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娴自己不爱吃鱼,但对养殖水产兴趣还是很大的。在鱼肉质鲜嫩的前提下,很容易在北方打开市场。
人无我有,在竞争力上自己也是有优势的。东西都收好了之后,继续推着自行车在码头四处查看。
小虾米收够了,现在主要看鱼。河里还有不少小孩子,在浅滩的地方捕鱼,抓到了也不售卖,直接用草绳穿破鱼嘴,拎着回家。
有些社员捕捞上来之后,就在码头上兜售,换点现钱。
死鱼崔娴也不太看,专挑活蹦乱跳的。看到有个木桶里头,游来游去的鱼很有活力。打听之后得知,这些都是鳜鱼,又称桂鱼。
这种鱼肉质鲜美,没有乱刺,是崔娴后世为数不多,能吃上几口的种类。不过这鱼,相比较其他淡水鱼来说,还是比较贵的,野生的要卖到七十元一斤的。
崔娴蹲在木桶旁边,看着游来游去的几条大鱼。没想到,活着的时候竟然是这个样子。
见有买家感兴趣,卖家伸手捞出来一条大的,鳜鱼甩尾挣扎,溅了崔娴脸上都是冰凉凉的河水。
鱼的确是很鲜活,崔娴问了一下价格,现捞上来的活鳜鱼,现在只要1.2元一斤。不说是为了营养均衡,以后她吃着方便,就是大规模养殖,后世按野生鳜鱼售卖,一条鳜鱼所获利润也是大的很。
崔娴直接把木桶里的鳜鱼都包圆了,如此还不够,还让其他卖家把活的鳜鱼送到自己这里来。
见到大买家,可是把卖鱼的高兴坏了。挑着、拎着木桶、水桶就朝着她这边过来。
不过到最后,崔娴也才收了42条左右鳜鱼,26斤花了31元钱。
也够了,等回去之后就放到鱼缸里养殖。暂时她不打算售卖,就用这些鱼进行繁殖。鱼的繁殖速度很快,只要是水温、水质合适,靠着这些鳜鱼也能让她实现半财富自由的。
纯野生鳜鱼,未来的一斤的价格就非常可观了。再者,她养殖出来的,品质自然都是一等一的好。
码头这边,没有让崔娴感兴趣的东西。驮着鱼离开,到了无人的地方先缩小收起来。
回到家,赶紧弄3个干净的罐头瓶,把买来的鱼虾等用水分别养着。
放好了之后,崔娴的意念探查到瓶子里。看到那些小虾米一窜一窜的熟悉环境,可爱的很,嗯~吃着也很美味。
至于鳜鱼,看在崔娴的眼里,全都是金钱啊。
将来这一条,就能卖上百十来块钱。要是养殖规模足够大,助力她实现财富自由也是有可能的。
欣赏够了,崔娴忽的想起来个重要的事情,要想养殖好这里的鱼虾,最好是要用当地的水。这一路回去冒家沟,区域跨度太大了。
就算是自己从密云水库取到的水,水质很好,但对于这些鱼虾来说,也未必适应。
幸好自己刚才灵光一闪,注意到这个重点。估计现在码头还有不少人在,取水也不太方便。崔娴打算吃点东西之后,再去一趟。
热乎乎的面条又吃了一碗,天色渐暗,崔娴再次骑着自行车出门。
拿着从吴姐那缴获的水壶,找了个没人的大河边儿,驱使异能开始装水。现在动用异能对崔娴来说,耗费不了太多精神力。
随着身体素质的提升,精神力也强大不少。
不过自从怀孕之后,崔娴每次动用异能也会小心一些,担心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一边装水,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这边儿没人兜售莲藕,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弄点藕回去种植。
河底的泥沙和小鱼苗等,也都被漩涡卷了上来。整整一水壶的压缩水,装好之后,崔娴赶忙回去住处。
晚上十点,李科长叔侄俩人,乔装打扮之后过来。还是操着一口‘陌生’的口音,买走了20桶油。
崔娴资金又增加2700元,不送走人之后,回到帐篷里舒舒服服的躺着。
