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轻叹一声,语气凝重起来:

  “如今九州风云变幻,九大皇朝并立,谁想站稳脚跟,终究得凭实力说话。”

  “一旦联盟成形,必然要有主导者。

  此人不仅实力超群,更要能让各方信服。”

  “眼下,唯有大秦皇朝与大青皇朝各自拥有两支超级军团,其余皇朝皆仅有一支。”

  “随着修为提升,再配合上古战阵,战力还将倍增。”

  “一支超级军团,几乎等同于一位武皇亲临,甚至更胜一筹。”

  “这些年朕暗中搜集了不少材料,本打算筹建第三支超级军团。”

  “可资源尚缺一大块,所以……需要你魏家支援一二。”

  “你魏家虽仅有两人居庙堂高位,但其余子弟皆非庸才。

  短短二十载便占据大唐半壁酒肆江山,财力可想而知。”

  听到这里,魏征终于明白方才李世民那副欲言又止神情背后的深意——原来打的是这笔家底的主意。

  ……

  身为家族之主,他固然有权发声,却无权擅自挪用晚辈辛苦挣来的产业。

  魏氏一族人口众多,开销浩繁,每一枚铜板都有去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

  可组建超级军团,乃关乎国运的大事,他岂会袖手旁观?身为大唐宰相,为国分忧本就是分内之事。

  哪怕回家被儿孙埋怨几句,也只能硬着头皮扛下来。

  于是他沉声道:

  “陛下志在强国,臣自当竭力支持。

  只是魏家产业皆由后生独立操持,具体能拿出多少,臣不敢打包票。”

  “毕竟那是他们一砖一瓦拼出来的基业。”

  李世民闻言立刻接道:

  “只要你肯出面协调,给多给少,朕都不计较。”

  “况且以你魏家门风,断不会让朝廷难堪。”

  “若非国库实在空虚,朕也不会向你开口。”

  “此事务必隐秘行事——对外就说是你要调用家族资源,莫让人知道是朕的意思。”

  “不然你家那些嘴利的小辈,怕是连朕都要编排进市井闲话里。”

  “再配上你这张‘直言敢谏’的名声,不出三日,长安街头巷尾就得传出些离谱流言。”

  魏征连忙躬身行礼,心中却是一凛。

  皇家禁忌何其森严,私议储君已是重罪,更何况妄议天子?可陛下不仅知情,还笑着默认——这份信任,实属罕见。

  他郑重道:

  “臣叩谢陛下厚恩。”

  李世民伸手扶起他,语气温和:

  “不必拘礼。

  他们说得对不对,另说;但那份胆气,朕反而欣赏。”

  “朕做的事,对也好错也罢,终究得由后人评说。”

  “不过眼下还是有人替你说话的,其中就有你们魏家的年轻人,听说叫魏言?”

  “如今已在礼部任正四品官职,还是大唐最年轻的四品大员。”

  “外头总有人说他是沾了你的光才上去的,可他从不辩解,也没一句怨言。”

  “以他的才识与心性,将来未必不能入阁拜相。”

  “只是不知道,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将来谁能得他辅佐。”

  被搀扶起身的魏征,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应。

  若魏氏再出一位宰辅重臣,实乃家族莫大的荣耀。

  而李世民之所以提起这些,正是因魏家一脉向来不阻拦后辈直言进谏。

  一个朝廷若连真话都听不到了,离倾覆之日也就不远了。

  身为天子,李世民比谁都清楚:忠言虽刺耳,却利于行。

  否则单凭民间那些风言风语,早该抄斩满门,又怎会有今日魏征位列台阁?

  但世人如何议论,他并不挂怀。

  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江山稳固,便已足矣。

  然而当今天下动荡不安,九州风云变幻,大唐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想掌握自身命运,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支撑。

  此刻,魏征对组建所谓“超级军团”仍存疑虑,终于开口道:

  “陛下欲建新军,单靠物资恐怕远远不够。”

  “眼下我朝所用战阵,虽出自不良帅于古籍中发掘,却尚未完善,与其余皇朝相比仍有差距。”

  “更何况,若要真正成军,所需人力非同小可。”

  “一支超级军团,至少需三位陆地神仙坐镇统御;所有将士,最低也须踏入后天境界。”

  “依目前局势推演,恐怕至少得十位陆地神仙级强者压阵,方能发挥战阵之威。”

  “至于兵卒修为,恐怕还得提升至先天境——修为太浅者,肉身承受不住血气奔涌,强行列阵反会伤及自身。”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毕竟如今对手日益强大,军队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兵贵精而不贵多。

