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连圣武大天尊本人,恐怕也没料到,当年斩断九州龙脉之举,会触怒那等存在。”
“若非当年大周护国玄鸟九天身负重伤,局势或许早已改写。”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事已至此,唯有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朕不信一位半步天尊级别的强者,会特意针对一个连武王都未诞生的王朝。”
“更何况那段恩怨距今已有数万年,真要算账,也该轮到隐于北宋的战神廉颇前辈来承担。”
这番话虽说得轻松,实则是苦中作乐。
毕竟谁也无法安心面对一位武王圆满境强者的威胁——一旦出手,对整个大唐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尽管李世民年过六旬,依旧筋骨强健,仍可披甲执锐、亲临战场。
然而此次变故,全因天机楼披露的情报太过震撼,才让他一时心神失守。
魏征在一旁见皇帝神色渐缓,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不由得轻叹一声。
“陛下,我们必须尽早谋划。”
“如今九大皇朝之间的征战,在真正的高人眼中,不过儿戏罢了。”
“说不定早有沉寂数万年的宗主级人物,正暗中操控局势。”
“虽然九大皇朝如今承蒙天道眷顾,享有一份气运,但也正因如此,迟早成为众矢之的。”
“况且天机楼刚透露出气运与修为突破息息相关。”
“目前九大皇朝的气运虽不足以支撑一人登临界主之位,但助人成就大天尊,却并非难事。”
话音落下,李世民面容平静,目光深远,似已在心中权衡利弊。
魏征所言极是——如今的九大皇朝,早已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
天道虽予认可,却不意味着统治者不可更替。
对那些超然存在的强者而言,谁坐龙椅无关紧要,他们只在乎利益归属。
即便妖族再度入侵九州,首要目标必然是这九大皇朝。
比起那些传承久远的古老势力,九大皇朝终究根基尚浅。
哪怕现在拥有十余位武王圆满强者,谁又能知晓妖魔两界究竟隐藏着多少高手?
身为宰相的魏征立于殿中,心头泛起一丝无力感。
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实力不足,才导致处处被动。
他抬眼望向前方,声音低沉却坚定:
“陛下,
大周护国玄鸟九天重伤之事,不出几日便会传遍各朝。
大青皇朝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虽说当今大青帝君年纪尚轻,但在皇室近乎覆灭的情况下还能重掌江山,其城府手段绝不可轻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大青投靠九龙神宗,其余六大皇朝恐怕也会顺势退让。”
“一旦形成合势,对我大唐极为不利。
看来,我们只能做最坏的准备了。”
边境十二城已然收复,总算是给天下黎民一个交代。
纵然无法一举覆灭大青皇朝,但那祸乱之源必须伏诛,否则何以告慰阵亡将士的英灵,又怎能抚平百姓心头的血债?
这是大唐最后的底线,亦是不容践踏的尊严。
这些后果,李世民早已预料,可他仍不愿就此罢手。
若此刻退让,日后再想雪耻,恐怕再无机会。
如今大唐的兴衰,成也天机楼,败亦天机楼。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料局势急转直下,进退维谷。
所幸此番并非徒劳,至少失地尽归,疆域重归完整。
国运渐盛,诸多修行者也相继突破境界。
眼下的大唐蒸蒸日上,可身为帝王的李世民却难展笑颜。
他望向苍穹深处,轻叹一声,缓缓开口:
“传密令予大将军单雄信,命他亲赴大青皇宫,面呈旨意。”
“若大青皇帝不肯交出元凶,我大唐铁骑一步不退。”
他的语气没有怒火,也不见悲戚,只是平静如水。
“顺便告诉他,他心中盘算什么,朕一清二楚。”
“倘若不愿两败俱伤,便该乖乖应下朕的条件。”
“今日的大青,早已不复昔日强盛;今日的大唐,也非当年可比。”
“朕只给他三日时间思量。”
对如今的大唐而言,所谓道义,不过是虚妄之谈。
当年大青屠戮边境十二城,手段惨绝人寰,谁曾给他们讲过道义?
