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岂能不知这些权贵之患?可清除毒瘤需得稳住气血,否则失血过多,王朝顷刻倾覆。

  而如今,确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各皇朝注意力皆被天机楼吸引,无暇他顾。

  即便国内生变,也能迅速镇压。

  毕竟此时节,谁都不愿节外生枝,自寻麻烦。

  尤其自皇帝获天道赐福后,各方皆已明悟:只要各大皇朝隐藏的武王境圆满强者尚在,彼此之间便难有根本性威胁。

  至今为止,也未听闻哪位武王境巅峰人物陨落。

  要知道,便是武皇境修行者都极为稀少,更遑论武王级别。

  真正棘手的是,那些王公贵族手中握有的“丹砂铁卷”——先帝为酬功臣所颁的免死凭证。

  这本是荣耀象征,如今却成了包庇罪行的护身符。

  魏征自然洞悉此点,于是再度启奏:

  “陛下所忧,可是那些丹砂铁卷?”

  “如今大唐日渐昌隆,此等免死之权反倒成了祸根。”

  “人若无所畏惧,便愈发肆无忌惮。”

  “此次彻查,可准其以铁卷抵罪,但须缴纳相应资源,并由朝廷收回凭证。”

  “自此之后,大唐再无免死之契。

  今后若有再犯,一律抄没家产,流放边陲。”

  李世民神色略缓。

  魏征此举并非赶尽杀绝,而是留有余地。

  否则那些铁卷背后的家族势力,必将拼死反扑。

  但他仍有所迟疑——毕竟诸多权贵与皇室血脉相连,一旦动之过甚,恐引内乱。

  魏征察言观色,当即再劝:

  “陛下,此刻正是最佳良机。

  天机楼风云际会,诸国目光齐聚,无人关注我朝内务。”

  “况且,各皇朝皆得天道恩泽,心知肚明:只要潜藏于朝中的武王境圆满强者不死,谁也无法吞并他国。”

  “纵使某些掌握兵权的贵族心怀异志,也难觅外援。”

  “如此一来,即便生变,对大唐的损伤也将降至最低。”

  “倘若错失此机,日后欲行变革,必将元气大伤。”

  “而此次整肃所带来的益处,远胜其害。”

  “不仅能收缴他们多年积聚的财富资源,更能征调其人力去开拓三处绿洲。”

  “那三处绿洲皆蕴五品灵脉,乃修行者冲击陆地神仙之境不可或缺的宝地。”

  “一旦那三条五品灵脉被彻底启用,大唐的根基必将大幅提升。”

  “更别提其余皇朝也不会停滞不前,眼下各大势力最紧缺的,正是时间。”

  “毕竟大唐的对手,不只是那些并立的王朝,还有潜藏万载、底蕴深厚的古老存在。”

  “但比起这些,真正的威胁来自外界——正如天机楼那位天机公子李长安所言,外面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凶险。”

  “如今的九州大陆,或许只是那浩瀚天地中最弱的一环,稍有不慎便可能被人一指覆灭。”

  “若想在这场劫难中存续,大唐唯一的出路,便是迅速壮大自身。”

  李世民听完这番话,沉默良久,终是轻叹一声,缓缓开口:

  “此事便由魏征你全权处置,能压则压,尽量不要牵连过广。”

  “毕竟他们都是开国功臣,只要不是触犯大律,能宽恕的都予赦免。”

  “你要用的人,自己挑,报上来的名字,朕亲自批红。”

  “也该让他们明白,朕这只病猫,骨子里还是吃肉的。”

  魏征闻言,立刻跪地叩首,声音沉稳而恭敬:

  “臣,领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听到这熟悉的三声“万岁”,心中又是一阵感慨。

  他曾以为这只是臣子们的尊称,可如今才知,竟是实指。

  武王境大圆满者,寿元可达万年。

  隐于各皇朝之中的此类强者,哪个不是活了六七千年以上?

  而藏身于北宋皇朝、圣武一脉的真正传人廉颇,更是已存世三万余年。

  这等寿命,在天机楼尚未现世时,是他连梦都不敢做的真相。

  相比之下,大唐终究太过年轻。

  想要与这些活了上万年的老怪物抗衡,绝非朝夕之功。

  他低头望向手中紧握的太宗剑——此剑乃克制武王大圆满的至宝,九大皇朝皆有传承。

  这也意味着,那些深藏不露的巅峰强者,早已与各自皇朝命运相连,彼此依存。

  他侧目看向一旁悬浮的国运天幕,只见天机楼内仍在热议吕飞将与英布的首次对决,胜负未分。

  片刻后,他又看向仍跪在殿中的魏征,淡淡道:

  “起来吧。”

  “权力朕已交你,若凑不齐组建超级军团所需的资源,补不上不良人解散后的空缺,也开发不了那三处绿洲……”

  “那就让魏家出这一份钱。”

  “魏家不止经营酒楼,商路遍布各方,产业兴旺,积蓄颇丰。”

  “攥在手里不动的资源,不过是死物,不如拿来为国所用。”

  “这话是你自己说过的,现在可别反悔。”

  魏征听了,脸上掠过一丝窘色。

  他虽姓魏,却与魏家本族并无太多牵连,族中子弟皆靠自己打拼而成。

  但要说毫无关联,也未免欺心。

  正因如此,他才敢主动提议:魏家愿承担此次军资三成。

  国库也只能负担三成,足见魏家如今富庶到何等地步。

  若是手握重兵,未必不能另起炉灶,建立大魏皇朝。

  可怀有此念者,早被他亲手肃清。

  魏氏数代忠良,岂能毁于他手?

