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帐篷掀起,胡姬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眼睛扫了眼帐篷内,却见谢无咎还在睡着。
轻手轻脚走上前,她轻轻唤了一声:“王爷。”
床榻上的人没有反应,他的呼吸依旧绵长平稳,似是醉的很厉害。
胡姬走到床旁,确认他没有动静,才从怀中摸出那枚令牌。
小心翼翼地掀开谢无咎的衣襟,指尖刚触到他的里衣。
手腕突然被一只铁钳般的大手死死攥住!
“唔!”
胡姬惊得低呼一声,浑身的血液瞬间冻结。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谢无咎猛地翻身而起。
另一只手闪电般探出,死死掐住胡姬的脖子,将她按在帐壁上。
胡姬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窒息感让她眼前发黑。
她看着谢无咎冰冷的眼神,心脏狂跳不止,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喉咙间嗬嗬作响,胡姬艰难的发出声音。
“王,王爷……饶,饶命……”
谢无咎眼神冰冷的看着她,眼里没有半分温情:“胆子挺大,敢暗算本王,不要命了?”
说话间,五指收紧,胡姬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
“奴,奴婢不敢……”胡姬颤抖着,将藏于袖中的毒药拿出:“王爷……”
见状,谢无咎才稍稍泄力。
将胡姬,重重的扔在地上。
胡姬摔倒在地,捂着脖子咳嗽起来。
抬头时,泪眼朦胧的看着谢无咎,声音惶恐。
“奴婢不敢出卖王爷,我们姐妹的命都仰仗王爷了。”
谢无咎把毒粉打开,认出是牵机毒,冷冷一笑。
“你就不怕王若府知道了?”
依兰跪坐在地上,眼里满是冷意:“王若府他根本不是人,他患有头风之症,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偏方,说是,处子的血可缓解他的头风病症。”
“我的姐妹,皆是死在他的刀下。”
说到这里,依兰眼里全是泪水:“我的妹妹,才刚刚十二岁啊……”
“此生不杀王若府,我誓不为人。”
谢无咎淡淡的扫了她一眼:“起来。”
“谢王爷。”
依兰起了身,腥红的眸子看着他。
心跳不由的加快。
她从未见过这般俊美又强大的男子。
可触到那双没有温度的眼睛,她便感觉到寒意自脚底往上爬。
这样的男子,只可远观,不是她能肖想的。
依兰收敛起心底的心思,对着谢无咎跪了下来:“依兰只求王爷能够遵守承诺,救我们姐妹脱离苦海。”
“本王应了你,自然会做到。”
谢无咎轻轻挥手:“退下。”
“奴婢,遵命。”依兰不敢再看谢无咎的眼睛,退到了一边。
她是谢无咎看中的女子,自然要留在他身边伺候。
而此时的青石镇,正被暮色笼上一层昏沉的纱。
镇口的酒肆旁,姜予安正倚在一棵老槐树下。
望着远处军营方向隐约的灯火。
她一路随着谢无咎跟来,原想在他身边暗中照应。
可这青石镇被王若府的人守得如同铁桶。
街口有兵士来回巡逻,镇内凡是靠近军营的路都设了关卡。
她带着两名暗卫在镇里待了三日,连军营的栅栏都没能靠近半步。
“王妃。”
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声音压得极低。
“方才去镇东打探,还是没能找到混入军营的缺口,王若府近日似乎格外谨慎,兵士查得更严了。”
姜予安轻轻叹了口气,眼底满是担忧。
谢无咎只身来会王若府,她总怕其中有诈。
可如今连他的近况都探听不到,心就像被悬在半空。
“再等等。”她低声道:“总会有机会的。”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喧哗声。
几个百姓围在告示栏前,对着新贴的告示指指点点。
姜予安心中一动,拉了拉头上的帷帽,借着人群的掩护走了过去。
告示上面写着重金寻医。
寻能治顽固头风之医者,若能缓解症状,赏白银百两。
若能根治,愿赠良田千亩,且可入军营面见主事者领赏。
落款处虽没写名字,却画了个独特的狼头印记。
那是王若府军中的标记,姜予安曾在谢无咎的军报上见过。
“这狼头印记,不就是西边军营那位大人的吗?”