  如今各大皇朝,拥二三十个军团都不稀奇。

  但他们所求的,是那种一个打三四个的顶尖战力。

  昔日楚汉争霸时的精锐部队,放到今日,怕也只是寻常水平。

  正是靠着这种级别的军团,九大皇朝才能凌驾诸国之上。

  可如今形势再变,连这些“精英”也面临淘汰危机。

  倘若不革新,所谓“精锐”也不过徒有其名,毫无战力可言。

  幸而近日大唐得天道垂青,不少修炼者接连突破瓶颈。

  且越是根基扎实、境界未稳之人,突破机率越高。

  短短数月间,整个王朝的整体战力已然跃升一大截,但仍需时间沉淀。

  若再等一年,组建超级军团自然水到渠成。

  可敌人不会给他们这一年喘息之机。

  即便眼下千难万阻,也只能迎难而上——败,则大唐覆灭,万劫不复。

  绝不能将国运系于他人之手。

  想到此处,李世民缓缓开口:

  “人选一事,你不必担忧。

  不良人……也该换个身份现世了。”

  “他们为朝廷付出太多,是时候给个正式名分了。”

  说到这句时,他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沉重。

  多年来,不良人死的死、伤的伤,始终只有一个代号,无名无姓。

  岁月流转,终将湮没他们的功绩,无人记得他们曾为江山流过的血。

  这本是他们的宿命,可如今,时局变了。

  他们的身份,也可以随之改变。

  这次组建超级军团,正是最好的契机。

  魏征何等聪慧,岂会听不懂其中深意?

  可如今的大唐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若没了不良人在暗处震慑,那些藏于阴影中的魑魅魍魉,恐怕又要蠢蠢欲动。

  毕竟来自内部的背叛,往往比外敌更致命、更狠辣。

  正当魏征欲开口劝谏之际,李世民抬手制止,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他们都是大唐的功臣,朕欠他们的,已经太多了。

  这一次,不能再让他们默默无闻。”

  “解散不良人,组建新军——此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一旦超级军团成形,原先的几支精锐倒是可以裁撤一两个,调往各地维持秩序。”

  “不良人虽已解散,但余威尚存。

  更何况护国神将已然突破至武皇之境,那些世家大族若还有几分清醒,便不会轻易与朝廷作对。”

  “除非他们家族中也出了武皇级别的强者。”

  “可即便真有那一天,单个武皇也掀不起太大波澜。”

  “还有一件事值得欣喜——护国神将已将玄武战阵彻底完善。”

  “接下来组建超级军团,最关键的便是资源问题。”

  “纵然魏家愿意承担一部分,仍远远不足。”

  “魏征若有良策,不妨直言。”

  此时,魏征也终于明白李世民为何敢下此决心,执意建立新的超级军团。

  不良人确实是最佳人选。

  他们为大唐立下的功勋太多,无数人默默战死,连姓名都未曾留下,实在令人心寒。

  如今九州动荡,天地气运更迭,正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然而风险依然存在——不良人擅长刺探与暗杀,即便编入正规军,短期内也难以适应正面战场的厮杀。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实力不济。

  在其他王朝眼中,不良人本就是“大唐第二军团”的代名词。

  不过,真正的超级军团之所以能成为各朝倚仗的王牌,自有其道理。

  不良人虽有盛名,与真正历经沙场的超级军团相比,仍有差距。

  毕竟战场搏杀,和潜伏朝堂、刺杀敌首,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较量。

  但大局已定,再多犹豫也无益。

  魏征沉吟片刻,开口道:

  “资源方面,魏家可出三成,其余世家也不能置身事外。”

  “既是要建新军,那就一步到位。”

  “十位陆地神仙坐镇中枢,大宗师为将领,宗师任统帅,先天境界者为兵卒。”

  “组建两万人的铁军,借助玄武战阵之力,整体战力足以抗衡陆地神仙大圆满的存在。”

  “目前不良人中,除不良帅外,仅有四位陆地神仙。”

  “剩下的六位,需从别处抽调。所幸得天道垂青,大唐已有十二人突破至陆地神仙之境。”

  “时日一久,人数只会更多。此外,散落各地的隐世强者,也该一一招揽。”

  “毕竟皇朝气运加身,不仅能延年益寿,更有助于突破瓶颈。”

  “若有这些人加入,新军团成军之日指日可待。”

  “只是俸禄问题不容忽视。如今三大绿洲已孕育出多条灵脉,不如以洞府修炼权作为酬劳。”

  “相信足以吸引不少高手。而朝廷眼下无力开发绿洲,不如引入可靠的世家与宗门,让他们出人出力,共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