若真将李世民逼至绝境,他不在乎什么正邪之名,大不了玉石俱焚。
大唐男儿尚有热血,仍有肝胆为国捐躯,为民请命。
大明皇朝。
暮色渐浓,田间农人陆续归家。
小路上,还能看见老农牵着黄牛,慢悠悠往村落走去。
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天边即将消散的晚霞,染出一片暖色。
屋舍之间,传来种种声响:有家人团聚的笑语,有孩童受责的抽泣,也有婴儿初醒的啼哭。
百姓安于其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般景象,在西洲历代王朝中虽不乏记载,真正实现的,唯有大明。
而大明最繁盛之地,莫过于其都城。
一条大江横贯皇城,支流纵横交错,自高空俯瞰,宛如一幅天然八卦图。
加之地理得天独厚,水源丰沛,在精通水系之道的修行者助力下,这里成了大明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因此,皇城之内少见高台琼楼、金殿华阁,更无喧嚣酒肆、脂粉歌坊。
朱元璋本就不喜浮华,真正的繁华集中在皇宫周边的州府市集——楼宇连绵,飞檐斗拱,商铺林立,百业兴旺。
毕竟一个王朝要兴盛,离不开这些根基。
也因此,皇宫反成整座皇城最高的建筑。
宫中,朱元璋凝视着眼前的国运天幕,眉头微皱,良久才低声道:
“天机楼从未透露上古劫难的真相,也无人敢追问。
即便问了,他们也从不应答。”
“看来,大周护国神兽玄鸟九天虽存活七万年,所历之事,仍未触及真正的隐秘。”
“她多半岁月都在疗伤,而凤凰一族的气运,早被圣兽界之主取走。”
“玄鸟并非那些强者的真正目标,否则以她重伤之躯,即便藏身九州大陆泰山龙脉,也难逃一死。”
“此事,人界之主必然早已察觉。
毕竟玄鸟诞生于九州,岂会毫无反应?”
“那他为何迟迟不出手夺气运?难道另有所图?”
“抑或……人界之主,本就是幕后之人?”
朱元璋默然,心绪翻涌。
他不知猜想是否属实,却觉其中自有逻辑。
哪怕人界之主在玄鸟降世之初便出手控制,也不至于酿成后来诸多变故。
殿侧伫立四位国公,年岁最长、资历最深者,乃徐国公徐达。
他不仅是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幼时故交。
也察觉到朱元璋神色有异,便上前说道。
“陛下,不必过分忧虑。”
“天下之事繁杂,不是所有都需由朝廷亲力亲为。”
“饭量有多大,就吃多少饭;本事有多大,就担多大责任。”
“不管七万年前那些陈年旧事藏着什么隐秘,又发生过何等变故,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年的局中人。”
“当务之急,是集中全力增强国本,争取在九州之中立住脚跟,掌握话语权。”
话音刚落,龙椅上的朱元璋忽然朗声大笑。
“哈哈哈!”
“徐达还是那个徐达,性子依旧敞亮。”
“说得对啊,七万年前的事,和今日的大明有何干系?”
“在天机楼现世之前,谁能料到世间竟有如此多陆地神仙?谁又能想到,凡人之上还有更高境界?”
“又有谁会相信,九大皇朝里竟藏着武王圆满级别的存在?”
“如今强者纷纷现身,虽是盛世征兆,却也暗藏祸端。”
“只盼天机楼真有压制这些人的手段,否则一旦乱局爆发,九族百姓恐怕难逃劫难。”
说罢,他抬眼望向徐达,语气一转,郑重道:
“既然要强盛国力,你这位国公就得带头表率。”
“眼下灵气复苏迅猛,不少困于瓶颈多年的修行者都已突破关隘。”
“而大明所传战阵源自上古,据太子所言,目前能启用的不过是最低一层。”
“这意味着我大明军伍亟需更新换代。你们各家子弟修行根基不弱,尤其是那些赋闲在家的护卫,不如尽数编入即将扩编的新军。”
此言一出,在场四位国公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这算哪门子事?刚被抽走一批资源,现在连人都要挖。
若只是送自家后辈入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身份摆在那里,子孙进军团自有优待,还能借朝廷之力培养,省下不少心血。
若有战功,兴许还能挣个侯爵封号。
要知道国公之位不可世代承袭,一旦身死,后代最高只能封侯。
可要把贴身护卫调入军队,那真是剜心割肉了。
这些亲卫虽得朝廷些许供养,大半开销仍出自各府私库。
国公位高权重,仇家无数,谁敢不留后手?性命攸关之际,靠的就是这些人保命。
国公府十万亲卫,昔日最低也是先天境,如今少说都是宗师修为,再结成战阵,足以抗衡武皇级强者。