边上一个挑着菜筐的老汉低声嘀咕。
“听说那位大人最近常发疯,前几日还在营里砍了好几个人,莫不是头风闹的?”
“可不是嘛,我侄子在营里当伙夫,说大人发病时头痛得满地滚,军医都没办法,这才急着寻民间大夫呢!”另一个妇人接话道。
姜予安的心猛地一沉,刚要细听,暗卫已凑到她耳边。
“王妃,属下刚查探到,这告示确实是王若府所发。
他患头风多年,近日愈发严重,时常神志不清、伤人,军医束手无策,才出此下策悬赏寻医。”
姜予安眼神亮了亮。
这或许就是混入军营的机会!
只要能见到王若府,就能找到谢无咎的踪迹。
她转身快步走回暂住的客栈,从行囊里翻出一个备好的药箱。
褪去身上精致的锦裙,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
又取来木簪将长发束成简单的发髻,对着铜镜抹了些灰在脸上,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江湖游医。
次日天刚蒙蒙亮,青石镇外的军营入口已聚了七八人。
皆是背着药箱、身着布衣的医者。
姜予安混在其中。
她站在人群边缘,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营门。
兵士手持长戟,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细致盘查。
“诸位大夫,我家大人头风急重,若谁能治好,赏银绝不含糊!但若是敢弄虚作假,可别怪军法无情!”
一名校尉站在营门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现在,一个个来,报上名姓、籍贯,再把药箱打开查验!”
排在最前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大夫,颤巍巍地报了名号。
打开药箱时,里面的药材撒了两三样。
兵士上前翻检,连药杵都拿起来看了看,确认无异常才放行。
紧接着是个年轻些的医者,校尉问他: “治过多少头风病患?”
“我,我……”那年轻医者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立马被人拖到一边,赶了出去。
帐篷掀起,胡姬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眼睛扫了眼帐篷内,却见谢无咎还在睡着。
轻手轻脚走上前,她轻轻唤了一声:“王爷。”
床榻上的人没有反应,他的呼吸依旧绵长平稳,似是醉的很厉害。
胡姬走到床旁,确认他没有动静,才从怀中摸出那枚令牌。
小心翼翼地掀开谢无咎的衣襟,指尖刚触到他的里衣。
手腕突然被一只铁钳般的大手死死攥住!
“唔!”
胡姬惊得低呼一声,浑身的血液瞬间冻结。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谢无咎猛地翻身而起。
另一只手闪电般探出,死死掐住胡姬的脖子,将她按在帐壁上。
胡姬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窒息感让她眼前发黑。
她看着谢无咎冰冷的眼神,心脏狂跳不止,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喉咙间嗬嗬作响,胡姬艰难的发出声音。
“王,王爷……饶,饶命……”
谢无咎眼神冰冷的看着她,眼里没有半分温情:“胆子挺大,敢暗算本王,不要命了?”
说话间,五指收紧,胡姬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
“奴,奴婢不敢……”胡姬颤抖着,将藏于袖中的毒药拿出:“王爷……”
见状,谢无咎才稍稍泄力。
将胡姬,重重的扔在地上。
胡姬摔倒在地,捂着脖子咳嗽起来。
抬头时,泪眼朦胧的看着谢无咎,声音惶恐。
“奴婢不敢出卖王爷,我们姐妹的命都仰仗王爷了。”
谢无咎把毒粉打开,认出是牵机毒,冷冷一笑。
“你就不怕王若府知道了?”