这次出行,收获不小,除了茶叶、水产之外,还有不少现金入账。用假名办事儿,安全系数也很高。
不过崔娴还是不太喜欢,这里潮湿的环境。习惯了北方的干燥,这才离开多长时间,分外想念呢。
幸好有异能傍身,帐篷里被烘烤的干爽又热乎乎的。一夜好梦,21号早晨起来,崔娴简单的收拾些东西,拿着介绍信直奔羊楼洞何家茶厂。
有人好办事,何况还是李科长介绍来的。崔娴直接找到销售科的唐科长,正赶上午饭的时间点,崔娴邀请人呢出来吃了个便饭。
不过这规格,也不算太差。虽然唐科长是卖了李科长的面子,但若是这交情攀下来,将来能获得好处的可是崔娴。
吃过饭之后,崔娴送唐科长回去的时候,还送了2条大前门和2瓶二锅头。
至于能拿到多少吨茶叶,崔娴也不操之过急。唐科长回去了,崔娴找个地方先歇歇脚。打算下午上班的时候,再去一趟。
从李科长那,没了解多少这边的茶厂。刚才吃饭的时候,倒是打听出来一些这边的情况。
因为何家茶厂没有大型液压机,只能用传统工艺制作黑茶,又称茯茶。
不同的种类,口感和味道自然是有差别的。不过崔娴品尝过,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到鄂脱坷旗,肯定也受欢迎。
那些牧民太想要砖茶了,想到朵拉家用的那种,茶树枝掺杂的砖茶,口感比崔娴买到的这些要茶太多。
好茶汤调配出来的牛奶,味道丝滑带着浓郁的茶香,与劣质的茶叶做出来的奶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等将来自己的砖茶,在那边打开销路之后,一般品质的东西,可就入不了牧民的眼了。
短时间内,崔娴是有绝对的竞争力的。而且除了鄂脱坷旗之外,崔娴也拓展了鄂脱坷前旗的市场。
好东西卖给牧民,她的收入多多的。
赚钱这条路,怎么走崔娴都是开心的。看时间差不多,再次去到何家茶厂找到唐科长。
不知道是不是跟李科长通过气了,唐科长同样给她批了4吨的条子。
人无我有,在竞争力上自己也是有优势的。东西都收好了之后,继续推着自行车在码头四处查看。
小虾米收够了,现在主要看鱼。河里还有不少小孩子,在浅滩的地方捕鱼,抓到了也不售卖,直接用草绳穿破鱼嘴,拎着回家。
有些社员捕捞上来之后,就在码头上兜售,换点现钱。
死鱼崔娴也不太看,专挑活蹦乱跳的。看到有个木桶里头,游来游去的鱼很有活力。打听之后得知,这些都是鳜鱼,又称桂鱼。
这种鱼肉质鲜美,没有乱刺,是崔娴后世为数不多,能吃上几口的种类。不过这鱼,相比较其他淡水鱼来说,还是比较贵的,野生的要卖到七十元一斤的。
崔娴蹲在木桶旁边,看着游来游去的几条大鱼。没想到,活着的时候竟然是这个样子。
见有买家感兴趣,卖家伸手捞出来一条大的,鳜鱼甩尾挣扎,溅了崔娴脸上都是冰凉凉的河水。
鱼的确是很鲜活,崔娴问了一下价格,现捞上来的活鳜鱼,现在只要1.2元一斤。不说是为了营养均衡,以后她吃着方便,就是大规模养殖,后世按野生鳜鱼售卖,一条鳜鱼所获利润也是大的很。
崔娴直接把木桶里的鳜鱼都包圆了,如此还不够,还让其他卖家把活的鳜鱼送到自己这里来。
见到大买家,可是把卖鱼的高兴坏了。挑着、拎着木桶、水桶就朝着她这边过来。
不过到最后,崔娴也才收了42条左右鳜鱼,26斤花了31元钱。
也够了,等回去之后就放到鱼缸里养殖。暂时她不打算售卖,就用这些鱼进行繁殖。鱼的繁殖速度很快,只要是水温、水质合适,靠着这些鳜鱼也能让她实现半财富自由的。
纯野生鳜鱼,未来的一斤的价格就非常可观了。再者,她养殖出来的,品质自然都是一等一的好。
码头这边,没有让崔娴感兴趣的东西。驮着鱼离开,到了无人的地方先缩小收起来。
回到家,赶紧弄3个干净的罐头瓶,把买来的鱼虾等用水分别养着。
放好了之后,崔娴的意念探查到瓶子里。看到那些小虾米一窜一窜的熟悉环境,可爱的很,嗯~吃着也很美味。
