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00章 皇后相召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桓玄又把目光移向了王昙亨,按照他一贯的作风,没用的人,自然没资格活着,尤其还是坏了他的事。

  这废物处理掉得了,免得看着心烦。

  王昙亨心里懊悔不迭,要早知桓玄心胸如此狭小,就不该来啊。

  “咳咳!”

  卞范之轻咳两声道:“此番是我等轻视了王愔之,倒也不能加罪于昙亨贤侄,且先暂时着他在府内住下,勿要抛头露面,待日后再想法子。”

  “也罢!”

  桓玄勉强点头。

  “多谢桓公,多谢卞公!”

  王昙亨连忙称谢。

  “禀太尉,叔平公与谢夫人拜见!”

  这时,外面有宦人来报。

  “下去!”

  桓玄厌恶的瞪了王昙亨一眼。

  “诺!”

  王昙亨眼里的怨毒几欲凝成实质,借着施礼忙低下脑袋,退了出去。

  ……

  王凝之与谢道韫过来,是和桓玄讨价还价的,他们也不担心自身的安全,俩夫妻实质上已经成了王谢的掌门人,给桓玄十个胆子,都不敢加害。

  而桓玄称帝心切,既然灭不了王愔之,只能把他踢走。

  最终的结果是,任王愔之为徐州刺史,督徐青冀幽并平六州诸军事,加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镇彭城。

  等于暂时把淮北封给王愔之了,要想把手**淮南,就得和北府军争,而这,是桓玄乐于所见。

  最好两败俱伤。

  又以禇炎之为钱塘令,以王凝之长子王蕴之为义兴太守,禇爽领了个散骑常侍的闲职,居家养老。

  作为交换,王谢鼎力支持桓玄整肃朝纲。

  次日,朝廷着宦人来宣旨,并暗示王愔之赶紧走人。

  王愔之晒然一笑,他清楚,桓玄对自己的忍耐几至极限了,幕府山驻扎两万兵马,让桓玄什么都做不成。

  不过他没有掀翻桓玄的意思,正如他自己所说,太原王氏世为晋臣,晋祚不能终于他手,他不愿做第二个司马氏。

  同时,还有些恶趣味。

  我去坐镇淮北了,可江东还有个刘寄奴啊,他想看看刘裕会否掀翻桓玄。

  都说刘裕军事厉害,其实细究灭南燕之战与灭姚秦之战,固然打的精彩,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慕容超是空降皇帝,人心未服。

  而姚秦所在的关中,局面更加复杂,姚兴深受赫连勃勃之苦,国力疲弱不堪,败了一场之后,就再也组织不起第二波的反击力量了。

  甚至刘裕攻打司马休之,初裕军屡败,后抵江边,休之四军临江岸设防,军士无能登者。

  刘裕持刃逼着部下强攻,还是胡藩用刀尖挖岸石成**,仅容足指,攀援腾越而上,才破了休之,兵溃北逃,裕军攻克江陵。

  而今,刘裕麾下没有刘穆之与檀道济,以徐逵之为首的原东海国中小士族也不会再为他所用,不知能走到哪一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灵还是有功的。

  王愔之眼前,不由闪现出了那巍巍皎白如雪,下腹募然一阵火热。

  尔母!

  三十来岁的老女人怎么搞的和魅魔一样?

  王愔之暗暗摇头,在把那宦人送出庄子之后,回了湖边。

  郗氏带着谢月镜与贺江梅,还有女史归荑,谢氏带着禇灵媛,王灵也出来了,逗弄着王愔之的二子二女。

  禇爽出门访友了。

  一边逗弄着榆儿,郗氏一边道:“月内就为你与灵媛完婚,然后尽快回钱塘吧,趁着夏水未消,早些去彭城,免得秋冬时节,船行不易。”

  禇灵媛俏面微红,偷偷瞥了眼王愔之,低下了脑袋。

  “哎~~”

  谢氏叹了口气道:“要我说,去什么彭城,慕容德虽然国寡力弱,但好歹也有控弦之士数万,和桓玄要个江州刺史多好。

  王愔之在谢月镜身边坐下,顺手抱过平儿,笑道:“慕容德被拓跋氏驱赶到了广固,如惊弓之鸟,不足为惧,若有机会,我还想打他一打呢。

  青州可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且盛产黄金,落他手里,如明珠暗投,不如我拿过来。”

  这倒不是他吹嘘,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在山东开采了二十多万两黄金,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更何况,青州还有他心心念念的石墨矿,开采出石墨,就可以坩埚炼钢,全军的武备将陡然提升。

  虽然坩埚炼钢的成本很高,但是在军事上,一场胜仗带来的收益,完全可以无视成本,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人力极其低廉。

  “还是小心些为好。”

  谢氏不放心地叮嘱。

  郗氏又问道:“这几个孩子怎么弄?总不能跟你去彭城吧。”

  谢月镜略一迟疑,便道:“阿母,妾回钱塘带孩子便是,让灵媛和江梅随郎君去彭城,身边也有人照料。”

  “这……”

  王愔之怔怔看着谢月镜,歉疚道:“岂非委屈了娘子?”

