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国内缺钱啊!

  从主动请求盖金收购魔都飞机制造厂这件事,唐文就意识到国内发生了几个阶段性的改变:

  -

  认可了盖金的重要实业领域权威性;-

  认可了民营力量(盖金)参与敏感行业可行性;-

  彻底将私企实力看做国家力量的一部分;

  -

  极度缺钱,缺到不得不在重要领域做出取舍,至于为什么缺钱就别问。

  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核心,如果能够证明短途廉航的广袤市场以及利润,以及能够上缴的税收,那么一切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政策也是可以给的。

  唐文注意到鹅城虽然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基建修路工作,但依旧远远不够,这还是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内陆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能获准在鹅城周边先进行小规模试点,就可以在正式批文下来后立即展开推广。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

  ……

  京城

  “说吧,我不信盖金费尽心思就为了挖掘这么点利润。”

  赵汉德感觉和唐文相处久后,就会发现后者简直是移动的点子生成器,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您想想,假如未来全国到处都是飞行员岂不是酷毙了?酷就是…额,很帅气的意思。”

  赵汉德:盯……

  好吧,很扯淡的理由,但听起来居然意外的合理。

  他暂时没有去思考低空经济这回事,而是想到了那一堆强塞过来的战舰,夸张的登月计划,疯狂购买技术收拢人才……

  老赵回忆半天,最后忍不住说道:

  “进入80年代,我就感觉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在推着人往前跑,我们已经是在踉踉跄跄的顶住这列刹不住的火车,在脱轨前努力摸清未来的方向。

  但是你明明那么年轻,却总是有种比谁都着急,似乎迫不及待把世界变成某种模样的意思,在火车后面继续用力推一样。”

  唐文对他的感慨只是撇嘴,穿越客的一切成就都不及那份时代归属感,不把整个世界变成熟悉的模样是不会罢休的。

  而且现在这个时代可是最好的发展时期,晚一些就来不及了。

  跑吧,一无既往地往前跑吧,未来并不是捉摸不透的,在他的眼中未来是一片了不起的光明。

  所以他并不解答赵汉德的疑惑,只是拿起U盘晃了晃。

  这当然也是魔都半导体提前“发明”出来的小玩意,容量有4MB、8MB、32MB三种规格,本来设计之初的需求是为了解决“银盾”的秘钥问题,被唐文提点了出来。

  但是提前点出的U盘并不使用USB接口,而是魔都所设计的GSC1.0接口(实际上就是TypeC),正反可插,最高速率支持到10Mbps。

  现在的电脑还并不普及USB接口,GSC1.0开发出来后魔都半导体立刻向全行业提供加入GSC协会就能得到免费授权和低价提供芯片,就是为了抢占接口协议标准。

  “U盘里是我做的国内外低空经济分析和地区试点推广方案PPT,给个机会放一下?”

  “行吧,下周刚好有个外部经济总结内部会议,看你能说服多少人了。”

  唐文认真想了想:“起码空军大概率赞成,这能节省不少学员初教机培训时长呢。”

  赵汉德:“……”

  在叹气之后他揉了揉太阳穴,终于说道:

  “晚上去我那吃饭?”

  “不,我去找一趟钱教授。”

  赵汉德“哦”了一声,只当是去讨论那个堪称恐怖的登月计划。

  ……

  7月27日

  米勒萨维奇在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灰暗过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曙光。

  随着失落帝国第一笔军援的抵达大半,以及优先大量肉类输入,他优先将其用在了军队中。

  肉食的输入让苦苦鏖战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狠狠啃了几天德式酸菜肘子后对米勒萨维奇的忠诚度立马上升了不少。

  在此期间2000枚**在军工专家日夜不停地老坐下进行改装,搭载在卡车、装甲车、甚至是拖车上,跟随燃油和食品一起输往前线。

  而且和原世界线不同的是,接受失落帝国援助的后果是彻底失去退路,原本尚有可能的和谐结局可能性近乎于零,米勒萨维奇的决心也要强烈的多。

  为此他提前动用了储备粮,提高普通食品配额标准,短时间再度稳定后方。

  当大西洋公约的飞机带着炸弹飞来时,他就知道不能等下去了。

  27日,在半个月时间内,第252、211、243三个装甲旅以及549、125两个摩步旅经历了充分的休整以及补充:

  220辆包含T55、M84(T72)、T34/85在内的坦克,120余辆BTR、BRDM在内的装甲车、150辆搭载AIM-9、AIM-7的防空卡车全都准备就绪,啃完猪脚、鸭架、鸡爪、猪肉(牛肉被倒卖了)的士兵们也精神满满。

  当日夜里,以老式T34坦克为主的125旅从沙尔山脉方向进行牵制吸引火力,随后211旅的20辆M84坦克和50辆T55从西部进攻莫内纳和贾科维察公路。

  29日,莫内纳和贾科维察被控制,成功切断敌人(KLA)后路。

  同时间,第252和第549旅集结30辆M84和70辆T55共100辆坦克,向德雷尼察方向发起正面进攻,当日就有一支步战车分队过河。

  大西洋公约的飞机并没有出现,因为南联的内鬼早就将AIM9和AIM7的照片泄露了出去。

  虽然没有具体数量,可当大西洋公约联盟看到那如同煤气罐一样堆积如山的**,顿时就回忆起了被第三舰队支配的恐惧,谁都不想去闯这样的饱和打击阵法。

  除了偶尔在高空匆匆丢下几枚炸弹骚扰一下,几乎没有进一步空中行动。

  发现这一点的南联干脆将防空的AIM9和AIM7对地精确武器使用,混合炮火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

  8月3日,第211旅M-84坦克设伏拦截KLA补给,德雷尼察克东西河岸在装甲力量的猛攻和炮击下彻底被549旅控制,KLA核心基地岌岌可危。

  同一天,本来还在因罗·罗巨额交易和帝国拉扯的带英坐不住了,请求帝国派出支援。

  8月5日,在米勒萨维奇的不断催促以及鼓舞下,拉普舍沦陷,KLA基地彻底丧失,仅有30%力量拼命逃亡,向南仓皇撤离。

  211和243两个装甲旅乘胜追击,一天推进展现55公里后才因后勤原因停下,但已经足够了。

  在短短9天时间内,获得充足补给的南联直接干掉了KLA老巢,战线推进了70%,剩余逃亡的KLA只能蜷缩在边境附近。

  这是原世界线未曾有过的成就,依靠这份胜利,米勒萨维奇终于暂时压下了内部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