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范之心里格登一下,刘裕的女儿和王愔之搞在一起,难不成二人成了姻亲?
顿时现出惊疑不定之色。
显然,王愔之不可能与谢月镜离婚再娶刘裕之女,只能是刘裕的女儿做了小,这岂不是意味着刘裕已经臣服于王愔之?
“挟持帝后可是一等一的大罪,卞范之,莫怨我未提醒过你,一旦筑下滔天大错,悔之晚矣。”
王愔之深深地看了卞范之一眼。
卞范之心里又格登一下。
作为桓玄的首席谋主,为桓玄出谋划策居然不算滔天大错?
他敏锐的抓住了要点。
再联想到,徐道覆、张法顺都得了重用,这二人相对于孙恩与相王的地位,和他差不多啊。
是否意味着自己也有投靠王愔之的机会?
不过桓玄还在,哪怕再有这种想法也不能流露出来,不然一个背主的恶名会遗臭万年,而且他也不确定是否自作多情。
于是沉吟道:“船上仓促,难以思虑,不知王郎能否容陛……容桓公先返江陵,再做决断?
仆敢保证,若晋主与皇后少了一根毛发,王郎唯仆是问。”
桓玄与刘氏紧张的看着王愔之,无论如何,先避过眼前这一劫才最为重要。
届时是凭借桓氏旧故固守江陵,还是逃窜向巴蜀自立,都好商量,至于大楚皇帝已经成了个笑话。
”好!”
王愔之略一点头,挥手道:“散开!”
围住这仅存两艘楼船的战舰徐徐让开。
卞范之精神一振,心思也活络起来,转动起了戴罪立功的念头。
什么是功?
显然,说得桓玄旧部来降,协助王愔之兵不血刃的取得江陵,乃至于整个荆江二州才是天大的功劳。
虽然降了王愔之不可能再如跟在桓玄身边那样执掌大权,却比他预想的好了太多。
桓玄如蒙大赦,迫不急待的下令返航。
不得不说,楼船真的很不灵活,慢悠悠的调头,又以极慢的速度向上游驶去。
换了个不了解楼船性能的人,还以为在故意挑衅王愔之呢,可实际上,船上每个人都急的五内俱焚。
快不了啊!
王神爱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王愔之,直至下游的舰队消失在了视线当中。
刘兴男不由问道:“郎君为何将桓玄放走?即便挥军强攻,桓玄也不敢害晋主与皇后吧?”
王愔之道:“我们的敌人并非荆州士民,战事一起,必有死伤,不如暂且放他一回,难道他还有余力回天?
南朝内部,不应该自相残杀,而是应整合在一起,北上与胡族争锋,光复故土。”
郗绍心悦诚服道:“郎君高义,仆料卞范之必不负郎君所望,仆亦愿返乡一趟,说得家父与豫章乡老来投。”
“好,有劳舅兄,不过暂且不着急,我料刘毅必取武昌,待他取了武昌,舅兄再顺江而下也不为迟。”
王愔之大喜。
郗绍不解道:“郎君为何放任刘毅取武昌?”
王愔之道:“卢循不会甘于缩在广州,我料他或趁此良机,袭取荆江二州,荆州我志在必得,卢循不敢与我开战,只能挥师攻打武昌。
且先容刘毅与卢循闹腾一阵,即便卢循不来,刘毅据江州,也会受刘寄奴猜忌。
待上岸,收编了左近桓玄溃卒,我再拨些人马与船只与舅兄,届时你我于江安会合。”
往上游七百余里便是江陵,位于大江北岸,南岸则是江安县(今湖北公安县),素有东联江汉,西接巴蜀,南控湘越,北通秦豫,与青草湖(洞庭湖)一衣带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夷陵之战时,孙权屯军江安,作为陆逊的后盾,同时起监视作用。
……
那艘楼船果然驶向北岸,接受骑兵收编,舰队也徐徐向北岸停靠,分派出人马搜罗溃卒。
这个时代的大江中游,很多地方还没开发,保持着原始地貌,王愔之也不过于深入,以四五十里为限。
两日后,人马陆陆续续回来,共收降楼船降卒一千五百人左右,斗舰艨艟降卒过两千,溃卒四千多,总计近八千。
待探到刘毅已经入主了武昌,于是拨给郗绍一千降卒,一幢水军,五条斗舰,十艘艨艟,开往大江下游。
并命其父郗僧施为豫章太守,南蛮校尉,由郗绍带去印信。
没错,就是这么糙!