依兰跪坐在地上,眼里满是冷意:“王若府他根本不是人,他患有头风之症,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偏方,说是,处子的血可缓解他的头风病症。”
“我的姐妹,皆是死在他的刀下。”
说到这里,依兰眼里全是泪水:“我的妹妹,才刚刚十二岁啊……”
“此生不杀王若府,我誓不为人。”
谢无咎淡淡的扫了她一眼:“起来。”
“谢王爷。”
依兰起了身,腥红的眸子看着他。
心跳不由的加快。
她从未见过这般俊美又强大的男子。
可触到那双没有温度的眼睛,她便感觉到寒意自脚底往上爬。
这样的男子,只可远观,不是她能肖想的。
依兰收敛起心底的心思,对着谢无咎跪了下来:“依兰只求王爷能够遵守承诺,救我们姐妹脱离苦海。”
“本王应了你,自然会做到。”
谢无咎轻轻挥手:“退下。”
“奴婢,遵命。”依兰不敢再看谢无咎的眼睛,退到了一边。
她是谢无咎看中的女子,自然要留在他身边伺候。
而此时的青石镇,正被暮色笼上一层昏沉的纱。
镇口的酒肆旁,姜予安正倚在一棵老槐树下。
望着远处军营方向隐约的灯火。
她一路随着谢无咎跟来,原想在他身边暗中照应。
可这青石镇被王若府的人守得如同铁桶。
街口有兵士来回巡逻,镇内凡是靠近军营的路都设了关卡。
她带着两名暗卫在镇里待了三日,连军营的栅栏都没能靠近半步。
“王妃。”
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声音压得极低。
“方才去镇东打探,还是没能找到混入军营的缺口,王若府近日似乎格外谨慎,兵士查得更严了。”
姜予安轻轻叹了口气,眼底满是担忧。
谢无咎只身来会王若府,她总怕其中有诈。
可如今连他的近况都探听不到,心就像被悬在半空。
“再等等。”她低声道:“总会有机会的。”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喧哗声。
几个百姓围在告示栏前,对着新贴的告示指指点点。
姜予安心中一动,拉了拉头上的帷帽,借着人群的掩护走了过去。
告示上面写着重金寻医。
寻能治顽固头风之医者,若能缓解症状,赏白银百两。
若能根治,愿赠良田千亩,且可入军营面见主事者领赏。
落款处虽没写名字,却画了个独特的狼头印记。
那是王若府军中的标记,姜予安曾在谢无咎的军报上见过。
“这狼头印记,不就是西边军营那位大人的吗?”
边上一个挑着菜筐的老汉低声嘀咕。
“听说那位大人最近常发疯,前几日还在营里砍了好几个人,莫不是头风闹的?”
“可不是嘛,我侄子在营里当伙夫,说大人发病时头痛得满地滚,军医都没办法,这才急着寻民间大夫呢!”另一个妇人接话道。
姜予安的心猛地一沉,刚要细听,暗卫已凑到她耳边。
“王妃,属下刚查探到,这告示确实是王若府所发。
他患头风多年,近日愈发严重,时常神志不清、伤人,军医束手无策,才出此下策悬赏寻医。”
姜予安眼神亮了亮。
这或许就是混入军营的机会!
只要能见到王若府,就能找到谢无咎的踪迹。
她转身快步走回暂住的客栈,从行囊里翻出一个备好的药箱。
褪去身上精致的锦裙,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
又取来木簪将长发束成简单的发髻,对着铜镜抹了些灰在脸上,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江湖游医。
次日天刚蒙蒙亮,青石镇外的军营入口已聚了七八人。
皆是背着药箱、身着布衣的医者。
姜予安混在其中。
她站在人群边缘,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营门。
兵士手持长戟,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细致盘查。
“诸位大夫,我家大人头风急重,若谁能治好,赏银绝不含糊!但若是敢弄虚作假,可别怪军法无情!”
一名校尉站在营门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现在,一个个来,报上名姓、籍贯,再把药箱打开查验!”
排在最前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大夫,颤巍巍地报了名号。
打开药箱时,里面的药材撒了两三样。
兵士上前翻检,连药杵都拿起来看了看,确认无异常才放行。
紧接着是个年轻些的医者,校尉问他: “治过多少头风病患?”
“我,我……”那年轻医者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立马被人拖到一边,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