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92章 慕容德心态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王愔之并未急于攻打魏人的营垒,他只是在山顶,以床弩居高临下向下射击,起疲敌扰敌之用。

  凭心而论,他不乏想让鲜卑继续自相残杀的念头。

  他来杀,一击杀一个,而鲜卑人自相残杀,一次死两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自从夺了尧王山之后,慕容德再未遣兵出城,拓跋仪也停止了挖掘沟濠,三方局势很诡异的平静下来。

  慕容德已经六十多了,这辈子也活够了,可是广固城里,还有慕容氏贵族三千余人。

  如今慕容熙只领辽东一隅苦寒之地,慕容垂的后代,也在不停地内乱中死伤惨重,以致于原燕主慕容盛在**中被杀之后,居然由慕容熙这个小叔叔当了皇帝。

  可见慕容氏人丁之凋零。

  他要为慕容氏仅存的有生力量而拼搏。

  只是再看身后,连最勇的慕容钟都仿佛失了斗志,两眼发白。

  是的,广固虽险,但还要配合周边的山川地形来守,尤其是临朐与临淄。

  临淄扼守莱芜谷东北口,一旦丢失,敌军便会源源不断地自莱芜谷出击,兵临广固城下,是谓必守之城。

  而临朐是穆陵关的腹地,在关城丢失之后,临朐城就要承担阻遏敌军,乃至重新夺回关城的重任。

  可如今,临淄不战而降,投了拓跋仪,临朐是他自己放弃,白白送给了晋人。

  现两路敌军兵临城下,广固只是一座孤城罢了。

  第一圈围城的是魏人,而晋人,堵着尧王山,断去了慕容氏南下之路,东面还有不其,泛海而走也变得不可能。

  原先他的计划是让晋人与魏人两方狗咬狗,他来渔翁得利,可是魏人在晋人面前,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连尧王山都丢了。

  魏人的营寨完全暴露在了晋人的眼皮子底下,并且双方转为对恃阶段,不再大打出手了,让他心里时而颓丧,又时而有不甘之意。

  他还未完全死心,还抱有一丝幻想。

  毕竟城中尚有慕容氏精兵万余,如果魏人与晋人鏖战之时,自己趁势杀出,未必不能扭转乾坤。

  但是,该如何才能让魏人与晋人大打出手呢?

  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拿不出什么筹码。

  闾丘光站在慕容德身后,心急如焚。

  如果广固能守住,他不介意在广固逍遥快活,毕竟凭着闾丘氏的名头,慕容德只能倚重他,要靠他的名望统治青州。

  但眼下,已经不可能了,青州要么属于魏国,要么归属王愔之,巨头碰撞的时代即将到来,就如战国时期,七国互相吞并搏杀,最终迎来了大一统时代。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如不顺从历史大势,只会被碾成粉身碎骨。

  对于这一点,他是有深刻认知的。

  魏国有了拓跋珪这个雄主,晋国又出了王愔之这一不世之才,听说还有个叫刘寄奴,虽出身较低,却也不可小觑。

  而姚秦虽衰弱,但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正在崛起。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雄主之间,必然碰撞,直至剩下最后一位。

  换言之,割据一方,做土皇帝的好日子过去了,闾丘氏要想不被历史车轮碾碎,就只能择一方明主而事之。

  身为汉人,他自然心向王愔之,更何况,他与王愔之在不其打过交道,此人很讲规矩,言行举止很有分寸,兵法韬略也是上上之选。

  又是高门甲族出身,投王愔之,即便没立太大的功劳,也不会祸及宗族。

  他记得徐州的刘元孙,与刘牢之同宗,但王愔之并未报复竹亭里刘氏,反拜刘元孙为徐州大中正。

  一州大正中,可聚一州的人望,清贵之极。

  说明王愔之是妥妥的仁主啊。

  谁不喜欢仁主?

  而拓跋珪不同,崔逞仅因一句话说错就被杀,这样的主公,谁爱投谁去投,反正他闾丘家不去。

  闾丘光又看向了慕容德。

  此人虽是异族,却未负一个德字,主政青州以来,并无多少劣迹,反善待士族豪强,即便最近因不其失陷而互相猜忌,却情有可缘。

  而他闾丘光,并非血冷心狠之辈,很想为慕容德做些什么,至少让慕容氏不因广固陷落从而灭绝。

  “陛下。”

  闾丘光清咳两声,谏道:“天下鼎沸,已百年矣,青州你来我往,前有苟晞、曹嶷之辈,后有石勒石虎叔侄,又有苻秦占据,黎元困乏,十不存一。

  陛下自入青州以来,礼遇父老、爱惜民力,难道忍心看着青州百姓于魏晋碰撞中死于非命?又或者陛下忘了当初进城时,广固父老是如何的壶浆箪食,以迎陛下的么?”

  “闾丘光!”

  有人听不下去了,斥道:“陛下礼遇于汝,汝就是这样回报?而今城中粮械充足,军兵亦不下万人,城下更是晋人与魏人狗咬狗,或还有转机,你于此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降?莫非汝忘了陛下的礼遇之恩?”

  “就知道汉人靠不住,老子先宰了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杀光城中汉人,清除后患!”

  “杀!”

  簇拥在慕容德身后的将校们吵吵嚷嚷,目眦欲裂。

  闾丘光充耳不闻,继续道:“陛下,吾闻王郎宽厚仁德,一言九鼎,他若能许刘禅孙皓之位,降之未尝不可也,总比如今坐困愁城要好。”

  闾丘光这话让那些慕容氏将领纷纷鼓噪,欲杀之。

  慕容德却未表态,好一会,才摆了摆手:“先住口,城池还未破,尔等就闹得不可开交,成何体统?”

  说罢,直接转身下了城头,一边走一边道:“广固乃坚城,敌军轻易破不得,都守好了,勿得懈怠。”

  看着慕容德远去的背影,闾丘光叹了口气。

  明摆着,慕容德还没彻底死心,仍寄期望于魏晋两败俱伤,他从中渔利。

  不到山穷水尽,难以死心啊!

  再看城下,晋人依然不紧不慢地于尧王山顶,向魏人营地发射巨箭,而魏人挤在狭窄的山道间立营,首尾难顾,这正是标准的败相之局。

  可惜慕容德看不明白,或者说看明白了,还在装糊涂。

  难道他不知道,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王愔之对异族可从来不手软,在小沛是怎么处置拓跋氏俘虏的?

  命杂胡聚而杀之!

  慕容德如顽抗到底,必被灭族。

  还得找机会劝一劝。

  却是突然间,晋军有人马下山了,约万人,其中三千人脱队而出,奔至魏人寨前邀战,各种污言秽语脱口而出,揭露拓跋氏的种种轼父杀兄之举,简直把老底都给掀翻了。

  没错,王愔之遣府兵叫战。

  跟随他出征的,除钱塘折冲府,还有彭城与小沛府兵,都来了青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