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关于“黑油”的喧嚣暂告段落,帝国的目光重新聚焦于风雪弥漫的北疆。朕的旨意与格物院研制的新式装备,如同给稳坐朔州的老将杨宗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朔州帅府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肃杀之气。杨宗毅**着刚刚由朝廷秘密运抵的十套改良型“灵炁传讯阵”核心部件和两百枚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净化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狠厉。
“陛下圣恩!有了这些利器,老子定要让那些罗刹崽子有来无回!”杨宗毅沙哑着嗓子,对麾下几名心腹将领下令,“即刻起,按陛下钦定方略,北疆全线转入‘猎杀模式’!”
很快,五支由北疆军中最为悍勇、精通雪地作战的老兵和低阶武者混编的“猎杀小队”悄然成立,每队五十人,由一名果决的校尉统领。他们换上了与雪地融为一体的白色伪装服,装备了最新的“灵炁传讯阵”子器(有效范围五百里)、每人配发四枚“净化弹”以及格物院特制的、掺入了“源晶”粉末的破甲箭簇和刀剑。
他们的任务并非与罗刹大军正面交锋,而是如同幽灵般潜入两国边境的缓冲地带甚至罗刹控制区,专门猎杀罗刹的勘探队、巡逻队以及……任何落单的、或被观测到的黑色怪物。
第一支猎杀小队由杨宗毅的族侄,性格悍勇如火的杨猛统领(其在北海探险后已被调回北疆)。他们借助一场暴风雪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越过了结冰的界河,如同一把冰冷的剃刀,滑入了罗刹控制下的漠北草原。
仅仅三天后,朔州帅府内的主传讯阵便亮起了微光,收到了来自杨猛小队的第一条加密讯息:“猎犬已就位,发现狼踪。东南七十里,秃鹫谷,罗刹勘探队一,三十余人,携器械,有护卫。未发现怪物。请示,是否扑杀?”
杨宗毅看着地图上秃鹫谷的位置,眼中寒光一闪,毫不犹豫地下令:“准!速战速决,不留活口,收集所有图纸、样本!”
命令通过传讯阵瞬间跨越数百里,抵达杨猛手中的子器。
是夜,秃鹫谷内,罗刹勘探队正在避风的岩壁下搭建临时营地,篝火跳跃,映照着他们疲惫而松懈的脸。他们习惯了夏军龟缩城塞的防守,全然未觉死亡已然临近。
“咻咻咻——!”
没有任何预兆,密集的、带着凄厉破空声的箭矢如同毒蛇般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射来!这些特制的破甲箭簇轻易地撕裂了罗刹人厚重的毛皮外套和简易皮甲,瞬间放倒了外围的哨兵和半数营地人员!
“敌袭!!”凄厉的罗刹语惊呼刚响起,杨猛便已如同猛虎般率先从雪地中跃出,手中长刀带着凄冷的寒光,直扑那名看似头目的罗刹工程师!
“为了大夏!杀!”五十名大夏锐卒怒吼着从隐蔽处杀出,如同雪崩般冲入混乱的营地。他们三人一组,配合默契,刀光剑影间,残余的罗刹护卫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战斗毫无悬念,在一刻钟内便宣告结束。三十余名罗刹勘探队员及护卫全数毙命,无一生还。杨猛命令部下迅速打扫战场,将所有图纸、笔记、勘探样本,甚至罗刹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武器都搜刮一空,随即一把火将营地连同尸体烧了个干净,然后迅速撤离,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当罗刹人的援军根据零星逃回的驮马找到秃鹫谷时,只看到一片焦黑的狼藉和尚未完全熄灭的余烬。
接下来的一个月,类似的场景在北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多次上演。另外四支猎杀小队也频频得手,他们神出鬼没,时而伏击运输队,时而端掉临时哨站,甚至有一次,杨猛小队利用“净化弹”的突然性,成功围杀了一支由五头黑色怪狼组成的巡逻队,并带回了完整的怪物尸体。
罗刹人被打懵了。他们习惯了以往那种大军压境或小股骚扰的模式,从未遭遇过如此精准、狠辣且装备精良的“斩首”式猎杀。边境地区的勘探和巡逻活动被迫大幅收缩,士气受到严重打击。罗刹远东总督府接连发出措辞严厉的抗议照会,指责大夏方面“背信弃义”,“发动无耻的偷袭”。
这些照会被送到朕的案头时,朕只是冷笑置之,吩咐鸿胪寺以“剿灭越境匪患,维护边境安宁”为由搪塞回去。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更别想得到!