豫章从来就不是王愔之的地盘,郗僧施肯接受任命,就是净赚,他也愿意把豫章这种地方委托给亲族。
毕竟很多地方都是蛮荒原始状态,让他自己派出亲信军队去打理,能活活亏死,真不如委托给当地的士家大族。
这次深入大江中游,王愔之有备而来,带了一筐筐的印信,从刺史、太守,到各级僚属,一应俱全,谁效忠他,他就发。
当初曹孟德也是这么干的,给南方的山越大量派发印信。
主打你不认我我不亏,你认了我就是净赚。
这也是他善待卞范之的根源,他需要卞范之保护好司马德宗与王神爱,不然他的名份还不如占据建康的刘裕。
刘裕最起码有朝廷支持,司马德文监国,所以他必须把帝后控制在手。
而站在郗绍的立场,郗氏是王愔之母族,自家人,任命自家人当个太守,不是天经地义吗?
王愔之给他一千五百军回豫章,是用来夺权,巩固郗僧施的地位。
舰队会同骑兵缓缓向上游驶去,由于担心桓玄的楼船太慢,并未全速行驶,足足花了五天工夫才抵达江安。
孙吴时期,荆州是与扬州并列的大州,因荆州历属兵家必争之地,又虎视大江下游,故而于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析扬州七郡与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三郡置江州。
又于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析广州始兴、如安、临贺三郡与荆州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五郡及江州之桂阳置湘州。
两次分割,荆州主体大为缩小,大部位于江北,直面姚秦,而大江以南只余了寥寥数郡。
江安为南平郡治,与江陵仅一江之隔,是江陵的南大门。
桓玄军早已军心溃散,虽有守军数千,却不抵抗,举城降了王愔之,王愔据江安,进一步整编降卒,并刺探江陵信报。
两个月后,郗绍领军前来,那一千降卒留给了郗僧施,另带来豫章义从军极其辅兵五千。
另还有个意外之喜,回程时,郗绍说得时任天门临澧县(今湖南常德)县令王镇恶来投。
王镇恶是王猛之孙,素有谋略,但为人贪鄙,是一把双刃剑。
八月时节,天气悄微凉爽了些,王愔之在公安留了新设的公安县左右折冲府两千兵力,任命来自于义兴的盛刻之为南平太守之后,便率部渡江。
江陵城最初是楚都郢,因位于纪山之南,后称纪南城。
如今的江陵,始自于三国朱然筑的嵠峨山城,后桓温于永和八年合并新旧二城,在此基础上,大肆营建江陵。
主体为夯土结构,城门包砖,城周十来里,背倚纪山,面朝大江,城墙依托大江天险,设有水门、堰埭等水利设施,端的易守难攻。
可是眼下的桓玄却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江陵还有近两万守军,但他根本没有守住的信心。
“吱呀~~”
殿门推开,卞范之走了进来。
桓玄忙道:“先生,王愔之可是来了,他有多少人马?”
卞范之叹息道:“王使君有多少人马不重要,如今又有几人愿为陛下死战?”
“这……”
桓玄面色苍白,一副死期已至的模样。
卞范之又道:“王使君邀陛下去城头一叙!”
“对了!”
桓玄似是想到了什么,精神一振道:“王愔之定是投鼠忌器,生怕朕取了平固王夫妻的性命,有此二人在手,朕不怕他不退回建康!”
卞范之目中带着怜悯之色,怔怔看着桓玄。
都这时候了,还在做美梦?
诚然,晋室帝后仍有价值,但王愔之也不可能任由勒索,卞范之的底限是保全桓玄性命,以全主臣之义。
于是劝道:“陛下还是先去见一见王使君为好。”
桓玄深吸了口气,点头道:“来人,把平固王夫妻请来,随朕一起登城。”
“诺!”
