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第277章 要的就是残次品!

小说: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作者:明月松涧 更新时间:2025-03-16 01:50:20 源网站:2k小说网
  做了那么多铺垫,自己等的就是张老板的这句话!

  只要他同意,接下来的事情全都好说!

  在张老板的眼里,那些残次品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可在刘嘉这边,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财的机会!

  砂锅表面不平整,上色不均匀,盖子的出气眼儿打偏了等情况,都是不合格的二等品。

  通常情况下,这些都不会被正规的销售方所接受。

  但是,在老百姓眼里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如果能够便宜几毛钱,大多数庄稼人宁愿要一些稍微有点毛病的砂锅。

  毕竟,这年头谁挣钱也不容易,能省一毛是一毛,能省一分是一分。

  只要砂锅子不漏,就算难看点又有啥关系?

  这真应了娘经常说的那句话,好看又不能当饭吃。

  砂锅子也一样,只要用着不影响,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刘嘉没有时间去想一拖拉机砂锅子卖出去会有多少钱,只是清晰地明白,这一车次品砂锅拉出去以后,他们的手头绝对会宽松很多!

  说得不好听一些,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不用下本,只求利,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那我先谢谢张哥,那这一趟,我就先拉一车次品出去?”

  刘嘉态度诚恳,话语当中满是商量。

  张老板立刻笑起来,就连说话的声音都轻松了很多。

  “就按你说的办吧,你叫我一声张哥,我也得给你个面子不是?”

  “不如以后就这样好了,你每回一车的款,就拉一车次品回去。”

  “多点少点都无所谓,我也是奔着长久合作去的,你说是不是?”

  张老板的话让刘嘉喜出望外。

  这一比一的回报,绝对会让人热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拖拉机后斗大,光是装车就已经利润可观,如果再装得满当一些,那岂不是……

  对于这种白捡的财富,自然是装得越多越好。

  只要拖拉机压不塌,那就往死了装!

  “那就谢谢张哥了,现在时间也不早,现在去装车?”

  “去吧,我给你写个条子,到了仓库那边,你把条子给他们就行。”

  说着。

  张老板当即拿出笔,麻溜地写了几句,随后把条子递给刘嘉。

  刘嘉双手接过,又说了一些客套的话,这才带着秦天明离开。

  刚一出门,秦天明一下子拉住了刘嘉的胳膊。

  “哥,咱们……”

  刘嘉迅速将他打断,“啥也别说,先装车离开。”

  秦天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太冲动,赶紧闭上了嘴巴。

  装车非常顺利。

  得知刘嘉他们要装的是残次品,厂子里的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当着刘嘉的面,那些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议论。

  “可算是把这些东西处理出去了,不然库房都要被占满了。”

  “可不就是,一级品每天都在往外走,这也就算了,属于正常,可是这残次品却怎么也不动,谁看了不心烦?”

  “大家加把劲儿,挪走一个是一个,再也不用看这些瓦罐了!”

  刘嘉笑着不说话,只顾着低头帮忙搬运。

  在那些人看来,这些都是占地方的废品,可在刘嘉的眼里,却是一张又一张的钞票。

  秦天明越干越激动,身上的力气仿佛用不完一样。

  看到刘嘉跟秦天明这么卖力气,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再磨磨蹭蹭,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很多。

  功夫不大。

  拖拉机后斗已经干平。

  “还装吗?”

  有人问刘嘉。

  刘嘉点点头,“辛苦大家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们也得考虑一下油钱,大伙再装点吧!”

  说完,刘嘉又来了一句,“大伙都辛苦了,我去车上拿点烟。”

  听到刘嘉这样说,不少人都来了精神。

  当着刘嘉的面没有说什么,可都在心里想,小伙子挺会来事儿,眼皮子挺活的。

  于是。

  有一个上点年纪的人带头说道:“大伙儿加把劲儿,咱们把这些废品处理了,也让人家小伙子早点走。”

  此话一出。

  不少人跟着点头。

  于是,残次品的砂锅子又开始往刘嘉的拖拉机上装。

  虽然都是帮忙装车的工人,但是,刘嘉给这些人的烟并不便宜。

  过滤嘴的香烟,每人两根。

  看到刘嘉把烟递过来,有人当场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有人嘴上抽一根,耳朵上夹一根。

  也有人舍不得悄悄地把烟放到了兜里。

  对于这种情况,刘嘉就当作没有看到。

  这烟已经送出去了,人家抽不抽是人家的自由,自己又何必管得那么宽?

  只要他们帮忙往车上装砂锅,自己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而有了刘嘉送过来的香烟以后,大伙都埋头苦干起来,谁也不再说什么。

  秦天明再一次感慨。

  三哥果真跟其他人不一样。

  不仅说出来的话一套一套的,就连办事也这么漂亮!

  而且,三哥拿出的都是大手笔!

  换做平常人,他们可舍不得一下子发那么多过滤嘴的香烟。

  刘嘉一发就是每人两根,而且这香烟还是牌子货,自己看了都心疼!

  可不得不说,这过滤嘴香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刘嘉好好的笼络了一下人心。

  直到车后斗实在装不下了,那些工人们才停手。

  刘嘉跟大伙又打过了招呼,这才开着拖拉机离开。

  “三哥还好,这些残次品不是散装的,不然,光是这一斗子的货也够咱受的。”

  “这满满一后斗子,比平常的时候多不少吧?”