北疆的捷报和罗刹人的抗议几乎同时传回京城,再次在朝堂引发了不同的反响。
以兵部和少壮派将领为首的主战派扬眉吐气,认为陛下策略英明,当持续施压。而睿亲王等保守派则面露忧色,担心此举会过度刺激罗刹,引发全面战争。
厉欣怡在府中听闻北疆连战连捷,尤其是猎杀小队对罗刹勘探力量的沉重打击,凤目中异彩连连。这不仅验证了陛下以攻代守策略的正确性,更为她未来可能推动的、依赖强大军力保障的北方商路扩张描绘了美好前景。她更加积极地推动着“矿物燃料勘探司”的试点工作,并暗中资助格物院对“净化弹”和破甲武器的进一步改良。
而唐若雪,则在为北疆的胜利稍稍松了口气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试点勘探的监控与朝局平衡上。她深知,北疆的军事胜利固然可喜,但若因此导致朝堂失衡,或者试点开发引发民变,则得不偿失。她不动声色地调整着各部资源,既确保勘探司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又严密防范着厉欣怡的势力借此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安抚睿亲王等宗室元老的情绪,其辛劳程度,比之前更甚。
朕坐镇中枢,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北疆的“砺剑”行动初步达到了震慑罗刹、锻炼新军、测试新装备的目的。朝堂之上,厉欣怡所代表的“开拓进取”与唐若雪所秉持的“稳定平衡”两股力量,在朕的有意引导下,正形成一种动态的、相互制约的平衡。
然而,朕也清楚,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北方的罗刹绝不会甘心失败,必将酝酿更凶猛的反扑。而朝堂之下的经济变革暗流,也随时可能因为试点工作的成败或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掀起惊涛骇浪。
“传旨杨宗毅,”朕对兵部尚书吩咐道,“猎杀行动可暂缓,各小队撤回休整,总结战法。北疆全军,提高戒备,严防罗刹报复。另,着格物院,根据前线反馈,加速新一代‘灵炁预警法阵’的研发,朕要北疆防线,固若金汤!”
剑已出鞘,需时时砥砺。
而执剑之人,更需洞若观火,稳坐钓台。
朔州帅府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肃杀之气。杨宗毅**着刚刚由朝廷秘密运抵的十套改良型“灵炁传讯阵”核心部件和两百枚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净化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狠厉。
“陛下圣恩!有了这些利器,老子定要让那些罗刹崽子有来无回!”杨宗毅沙哑着嗓子,对麾下几名心腹将领下令,“即刻起,按陛下钦定方略,北疆全线转入‘猎杀模式’!”
很快,五支由北疆军中最为悍勇、精通雪地作战的老兵和低阶武者混编的“猎杀小队”悄然成立,每队五十人,由一名果决的校尉统领。他们换上了与雪地融为一体的白色伪装服,装备了最新的“灵炁传讯阵”子器(有效范围五百里)、每人配发四枚“净化弹”以及格物院特制的、掺入了“源晶”粉末的破甲箭簇和刀剑。
他们的任务并非与罗刹大军正面交锋,而是如同幽灵般潜入两国边境的缓冲地带甚至罗刹控制区,专门猎杀罗刹的勘探队、巡逻队以及……任何落单的、或被观测到的黑色怪物。
第一支猎杀小队由杨宗毅的族侄,性格悍勇如火的杨猛统领(其在北海探险后已被调回北疆)。他们借助一场暴风雪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越过了结冰的界河,如同一把冰冷的剃刀,滑入了罗刹控制下的漠北草原。
仅仅三天后,朔州帅府内的主传讯阵便亮起了微光,收到了来自杨猛小队的第一条加密讯息:“猎犬已就位,发现狼踪。东南七十里,秃鹫谷,罗刹勘探队一,三十余人,携器械,有护卫。未发现怪物。请示,是否扑杀?”
杨宗毅看着地图上秃鹫谷的位置,眼中寒光一闪,毫不犹豫地下令:“准!速战速决,不留活口,收集所有图纸、样本!”
命令通过传讯阵瞬间跨越数百里,抵达杨猛手中的子器。
是夜,秃鹫谷内,罗刹勘探队正在避风的岩壁下搭建临时营地,篝火跳跃,映照着他们疲惫而松懈的脸。他们习惯了夏军龟缩城塞的防守,全然未觉死亡已然临近。
“咻咻咻——!”