有黄门匆匆而去。
......
        顿时现出惊疑不定之色。
显然,王愔之不可能与谢月镜离婚再娶刘裕之女,只能是刘裕的女儿做了小,这岂不是意味着刘裕已经臣服于王愔之?
“挟持帝后可是一等一的大罪,卞范之,莫怨我未提醒过你,一旦筑下滔天大错,悔之晚矣。”
王愔之深深地看了卞范之一眼。
卞范之心里又格登一下。
作为桓玄的首席谋主,为桓玄出谋划策居然不算滔天大错?
他敏锐的抓住了要点。
再联想到,徐道覆、张法顺都得了重用,这二人相对于孙恩与相王的地位,和他差不多啊。
是否意味着自己也有投靠王愔之的机会?
不过桓玄还在,哪怕再有这种想法也不能流露出来,不然一个背主的恶名会遗臭万年,而且他也不确定是否自作多情。
于是沉吟道:“船上仓促,难以思虑,不知王郎能否容陛……容桓公先返江陵,再做决断?
仆敢保证,若晋主与皇后少了一根毛发,王郎唯仆是问。”
桓玄与刘氏紧张的看着王愔之,无论如何,先避过眼前这一劫才最为重要。
届时是凭借桓氏旧故固守江陵,还是逃窜向巴蜀自立,都好商量,至于大楚皇帝已经成了个笑话。
”好!”
王愔之略一点头,挥手道:“散开!”
围住这仅存两艘楼船的战舰徐徐让开。
卞范之精神一振,心思也活络起来,转动起了戴罪立功的念头。
什么是功?
显然,说得桓玄旧部来降,协助王愔之兵不血刃的取得江陵,乃至于整个荆江二州才是天大的功劳。
虽然降了王愔之不可能再如跟在桓玄身边那样执掌大权,却比他预想的好了太多。
桓玄如蒙大赦,迫不急待的下令返航。
不得不说,楼船真的很不灵活,慢悠悠的调头,又以极慢的速度向上游驶去。
换了个不了解楼船性能的人,还以为在故意挑衅王愔之呢,可实际上,船上每个人都急的五内俱焚。
快不了啊!
王神爱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王愔之,直至下游的舰队消失在了视线当中。
刘兴男不由问道:“郎君为何将桓玄放走?即便挥军强攻,桓玄也不敢害晋主与皇后吧?”
王愔之道:“我们的敌人并非荆州士民,战事一起,必有死伤,不如暂且放他一回,难道他还有余力回天?
南朝内部,不应该自相残杀,而是应整合在一起,北上与胡族争锋,光复故土。”
郗绍心悦诚服道:“郎君高义,仆料卞范之必不负郎君所望,仆亦愿返乡一趟,说得家父与豫章乡老来投。”
“好,有劳舅兄,不过暂且不着急,我料刘毅必取武昌,待他取了武昌,舅兄再顺江而下也不为迟。”
王愔之大喜。
郗绍不解道:“郎君为何放任刘毅取武昌?”
王愔之道:“卢循不会甘于缩在广州,我料他或趁此良机,袭取荆江二州,荆州我志在必得,卢循不敢与我开战,只能挥师攻打武昌。
且先容刘毅与卢循闹腾一阵,即便卢循不来,刘毅据江州,也会受刘寄奴猜忌。
待上岸,收编了左近桓玄溃卒,我再拨些人马与船只与舅兄,届时你我于江安会合。”
往上游七百余里便是江陵,位于大江北岸,南岸则是江安县(今湖北公安县),素有东联江汉,西接巴蜀,南控湘越,北通秦豫,与青草湖(洞庭湖)一衣带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夷陵之战时,孙权屯军江安,作为陆逊的后盾,同时起监视作用。
……
那艘楼船果然驶向北岸,接受骑兵收编,舰队也徐徐向北岸停靠,分派出人马搜罗溃卒。
这个时代的大江中游,很多地方还没开发,保持着原始地貌,王愔之也不过于深入,以四五十里为限。
两日后,人马陆陆续续回来,共收降楼船降卒一千五百人左右,斗舰艨艟降卒过两千,溃卒四千多,总计近八千。
待探到刘毅已经入主了武昌,于是拨给郗绍一千降卒,一幢水军,五条斗舰,十艘艨艟,开往大江下游。
并命其父郗僧施为豫章太守,南蛮校尉,由郗绍带去印信。
没错,就是这么糙!