  “真就像那个厂长说的,这些都不要钱?”

  来到驾驶舱里,秦天明才敢说心里的疑惑。

  刘嘉得意的笑笑。

  “对啊,车上的那些残次品,卖的钱都是咱们的!”

  “那真是太好了,咱卖便宜点儿,这些东西肯定销售得快!”

  “嗯,我也想好了,这些东西放到供销社等正规厂家肯定是不行的,就挨着村儿去卖!”

  现在,各个村子都还是生产队的模式,每个村子里都有大喇叭。

  刘嘉刚才就已经盘算清楚了,到达村子以后,先找生产队长,接着就在大喇叭上播放。

  残次品的砂锅比一等品卖得便宜,而且要便宜很多。

  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争相购买。

  刚才,刘嘉在心里也琢磨了好久,想着该怎样宣传一下这些砂锅。

  煲汤,炖肉,煎卤,熬粥,这些都是砂锅的最基本的功能。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漏,难看点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让厂子里挑出来的那些残次品也不是看不过去,有些毛病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想着自己看到的那些砂锅,刘嘉自言自语。

  “粗砂材质,味道鲜美,只要使用得当,用好几年也没事儿。”

  “三哥,说啥呢?什么没事儿?”

  刘嘉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再加上现在正开着拖拉机,虽然是在驾驶舱,可突突突的声音始终在秦天明的耳朵边上响着。

  以至于。

  刘嘉刚才说的话,秦天明只听到了后半句。

  “没事,我正在琢磨,怎么宣传一下这些残次品的砂锅。”

  “啥?这怎么宣传?就是炖锅子呗,炖个汤什么的,要不还咋说?”

  刘嘉眉毛一挑。

  “这你想的可就狭窄了,听着啊!”

  刘嘉清了清嗓子,简单地理了一下刚才的那些话语,随后缓缓开口。

  “咱们的砂锅是由粗砂制造的,导热快,而且均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

  “咱这砂锅熬粥,能炖肉,还能煲汤,煎炸卤煮样样都行!”

  “一口砂锅用上好几年,绝对物超所值。”

  说到这里,刘嘉甚至想着再加上两句。

  瞧一瞧看一看,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感觉后面的有些俗。

  可把话说出来以后,秦天明却觉得有必要加上。

  “大家不是什么文化人,你就在大喇叭里喊上几句,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能让大家放心!”

  “也是,回头喊的时候,就加上这两句!”

  刚才,刘嘉说砂锅子能炖肉,能卤煮的时候,秦天明就已经开始悄悄地咽口水。

  真要在大砂锅子里炖上一锅肉,那得有多香?

  秦天明没有坐过拖拉机。

  更没有坐在拖拉机上想着砂锅炖肉的经历。

  这一趟出门,一下子就让秦天明对刘嘉崇拜得不得了了。

  而此刻,冷静下来的刘嘉却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趁着这阵风还没有起来,赶紧抓紧时间大干一笔!

  不然,看到有甜头,大家都开始往这方面扑的时候,再想抓住机会可就难了。

  对于跟风,现在的人们表现得还不算明显,但总有这种发展趋向。

  而且,刘嘉断定,迟早会有一天饱和。

  所以自己不能把时间全都浪费了。

  短短一天之内,刘嘉不止一次地有这种想法,甚至有了一种危机感。

  回到西里村,刘嘉先找到了周丰收,接着让周丰收按照自己准备的文案,在大喇叭上念了一遍。

  这个时候人们都还没有下工,全都在生产队那边忙活。

  所以对于大喇叭上广播出来的事情,大伙立刻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什么砂锅?就是砂锅子啊,怎么开始在大喇叭上卖了?”

  “又是刘嘉那小子吧,我刚才看到他开着拖拉机进生产大队的院儿了!”

  “还别说,这小子挺能,干什么都像模像样的,对了,说是比平常的砂锅便宜,是不是?”

  “便宜不少呢,就是有些小毛病,能挑能捡,看上了就买,看不上,可以不买!”

  “我正想着买个砂锅呢,这个时候显不出什么来,可到了冬天,用砂锅做菜,凉的就是慢!”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人们的脖子伸得更长了。

  这时。

  刘嘉突然从生产队门口走出来。

  刘嘉是掐着点儿出来的,这个时候正好收工。

  自己的拖拉机停在生产队院里,为的就是想让大家挑拣的时候方便一些。

  为了不至于手忙脚乱,刘嘉跟秦天明先摆放出了十来口砂锅,这才让周丰收在大喇叭上喊的。

  周丰收一连喊了好几遍。

  以至于大伙看到刘嘉的时候,立刻就围了上去问这问那。

  有人问砂锅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问砂锅的大小。

  也有人问毛病在哪里?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是什么样的砂锅了。

  面对大家的疑问,刘嘉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个问题才好。

  最后,刘嘉提高声音开口。

  “大伙听我说,我说这砂锅怎么样不管用,好不好还得让大伙说。”

  “这砂锅子已经放在生产队的院里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如果觉得合适,可以买一口回去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