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狼子野心 第一百零九章暂时退让

小说:公主她狼子野心 作者:小塘春水 更新时间:2025-11-10 04:11:57 源网站:2k小说网
  ();

  立政殿的朱红殿门在身后沉沉合拢,将外界所有的光线与声响都隔绝开来。

  萧玥挺直了一路的脊背,在踏入寝殿的瞬间,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她没有唤人伺候,也没有理会书仪在身后焦急的低唤,只哑声丢下一句“任何人不得打扰”,便反手落锁,将自己关在寝殿内。

  殿外,书仪急得团团转,几次抬手欲叩门,又都无力地垂下。她从未见过殿下如此失态。以往的殿下,便是天塌下来,也自有一份沉稳气度,何曾像今日这般。

  还好灵素沉稳,踌躇片刻,便对书仪低声道:“我守在这里,你且去请章嬷嬷来。”

  如今立政殿中,若说还有谁能叩开殿下心扉,恐怕唯有这位看着殿下长大的老人了。只是章嬷嬷如今更多时候在崇文馆照顾七殿下,书仪再不敢耽搁,提裙便朝着崇文馆的方向疾步而去。

  萧玥倚在榻上,脸上并无伤心之色。立政殿的宫人虽然不知具体发生了何事,但弘德帝命人将奏章取回,也猜到了几分,是以皆以为萧玥必然心中不愉。

  起初萧玥确实如众人以为的那样,但她好歹也是弘德帝亲自教养的,如若真的这般沉不住气,那实在是有愧于这些年的教导与历练。

  “朕顶着‘牝鸡司晨’的非议将你捧到人前……”

  “你这是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更是置朕的苦心于不顾!”

  “安心留在宫中备嫁吧。”

  这些话反复回荡在萧玥耳边,此刻冷静下来,她才品出了更深的味道。父皇震怒的背后,不仅仅是“玄枭卫”本身,更是因为她违背了帝王意愿,换个人或许就以大不敬论罪了。

  弘德帝可以允许她参政,可以赋予她权柄,甚至可以默许她培养自己的势力,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在他的掌控之内,必须由他给予,而不能由她自行索取,尤其不能是触碰他逆鳞的索取。

  这些话早在当初陈宁被擒之后弘德帝就说过,只是她在鲜花着锦中日渐忘却帝王是不可挑衅的。她成长得太快,羽翼渐丰,妄图脱离帝王的掌控。这才是真正触怒弘德帝的原因。

  想通了这一点,萧玥心中那点委屈骤然淡去,弘德帝仍是那个疼爱她的父亲,但他更是大梁的皇帝。在触及皇权根本、帝王威严的问题上,父女之情也需退让。

  他罚她,是惩戒,是警告,或许也是一种保护。在她引起宗室朝臣攻讦之前,抢先一步将她按下,让她暂时离开风口浪尖。

  那么,她此刻该如何?

  抗争?哭诉?那只会让弘德帝以为她恃宠而骄,不堪大用。

  唯一正确的路,就是顺从他的意志。

  他不是让她“安心备嫁”吗?那她便做出安心备嫁的样子;他不是收回了她参政的权力吗?那她便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

  示弱,蛰伏,静待时机。

  萧玥长长舒了一口气,胸中的滞涩感一扫而空。她站起身,走到妆奁前,对镜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和衣襟,镜中的人影眼神已然恢复了惯有的清明与坚定,甚至比以往更深沉了几分。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了章嬷嬷的声音:“殿下,老奴听闻您身子不适,特来瞧瞧。”

  萧玥嘴角弯了一下,知道是书仪来的救兵到了。身在皇室,总要学会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适时的退步也许可以换来更多的收获。

  她步履从容地走向殿门,亲手拔下了那沉重的门栓。

  “嬷嬷怎么来了?准是书仪这个耳报神在嬷嬷跟前说嘴。”

  见萧玥还有心情说笑,章嬷嬷心下送了一口气,便知算不得什么大事,笑着说道:“殿下可别说书仪,这事儿得怨您,多大的人了,还耍小孩子脾气。”

  将章嬷嬷引进殿内,萧玥正色道:“嬷嬷放心,我自有计较。”

  章嬷嬷也只是听了书仪说了一嘴,并不知晓内情,原本想问上一问,但萧玥都这么说了,她便也不多嘴了。

  萧玥也无意多说,毕竟此事也不方便与人说道,安抚了章嬷嬷几句便岔开话题了。

  “嬷嬷照顾玉郎辛苦,我如今得闲,待他下了学,嬷嬷便一道用晚膳吧,正好嬷嬷也许久未陪我睡觉了。”

  章嬷嬷满脸慈爱,拍了拍萧玥的手背,道:“殿下还像小时候一样。”

  晚间,崇文馆的课业刚散,萧琛便冲进了立政殿。

  “阿姊!”清脆的童声传来,人未到,声先至。萧琛如今已抽条了些,但脸上仍带着孩童的圆润,一双眼睛酷似其母郑皇后,清澈明亮。

  萧玥伸手接住扑过来的弟弟,摸了摸他的头:“今日功课可还顺利?太傅可有夸你?”

  “太傅夸我《论语》解得好!”萧琛挺起小胸脯,满脸得意,随即又想起什么,凑到萧玥耳边,小大人似的压低声音,“阿姊,我下学回来时,听见两个小太监在嚼舌根,说……说阿姊以后不管朝堂上的事了,是真的吗?”

  孩子的眼睛清澈见底,带着毫不掩饰的担忧。他虽年幼,但在宫中长大,感知尤为敏锐。

  萧玥心中微涩,面上却笑意不变,牵着他的手走到膳桌旁:“阿姊只是最近有些累了,想多陪陪玉郎读书习字,不好吗?朝堂上的事,有阿耶和诸位大臣呢。”

  章嬷嬷在一旁布菜,闻言动作微顿,心疼地看了萧玥一眼,却并未插言。

  “好!”萧琛用力点头,显然更高兴阿姊能多陪他,“那阿姊明日还教我读《史记》吗?我想听淮阴侯的故事!”

  “自然要教。”萧玥夹了一筷子他爱吃的清蒸鲈鱼到他碗里,温柔道:“不过玉郎要记住,读史不止是听故事,更要明得失。淮阴侯韩信,为何能成就百世功业,又为何不得善终?这其中的道理,比故事本身更重要。”

  萧琛似懂非懂,但依旧认真点头:“玉郎记住了!”

  用罢晚膳,姐弟二人在灯下又看了一会儿书,主要是萧琛在叽叽喳喳地说,萧玥含笑听着。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窗上,显得温馨而安宁。

  夜深人静,萧琛毕竟年纪小,已然困倦,被乳母带去安寝。章嬷嬷如同她幼时一般,与萧玥同榻而眠。

  宫灯次第熄灭,只留墙角一盏守夜的长明灯散发着昏黄柔和的光。

  萧玥躺在锦帐内,听着身旁章嬷嬷平稳的呼吸声,心绪彻底平静下来。白日的风波并未在她心中留下太多伤痕,反而让她更加清醒。

  弘德帝给的这条路,她不仅要走,还要走得漂亮,走得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错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暂时的退让,是为了将来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想到此,她缓缓闭上眼,呼吸逐渐变得绵长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