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会,真丹又嚎丧般的哭叫起来:“高句丽步步紧逼,王师远在天边,我百济总要活下来啊,故不得不引倭人为援,还望王师见谅!”
王愔之澹澹道:“我理解百济的为难,但是,宁给倭人进贡却不给我进贡,是何道理?今后每年,百济也需给我进贡一百船的货物!”
“欺人太甚!”
“放肆!”
“欺我大百济无人耶?”
百济阵营里,进一步炸开了锅。
每年向王愔之进贡一百船的货物,这已经不能单纯的视之为割肉了,而是割肉加放血。
倭人更是大怒!
自古以来,倭人就擅于精打细算,他们精准的评估了百济国力,每年六十船货物,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是王愔之开口就讨要一百船的货物,百济不如亡国拉倒。
葛城长江袭津彦便是道:“晋人欺人太甚,咱们与他先礼后兵,又不是真怕了他,更何况晋国内乱刚刚平息,桓公执掌朝政,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哪有心思惦记百济?
依仆之见,此人应是跑出来打野食,不叫他吃个教训,将会越发张狂,此时万匆退缩,既使晋国得知,也是他们无礼在先!”
纪角宿弥略一迟疑,转头道:“晋人是冲着百济而来,理该百济打头阵,我大倭国紧随其后,勿要耽搁!”
“这……”
百济人均是暗骂不止。
以对面晋人的军容,摆明了谁上谁先死,但大王亲倭,慰礼城里,又有不少倭人掌握要职,阻止未必有用。
更何况百济也给不起每年一百船的货物,而阿莘王不甘心三年前为奴之辱,正准备反击高句丽呢,哪里肯把财货平白给了晋人?
真丹看了眼阿莘王,便道:“此战不容有失,便依使者!”
“上!”
葛城长江袭津彦猛一招手。
百济加倭人联军,有三万五千,自然不可能一古脑儿的冲击,很快地,三千百济军和两千倭军出阵叫战。
百济在前,倭人在后,前牌撑着盾,后排跟着弓箭手,这显然是从大晋学来的战术。
王愔之也转头道:“此战,鸳鸯阵、撼山营和府兵去打,弓枪兵射箭掩护,辅兵蹬弦上弩!”
“诺!”
身后应声如雷。
冼砚却是急道:“为何我们不上?郎君可是瞧不起我们俚人?”
现在让俚人回交广老家,那是一万个不愿意,交广的日子太苦了,哪里有跟随王愔之舒服,至少从来没饿过肚子。
“别急,有你们上场的时候!”
王愔之笑着摆了摆手。
两军迅速接近,没一会子,距离已不足百步。
府兵中,有擅用弓箭的,开始抛射,弓枪兵也放下长枪,不急不忙的拈弓便射。
一蓬箭雨如飞蝗般撒去。
即便抛射威力不大,可百济人着甲率感人,成排成排的倒在了血泊当中。
百济将领急的大喝:“冲上去!”
葛城长江袭津彦也急呼:“不要怕,冲到三十步之内,咱们也能射箭!”
这话被奴奴听的清清楚楚,愕然道:“郎君,倭人的弓真只能射三十步啊!”
“我何时骗过你?”
王愔之不满的嘀咕。
枪弓兵一轮箭矢射过之后,拿起长枪,前行十步,再将枪放下,又放了一轮箭。
“杀!”
“杀!”
百济人狂吼乱叫,似是要驱除内心的恐惧,加速奔跑。
终于,轰的一声,两军如两道巨浪,狠狠撞在了一起。
“哈哈,来的好!”
曾二牛一把长槊,直接刺穿了一名百济兵的胸膛。
一名百济将领趁势一刀劈来。
“不过尔尔!”
曾二牛冷冷一笑,长槊一甩,直接一记横扫千军那将领的刀格了开来,再槊杆啪的一声打在脖子上。
顿时,颈骨断折。
自从王愔之放开了武技之后,全军掀起了习武的高潮,人人千锤万炼,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时之间,百济军如摧枯拉朽般,倒下了一大片。
很多人还没死透,躺在血泊中哀嚎求救。
葛城长江袭津彦也关注着战场,心里阵阵发毛,忙道:“百济人不堪一击,眼见就要死绝,全军结紧密阵型,硬抗晋人冲击!”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顿时掀起了一层层的混乱。
前面是百济人,本就对上前送死暗生不满,如今倭人要结紧密阵形防御,显然不会跟上,自已岂不是成了孤军?
要盾没盾,要甲没甲,那还打什么打啊?
与高句丽、新罗作战,大家装备差不多,尚能一较高下。
可是与甲胄齐全,凶悍无比的晋军作战,心里不可能不犯怵。
向前冲,必死无疑,谁愿意送死?
