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172章 投海自尽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刘裕好歹是有理智的,此时确实不宜与王愔之争抢上口风。

  三伏天里,移镇下邳,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道路泥泞难行,全军上下跟着他,为的不就是孙恩吗?

  如果与王愔之争抢上风口,孙恩必逃入茫茫大海。

  而且两军已成交战态势,战舰犬牙交错,调头极易被掩杀,乃至于大败。

  刘裕紧紧盯着王愔之的舰队,深吸了口气道:“先击破孙恩,我料王愔之不敢从后攻我!”

  船上,战鼓擂擂,海面上,喊杀阵阵。

  能跟随孙恩走到这一步的,都是铁粉,与北府军殊死搏杀。

  孙恩的船,并非战舰,很多只是型体较大的货船,还有不少蜘蛛船,但是在数量上占优,且水手悍不畏死,居然夺取了两艘斗舰,击沉三艘,击伤一艘。

  北府军还有艨艟。

  艨艟完全不适合在大海中航行,盖因吃水浅,风浪稍微大些,就易于倾覆。

  就如眼下的海面,三到四尺的浪头一浪接一浪,小船在海中行驶,完全是碰运气,最少也要十丈大船,才能抵御风浪。

  王愔之不指望造出盖伦大帆船,他的目标是建造二十丈长的大海船,去日本抓捕倭人开采石见银矿。

  中夏缺银,可从倭国掠夺。

  并且艨艟的动力是以划桨为主,顺风还好些,一旦遇上逆风或者乱风,几乎是寸步难行。

  刘裕就看到,有好几艘艨艟被围攻沉没。

  船在江里沉没,还能抢救些战士,可这是大海,船沉了,意味着全员死绝。

  战至如今,北府军已经阵亡了数百人,他的心都在滴血。

  能上船作战的,都是真正的北府军,并不是他在下邳招揽的流民。

  “不好!”

  突然诸葛长民怪叫一声:“王贼非欲抢占我军上风口,而是抢占贼寇的上风口,他的水军多是积年老贼,怕是要招降了。”

  果然,各条船上,有老贼撑着喇叭,大声喊话。

  “哈哈,虎子,许久未见矣,我父与你娘舅乃连襟,你就是我的兄弟,还不速速投来随为兄过好日子?”

  “大熊,大熊,何必为贼,当官军不好吗?有吃有喝,不用种地,我是看汝自小跟在老子**后面跑沙滩上捡拾虾蟹,才特意提点!”

  喊话声被狂风送的很远,刘裕无力地叹息。

  王愔之的运道太好了,当初在山阴,俘虏了一批积年老贼,又靠着这些老贼,不停地喊话劝降,他的水军从无到有的建起来了。

  不过细细一想,这真的是运气么?

  好些水手兵卒,丢下兵器弓箭,当然,船上投降和陆地投降不同,该操舟的还是要操。

  孙恩见着这一幕,眸光反而柔和起来。

  张猛暗道不妙,正要劝说,孙恩已摆手道:“跑不掉啦,唯死而己。”

  “师君,尚可一搏啊!”

  张猛不死心的急劝。

  “汝等可惧死矣?”

  孙恩转头问道。

  “何惧死哉?”

  这条船上,都是孙恩铁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哈哈哈哈~~”

  孙恩仰天长笑:“天庭召唤,如之奈何?传令,停船,但凡不愿随老夫升天者,可去投奔王愔之!”

  “师君!”

  众人**泪看向孙恩。

  “尔等皆为长生人,勿忧,老夫带尔等回天庭,三官帝君必论功行赏,还不速去!”

  孙恩一振衣袖。

  “诺!”

  “谨尊师君号令!”