豫章从来就不是王愔之的地盘,郗僧施肯接受任命,就是净赚,他也愿意把豫章这种地方委托给亲族。
毕竟很多地方都是蛮荒原始状态,让他自己派出亲信军队去打理,能活活亏死,真不如委托给当地的士家大族。
这次深入大江中游,王愔之有备而来,带了一筐筐的印信,从刺史、太守,到各级僚属,一应俱全,谁效忠他,他就发。
当初曹孟德也是这么干的,给南方的山越大量派发印信。
主打你不认我我不亏,你认了我就是净赚。
这也是他善待卞范之的根源,他需要卞范之保护好司马德宗与王神爱,不然他的名份还不如占据建康的刘裕。
刘裕最起码有朝廷支持,司马德文监国,所以他必须把帝后控制在手。
而站在郗绍的立场,郗氏是王愔之母族,自家人,任命自家人当个太守,不是天经地义吗?
王愔之给他一千五百军回豫章,是用来夺权,巩固郗僧施的地位。
舰队会同骑兵缓缓向上游驶去,由于担心桓玄的楼船太慢,并未全速行驶,足足花了五天工夫才抵达江安。
孙吴时期,荆州是与扬州并列的大州,因荆州历属兵家必争之地,又虎视大江下游,故而于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析扬州七郡与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三郡置江州。
又于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析广州始兴、如安、临贺三郡与荆州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五郡及江州之桂阳置湘州。
两次分割,荆州主体大为缩小,大部位于江北,直面姚秦,而大江以南只余了寥寥数郡。
江安为南平郡治,与江陵仅一江之隔,是江陵的南大门。
桓玄军早已军心溃散,虽有守军数千,却不抵抗,举城降了王愔之,王愔据江安,进一步整编降卒,并刺探江陵信报。
两个月后,郗绍领军前来,那一千降卒留给了郗僧施,另带来豫章义从军极其辅兵五千。
另还有个意外之喜,回程时,郗绍说得时任天门临澧县(今湖南常德)县令王镇恶来投。
王镇恶是王猛之孙,素有谋略,但为人贪鄙,是一把双刃剑。
八月时节,天气悄微凉爽了些,王愔之在公安留了新设的公安县左右折冲府两千兵力,任命来自于义兴的盛刻之为南平太守之后,便率部渡江。
江陵城最初是楚都郢,因位于纪山之南,后称纪南城。
如今的江陵,始自于三国朱然筑的嵠峨山城,后桓温于永和八年合并新旧二城,在此基础上,大肆营建江陵。
主体为夯土结构,城门包砖,城周十来里,背倚纪山,面朝大江,城墙依托大江天险,设有水门、堰埭等水利设施,端的易守难攻。
可是眼下的桓玄却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江陵还有近两万守军,但他根本没有守住的信心。
“吱呀~~”
殿门推开,卞范之走了进来。
桓玄忙道:“先生,王愔之可是来了,他有多少人马?”
卞范之叹息道:“王使君有多少人马不重要,如今又有几人愿为陛下死战?”
“这……”
桓玄面色苍白,一副死期已至的模样。
卞范之又道:“王使君邀陛下去城头一叙!”
“对了!”
桓玄似是想到了什么,精神一振道:“王愔之定是投鼠忌器,生怕朕取了平固王夫妻的性命,有此二人在手,朕不怕他不退回建康!”
卞范之目中带着怜悯之色,怔怔看着桓玄。
都这时候了,还在做美梦?
诚然,晋室帝后仍有价值,但王愔之也不可能任由勒索,卞范之的底限是保全桓玄性命,以全主臣之义。
于是劝道:“陛下还是先去见一见王使君为好。”
桓玄深吸了口气,点头道:“来人,把平固王夫妻请来,随朕一起登城。”
“诺!”
有黄门匆匆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