而且百济军中,还未引进后队督前队的残酷制度。
前进的军阵一旦有人犹豫不决,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影响到身周的同伴,又一层层地向外蔓延。
这刻的百济军便是如此,既然不能前进,就只能后退。
前锋一见后阵没有跟来,不可能傻的送死,也向后退却,这一退,又带动了一大片,仿佛对面的晋军正源源不断的追来!
“败了!”
“败了!”
“我军败矣!”
突然有人大喊大叫。
其实王愔之理解他们的心理,个别人败逃,肯定是要军法处置,但是法不责众,拉下水的人越多,就越安全。
至于打了败仗会如何,这是我们小兵需要考虑的吗?
倭人同样的紧张,其实他们的战斗力不比百济强上多少,也从未与中原职业化战兵交过手。
这时,见到百济军竟然溃退,他们的脚步也情不自禁的后移。
如今的倭人,还没有武士道精神,倭人并不象幕府时代那般以战死为荣,也没有天皇给他们效忠。
所谓的应神天皇等一系列天皇,是后世封的,在当时,只是接受了曹魏的册封,称为倭王。
而且这时代的倭岛可视作一个城邦联盟,大鹪鹩命能为倭王,无非是势力最大罢了。
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倭人与百济人联军这就溃败了?
就好象大人和小孩掰手腕,我还没用力呢,仅仅压了压,你就倒下来了?
王愔之大喜,唤道:“百济人已败,全军出击,杀!”
“杀!”
将士们吼声如雷,成群结队的向前冲去。
葛城长江袭津彦的面色难看之极,这可是未战先败啊。
丢脸不说,还会影响到百济阿莘王对高句丽的反攻计划,
还在发着愣,一名部将急劝道:“袭津彦大将,速避矣,迟归晚矣!”
葛城长江袭津彦大吼道:“退军!”
四千来人乱哄哄地往回跑,把自家的军阵给冲乱了。
“杀!”
“活捉阿莘王!”
“把阿莘王王后献给使君!”
喊杀声越来越近。
阿莘王慌了,忙挥着手道:“速退,速退!”
御者勒转马头,驱赶着马车往回奔跑。
后面的军卒一看连自家大王都跑了,也撒开腿跑,这反而阻挡了马车。
“闪开,闪开!”
御者拿着鞭子乱抽,额头全是汗。
却是马车磕到了一块石头,顿时车身一歪,车轮又陷进了道旁的车辙印里,轰隆一声,翻车了。
“救孤,救孤!”
阿莘王伸出手,虚弱的求救。
“大王,别丢下妾!”
王后真狄额头肿了一块,哭哭泣泣的拉住阿莘王。
……
        王愔之澹澹道:“我理解百济的为难,但是,宁给倭人进贡却不给我进贡,是何道理?今后每年,百济也需给我进贡一百船的货物!”
“欺人太甚!”
“放肆!”
“欺我大百济无人耶?”
百济阵营里,进一步炸开了锅。
每年向王愔之进贡一百船的货物,这已经不能单纯的视之为割肉了,而是割肉加放血。
倭人更是大怒!
自古以来,倭人就擅于精打细算,他们精准的评估了百济国力,每年六十船货物,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是王愔之开口就讨要一百船的货物,百济不如亡国拉倒。
葛城长江袭津彦便是道:“晋人欺人太甚,咱们与他先礼后兵,又不是真怕了他,更何况晋国内乱刚刚平息,桓公执掌朝政,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哪有心思惦记百济?
依仆之见,此人应是跑出来打野食,不叫他吃个教训,将会越发张狂,此时万匆退缩,既使晋国得知,也是他们无礼在先!”
纪角宿弥略一迟疑,转头道:“晋人是冲着百济而来,理该百济打头阵,我大倭国紧随其后,勿要耽搁!”
“这……”
百济人均是暗骂不止。
以对面晋人的军容,摆明了谁上谁先死,但大王亲倭,慰礼城里,又有不少倭人掌握要职,阻止未必有用。
更何况百济也给不起每年一百船的货物,而阿莘王不甘心三年前为奴之辱,正准备反击高句丽呢,哪里肯把财货平白给了晋人?
真丹看了眼阿莘王,便道:“此战不容有失,便依使者!”
“上!”
葛城长江袭津彦猛一招手。
百济加倭人联军,有三万五千,自然不可能一古脑儿的冲击,很快地,三千百济军和两千倭军出阵叫战。
百济在前,倭人在后,前牌撑着盾,后排跟着弓箭手,这显然是从大晋学来的战术。
王愔之也转头道:“此战,鸳鸯阵、撼山营和府兵去打,弓枪兵射箭掩护,辅兵蹬弦上弩!”
“诺!”
身后应声如雷。
冼砚却是急道:“为何我们不上?郎君可是瞧不起我们俚人?”
现在让俚人回交广老家,那是一万个不愿意,交广的日子太苦了,哪里有跟随王愔之舒服,至少从来没饿过肚子。
“别急,有你们上场的时候!”
