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17章 洧州盐场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名名贵人,被押着去称重,内心无比屈辱。

  “等等!”

  “等等!”

  突然有人大叫道:“待老夫脱了鞋子再称,还有冠!”

  那几名军卒看向王愔之。

  王愔之眼珠子一瞪,还有这种好戏看,话说他也不缺那几两金子,于是挥手:“让他脱!”

  那老者赶忙踢去鞋子,除去冠帽,还剩一袭衣衫,想了想,猛一咬牙,也脱了,光溜溜地站上秤台。

  “呸!”

  薛银瓶、刘兴男诸女,以及健保营的女子,均是啐骂着背转过身。

  就如得了启发,一名名贵人脱的净光,依次称重,好象心里面的屈辱也没了,反而为省下来些许黄金沾沾自喜。

  远处围观的被俘军卒,看着这一幕幕丑态,就好象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打碎了一样。

  原来他们也可以这样丑陋啊!

  那一双双眸子中,少了些尊重顺服,却是有野心与不忿在滋生蔓延。

  甚至他们都在幻想,晋人会不会先把自己给放了呢?

  “不公平,我也要重称!”

  葛城长江袭津彦突然大叫。

  “给他称!”

  王愔之挥了挥手。

  于是,葛城长江袭津彦**了衣物重新上秤,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去了鞋子、衣衫和头冠,仅仅掉了两斤,也就四百来克。

  别人普遍掉三五斤呢。

  葛城长江袭津彦也是一脸的晦气。

  忙活了大半天,男人称完了,轮到女人。

  一名歌舞姬打扮的女子猛一咬牙,正要解开衣衫,王愔之唤住道:“别称了,称了也没人赎你,随我回大晋嫁人,结婚生子,做个晋人,有何不好?

  所有女子都不用再称,待有人来赎再称也不为迟。”

  有被俘的百济官吏将原话翻译给她。

  “呜呜呜~~”

  那女子突然哭了起来,跪地向王愔之磕头。

  王后真氏暗松了口气,妙眸不由微微抬起,轻扫了眼王愔之。

  男人就得这样啊,手握生杀大权,谈笑又有风度,再看向被逼着称重回来的阿萃王,心里竟有了几丝厌恶。

  是的,连老婆都护不住的男人,算什么男人?

  亏得晋人讲究,不然强要妾侍寝,你又能如何?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比,竟然对王愔之生出了好感。

  ……

  大贵族们,家大业大,包括阿莘王及其皇后,那是百济的脸面,很快交来黄金把人赎走。

  不得不说,半岛这个地方,冶铁织布技术或许落后,可确实盛产金银铜,拥有中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嗯!

  很好的把羊,得时不时来薅一把。

  不过粮食几乎没收到,毕竟半岛也在闹旱灾,而且农业水平比中原更低,百济也没有余粮了。

  但是,王愔之仍以军中粮草不足为由,强行勒索了一万石粮食。

  逻辑就是,我手下这一万名军卒吃不饱饭,能做出什么事来就不好讲了啊。

  百济捏着鼻子交了粮。

  十日后,几乎所有的男性贵族都被赎走了,王愔之得到超过十万斤黄金,或者等值的白银和铜锭。

  女性被赎走的只有一个王后,其余装船带走。

  又过一日,全军乘船,缓缓驶离了弥皱忽,用了三天时间,回了洧州。

  王愔之向匠作营队主邹猪儿笑道:“我欲留你在此地主持制盐事宜,你可愿意?”

  “这……”

  邹猪儿张望了番,迟疑道:“左近不生芦苇,缺乏薪柴,如之奈何?”

  不要以为古人傻,不知道海水晒盐,可为何非得要煮?

