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妾仆妇与五百名降卒被分别看押在广场两头。
王愔之先去往降卒那边,扫量了番,便道:“把兵器发还给,让他们看守府库,以待朝廷接收。”
“啊?”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颇为惊讶。
王愔之又道:“南郡公将入朝执政,将一扫妖氛,涤清乾坤,尔等手脚干净些,若是被斩了,莫谓我言之不预。”
“诺!”
俘虏们纷纷称是。
王愔之并没有收编这些人的心思,按纪效新书标准,这就是最差的城市油子兵,打仗偷奸耍滑,费拉不堪,他还怕败坏自己的军纪呢。
随即又来到姬妾婢仆那里,看了眼,问道:“是谁首杀敌军?”
“曾二牛!”
“是曾二牛!”
好几个声音陆续响起。
“曾二牛何在?”
王愔之喝道。
“仆在!”
一名壮汉排众而出,拱手道。
“好汉子!”
王愔之打量了番,从姬妾中,拽出一名女子,一把推进曾二牛怀里道:“此女乃王国宝妾氏,后被司马道子夺走,今次赏给你了。”
“什嘛?”
曾二牛一怔,再一看怀里的女子,幽香扑面啊,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仅仅一抱,就让他血脉贲张,有种迫不急待登堂入室的冲动。
尤其是身份,虽然是妾氏,却是王国宝和司马道子的妾啊,这等女子,督帅不享用,却赏给了自己,这是何等的恩德?
别看男人忙活一辈子,归根结底,都是在为二弟打工,美人儿谁不爱?这等美人儿,平时哪轮得到他来享用?
那女子也傻眼了,啊的尖叫,一瞬间,泪水溢满了眼眸,楚楚可怜地望向王愔之。
她服侍过王国宝和司马道子,对自己的美貌还是有信心的,就等着继续服侍王愔之呢。
如王愔之这类血气方刚的少年郎,稍微给点甜头尝尝,让他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女人,还不得乖乖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谁料,竟被赏赐给了一个粗鄙不堪的大头兵,那浑身刺鼻的血腥味,几欲将她熏晕。
王愔之压根不管那美人的炫然欲泣表情,笑道:“你为我作战,我岂能有功不赏,今后我还要你们与我同享更大的富贵!”
“多谢督帅!”
曾二牛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是谁射杀冯该?”
王愔之又问道。
“是仆,钱塘左折冲府第二幢队率李石头!”
一名身材修长的男子拱手,此人的手臂比寻常人长些,目如鹰隼,天生就是神射手的料子。
“赏你了!”
王愔之又拽过一名美人推进李石头怀里。
“多谢督帅!”
李石头大喜,这等香喷喷的美人儿,如能与之云雨一番,死也愿意啊。
……
王愔之一一问明作战有功将士,把一名名的美人儿赏了出去。
全军大悦!
最终还剩下百来名姬妾,王愔之不赏了,毕竟无功不赏,赏罚要分明。
没有轮到的,虽然失望,却磨拳擦掌,洋溢出强烈的战意。
“哼,又来这套,当我们女子是货物不是?“
奴奴不快地哼了声。
薛银瓶和薛丽妃也是眸中现出不满之色。
王愔之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美人赏赐给将士,虽然她们理解,可同为女子,感同身受,谁愿意被当作货物赏赐出去呢。
王愔之视若无睹,又拉过一名美人儿,推进刘虑之怀里,笑道:“虑之自入我帐下以来,实心办事,从无差池,我都看在眼里,这名美人儿赏给你暧床。”
“这……”
刘虑之一怔,往怀里看去。
这美人约有六七分姿色,身形饱满,那软乎乎地触碰令他心旌摇荡,但还是昧着良心道:“家父管教甚严,仆不敢受啊。”
“诶~~”
王愔之不以为然的摆手:“你父要责怪你,我来和他说,儿大了。身边却连个暧床的都没有,成何体统。”
“那……仆愧受了!”
刘虑之为难的施了一礼。
刘穆之在历史上,除了内政媲美萧何荀彧,还以贪渎闻名,他曾亲口和刘裕说,他穷怕了,就想搞钱。
刘裕拿他无可奈何。
并且刘穆之的儿孙,终刘宋一朝,个个贪婪无厌。
刘穆之那儒雅高能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一颗压抑,且蠢蠢欲动的心。
这种情况和刘裕类似,盖因妻族压制的太狠,刘裕一翻身,臧爱亲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而刘穆之则向着欲壑难填的道路上狂奔。
王愔之相信,刘穆之最多喝斥两句,这事就翻篇了。
一名接一名的女子被赏了出去,包括颇有姿色的婢女。
徐道覆、许允之,甚至张法顺都人人有份。
直至还剩下百来名年龄颇大,身材变形的健妇,王愔之打算带回庄子安置。
恰好赵达遣人来报,左近士族并未侵占庄园,这不出意外,自己还没死呢,手中又握有强兵,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抢占老子家产?