其余三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徐达身上,等他开口回应。
毕竟这十万护卫,几乎耗去各家一半财力。
哪怕府邸再殷实,这般抽调也吃不消。
……
“就连圣武大天尊本人,恐怕也没料到,当年斩断九州龙脉之举,会触怒那等存在。”
“若非当年大周护国玄鸟九天身负重伤,局势或许早已改写。”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事已至此,唯有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朕不信一位半步天尊级别的强者,会特意针对一个连武王都未诞生的王朝。”
“更何况那段恩怨距今已有数万年,真要算账,也该轮到隐于北宋的战神廉颇前辈来承担。”
这番话虽说得轻松,实则是苦中作乐。
毕竟谁也无法安心面对一位武王圆满境强者的威胁——一旦出手,对整个大唐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尽管李世民年过六旬,依旧筋骨强健,仍可披甲执锐、亲临战场。
然而此次变故,全因天机楼披露的情报太过震撼,才让他一时心神失守。
魏征在一旁见皇帝神色渐缓,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不由得轻叹一声。
“陛下,我们必须尽早谋划。”
“如今九大皇朝之间的征战,在真正的高人眼中,不过儿戏罢了。”
“说不定早有沉寂数万年的宗主级人物,正暗中操控局势。”
“虽然九大皇朝如今承蒙天道眷顾,享有一份气运,但也正因如此,迟早成为众矢之的。”
“况且天机楼刚透露出气运与修为突破息息相关。”
“目前九大皇朝的气运虽不足以支撑一人登临界主之位,但助人成就大天尊,却并非难事。”
话音落下,李世民面容平静,目光深远,似已在心中权衡利弊。
魏征所言极是——如今的九大皇朝,早已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
天道虽予认可,却不意味着统治者不可更替。
对那些超然存在的强者而言,谁坐龙椅无关紧要,他们只在乎利益归属。
即便妖族再度入侵九州,首要目标必然是这九大皇朝。
比起那些传承久远的古老势力,九大皇朝终究根基尚浅。
哪怕现在拥有十余位武王圆满强者,谁又能知晓妖魔两界究竟隐藏着多少高手?
身为宰相的魏征立于殿中,心头泛起一丝无力感。
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实力不足,才导致处处被动。
他抬眼望向前方,声音低沉却坚定:
“陛下,
大周护国玄鸟九天重伤之事,不出几日便会传遍各朝。
大青皇朝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虽说当今大青帝君年纪尚轻,但在皇室近乎覆灭的情况下还能重掌江山,其城府手段绝不可轻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大青投靠九龙神宗,其余六大皇朝恐怕也会顺势退让。”
“一旦形成合势,对我大唐极为不利。
看来,我们只能做最坏的准备了。”
边境十二城已然收复,总算是给天下黎民一个交代。
纵然无法一举覆灭大青皇朝,但那祸乱之源必须伏诛,否则何以告慰阵亡将士的英灵,又怎能抚平百姓心头的血债?
这是大唐最后的底线,亦是不容践踏的尊严。
这些后果,李世民早已预料,可他仍不愿就此罢手。
若此刻退让,日后再想雪耻,恐怕再无机会。
如今大唐的兴衰,成也天机楼,败亦天机楼。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料局势急转直下,进退维谷。
所幸此番并非徒劳,至少失地尽归,疆域重归完整。
国运渐盛,诸多修行者也相继突破境界。
眼下的大唐蒸蒸日上,可身为帝王的李世民却难展笑颜。
他望向苍穹深处,轻叹一声,缓缓开口:
“传密令予大将军单雄信,命他亲赴大青皇宫,面呈旨意。”
“若大青皇帝不肯交出元凶,我大唐铁骑一步不退。”
他的语气没有怒火,也不见悲戚,只是平静如水。
“顺便告诉他,他心中盘算什么,朕一清二楚。”
“倘若不愿两败俱伤,便该乖乖应下朕的条件。”
“今日的大青,早已不复昔日强盛;今日的大唐,也非当年可比。”
“朕只给他三日时间思量。”
对如今的大唐而言,所谓道义,不过是虚妄之谈。
当年大青屠戮边境十二城,手段惨绝人寰,谁曾给他们讲过道义?