  “郎君曾说迟至年底,桓玄必原形毕现,届时江东又将生乱,难道郎君还不回来吗?”

  谢月镜摇了摇头。

  王愔之心想还真未必能赶回来,毕竟彭城是刘牢之的老巢,刘敬宣和高雅之曾从当地招慕了两千余人,协同姚秦作战。

  要换了他,怕是招一千人都难。

  初去一个地方,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很困难的,更何况他的背后,就是下邳、淮陵、淮阴等一系列受北府军掌控的城池。

  等于是他顶在前面,为北府军守淮北,在形势上非常险恶,这也是桓玄如此大方的根源。

  可是别忘了,他的军中,也有大量的北府将士,而且桓玄将大加迫害北府诸将,人人自危,这也是他的机会。

  所谓危机,有危必有机,全看如何取舍。

  王愔之觉得,可以一搏。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王愔之握住谢月镜的手,叹了口气。

  “郎君!”

  这时,奴奴和薛丽妃带着两名宫女装扮的女子,过来道:“宫里来人啦!”

  两名宫女施了一礼,便道:“皇后邀谢家女郎入宫一叙。”

  “娘子?”

  王愔之惊讶的看着谢月镜。

  谢月镜道:“妾在未与郎君成亲之前,曾与皇后有过数面之交,也算作闺中密友吧。”

  “皇后找娘子做什么?”

  王愔之眉心微拧。

  谢月镜沉吟道:“许是宫中苦闷,想找人说说话罢了,既然是皇后邀妾,妾也不便推辞。”

  王愔之仍是犹豫不决的样子。

  要知道,历来女眷进宫,十有八九都没好结果,一旦出了意外,自已只能在宫门外干着急!

  谢月镜猜出了爱郎的小心思,哑然失笑道:“郎君何必担心,内宫的男人除了主上还能有谁?

  莫非郎君以为主上会对妾起了歹意?若他真有这份能力,朝廷也不会落至这般田地。”

  王愔之想想也是,桓玄只要还要些脸,就进不了内廷,只能止步于太极殿。

  薛银瓶从旁道:“要不我和奴奴丽妃陪着一起进宫吧,若有意外,至少能跑一个出来报信。”

  “也好!”

  王愔之勉强点头。

  “噗嗤!”

  谢月镜掩嘴一笑,心里甜甜的,带着薛银瓶,奴奴和薛丽妃去更换了衣衫,便乘上马车离去。

  ……

  宫城以苏峻、祖约之乱为限,划作两个阶段。

  之前是以吴宫为基础翻新扩建,在苏峻攻入建康的一年多时间里,士民逃散,百业停废、宗庙宫室化为瓦砾。

  因而平乱之后,在王导的坚持下,于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以洛阳宫为蓝本重建宫室。

  宫墙分内外三重。

  外重是一般机构和驻军,包括中央机构宿舍。

  第二重是中央官署,朝堂与尚书省位于东侧,西侧有中书省、门下省、秘阁(图书馆)与皇子居住的永福省。

  第三重才是真正的宫室。

  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及与之并列的东西二堂。

  后为寝区。

  前为帝寝式乾殿,后为后寝显阳殿,各有一组宫院,二组前后相重,两侧都有翼殿,另还有些妃嫔居住的其他宫室与花园。

  王神爱住显阳殿。

  此殿主殿正中靠墙部位,在重重布幔的掩映下,竖立着一尊阿弥陀佛,左手持莲,右手下垂作与愿印,高丈许。

  通体檀香木雕成,发散着神秘的香味,烘托出了佛像的庄重与慈悲,令人很难不生出顶礼膜拜之心。

  佛前的蒲团上,跪坐着王神爱,一袭粗麻布灰色缁衣,年龄与王愔之相当,双掌合什,秀眸微眯,一头乌发仅以木钗束住,不着任何粉黛,却是掩不住她那绝世的容颜。

  她曾拜道人慧远为师,不上朝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青灯古佛,她最喜欢开大朝会了,可惜,每月只有两次。

  殿内安静无声,王神爱如尊雕塑一动不动。

  却是一名宫女蹑手蹑脚的走来,小心翼翼唤道:“殿下,谢家女郎来了。”

  王神爱缓缓起身,轻启檀口:“请谢家女郎进来!”

  “诺!”

  宫女施礼离去。

  王神爱于殿门等候。

  不片刻,谢月镜在三名劲装女子的陪伴下,徐徐走来。

  她与谢月镜已经好几年没见了,不由打量过去。

  与当初的青涩相比,谢月镜多出了几分明艳与华贵气度,白晰的肌肤透着健康的红润,眉眼间洋溢着开朗乐观,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子浓浓的幸福味道。

  再想着自己,不由暗暗叹息。

  谢月镜也在打量王神爱,那浑若天成的秀美容颜,竟带上了几许枯蒿,一袭缁衣仿佛将她与红尘隔绝,不由鼻子微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