  一是海水晒盐需要开挖盐池,距离海边过远,引海水困难,过近的话,又极易被海潮冲垮。

  这就需要构筑坚固结实的防波堤。

  纯以土石构筑,不仅成本高昂,还非常困难。

  但是有了水泥又不同,况且王愔之还弄来大量的俘虏,人工有了,只需从会稽运来水泥,就可以开建。

  二来,海水直接晒的盐,含有大量氯化镁,对肾脏伤害极大,吃多了直接嘎你腰子。

  另还有硫酸钾、硫酸钙、硫酸镁、溴化镁、碳酸钙等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对身体的伤害都很大。

  海水晒的盐,需要提纯。

  古人其实也懂提纯,通常是以芦苇烧剩的草木灰提纯,原理是以活性炭吸附游移离子。

  明代的两淮盐场分布于淮安以南沿海,尤以通州盐业为盛,盖因这里长有连绵不尽的芦苇荡,可就地取材燃烧。

  而清末盐场提纯,已经不太依赖芦苇荡了,大体有两种方法。

  一是浓盐水浸泡,原理是饱和溶液无法溶解同类物质,利用氯化镁的盐度远超氯化钠,将卤水与浓盐水搅拌在一起,生火煮沸,即可得到相对干净的盐。

  这种盐,叫粗盐,颗粒大,色泽泛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这种盐卖。

  二是化学提纯。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熟石灰提纯卤水,结合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物,再以纯碱去掉钙离子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白盐。

  而且石灰不必从远处运,海边可以拾贝壳。

  贝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拾捡大量贝壳,经高温灼烧,可得生石灰,加水便是熟石灰。

  王愔之淡然道:“现今沿海所产食盐,以盘为煎,以锅为煮,称煮海为盐,产量低,质量也差,我教你一法。

  可于海边滩涂挖掘盐田,引入海水,利用日光和风力把海水蒸干,池底食盐自出,再以熟石灰与碱提纯,可得精白盐。

  此法省力省心,盐田规模根据人力来定,如今已至夏末,雨水稀少,若是及时动工,于晴天大风之下曝晒一日,即可出盐。”

  邹猪儿忙道:“郎君可否细说?”

  “我先画张图表。”

  王愔之着人取来纸笔,画起了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首先在海边掘一个纳潮沟,以引海潮,暂时没有水泥,可以把夯土筑结实点。

  然后筑一个九层或七层的池子,由两人用绳子系住柳斗,掏沟中海水,自高而低扬水制卤,晴天暴晒一日即可。

  再以木耙扒走结晶体,堆放在池旁,用泥封好贮存。

  整个晒盐过程有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道工序,其中结晶需要另外开掘结晶池,把卤水灌入。

  最后再以熟石灰和纯碱提纯。

  熟石灰暂时就地取材,今后将从彭城运来,碱则需要从义兴转运,不过江南水运发达,从浙江出海,运送个十船八船的纯碱,足用很久。

  王愔之在图画边上配以文字说明,一目了然,清晰透彻!

  邹猪儿如获至珍般把图表拿到手里,看的连连点头,嘴里啧啧有声,众人也是惊讶地看着王愔之。

  好一会,邹猪儿由衷赞道:“世间制盐竟有如此蜚夷所思之法,郎君果是天纵之才,仆即刻找人去办!”

  王愔之笑道:“我暂留一千俘虏,一幢辅兵给你,你先试着做,不要着急。”

  “诺!”

  邹猪儿拱手应下。

  对于辅兵,王愔之采取自愿原则,愿留下的,当场配妻。

  虽然百济女子的普遍长相不符合中原人的审美,可是海上飘久了,老母猪赛貂蝉啊。

  更何况这些女子多数来自于歌舞乐妓,别管脸盘子长的怎么样,身材那是一等一,肌肤也白晰细嫩。

  所谓一白遮三丑。

  几乎人人愿意留下。

  王愔之带了一千辅兵,入选率挺高的。

  可纵是如此,都差点打出狗脑子,毕竟他们都知道,歌舞乐妓平时轮不到他们,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拥有那等美人。

  最后迫于无奈,采用比武的方式挑选出一幢人马。

  王愔之将此处命名为洧州盐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