至于鳜鱼,看在崔娴的眼里,全都是金钱啊。
将来这一条,就能卖上百十来块钱。要是养殖规模足够大,助力她实现财富自由也是有可能的。
欣赏够了,崔娴忽的想起来个重要的事情,要想养殖好这里的鱼虾,最好是要用当地的水。这一路回去冒家沟,区域跨度太大了。
就算是自己从密云水库取到的水,水质很好,但对于这些鱼虾来说,也未必适应。
幸好自己刚才灵光一闪,注意到这个重点。估计现在码头还有不少人在,取水也不太方便。崔娴打算吃点东西之后,再去一趟。
热乎乎的面条又吃了一碗,天色渐暗,崔娴再次骑着自行车出门。
拿着从吴姐那缴获的水壶,找了个没人的大河边儿,驱使异能开始装水。现在动用异能对崔娴来说,耗费不了太多精神力。
随着身体素质的提升,精神力也强大不少。
不过自从怀孕之后,崔娴每次动用异能也会小心一些,担心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一边装水,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这边儿没人兜售莲藕,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弄点藕回去种植。
河底的泥沙和小鱼苗等,也都被漩涡卷了上来。整整一水壶的压缩水,装好之后,崔娴赶忙回去住处。
晚上十点,李科长叔侄俩人,乔装打扮之后过来。还是操着一口‘陌生’的口音,买走了20桶油。
崔娴资金又增加2700元,不送走人之后,回到帐篷里舒舒服服的躺着。
这次出行,收获不小,除了茶叶、水产之外,还有不少现金入账。用假名办事儿,安全系数也很高。
不过崔娴还是不太喜欢,这里潮湿的环境。习惯了北方的干燥,这才离开多长时间,分外想念呢。
幸好有异能傍身,帐篷里被烘烤的干爽又热乎乎的。一夜好梦,21号早晨起来,崔娴简单的收拾些东西,拿着介绍信直奔羊楼洞何家茶厂。
有人好办事,何况还是李科长介绍来的。崔娴直接找到销售科的唐科长,正赶上午饭的时间点,崔娴邀请人呢出来吃了个便饭。
不过这规格,也不算太差。虽然唐科长是卖了李科长的面子,但若是这交情攀下来,将来能获得好处的可是崔娴。
吃过饭之后,崔娴送唐科长回去的时候,还送了2条大前门和2瓶二锅头。
至于能拿到多少吨茶叶,崔娴也不操之过急。唐科长回去了,崔娴找个地方先歇歇脚。打算下午上班的时候,再去一趟。
从李科长那,没了解多少这边的茶厂。刚才吃饭的时候,倒是打听出来一些这边的情况。
因为何家茶厂没有大型液压机,只能用传统工艺制作黑茶,又称茯茶。
不同的种类,口感和味道自然是有差别的。不过崔娴品尝过,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到鄂脱坷旗,肯定也受欢迎。
那些牧民太想要砖茶了,想到朵拉家用的那种,茶树枝掺杂的砖茶,口感比崔娴买到的这些要茶太多。
好茶汤调配出来的牛奶,味道丝滑带着浓郁的茶香,与劣质的茶叶做出来的奶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等将来自己的砖茶,在那边打开销路之后,一般品质的东西,可就入不了牧民的眼了。
短时间内,崔娴是有绝对的竞争力的。而且除了鄂脱坷旗之外,崔娴也拓展了鄂脱坷前旗的市场。
好东西卖给牧民,她的收入多多的。
赚钱这条路,怎么走崔娴都是开心的。看时间差不多,再次去到何家茶厂找到唐科长。
不知道是不是跟李科长通过气了,唐科长同样给她批了4吨的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