若真将李世民逼至绝境,他不在乎什么正邪之名,大不了玉石俱焚。
大唐男儿尚有热血,仍有肝胆为国捐躯,为民请命。
大明皇朝。
暮色渐浓,田间农人陆续归家。
小路上,还能看见老农牵着黄牛,慢悠悠往村落走去。
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天边即将消散的晚霞,染出一片暖色。
屋舍之间,传来种种声响:有家人团聚的笑语,有孩童受责的抽泣,也有婴儿初醒的啼哭。
百姓安于其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般景象,在西洲历代王朝中虽不乏记载,真正实现的,唯有大明。
而大明最繁盛之地,莫过于其都城。
一条大江横贯皇城,支流纵横交错,自高空俯瞰,宛如一幅天然八卦图。
加之地理得天独厚,水源丰沛,在精通水系之道的修行者助力下,这里成了大明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因此,皇城之内少见高台琼楼、金殿华阁,更无喧嚣酒肆、脂粉歌坊。
朱元璋本就不喜浮华,真正的繁华集中在皇宫周边的州府市集——楼宇连绵,飞檐斗拱,商铺林立,百业兴旺。
毕竟一个王朝要兴盛,离不开这些根基。
也因此,皇宫反成整座皇城最高的建筑。
宫中,朱元璋凝视着眼前的国运天幕,眉头微皱,良久才低声道:
“天机楼从未透露上古劫难的真相,也无人敢追问。
即便问了,他们也从不应答。”
“看来,大周护国神兽玄鸟九天虽存活七万年,所历之事,仍未触及真正的隐秘。”
“她多半岁月都在疗伤,而凤凰一族的气运,早被圣兽界之主取走。”
“玄鸟并非那些强者的真正目标,否则以她重伤之躯,即便藏身九州大陆泰山龙脉,也难逃一死。”
“此事,人界之主必然早已察觉。
毕竟玄鸟诞生于九州,岂会毫无反应?”
“那他为何迟迟不出手夺气运?难道另有所图?”
“抑或……人界之主,本就是幕后之人?”
朱元璋默然,心绪翻涌。
他不知猜想是否属实,却觉其中自有逻辑。
哪怕人界之主在玄鸟降世之初便出手控制,也不至于酿成后来诸多变故。
殿侧伫立四位国公,年岁最长、资历最深者,乃徐国公徐达。
他不仅是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幼时故交。
也察觉到朱元璋神色有异,便上前说道。
“陛下,不必过分忧虑。”
“天下之事繁杂,不是所有都需由朝廷亲力亲为。”
“饭量有多大,就吃多少饭;本事有多大,就担多大责任。”
“不管七万年前那些陈年旧事藏着什么隐秘,又发生过何等变故,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年的局中人。”
“当务之急,是集中全力增强国本,争取在九州之中立住脚跟,掌握话语权。”
话音刚落,龙椅上的朱元璋忽然朗声大笑。
“哈哈哈!”
“徐达还是那个徐达,性子依旧敞亮。”
“说得对啊,七万年前的事,和今日的大明有何干系?”
“在天机楼现世之前,谁能料到世间竟有如此多陆地神仙?谁又能想到,凡人之上还有更高境界?”
“又有谁会相信,九大皇朝里竟藏着武王圆满级别的存在?”
“如今强者纷纷现身,虽是盛世征兆,却也暗藏祸端。”
“只盼天机楼真有压制这些人的手段,否则一旦乱局爆发,九族百姓恐怕难逃劫难。”
说罢,他抬眼望向徐达,语气一转,郑重道:
“既然要强盛国力,你这位国公就得带头表率。”
“眼下灵气复苏迅猛,不少困于瓶颈多年的修行者都已突破关隘。”
“而大明所传战阵源自上古,据太子所言,目前能启用的不过是最低一层。”
“这意味着我大明军伍亟需更新换代。你们各家子弟修行根基不弱,尤其是那些赋闲在家的护卫,不如尽数编入即将扩编的新军。”
此言一出,在场四位国公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这算哪门子事?刚被抽走一批资源,现在连人都要挖。
若只是送自家后辈入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身份摆在那里,子孙进军团自有优待,还能借朝廷之力培养,省下不少心血。
若有战功,兴许还能挣个侯爵封号。
要知道国公之位不可世代承袭,一旦身死,后代最高只能封侯。
可要把贴身护卫调入军队,那真是剜心割肉了。
这些亲卫虽得朝廷些许供养,大半开销仍出自各府私库。
国公位高权重,仇家无数,谁敢不留后手?性命攸关之际,靠的就是这些人保命。
国公府十万亲卫,昔日最低也是先天境,如今少说都是宗师修为,再结成战阵,足以抗衡武皇级强者。
其余三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徐达身上,等他开口回应。
毕竟这十万护卫,几乎耗去各家一半财力。
哪怕府邸再殷实,这般抽调也吃不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