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广场的茶室包间里,冯大福起身,一身西装革履,很有精英的气质。
“严叔,好久不见了!”
“好,福子啊,快坐,成家了吗?你妈她们这几年怎么样?”严振声走过去拍拍福子的肩膀,能见到故人,他也很高兴。
此时已经是1953年末,半岛战争结束好几个月了。
这几年虽然内外来往还不算麻烦,但他一直没回去过,每年祭祖都是派放假的儿子去,而且交代了他们不要跟留在国内的亲戚朋友联系,所以也不知道这些故人过得怎么样。
“成家了,我妈、祥叔、路明他们都挺好。”福子一挠头,说起成家的事情还有点羞涩。
“好,成家了就好啊,成家了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你这是调到香江来工作了吗?”
“是的,严叔,我被调到了华新社工作,今天特意来拜访一下您,因为不方便去您家和公司,宽子建议我约到了这个茶室。”
星海广场已经开业,哪怕工作日也人流如织,这个茶室是自己人开的,而且进出可以不走正门,比较方便私下的接触和聊天。
“没关系,这都是小事情,香江形势复杂,从小我就教你们做事要谨慎,你能时刻注意,我很欣慰。”
两人今天的见面也就是叙旧,冯大福来拜会一下长辈,真要有什么事他们一般还是找严宽。
严宽还保留着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这事严振声是知道的,还知道他这几年和内地沟通过一些信息和物资。
这些严振声都没限制过,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单打独斗,以后的严家需要一个靠山,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内地当然是第一选择。
在聊天中,福子说起以前那批物资的事,也说起自己在半岛战场上的见闻,语气中满是感激和感慨。
没想到这小子还是去半岛战场走了一遭,是个狠人啊!
他这次调任华新社也是因为既跟严家熟识,又是懂日语、英语、俄语的清华毕业生,是个高素质人才,单单放在御林军当个团政委浪费了,放到香江这个窗口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何况,他还跟严家关系好,严家越牛,他这外联的岗位就越重要。
只不过,这个在目前看来还不错的工作,不知道十年后会如何。
“严叔,现在国内开始大改造,一切都在向好,您当初还是太悲观了一点。”
“唉,风物长宜放眼量,再看一看吧。不说别的,要是留在内地,严家此时绝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家业。”
“这倒是,严叔您的能力和成就哪怕放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少有的。”
“你小子,还学会恭维了!香江这边西挨诶的力量很强,监视堪称无孔不入,行事一定要万分谨慎。
以后有事情跟宽子你们兄弟俩商量,解决不了的再找我。”
“好的,严叔!”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在两人分别的时候,严振声手上多了一个开口的信封,里面是宝祥写给宝凤的家信,还有一张宝祥、秀妈、宝路明、福子和福子媳妇合影的照片。
这封信倒是不算什么,只要这边不给他们写回信,他们手上就不至于留下什么“证据”。
“呜~,老爷,我好想我哥哥啊!”看完信的宝凤扑到丈夫的怀里嚎啕大哭。
在四九城的时候,天天嫌弃她哥哥没有上进心,这隔了几千里又想到哭,还真是距离产生美。
“好了好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边都过得好那就是好事,现在确实不方便联系,过几年你就能知道我没说错。但也不是今生就不能见面了,总有那一天的。”
严振声搂着宝凤,一只手轻抚着她的肩背,一只手拿过纸巾给她擦泪。
宝凤今年也才34岁,等改开也就60,回老家看看一点问题没有。
“这个福子,来了香江怎么也不说到家里坐坐?”边上的林翠卿也看了看照片。
“不方便啊,咱们在白皮的管辖之下,他现在又是红方身份,被人发现私下有接触会影响咱们家的处境和生意,双方都要注意避嫌。这也是我不让你们联系内地亲戚的原因。”
严振声这话也是对宝凤说的,现在几个女人里只有她在内地有亲戚。
“我知道了,老爷!”宝凤乖巧点头,还是**鼻子依偎在丈夫怀里。
