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夫们吃煎饼果子时的样子,吸引了一个穿着体面的男人走过来。
“给我来一个尝尝,配碗你们的杂烩羹。”
林知夏见来人面熟,猜到是之前吃杂烩羹的常客,笑着应下。
“诶!您先坐下,先给您上杂烩羹,煎饼果子马上就好!”
林知夏说着,苏慧娘先舀了一碗煎饼果子放在桌上。
林知夏麻利地做好煎饼,男人刚舀起碗里热腾腾的杂烩羹。
就着杂烩羹,他三下五除二吃完,意犹未尽地抹抹嘴。
“再来一个……两个煎饼果子带走。”
见这些吃东西的人都吃得满意,其他观望的人也心动了。
但还是有人嘀咕。
“一天早膳就要十四文,天天吃可吃不起。”
林知夏闻言,擦擦手笑着开口。
“各位客官,若是常客,可以办个会员。”
“会员是何意啊?”
还在等煎饼果子的男子询问。
“会员就相当于一个约定,约好您往后还来我的摊位上吃东西,您花二十文办个木牌,往后煎饼果子和杂烩羹都比别人便宜两文。”
“还未吃东西就要先给钱!你这不是骗人嘛!”
林知夏刚说完,就立马有人跳出来反驳。
“这二十文钱之后您不打算来吃了,可以拿着木牌来找我们将这二十文还回去就行。”
林知夏见状,立马出言解释。
“那也成啊!实打实便宜了,但还能还钱嘞!”
站在摊位前的人已经开始心动了。
“煎饼果子九文?杂烩羹三文?”一个船工眼睛一亮,“那十二文就够了!和吃馒头的钱差不多!”
馒头噎死人,还没啥味道。
若是想吃出点味道和油水,还得从家里带点菜配着吃。
实在是不如煎饼果子配热乎乎的杂烩羹好啊!
“正是。”林知夏点头,“不过木牌要明日才开始**,今天还是原价。”
方才犹豫的人立即挤上前开口,“那我明日定来办一个!”
“我也要办!”
“你们办归办!先让一让,我今天就要尝尝这煎饼果子的咸淡!闻着味道香死我了!”
越来越多人都被香味吸引过来了,摊位前又围满了人。
而且煎饼果子配上杂烩羹已经成了标配,一个时辰下来,连带来的陶碗都被用光了,但要吃杂烩羹的人还越来越多。
一连忙了快三个时辰,等客人散了之后,林知夏的手脚也开始发软。
忙起来的时候不觉得,等松懈下来之后才觉得累。
“娘,咱们先把碗筷收好吧,回去之后再好好休息。”
林知夏说话间已经开始搬桌椅了。
“好。”
母女俩都不是拖沓的人,很快就将摊位收拾妥当。
苏慧娘正弯腰系车绳,车轱辘旁堆着空的杂粮面袋子。
风一吹,袋子角轻轻晃着。
“哟,这是忙完啦?”
一声阴阳怪气的笑突然飘过来。
林知夏抬头,就见斜对面卖烧饼的王老三靠在他那熏得发黑的烧饼炉上。
手里捏着块没揉开的面团,指腹上沾着焦黄色的面渣。
他眯着眼扫过林知夏的推车,目光在空碗堆上打了个转,嘴角撇得能挂油瓶。
“怪不得我这晌午没卖出去几个烧饼,合着都被你这煎饼果子勾走了?二十文办个木牌就敢说便宜,这不就是圈**的钱么?”
苏慧**手顿了顿,想拉林知夏的衣角,却被女儿轻轻按住。
林知夏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周围收拾摊位的小贩都能听见。
“王大叔这话就怪了,我这会员木牌,客人愿意办是因为往后能省两文,不想办随时能退钱,怎么就成圈钱了?”
她往前走了两步,目光落在王老三炉边那盘凉透的烧饼上。
饼皮泛着干硬的黄,芝麻稀稀拉拉粘在上面,一看就是放了许久。
“再说了,客人们来我这儿,是因为煎饼果子脆,杂烩羹鲜,吃得舒坦。
王大叔要是觉得生意不好,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把烧饼揉得软和些,火候控得匀些,总比站在这儿说酸话强,您说对不?”
