去。”
沈清辞握着玉梳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镜中自己的倒影,眼底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圣旨能顺利送出,说明萧景焓那边已彻底做好铺垫,“驸马被海爷所困” 的消息定是传回陇西,而郑王为了长公主,必然不会推辞,只会顺着这台阶,回到陇西。
“我知道了。” 沈清辞轻声应道,语气平稳无波,“辛苦你了,后续有动静再告知我。” 影一点头,身影瞬间隐入廊下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阿月看得有些发怔,却识趣地没多问,只笑着道:“大小姐今日这装扮,定能压过京中所有贵女。”
镜中的沈清辞身着一袭烟霞色蹙金绣兰纹襦裙,外罩一件月白纱衫,领口袖口绣着细巧的银线缠枝纹,既不失嫡女的端庄,又透着几分清雅,与往日里素净的模样相比,多了几分贵气。
沈清辞对着镜中理了理纱衫的褶皱,道:“今日是皇室宴席,礼数不能差。你去看看大夫人那边准备得如何了,若好了,便来知会我一声。”
周宁姝何等通透,立刻明白沈清辞是要去办正事,点头应道:“你放心去,府里有我。沈子安那边我会亲自照看,定不让人看出破绽;至于旁人的追问,我自有说辞。”
把周宁姝送回院子,沈清辞便换了身素雅的月白襦裙,从沈府后门悄悄上车,直奔临安王府。
马车停在王府侧门,她掀帘一看,心头便暗叹,这临安王府竟和萧景焓的性子一般,满是冷淡疏离。
说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临安王府。府墙是墨黑色的青砖砌成,没有寻常王府的雕花瓦当,只在墙顶覆了层青灰瓦,连门边的石狮子都雕刻得线条凌厉,没有半分圆润。
进了门,庭院里没有争艳的花木,只在廊下立着几株挺拔的黑松,枝叶疏朗,投下的影子都带着冷意。
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缝隙里连青苔都少见,只在转角处放着一张汉白玉石桌,没有配套的石凳,孤零零的倒像是件摆设。
屋内更是简洁,梁柱是原木色,没有描金绘彩,墙上只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笔触苍劲,却也透着清冷,连香炉里燃的香都是极淡的檀香,若不细闻,几乎察觉不到。
“沈姑娘来了。” 侍卫引着她进了正厅,萧景焓已坐在案后,手里捏着一份密函,见她进来,便将密函推了过去,“事情有进展了,影卫在东南故意泄露‘海爷派人拦截驸马’的风声,如今这消息已经传回陇西。郑王派去东南查探的人,确实没找到驸**踪迹,昨夜密报说,郑王在陇西已坐不住,开始暗中调动人手。”
沈清辞拿起密函看了一眼,眉头却微微蹙起:“进展倒是顺利,只是有件事我想不通,三皇子突然要在三日后举办秋日宴,时机太巧了。”
她抬眼看向萧景焓,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咱们之前猜郑王在京城有内应,能及时传消息给他,你说…… 这内应会不会就是三皇子?他故意设宴,会不会是想借着宴会的由头,另有图谋?”
萧景焓指尖在案上轻轻敲了敲,眸色沉了沉:“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三皇子一直想拉拢郑王,若说他是内应,并非没有可能。” 他顿了顿,看向沈清辞,“那日本王也会去,出了事也有照应。”
沈清辞话音刚落,忽然想起赵奎的解药,话锋一转:“对了王爷,赵奎的解药本是我与彦青师兄一同熬制,可这几日却断了人手,陈家姐弟从陇西回来后,因在外耽搁太久,永安郡主动了雷霆之怒,把两人关了禁闭。”
沈清辞也是后来从莲儿口中,断断续续听全了那日陈府的光景,陈彦青与陈昭华风尘仆仆跨进府门时,就见永安郡主立在正厅廊下,脸色铁青,手里攥着一根藤条。
不等姐弟俩开口请安,郡主的藤条就朝着陈彦青挥了过去,落在他的脊背与手臂上。
陈彦青闷哼一声,却没躲,也没辩解,只挺直了脊背受着,他知道母亲这怒火不是真的怨怼,是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攒下的急虑,从陇西到京城路途遥远,他们没及时传信报平安,母亲定是日夜悬心,才会用这样的方式发泄。
陈昭华下意识就想冲上前护住弟弟,可脚步刚动,就对上永安郡主扫过来的眼神,让她硬生生顿住了脚步。
她太清楚母亲的性子,向来最疼她这个女儿,舍不得动她一根手指头,此刻所有的怒气,不过是借着责罚弟弟,宣泄这些日子的担忧罢了,她若是强行求情,反倒会让母亲更生气。
接着两人便被关了禁闭,但是担心沈清辞,所以陈昭华才让莲儿偷偷跑出来传了书信。
沈清辞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放在案上,“不过我已连夜把剩下的解药配好,只是后续熬制和喂服需要仔细盯着,王爷回来的事情仍在保密,我这几日不好频繁来王府,劳烦王爷让人把这药送去百草堂,找相熟的大夫按方子熬制,每日辰时给赵奎用温水送服,再用艾草汤泡澡半个时辰,能帮他更快逼出体内余毒。”
萧景焓拿起油纸包,看了看说道:“你考虑得周全。此事交给本王便是。”
他抬头看向沈清辞,语气多了几分郑重:“秋日宴前这几日,京中怕是不太平,你独自在沈府,需多留个心眼。本王让影一送你回去,往后他仍在暗中跟着你,若有异动,也好及时应对。”
沈清辞愣了愣,随即躬身道谢:“多谢王爷费心。”
秋日宴这日早上,院中的桂花被晨露打湿,香气里裹着几分清冽,沈清辞正对着镜妆,阿月替她绾着发,指尖刚将一支银鎏金海棠簪**发髻,院外就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
是影一,他始终隐在暗处,只在有要紧消息时才会现身。
“沈姑娘。” 影一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融进晨风中,“方才宫里传出消息,陛下已下旨,召郑王即刻进京议事,圣旨此刻已送出京城,正往陇西去。”
沈清辞握着玉梳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镜中自己的倒影,眼底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圣旨能顺利送出,说明萧景焓那边已彻底做好铺垫,“驸马被海爷所困” 的消息定是传回陇西,而郑王为了长公主,必然不会推辞,只会顺着这台阶,回到陇西。
“我知道了。” 沈清辞轻声应道,语气平稳无波,“辛苦你了,后续有动静再告知我。” 影一点头,身影瞬间隐入廊下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阿月看得有些发怔,却识趣地没多问,只笑着道:“大小姐今日这装扮,定能压过京中所有贵女。”
镜中的沈清辞身着一袭烟霞色蹙金绣兰纹襦裙,外罩一件月白纱衫,领口袖口绣着细巧的银线缠枝纹,既不失嫡女的端庄,又透着几分清雅,与往日里素净的模样相比,多了几分贵气。
沈清辞对着镜中理了理纱衫的褶皱,道:“今日是皇室宴席,礼数不能差。你去看看大夫人那边准备得如何了,若好了,便来知会我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