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91章 夺山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阿父,晋人攻上来了!”

  穆遂留与穆忸头兄弟,跌跌撞撞地奔了过来。

  穆崇已经全身披挂,奔出营帐。

  就见山坡上,喊杀声连成了片,虽然因着黑夜,看不太真,不过喊杀声距离山顶越来越近。

  甚至十余丈外,分布在前的亲兵已经和晋人交战了。

  火光中,晋人啊呜怪叫,人人奋不顾身,作战勇猛之极。

  魏崇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其实他们也清楚,胡人下马步战是不如晋人的,唯一倚仗的,便是稍微占点居高临下的优势,可这份优势在晋人趁夜突袭之下,也被迅速抹平。

  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连续半个月的硫酸罐轰炸,耗尽了山头守军的士气。

  一群群的胡人撒开腿向山头飞奔,战意全无。

  “阿父,快走罢,莫要落到王愔之手上被当作俘虏释放回去!”

  “是啊,迟则晚矣!”

  穆遂留与穆忸头急声劝道。

  穆崇纠结的身体都在颤抖。

  毕竟这一退,尧王山就丢了,卫王的大军将直接暴露在王愔之的兵锋之下,以王愔之那不拘一格的作战方式,他是真的怕了。

  一战被打掉了自信。

  今次或有可能大败亏输。

  如果把拓跋氏的五万精锐交待在青州,不仅再难以压服诸多杂胡,姚秦也会卷土再来,而更可虑的,还是北方的柔然。

  但是死战不退,万一被俘虏,丢的是大魏国的脸,拓跋珪格外注重脸面,当初崔逞仅因一句贵主就被杀。

  而拓跋遵即便是宗室,投闲置散的下场也历历在目。

  他可不指望拓跋珪会念着旧情,如今人人都能看出,拓跋珪天生薄情寡义,残暴不仁。

  退了无非是战败,技不如人,不丢大魏国的脸面。

  这其中的取舍,不难做出。

  “罢了,退兵!”

  穆崇猛一咬牙,大声喝道。

  “咣咣咣!”

  亲兵用力敲响铜锣。

  本来还有人凭着本能抵挡,此时也一窝蜂的往回跑。

  “阿父,快走啊!”

  穆遂留与魏忸头架起穆崇,就往山坡的另一面飞奔。

  “杀!”

  “杀!”

  吴人陆陆续续登上山头,激动而又振奋,还有人潸然流泪。

  是啊,谁说我们吴人软弱的?

  “射箭,射箭!”

  占据山顶,就达成了目标,没有人会往山下冲,毕竟山脚有什么布置,谁也不知道,黑夜里更看不清。

  不过却不妨碍向山下射箭。

  一名名弓箭手,凭着感觉,将利矢射入黑暗中,不时传来惨叫,还有重物滚落的碰撞声。

  “哈哈哈~~”

  山顶上,传来阵阵畅快的大笑。

  ……

  魏军营地!

  穆崇面如死灰,耸拉着脑袋,盘腿坐在中军大帐的一侧,身后是他的两子。

  拓跋仪高踞上首,面色阴沉。

  说起来,这次丢失尧王山他也有些责任,毕竟他没有派军接应,虽然他接应了也未必有用,说不定还会中伏,可是没有任何动作是说不过去的。

  “罢了,一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既然中间三座山头已失,再守着另六座山头已无意义,传令,着人撤回罢,再清点下回来了多少人马。”

  拓跋仪无力地摆了摆手。

  九峰是一个整体,失了任何一峰,晋人都有可能迂回到山脚下,断粮断水,两三天一围,就不战自溃。

  不要以为居然临下就占有优势,马谡以生命做了证明。

  天色渐渐亮了,营地里,士气低迷,伤兵东一团,西一陀的聚在一起,哎唷呼痛,没有人来理会他们。

  胡人军队中,不存在救治伤兵,能否挨过去,全看自己能否撑住。

  不过天气炎热,军营又人口密度大,肮脏污秽,感染的概率极大。

  几乎可以判定,受了伤就是死。

  不远处的尧王山头已经更换上了晋军的旗帜,王愔之带着众人站上山头,远眺广固。

  魏人的军营就在脚底下,当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在群山间的狭窄地带,魏人的营地如一条条长蛇盘旋在山脚,其中有大量的马匹牲畜在山坡上啃吃青草,显得很是杂乱。

  而广固城外,正有力役在挖掘濠堑将城池围死,间中散落着战斗过的痕迹。

  显然,慕容德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不时会出城打破袭战,既便没有效果,可这样的仗必须打,需要时常鼓舞士气。

  不然被围的久了,军中会死气沉沉。

  “使君,慕容德杀出来了!”

  这时,正北面的城门徐徐打开,吊桥轰的放下,一群军卒如长龙般冲了出来,足有数千人,破袭魏人的濠堑。

  顿时,战斗开打。

  刘穆之捋须笑道:“主公恰可称量下慕容德的实力。”

  王愔之微微点头。

  山底下,两军迅速接战,在长达里许的战线上尽情拼杀,一名名战士喋血倒地,无论魏人,还是燕人,都放弃了马上优势。

  唯一所恃的,便是弓箭。

  天空中,箭矢交错而过。

  不过总体来说,居然是慕容氏稍微占了上风,跨过濠堑,节节推进。

  他们的目标,便是摧毁弩台和投石机。

  没错,不光是王愔之会搭弩台,魏国也会,晋人的战术和技术,早已经被胡人学的七七八八了。

  张绍感慨道:“慕容氏代代出名将,仆年幼时,就曾听过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的赫赫威名,其连战连捷,搏杀强敌无数,本有一统北方之能,却因内乱频繁,自相残杀,以至人丁锐减,元气大伤。

  如今只能困守广固苟廷残喘,何其悲哀也,我等断不可学那慕容氏,将来据有青州之后,须苦练兵马,休养生息,将来随王郎征伐中原,立下不世奇功。”

  “不错!”

  王愔之点头道:“诸君如立下奇功,不仅可载青史,名列云台三十六将,我又何吝于公候之赏?诸君可与国同祚!”

  “多谢王郎!”

  “既有此言,何敢落于人后耶?”

  众人精神大振。

  王愔之暗暗一笑,这年头,就得画大饼。

  却是突然间,又是数千拓跋氏精锐杀了过来,甫一接战,广固墙头就疯狂鸣金,慕容氏战士如潮水般溃退回去。

  魏国明显想要趁势夺城,尾随追击。

  有大半人进城之后,吊桥不得不拉了起来,城头紧紧关系。

  没来得及进城的,大声哭叫咒骂,城头却是洒下一蓬箭雨,逼迫他们转身回去以命换命。

  未进城的,有四五百人,哭骂着挥起兵器与拓跋氏拼杀,招招都是同归于尽的路数。

  这四五百人,打出了相当漂亮的交换比,追击的魏人,有近千人倒下。

  尧王山顶,见着这惨烈一幕的众人均是久久不语。

  胡人的世界,太残酷了。

  一众人等,也居然为慕容氏扼腕叹息,虽然同为胡人,但慕容氏男俊女美,比拓跋氏的紫膛面孔,索头辫发看的顺眼多了。

  也虽然慕容氏作的恶远甚于拓跋氏,可是颜值即正义啊。

  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