王老三的脸腾地红了,捏着面团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泛了白。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可话到嘴边,看着周围小贩们若有似无的笑意,又咽了回去。
方才林知夏说的都是实情,他方才看见好几个老主顾捧着杂烩羹吃得香,心里早就憋了股子酸气。
这会儿被戳穿,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你……你懂什么!”
王老三憋了半天,只挤出这么一句,随手把面团往案板上一摔,面团弹起来,沾了层灰。
他不敢再看林知夏,慌忙抓过烧饼炉旁的推车把手,“吱呀” 一声推着车就走。
车轱辘碾过石板路,震得车上凉透的烧饼掉了一个。
他也没回头捡,慌慌张张地消失在巷口。
苏慧娘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林知夏的胳膊。
“我家知夏就是有主意,没让他欺负了去。”
林知夏弯唇笑了笑,伸手帮母亲把最后剩下的半袋杂粮面搬上车。
“娘,咱们也回家吧。”
等到家后,母女二人热了早上剩在锅里的饭菜,吃完舒坦睡了个午觉,再起来已经临近申时(下午三点)。
“夏儿,咱们还要做木牌呢!得抓紧时间了!一会儿天黑了。”
苏慧娘没想到自己一觉能睡这么久,去后院搬木柴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
“娘,别急,咱们天黑之前做出来三十个木牌就成,没那么多人办会员的。”
林知夏说这话也是为了不让苏慧娘有太高的期待。
人一旦有期待之后,没达到自己设想的东西就容易有落差。
“就只做三十个吗?今日咱们摊位前还有那么多人来,三十个恐怕不够……”
“娘,咱们若是一下子放出去很多木牌,你信不信刚吃完优惠过后的煎饼果子和杂烩羹,这些人就会找咱们退钱。”
苏慧娘突然被林知夏点醒。
“那咱们怎么办?不给吗?”
“当然要给,但要限量给出去,一天最多给十五个人办。
人多了就没木牌了,这样即便这十五个人当天就退了,那也可以让没办成的来办。”
船夫们吃煎饼果子时的样子,吸引了一个穿着体面的男人走过来。
“给我来一个尝尝,配碗你们的杂烩羹。”
林知夏见来人面熟,猜到是之前吃杂烩羹的常客,笑着应下。
“诶!您先坐下,先给您上杂烩羹,煎饼果子马上就好!”
林知夏说着,苏慧娘先舀了一碗煎饼果子放在桌上。
林知夏麻利地做好煎饼,男人刚舀起碗里热腾腾的杂烩羹。
就着杂烩羹,他三下五除二吃完,意犹未尽地抹抹嘴。
“再来一个……两个煎饼果子带走。”
见这些吃东西的人都吃得满意,其他观望的人也心动了。
但还是有人嘀咕。
“一天早膳就要十四文,天天吃可吃不起。”
林知夏闻言,擦擦手笑着开口。
“各位客官,若是常客,可以办个会员。”
“会员是何意啊?”
还在等煎饼果子的男子询问。
“会员就相当于一个约定,约好您往后还来我的摊位上吃东西,您花二十文办个木牌,往后煎饼果子和杂烩羹都比别人便宜两文。”
“还未吃东西就要先给钱!你这不是骗人嘛!”
林知夏刚说完,就立马有人跳出来反驳。
“这二十文钱之后您不打算来吃了,可以拿着木牌来找我们将这二十文还回去就行。”
林知夏见状,立马出言解释。
“那也成啊!实打实便宜了,但还能还钱嘞!”
站在摊位前的人已经开始心动了。
“煎饼果子九文?杂烩羹三文?”一个船工眼睛一亮,“那十二文就够了!和吃馒头的钱差不多!”
馒头噎死人,还没啥味道。
若是想吃出点味道和油水,还得从家里带点菜配着吃。
实在是不如煎饼果子配热乎乎的杂烩羹好啊!
“正是。”林知夏点头,“不过木牌要明日才开始**,今天还是原价。”
方才犹豫的人立即挤上前开口,“那我明日定来办一个!”
“我也要办!”