除了孩子,她能依靠的就只剩自己男人了。
说起孩子,来到香江后,宝凤又生了儿子严宸,杏儿生了儿子严宬,牧春花生了儿子牧贤,郭秉慧生了儿子严宪。
4个人都生儿子,也是比较巧合。
这以后,只有杏红和郭秉慧名下各自一个儿子,也只有27岁的郭秉慧还有继续生孩子的想法。
生吧生吧,反正养得起,现在的数量也就刚刚胜过赌王嘛。生了孩子也基本能教得好。
翻过年后,筹办了许久的学校终于在北角把校园建好了。学校的名字很普通,就叫育才学校。
第一批的老师,他已经开始一个个亲自面试,同时在让手下去别的学校打听名师挖墙角。
学校分成4个部分,幼儿园最小,大概只能容纳四五百个小朋友,这部分也没准备建太大,主要是为了照顾自家利益集团的小孩子。
小学、初中和高中部都能各自容纳3000以上的学生教学,并且各自能接受1500名学生寄宿。
在北角这个现在地价就相对不便宜,以后更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还非常奢侈地拥有一个带跑道的标准足球场、一个室内篮球馆、一个室内游泳馆。
各教学楼的楼顶也仿照后世充分利用空间的做法,用铁丝网围成了安全的排球场、羽毛球场等。
严振声就是打算把这里办成一个私立贵族学校,至少在硬件设施上要排在香江第一档。当然,他没打算靠这个挣钱。
等下半年开学的时候,小学生可以就近招生,学费比照香江平均水平;初中生和高中生他打算至少一半生源从全港掐尖,免学费还给这些优等生提供助学金,让他们上学不光不花钱还能挣钱。
产业升级是需要人才的,严振声很有耐心花10年20年去培养。
每年上千个毕业生,哪怕只有200个能上大学,只有20个大学毕业后愿意到星海集团工作,累积20年也是不小的数目,那时候也还不到80年代,在很多新兴科技方面发力都来得及。
而且资助这么多学生积累下的香火情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就会开花结果,要不那么多富豪愿意在教育方面做慈善呢。
运营一所学校花不了多少钱,育才学校大约需要400名老师,平均月薪不到300港纸,汇率就不仔细算了,反正每年薪资总支出大约4万美刀;学校的其它支出基本可以用收费学生的学费覆盖。
已经从小日子接收的7万吨超级油轮,刚到手的时候就租了出去,每月租金都不止2万美刀。
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名声打响了,收费学生的学费还可以提高,用收费生来养优等生,很普遍的操作,总之亏不了几个钱。
星海广场的茶室包间里,冯大福起身,一身西装革履,很有精英的气质。
“严叔,好久不见了!”
“好,福子啊,快坐,成家了吗?你妈她们这几年怎么样?”严振声走过去拍拍福子的肩膀,能见到故人,他也很高兴。
此时已经是1953年末,半岛战争结束好几个月了。
这几年虽然内外来往还不算麻烦,但他一直没回去过,每年祭祖都是派放假的儿子去,而且交代了他们不要跟留在国内的亲戚朋友联系,所以也不知道这些故人过得怎么样。
“成家了,我妈、祥叔、路明他们都挺好。”福子一挠头,说起成家的事情还有点羞涩。
“好,成家了就好啊,成家了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你这是调到香江来工作了吗?”
“是的,严叔,我被调到了华新社工作,今天特意来拜访一下您,因为不方便去您家和公司,宽子建议我约到了这个茶室。”
星海广场已经开业,哪怕工作日也人流如织,这个茶室是自己人开的,而且进出可以不走正门,比较方便私下的接触和聊天。
“没关系,这都是小事情,香江形势复杂,从小我就教你们做事要谨慎,你能时刻注意,我很欣慰。”
两人今天的见面也就是叙旧,冯大福来拜会一下长辈,真要有什么事他们一般还是找严宽。
严宽还保留着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这事严振声是知道的,还知道他这几年和内地沟通过一些信息和物资。
这些严振声都没限制过,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单打独斗,以后的严家需要一个靠山,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内地当然是第一选择。
在聊天中,福子说起以前那批物资的事,也说起自己在半岛战场上的见闻,语气中满是感激和感慨。
没想到这小子还是去半岛战场走了一遭,是个狠人啊!