王愔之笑着摆了摆手。
两军迅速接近,没一会子,距离已不足百步。
府兵中,有擅用弓箭的,开始抛射,弓枪兵也放下长枪,不急不忙的拈弓便射。
一蓬箭雨如飞蝗般撒去。
即便抛射威力不大,可百济人着甲率感人,成排成排的倒在了血泊当中。
百济将领急的大喝:“冲上去!”
葛城长江袭津彦也急呼:“不要怕,冲到三十步之内,咱们也能射箭!”
这话被奴奴听的清清楚楚,愕然道:“郎君,倭人的弓真只能射三十步啊!”
“我何时骗过你?”
王愔之不满的嘀咕。
枪弓兵一轮箭矢射过之后,拿起长枪,前行十步,再将枪放下,又放了一轮箭。
“杀!”
“杀!”
百济人狂吼乱叫,似是要驱除内心的恐惧,加速奔跑。
终于,轰的一声,两军如两道巨浪,狠狠撞在了一起。
“哈哈,来的好!”
曾二牛一把长槊,直接刺穿了一名百济兵的胸膛。
一名百济将领趁势一刀劈来。
“不过尔尔!”
曾二牛冷冷一笑,长槊一甩,直接一记横扫千军那将领的刀格了开来,再槊杆啪的一声打在脖子上。
顿时,颈骨断折。
自从王愔之放开了武技之后,全军掀起了习武的高潮,人人千锤万炼,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时之间,百济军如摧枯拉朽般,倒下了一大片。
很多人还没死透,躺在血泊中哀嚎求救。
葛城长江袭津彦也关注着战场,心里阵阵发毛,忙道:“百济人不堪一击,眼见就要死绝,全军结紧密阵型,硬抗晋人冲击!”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顿时掀起了一层层的混乱。
前面是百济人,本就对上前送死暗生不满,如今倭人要结紧密阵形防御,显然不会跟上,自已岂不是成了孤军?
要盾没盾,要甲没甲,那还打什么打啊?
与高句丽、新罗作战,大家装备差不多,尚能一较高下。
可是与甲胄齐全,凶悍无比的晋军作战,心里不可能不犯怵。
向前冲,必死无疑,谁愿意送死?
而且百济军中,还未引进后队督前队的残酷制度。
前进的军阵一旦有人犹豫不决,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影响到身周的同伴,又一层层地向外蔓延。
这刻的百济军便是如此,既然不能前进,就只能后退。
前锋一见后阵没有跟来,不可能傻的送死,也向后退却,这一退,又带动了一大片,仿佛对面的晋军正源源不断的追来!
“败了!”
“败了!”
“我军败矣!”
突然有人大喊大叫。
其实王愔之理解他们的心理,个别人败逃,肯定是要军法处置,但是法不责众,拉下水的人越多,就越安全。
至于打了败仗会如何,这是我们小兵需要考虑的吗?
倭人同样的紧张,其实他们的战斗力不比百济强上多少,也从未与中原职业化战兵交过手。
这时,见到百济军竟然溃退,他们的脚步也情不自禁的后移。
如今的倭人,还没有武士道精神,倭人并不象幕府时代那般以战死为荣,也没有天皇给他们效忠。
所谓的应神天皇等一系列天皇,是后世封的,在当时,只是接受了曹魏的册封,称为倭王。
而且这时代的倭岛可视作一个城邦联盟,大鹪鹩命能为倭王,无非是势力最大罢了。
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倭人与百济人联军这就溃败了?
就好象大人和小孩掰手腕,我还没用力呢,仅仅压了压,你就倒下来了?
王愔之大喜,唤道:“百济人已败,全军出击,杀!”
“杀!”
将士们吼声如雷,成群结队的向前冲去。
葛城长江袭津彦的面色难看之极,这可是未战先败啊。
丢脸不说,还会影响到百济阿莘王对高句丽的反攻计划,
还在发着愣,一名部将急劝道:“袭津彦大将,速避矣,迟归晚矣!”
葛城长江袭津彦大吼道:“退军!”
四千来人乱哄哄地往回跑,把自家的军阵给冲乱了。
“杀!”
“活捉阿莘王!”
“把阿莘王王后献给使君!”
喊杀声越来越近。
阿莘王慌了,忙挥着手道:“速退,速退!”
御者勒转马头,驱赶着马车往回奔跑。
后面的军卒一看连自家大王都跑了,也撒开腿跑,这反而阻挡了马车。
“闪开,闪开!”
御者拿着鞭子乱抽,额头全是汗。
却是马车磕到了一块石头,顿时车身一歪,车轮又陷进了道旁的车辙印里,轰隆一声,翻车了。
“救孤,救孤!”
阿莘王伸出手,虚弱的求救。
“大王,别丢下妾!”
王后真狄额头肿了一块,哭哭泣泣的拉住阿莘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