“你们办归办!先让一让,我今天就要尝尝这煎饼果子的咸淡!闻着味道香死我了!”
越来越多人都被香味吸引过来了,摊位前又围满了人。
而且煎饼果子配上杂烩羹已经成了标配,一个时辰下来,连带来的陶碗都被用光了,但要吃杂烩羹的人还越来越多。
一连忙了快三个时辰,等客人散了之后,林知夏的手脚也开始发软。
忙起来的时候不觉得,等松懈下来之后才觉得累。
“娘,咱们先把碗筷收好吧,回去之后再好好休息。”
林知夏说话间已经开始搬桌椅了。
“好。”
母女俩都不是拖沓的人,很快就将摊位收拾妥当。
苏慧娘正弯腰系车绳,车轱辘旁堆着空的杂粮面袋子。
风一吹,袋子角轻轻晃着。
“哟,这是忙完啦?”
一声阴阳怪气的笑突然飘过来。
林知夏抬头,就见斜对面卖烧饼的王老三靠在他那熏得发黑的烧饼炉上。
手里捏着块没揉开的面团,指腹上沾着焦黄色的面渣。
他眯着眼扫过林知夏的推车,目光在空碗堆上打了个转,嘴角撇得能挂油瓶。
“怪不得我这晌午没卖出去几个烧饼,合着都被你这煎饼果子勾走了?二十文办个木牌就敢说便宜,这不就是圈**的钱么?”
苏慧**手顿了顿,想拉林知夏的衣角,却被女儿轻轻按住。
林知夏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周围收拾摊位的小贩都能听见。
“王大叔这话就怪了,我这会员木牌,客人愿意办是因为往后能省两文,不想办随时能退钱,怎么就成圈钱了?”
她往前走了两步,目光落在王老三炉边那盘凉透的烧饼上。
饼皮泛着干硬的黄,芝麻稀稀拉拉粘在上面,一看就是放了许久。
“再说了,客人们来我这儿,是因为煎饼果子脆,杂烩羹鲜,吃得舒坦。
王大叔要是觉得生意不好,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把烧饼揉得软和些,火候控得匀些,总比站在这儿说酸话强,您说对不?”
王老三的脸腾地红了,捏着面团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泛了白。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可话到嘴边,看着周围小贩们若有似无的笑意,又咽了回去。
方才林知夏说的都是实情,他方才看见好几个老主顾捧着杂烩羹吃得香,心里早就憋了股子酸气。
这会儿被戳穿,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你……你懂什么!”
王老三憋了半天,只挤出这么一句,随手把面团往案板上一摔,面团弹起来,沾了层灰。
他不敢再看林知夏,慌忙抓过烧饼炉旁的推车把手,“吱呀” 一声推着车就走。
车轱辘碾过石板路,震得车上凉透的烧饼掉了一个。
他也没回头捡,慌慌张张地消失在巷口。
苏慧娘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林知夏的胳膊。
“我家知夏就是有主意,没让他欺负了去。”
林知夏弯唇笑了笑,伸手帮母亲把最后剩下的半袋杂粮面搬上车。
“娘,咱们也回家吧。”
等到家后,母女二人热了早上剩在锅里的饭菜,吃完舒坦睡了个午觉,再起来已经临近申时(下午三点)。
“夏儿,咱们还要做木牌呢!得抓紧时间了!一会儿天黑了。”
苏慧娘没想到自己一觉能睡这么久,去后院搬木柴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
“娘,别急,咱们天黑之前做出来三十个木牌就成,没那么多人办会员的。”
林知夏说这话也是为了不让苏慧娘有太高的期待。
人一旦有期待之后,没达到自己设想的东西就容易有落差。
“就只做三十个吗?今日咱们摊位前还有那么多人来,三十个恐怕不够……”
“娘,咱们若是一下子放出去很多木牌,你信不信刚吃完优惠过后的煎饼果子和杂烩羹,这些人就会找咱们退钱。”
苏慧娘突然被林知夏点醒。
“那咱们怎么办?不给吗?”
“当然要给,但要限量给出去,一天最多给十五个人办。
人多了就没木牌了,这样即便这十五个人当天就退了,那也可以让没办成的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