不过已经有数十户百姓在庄园里耕作了,赵达和王陆也不知如何处理,只是看押起来,遣人来报。
“走罢!”
王愔之挥了挥手。
刚出门,却见一名青年男子带着几个仆役走来,拱手笑道:“可是王郎,愚兄谢混,多谢王郎替我家报了仇,此恩此德,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谢混比自己年龄稍大些,大袖飘飘,走路带风,宛如神仙中人。
谢琰父子三人战死之后,谢混作为谢琰幼子,自然而然的成了谢氏家主。
在历史上,谢混以文学闻名,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集玄言山水诗于大成。
谢混看不上刘裕,与刘益勾结,兵败被杀。
后刘裕称帝时,谢晦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谢混小字)奉玺绂。
裕亦叹曰: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
谢混还有一对脔生女儿,名为谢文蝉谢文丽,乃与晋陵公主所出,大概七八岁的模样。
“原是叔源(谢混表字)兄,孙恩肆虐,终得清剿,可惜张猛投水而死,未能将其头颅奉于瑗度公灵前,甚是遣憾。”
王愔之拱手道。
“世间那有十全之事,孙恩授首,张猛自尽,于愿已足,世人皆称道刘寄奴,愚兄却知,尽皆王郎之功也!”
谢混摆了摆手,又道:“今日王郎刚刚回京,就不打扰了,过两日来我府上,容愚兄当面致谢,如何?”
“好说!”
王愔之笑着应下。
谢混在本质上,与原主是一类人,地道的士家子,高门贵种,眼高于顶,自矜身份,王愔之既然回了建康,该有的社交还是要有的,至少要确保这些人不会真心投了桓玄。
二人又寒喧了一阵,谢混便转身离去。
王愔之先命薛安邦回钱塘接来谢道韫与郗氏,就率部去往幕府山。
幕府山位于大江南岸,长十来里,宽两百来丈,最高处约二十丈,是建康东大门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旦敌从东来,幕府山失守,建康几乎就可以投降了。
王愔之在山脚扎营,并派出少量人手上山驻守,一切妥当之后,才回了庄园。
虽然草草拾掇过,却仍是透着股破败相,杂草没膝,各处精舍蒙上了灰尘,那数十户人家,王愔之直接编为自家的僮仆佃客。
他们也是愿意的,毕竟做良人,需要承担瑶役、兵役、正税,以及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给王愔之作佃客,收成四六分。
他六,王愔之四,这和屯田兵是一样的,徭役兵役虽然也有,却不如朝廷那样酷烈,出役不用自带粮食,至少能吃饱,而且也没有苛捐杂税。
有合适的女子,还会许配予你。
忙忙碌碌,天色黑了下来。
王愉的庄子,位于外郭篱,东篱门之内,而王愔之的庄子,是在燕雀湖边,东篱门以外。
王氏已经用过晚膳,却是心事重重,独自站花园里,眺望着远处那黑乎乎的青山影子,心里乱糟糟一团。
早上起来,还是会稽王妃,就夫郎与嗣子被杀,沦为寄人篱下。
王愉悄然走了起来,回想着刚刚卞范之着人来的叮嘱,心里有些不忍,但是他没有勇气反抗。
当初为桓玄所获,投降了桓玄,就已经失去了心气。
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老冤家庾楷,好歹庾楷降了桓玄之后又后悔了,重投司马道子,虽然将来的结局肉眼可见的凄惨,可人家反抗过。
“阿妹!”
王愉暗暗叹了口气,走上前。
“阿兄!”
王氏略略施礼。
“你我兄妹,何须客气!”
王愉摆了摆手,便道:“可还住得惯?”
“破家之人,有一栖身之处,已感激不尽!”
王氏不置可否道。
王愉又道:“刘牢之退回京口了。”
“哦?”
王氏略一寻思,拧眉道:“这岂非意味着,王愔之与桓玄之间,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无论谁赢,都动不了我们家,我担心的,是元显子嗣啊!”
王愉眸光幽深。
“此话从何说起?”
王氏转头看去。
王愉捋须道:“桓玄若能与刘牢之合兵击溃王愔之,世间再无敌手,必有容人雅量,可如今局势扑朔,桓玄会清除一切潜在威胁,阿妹可明白愚兄之言?”
“依阿兄之意,桓玄会对元显子嗣动手?可这对他有何好处?连王愔之都不杀,他却杀了,就不怕难掩天下悠悠众口?”