他这次调任华新社也是因为既跟严家熟识,又是懂日语、英语、俄语的清华毕业生,是个高素质人才,单单放在御林军当个团政委浪费了,放到香江这个窗口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何况,他还跟严家关系好,严家越牛,他这外联的岗位就越重要。
只不过,这个在目前看来还不错的工作,不知道十年后会如何。
“严叔,现在国内开始大改造,一切都在向好,您当初还是太悲观了一点。”
“唉,风物长宜放眼量,再看一看吧。不说别的,要是留在内地,严家此时绝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家业。”
“这倒是,严叔您的能力和成就哪怕放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少有的。”
“你小子,还学会恭维了!香江这边西挨诶的力量很强,监视堪称无孔不入,行事一定要万分谨慎。
以后有事情跟宽子你们兄弟俩商量,解决不了的再找我。”
“好的,严叔!”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在两人分别的时候,严振声手上多了一个开口的信封,里面是宝祥写给宝凤的家信,还有一张宝祥、秀妈、宝路明、福子和福子媳妇合影的照片。
这封信倒是不算什么,只要这边不给他们写回信,他们手上就不至于留下什么“证据”。
“呜~,老爷,我好想我哥哥啊!”看完信的宝凤扑到丈夫的怀里嚎啕大哭。
在四九城的时候,天天嫌弃她哥哥没有上进心,这隔了几千里又想到哭,还真是距离产生美。
“好了好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边都过得好那就是好事,现在确实不方便联系,过几年你就能知道我没说错。但也不是今生就不能见面了,总有那一天的。”
严振声搂着宝凤,一只手轻抚着她的肩背,一只手拿过纸巾给她擦泪。
宝凤今年也才34岁,等改开也就60,回老家看看一点问题没有。
“这个福子,来了香江怎么也不说到家里坐坐?”边上的林翠卿也看了看照片。
“不方便啊,咱们在白皮的管辖之下,他现在又是红方身份,被人发现私下有接触会影响咱们家的处境和生意,双方都要注意避嫌。这也是我不让你们联系内地亲戚的原因。”
严振声这话也是对宝凤说的,现在几个女人里只有她在内地有亲戚。
“我知道了,老爷!”宝凤乖巧点头,还是**鼻子依偎在丈夫怀里。
除了孩子,她能依靠的就只剩自己男人了。
说起孩子,来到香江后,宝凤又生了儿子严宸,杏儿生了儿子严宬,牧春花生了儿子牧贤,郭秉慧生了儿子严宪。
4个人都生儿子,也是比较巧合。
这以后,只有杏红和郭秉慧名下各自一个儿子,也只有27岁的郭秉慧还有继续生孩子的想法。
生吧生吧,反正养得起,现在的数量也就刚刚胜过赌王嘛。生了孩子也基本能教得好。
翻过年后,筹办了许久的学校终于在北角把校园建好了。学校的名字很普通,就叫育才学校。
第一批的老师,他已经开始一个个亲自面试,同时在让手下去别的学校打听名师挖墙角。
学校分成4个部分,幼儿园最小,大概只能容纳四五百个小朋友,这部分也没准备建太大,主要是为了照顾自家利益集团的小孩子。
小学、初中和高中部都能各自容纳3000以上的学生教学,并且各自能接受1500名学生寄宿。
在北角这个现在地价就相对不便宜,以后更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还非常奢侈地拥有一个带跑道的标准足球场、一个室内篮球馆、一个室内游泳馆。
各教学楼的楼顶也仿照后世充分利用空间的做法,用铁丝网围成了安全的排球场、羽毛球场等。
严振声就是打算把这里办成一个私立贵族学校,至少在硬件设施上要排在香江第一档。当然,他没打算靠这个挣钱。
等下半年开学的时候,小学生可以就近招生,学费比照香江平均水平;初中生和高中生他打算至少一半生源从全港掐尖,免学费还给这些优等生提供助学金,让他们上学不光不花钱还能挣钱。
产业升级是需要人才的,严振声很有耐心花10年20年去培养。
每年上千个毕业生,哪怕只有200个能上大学,只有20个大学毕业后愿意到星海集团工作,累积20年也是不小的数目,那时候也还不到80年代,在很多新兴科技方面发力都来得及。
而且资助这么多学生积累下的香火情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就会开花结果,要不那么多富豪愿意在教育方面做慈善呢。
运营一所学校花不了多少钱,育才学校大约需要400名老师,平均月薪不到300港纸,汇率就不仔细算了,反正每年薪资总支出大约4万美刀;学校的其它支出基本可以用收费学生的学费覆盖。
已经从小日子接收的7万吨超级油轮,刚到手的时候就租了出去,每月租金都不止2万美刀。
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名声打响了,收费学生的学费还可以提高,用收费生来养优等生,很普遍的操作,总之亏不了几个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