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第144章 商业地产

小说: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作者: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更新时间:2025-11-25 20:44: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没几个月,到了53年,阿美允许香江制造的货物进入他们国内的市场,这是让香江成为世界工厂的一大强推。

  阿美是两次世界大战唯一的受益国,人口多、国民富裕,这个市场全世界的商人都馋得要命。

  之前都只有少部分产品艰难打通一条路子,现在大规模开禁,虽然还是在部分行业执行配额制度,但对香江制造业真的是重大利好。

  国内的廉价原料、华南涌入的廉价劳动力、国内逃难富豪的启动资本、港英府为解决难民问题的工业扶持政策、优良的港口与充沛的运力、一个消费能力近乎无限的市场。

  集齐了所有有利条件,哪个香江的商人没有在这个风口起飞的话,那就真的活该掉落阶层去住鸽子笼。

  各类工厂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爆发,星海织机和星海航运都开始生意爆火,订单接不完。

  把两款织机的量产之路理顺之后,严振声又当起了甩手掌柜,只偶尔去厂里看一眼。

  等什么时候国外的机械厂赶上甚至超过了星海织机的水平,他才会再次带人“研发”新机器,平时的技术改进交给厂里的工程师们自己去摸索。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星海集团的子公司广厦地产为手下们以及各产业高管们建的住宅终于好了。

  刚到香江时在中环买的那栋大楼,房间虽然多,但并不适合用来居住,当初修建时的设计就偏向于办公用途。

  也就是这些手下人在四九城都习惯了没有入户自来水和没有私厕的生活,不然肯定会抱怨居住条件。

  两栋楼的室内装修以及水电气入户都已经完成,只要添置家具就能入住。

  这两栋楼内的住宅可不是鸽子笼,都是室内面积达150平米没有公摊的大四居,

  每栋楼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20层,有80套住宅,每个单元还配备两部电梯。

  这下这两栋楼成了香江最高的建筑,霍先生那刚刚动工的准备建到17层的蟾宫大厦,没有拿到第一的可能了。

  手下人每家可以免费分得一套,有儿女分家需求的可以按成本价再买更多的。

  各产业的高管也可以免费分得一套,只要还在星海集团工作就能一直免费住下去,工作到一定年限就能获得产权。

  这本来就是严振声给手下和高级员工的福利,也没打算挣钱,想用来挣钱的房地产已经在建了。

  在北角的星海广场项目很快就要落成,占地1万平,地下3层,地上8层的商业中心是跟住宅楼同步开建的。

  这个商业中心参照后世的亿达广场项目,集社交、娱乐、美食、零售等功能于一体。

  地下停车场主要是为以后香江经济腾飞,私家车保有量上涨留的提前量。

  地上建筑部分使用全玻璃幕墙,第二代玻璃幕墙技术51年就在阿美应用了,星海广场这个项目还是找了阿美的供应商做的,但在香江是第一份,也算引领潮流。

  穹顶也使用玻璃,以便在白天使用自然光照明,减少电能的消耗,香江的电不便宜,这个时期的供应稳定性也不咋地。

  室内装修已经到了后期阶段,风格区别于现在大多数酒店、宾馆的那种低水平奢侈感,更靠向后世明亮大方又低调奢华的感觉,足以保证几十年都不落后。

  商场的负一楼将会由家佳惠超市入驻,一楼已经跟几家珠宝商还有奢侈品牌谈好入驻,二楼会以女装、童装和餐饮为主,三楼是男装、手表和电器电子产品等,四楼准备经营卡丁车、儿童乐园、电玩等,五楼是电影院,六楼是办公楼层,七楼和八楼用来开酒店。

  这是目前的主体规划,实际经营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再做调整,比如电玩还没有,只是预留了空间。

  目前已经存在的几大奢侈品牌现阶段不可能接受华资入股,大概等二三十年他们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机会。

  所以严振声一边邀请老牌奢侈品入驻商场,一边也在尝试培养属于华人自己的奢侈品牌,毕竟这东西捞富人和中产的钱是真的狠,附加值太高了。

  目前阶段的卡丁车也没有专利,谁都可以造,拆掉一台割草机再加一些钢架和塑料壳就能得到一辆卡丁车,最多是设计出炫酷的外观后申请外观专利。

  为了防止以后出现什么麻烦纠纷,星海的卡丁车也特意申请了外观专利。

  这玩意对小孩子和青少年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家里的几个孩子每天都要在庄园里咋咋呼呼玩几圈赛车游戏。

  电影院是文娱产业在院线方面布局的开端,几个放映厅都预留出了以后技术升级的空间。

  至于最上面两层的酒店,就当是星海集团多元化业务的一部分吧,反正第一世也不是没开过酒店。

  所有商铺只租不卖,严振声要把这里打造成香江人民家庭和情侣购物休闲的首选之地,到时候仅租金带来的现金流都足以比拟小型上市公司。

  等北角的这处星海广场开业的时候,西环和尖沙咀的二号、三号项目就会同时开工,以香江的面积和目前的人口容纳三个星海广场是绰绰有余的。

  三号项目完成后,广厦地产就会开始向澳岛和小日子进军,以后还会蔓延至棒国和东南亚,星海院线和家佳惠也会随着这个步伐一起走出去。

  趁着香江办工厂的热潮,严振声也不声不响地办了个收音机厂,准备从这里开始星海集团的半导体征程。

  华资背景的企业想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很难,无比艰难,不光是商业上的竞争,还有来自大流氓的各种封锁制裁。

  如果最后不行的话,那把方向转到游戏机制造、手机制造、屏幕制造等等也是可以的嘛,总之就是要折腾一番。

  很多在这个时代还是绝密甚至没出现的技术,在后世就是中学生科普读物上的东西,严振声的空间里收集有全套的大学工科教材,有这么大的先知优势,不折腾一番怎么能甘心呢。

  要是实在折腾不出来,就慢慢把资料往内地输送,助力一把科技进程,给家族搞个强大靠山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