王氏心里格登一下,忙道。
……
        王愔之先去往降卒那边,扫量了番,便道:“把兵器发还给,让他们看守府库,以待朝廷接收。”
“啊?”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颇为惊讶。
王愔之又道:“南郡公将入朝执政,将一扫妖氛,涤清乾坤,尔等手脚干净些,若是被斩了,莫谓我言之不预。”
“诺!”
俘虏们纷纷称是。
王愔之并没有收编这些人的心思,按纪效新书标准,这就是最差的城市油子兵,打仗偷奸耍滑,费拉不堪,他还怕败坏自己的军纪呢。
随即又来到姬妾婢仆那里,看了眼,问道:“是谁首杀敌军?”
“曾二牛!”
“是曾二牛!”
好几个声音陆续响起。
“曾二牛何在?”
王愔之喝道。
“仆在!”
一名壮汉排众而出,拱手道。
“好汉子!”
王愔之打量了番,从姬妾中,拽出一名女子,一把推进曾二牛怀里道:“此女乃王国宝妾氏,后被司马道子夺走,今次赏给你了。”
“什嘛?”
曾二牛一怔,再一看怀里的女子,幽香扑面啊,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仅仅一抱,就让他血脉贲张,有种迫不急待登堂入室的冲动。
尤其是身份,虽然是妾氏,却是王国宝和司马道子的妾啊,这等女子,督帅不享用,却赏给了自己,这是何等的恩德?
别看男人忙活一辈子,归根结底,都是在为二弟打工,美人儿谁不爱?这等美人儿,平时哪轮得到他来享用?
那女子也傻眼了,啊的尖叫,一瞬间,泪水溢满了眼眸,楚楚可怜地望向王愔之。
她服侍过王国宝和司马道子,对自己的美貌还是有信心的,就等着继续服侍王愔之呢。
如王愔之这类血气方刚的少年郎,稍微给点甜头尝尝,让他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女人,还不得乖乖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谁料,竟被赏赐给了一个粗鄙不堪的大头兵,那浑身刺鼻的血腥味,几欲将她熏晕。
王愔之压根不管那美人的炫然欲泣表情,笑道:“你为我作战,我岂能有功不赏,今后我还要你们与我同享更大的富贵!”
“多谢督帅!”
曾二牛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是谁射杀冯该?”
王愔之又问道。
“是仆,钱塘左折冲府第二幢队率李石头!”
一名身材修长的男子拱手,此人的手臂比寻常人长些,目如鹰隼,天生就是神射手的料子。
“赏你了!”
王愔之又拽过一名美人推进李石头怀里。
“多谢督帅!”
李石头大喜,这等香喷喷的美人儿,如能与之云雨一番,死也愿意啊。
……
王愔之一一问明作战有功将士,把一名名的美人儿赏了出去。
全军大悦!
最终还剩下百来名姬妾,王愔之不赏了,毕竟无功不赏,赏罚要分明。
没有轮到的,虽然失望,却磨拳擦掌,洋溢出强烈的战意。
“哼,又来这套,当我们女子是货物不是?“
奴奴不快地哼了声。
薛银瓶和薛丽妃也是眸中现出不满之色。
王愔之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美人赏赐给将士,虽然她们理解,可同为女子,感同身受,谁愿意被当作货物赏赐出去呢。
王愔之视若无睹,又拉过一名美人儿,推进刘虑之怀里,笑道:“虑之自入我帐下以来,实心办事,从无差池,我都看在眼里,这名美人儿赏给你暧床。”
“这……”
刘虑之一怔,往怀里看去。
这美人约有六七分姿色,身形饱满,那软乎乎地触碰令他心旌摇荡,但还是昧着良心道:“家父管教甚严,仆不敢受啊。”
“诶~~”
王愔之不以为然的摆手:“你父要责怪你,我来和他说,儿大了。身边却连个暧床的都没有,成何体统。”
“那……仆愧受了!”
刘虑之为难的施了一礼。
刘穆之在历史上,除了内政媲美萧何荀彧,还以贪渎闻名,他曾亲口和刘裕说,他穷怕了,就想搞钱。
刘裕拿他无可奈何。
并且刘穆之的儿孙,终刘宋一朝,个个贪婪无厌。
刘穆之那儒雅高能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一颗压抑,且蠢蠢欲动的心。
这种情况和刘裕类似,盖因妻族压制的太狠,刘裕一翻身,臧爱亲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而刘穆之则向着欲壑难填的道路上狂奔。
王愔之相信,刘穆之最多喝斥两句,这事就翻篇了。
一名接一名的女子被赏了出去,包括颇有姿色的婢女。
徐道覆、许允之,甚至张法顺都人人有份。
直至还剩下百来名年龄颇大,身材变形的健妇,王愔之打算带回庄子安置。
恰好赵达遣人来报,左近士族并未侵占庄园,这不出意外,自己还没死呢,手中又握有强兵,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抢占老子家产?