没有任何预兆,密集的、带着凄厉破空声的箭矢如同毒蛇般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射来!这些特制的破甲箭簇轻易地撕裂了罗刹人厚重的毛皮外套和简易皮甲,瞬间放倒了外围的哨兵和半数营地人员!
“敌袭!!”凄厉的罗刹语惊呼刚响起,杨猛便已如同猛虎般率先从雪地中跃出,手中长刀带着凄冷的寒光,直扑那名看似头目的罗刹工程师!
“为了大夏!杀!”五十名大夏锐卒怒吼着从隐蔽处杀出,如同雪崩般冲入混乱的营地。他们三人一组,配合默契,刀光剑影间,残余的罗刹护卫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战斗毫无悬念,在一刻钟内便宣告结束。三十余名罗刹勘探队员及护卫全数毙命,无一生还。杨猛命令部下迅速打扫战场,将所有图纸、笔记、勘探样本,甚至罗刹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武器都搜刮一空,随即一把火将营地连同尸体烧了个干净,然后迅速撤离,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当罗刹人的援军根据零星逃回的驮马找到秃鹫谷时,只看到一片焦黑的狼藉和尚未完全熄灭的余烬。
接下来的一个月,类似的场景在北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多次上演。另外四支猎杀小队也频频得手,他们神出鬼没,时而伏击运输队,时而端掉临时哨站,甚至有一次,杨猛小队利用“净化弹”的突然性,成功围杀了一支由五头黑色怪狼组成的巡逻队,并带回了完整的怪物尸体。
罗刹人被打懵了。他们习惯了以往那种大军压境或小股骚扰的模式,从未遭遇过如此精准、狠辣且装备精良的“斩首”式猎杀。边境地区的勘探和巡逻活动被迫大幅收缩,士气受到严重打击。罗刹远东总督府接连发出措辞严厉的抗议照会,指责大夏方面“背信弃义”,“发动无耻的偷袭”。
这些照会被送到朕的案头时,朕只是冷笑置之,吩咐鸿胪寺以“剿灭越境匪患,维护边境安宁”为由搪塞回去。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更别想得到!
北疆的捷报和罗刹人的抗议几乎同时传回京城,再次在朝堂引发了不同的反响。
以兵部和少壮派将领为首的主战派扬眉吐气,认为陛下策略英明,当持续施压。而睿亲王等保守派则面露忧色,担心此举会过度刺激罗刹,引发全面战争。
厉欣怡在府中听闻北疆连战连捷,尤其是猎杀小队对罗刹勘探力量的沉重打击,凤目中异彩连连。这不仅验证了陛下以攻代守策略的正确性,更为她未来可能推动的、依赖强大军力保障的北方商路扩张描绘了美好前景。她更加积极地推动着“矿物燃料勘探司”的试点工作,并暗中资助格物院对“净化弹”和破甲武器的进一步改良。
而唐若雪,则在为北疆的胜利稍稍松了口气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试点勘探的监控与朝局平衡上。她深知,北疆的军事胜利固然可喜,但若因此导致朝堂失衡,或者试点开发引发民变,则得不偿失。她不动声色地调整着各部资源,既确保勘探司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又严密防范着厉欣怡的势力借此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安抚睿亲王等宗室元老的情绪,其辛劳程度,比之前更甚。
朕坐镇中枢,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北疆的“砺剑”行动初步达到了震慑罗刹、锻炼新军、测试新装备的目的。朝堂之上,厉欣怡所代表的“开拓进取”与唐若雪所秉持的“稳定平衡”两股力量,在朕的有意引导下,正形成一种动态的、相互制约的平衡。
然而,朕也清楚,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北方的罗刹绝不会甘心失败,必将酝酿更凶猛的反扑。而朝堂之下的经济变革暗流,也随时可能因为试点工作的成败或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掀起惊涛骇浪。
“传旨杨宗毅,”朕对兵部尚书吩咐道,“猎杀行动可暂缓,各小队撤回休整,总结战法。北疆全军,提高戒备,严防罗刹报复。另,着格物院,根据前线反馈,加速新一代‘灵炁预警法阵’的研发,朕要北疆防线,固若金汤!”
剑已出鞘,需时时砥砺。
而执剑之人,更需洞若观火,稳坐钓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