  况且如今在大唐位高权重,何苦去冒灭族之险?

  要知道,称皇立国,绝非易事。

  为何千百年来,九州之上仅有九个皇朝屹立不倒?

  曾有王朝自恃强大,妄图登顶,结果转眼便遭覆灭。

  只因实力不足,难以承受天地规则的反噬。

  当年大唐初立,陆地神仙境界的强者都能随意踏入皇宫,如入无人之境。

  若非不良帅袁天罡及时出手,力挽狂澜,大唐何来今日昌盛?

  总不能靠千万大军日夜护卫皇帝吧?

  那样还没等外敌来袭,国库先已崩塌。

  千万将士日日所需,耗资如海,寻常皇朝根本无法支撑。

  正因如此,各大皇朝轻易不动刀兵。

  否则以大唐之力,早该夺回被大青皇朝占据多年的边境十二城。

  可迟迟未动,只因一战牵动全局。

  两国开战,周边诸国必受波及,局势瞬息万变。

  胜了尚可延续国运,败了……恐怕便是亡国之祸。

  那些依附于大隋皇朝的藩属王朝,表面恭顺,实则如藏爪伏牙的猛兽,一旦察觉主子势弱,便会立刻反扑。

  大隋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一个疆域辽阔、根基深厚的王朝,想要彻底覆灭谈何容易?

  可正是这些曾对大隋忠心耿耿的附属势力,在大隋失去靠山之后,几乎毫无犹豫地倒向了如今崛起的大周女皇武瞾。

  曾经大唐初兴时气势如虹,然而岁月流转,昔日的锐气已被时光磨平。

  如今的朝廷日渐僵化,若再不革新图变,不用外敌出手,自己便会在内耗中土崩瓦解。

  而天机楼所预言的“楚汉之争”,也正是上一个时代皇权崩塌后的结果。

  当年大汉与大楚并起于乱世,最终大汉取而代之,建立了新的秩序。

  可眼下真正的变局中心,却是西洲的天机楼——那里的一举一动,才是真正牵动九州格局的关键所在。

  魏征接到圣旨后并未显得急躁。

  他深知,这类大事绝非朝夕可成,必须步步为营,深谋远虑。

  他抬眼望向龙椅上的李世民,缓缓启奏:

  “陛下,虽已寻得组建超级军团之法,但真正推行仍需时日。”

  “况且目前大唐三分之一的兵力,皆驻守在大青皇朝边境。”

  “此计若要落地,唯有等单将军回京之后方可施行。”

  “另外,潜伏于各大皇朝中的武王境圆满强者,恐怕已接近西洲天机楼。”

  “关于大青皇朝的应对之策,还需听取他们的意见。”

  “毕竟李莲英已踏入半步大天尊之境,非同小可。”

  “若不能一击毙敌,留下后患,恐将祸及诸国。”

  “试问当今九州,哪个皇朝能挡得住一位半步大天尊的刺杀?”

  “一旦帝王陨落,整个王朝必将陷入动荡。”

  顿了顿,魏征声音低沉了几分:“眼下无人敢轻举妄动,恐怕正是因为那些隐藏的武王圆满强者,正借天机楼之事试探虚实。”

  话音落下,李世民微微颔首,神色凝重。

  的确,一名行踪诡秘的半步大天尊,足以令任何皇朝寝食难安。

  所幸天机楼横空出世,吸引了天下目光,才暂缓了这场暗流涌动的危机。

  他望着殿中悬浮的国营天幕,长叹一声,语气略显疲惫:“魏征所言极是,一切且待大青之事尘埃落定后再议。”

  “只是南宋至今毫无动静,看来吕飞将并不打算插手其事。”

  “至于南汉皇帝刘秀,多半已经抵达天机楼。”

  “毕竟众人心之所系,仍是那五品灵米基础种的培育之法。”

  “若非天机楼突然现世,再过五百年,南汉必凭此术称霸九州。”

  “即便现在,想从南汉手中换得此法,也定要付出沉重代价……只希望刘秀莫要漫天要价。”

  “九大皇朝虽暂时达成共识,但这不过是风平浪静的表象,暗地里的刀光剑影从未停歇。”

  说罢,李世民仰头望向殿外苍穹,短短数日,世事变幻令人唏嘘。

  若非大唐眼下局势未稳,他真想亲赴西洲,亲眼看看那天机楼究竟藏着何等玄机,或许还能另有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