不过已经有数十户百姓在庄园里耕作了,赵达和王陆也不知如何处理,只是看押起来,遣人来报。
“走罢!”
王愔之挥了挥手。
刚出门,却见一名青年男子带着几个仆役走来,拱手笑道:“可是王郎,愚兄谢混,多谢王郎替我家报了仇,此恩此德,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谢混比自己年龄稍大些,大袖飘飘,走路带风,宛如神仙中人。
谢琰父子三人战死之后,谢混作为谢琰幼子,自然而然的成了谢氏家主。
在历史上,谢混以文学闻名,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集玄言山水诗于大成。
谢混看不上刘裕,与刘益勾结,兵败被杀。
后刘裕称帝时,谢晦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谢混小字)奉玺绂。
裕亦叹曰: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
谢混还有一对脔生女儿,名为谢文蝉谢文丽,乃与晋陵公主所出,大概七八岁的模样。
“原是叔源(谢混表字)兄,孙恩肆虐,终得清剿,可惜张猛投水而死,未能将其头颅奉于瑗度公灵前,甚是遣憾。”
王愔之拱手道。
“世间那有十全之事,孙恩授首,张猛自尽,于愿已足,世人皆称道刘寄奴,愚兄却知,尽皆王郎之功也!”
谢混摆了摆手,又道:“今日王郎刚刚回京,就不打扰了,过两日来我府上,容愚兄当面致谢,如何?”
“好说!”
王愔之笑着应下。
谢混在本质上,与原主是一类人,地道的士家子,高门贵种,眼高于顶,自矜身份,王愔之既然回了建康,该有的社交还是要有的,至少要确保这些人不会真心投了桓玄。
二人又寒喧了一阵,谢混便转身离去。
王愔之先命薛安邦回钱塘接来谢道韫与郗氏,就率部去往幕府山。
幕府山位于大江南岸,长十来里,宽两百来丈,最高处约二十丈,是建康东大门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旦敌从东来,幕府山失守,建康几乎就可以投降了。
王愔之在山脚扎营,并派出少量人手上山驻守,一切妥当之后,才回了庄园。
虽然草草拾掇过,却仍是透着股破败相,杂草没膝,各处精舍蒙上了灰尘,那数十户人家,王愔之直接编为自家的僮仆佃客。
他们也是愿意的,毕竟做良人,需要承担瑶役、兵役、正税,以及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给王愔之作佃客,收成四六分。
他六,王愔之四,这和屯田兵是一样的,徭役兵役虽然也有,却不如朝廷那样酷烈,出役不用自带粮食,至少能吃饱,而且也没有苛捐杂税。
有合适的女子,还会许配予你。
忙忙碌碌,天色黑了下来。
王愉的庄子,位于外郭篱,东篱门之内,而王愔之的庄子,是在燕雀湖边,东篱门以外。
王氏已经用过晚膳,却是心事重重,独自站花园里,眺望着远处那黑乎乎的青山影子,心里乱糟糟一团。
早上起来,还是会稽王妃,就夫郎与嗣子被杀,沦为寄人篱下。
王愉悄然走了起来,回想着刚刚卞范之着人来的叮嘱,心里有些不忍,但是他没有勇气反抗。
当初为桓玄所获,投降了桓玄,就已经失去了心气。
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老冤家庾楷,好歹庾楷降了桓玄之后又后悔了,重投司马道子,虽然将来的结局肉眼可见的凄惨,可人家反抗过。
“阿妹!”
王愉暗暗叹了口气,走上前。
“阿兄!”
王氏略略施礼。
“你我兄妹,何须客气!”
王愉摆了摆手,便道:“可还住得惯?”
“破家之人,有一栖身之处,已感激不尽!”
王氏不置可否道。
王愉又道:“刘牢之退回京口了。”
“哦?”
王氏略一寻思,拧眉道:“这岂非意味着,王愔之与桓玄之间,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无论谁赢,都动不了我们家,我担心的,是元显子嗣啊!”
王愉眸光幽深。
“此话从何说起?”
王氏转头看去。
王愉捋须道:“桓玄若能与刘牢之合兵击溃王愔之,世间再无敌手,必有容人雅量,可如今局势扑朔,桓玄会清除一切潜在威胁,阿妹可明白愚兄之言?”
“依阿兄之意,桓玄会对元显子嗣动手?可这对他有何好处?连王愔之都不杀,他却杀了,就不怕难掩天下悠悠众口?”
王氏心里格登一下,忙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