  一道道旗号打出,并有喊话声此起彼伏。

  外围的船只陆续向割鹿军靠拢,又徐徐降了半帆,在海浪中左右摇晃,北府军则加紧围攻,尽可能的俘虏些老贼。

  “呵~~”

  诸荀长民冷笑道:“还说孙王二贼不曾勾结,孙恩连死都要把部属交给王愔之,铁证如山,看他如何抵赖。”

  刘裕面色也非常难看。

  檀道济、孟昶,都不愿追随他,如今连贼寇投降,也指名道姓投王愔之,情何以堪啊?

  孙恩状如颠狂,又大笑道:“刘寄奴,王愔之,既想要老夫的命,为何还不来拿?难道是……”

  说着,分别指了指王愔之与刘裕,恍然大悟道:“可是担心老夫投海,躯壳难觅其踪,没法向朝庭请功?

  老夫将升仙矣,一副躯壳,拿去便是,但汝有二人,又该给谁?”

  孙恩站在望楼上,目中满是挑恤,来回扫视,身边诸人也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甚至有人目中蕴着狂热!

  他们是真的相信跟随孙恩赴死能飞升天庭。

  刘裕与王愔之的座船,均是不约而同的向孙恩驶去。

  其实都能看出,这是非常拙劣的离间计,但问题是,无论谁向朝庭献上孙恩的头颅,都是不世奇功。

  即便是王愔之,司马道子也要捏着鼻子封赏,遑论刘裕?

  彼此间一片沉默,两军将士也各自警惕戒备,孙恩等人却是越发的不耐烦,仿佛在责怪来的太慢,影响他们成仙。

  “孙恩,妄以为区区离间之计便能挑拨我北府军与割鹿军自相残杀,简直是可笑,王郎两救京口与句章,本将把你让予他,又有何妨?”

  刘裕突然冷笑道。

  王愔之朝刘裕拱了拱手,示以感谢,笑道:“我与刘兄,一见如故,嫂嫂与兴男小娘子更是待我如亲人,我岂会因争功恩断义绝?

  我无所谓相王的封赏,孙恩可给刘兄,把张猛交我便是。”

  ‘呸,谁待你如亲人?’

  刘裕暗骂。

  却不得不佩服王愔之这份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领。

  其实他对张猛也很动心。

  孙恩的用处是封官授爵,张猛则可以施恩于陈郡谢氏,他清楚,自己在王谢心目中的地位,没法和王愔之比。

  但是奉上张猛的头颅,至少能获得好感,从长远来看,还是有用的。

  毕竟这个天下,仍是世家大族的天下。

  眼下的刘裕,还没有取晋室而代之的想法。

  可是吧,王愔之的提议很合理。

  没有坚守山阴,没有千里救援京口,没有句章之战,孙恩不可能身边只剩了几千人。

  在剿灭孙恩的过程中,王愔之才居功甚伟,这是容不得他否认的事实。

  所以王愔之讨要张猛,实则是吃了小亏,要是自己连这都不愿,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而他并没有作好与王愔之开战的准备,更何况孙恩已经下令全军向王愔之投降了,主客之势已然逆转。

  对于刘裕,最重要的是积攒战功,提高在北府军的地位。

  因着去年京口被围,无论军中还是民众,都对刘牢之颇有微辞,刘牢之的威望正在一步步的瓦解。

  又因背叛王恭,北府军背负上了轼主犯上的历史包袱,只有刘牢之以一死承担下罪责,并由新的首领统带,北府军才能浴火重生。

  当北府军迈入后刘牢之时代,对于自己,孙恩的用途大于张猛。

  “哈哈~~”

  念头一闪而过,刘裕哈哈笑道:“孙恩死到临头,还妄图挑拨离间,趁乱脱逃,蠢不可及,王郎所言甚是,张猛与孙恩,你我一人一个!”

  “扑通!”

  张猛一**跌坐在地,面色苍白,王愔之与刘裕的妥协,宣告了他的死刑。

  “丢人现眼,老夫带你去成仙,这是别人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份,怕什么!”

  孙恩厌恶的喝斥,便大声道:“诸君,我等遗褪,切不可落朝廷手上,都随老夫跳下去,海底便是天门,老夫带你们飞升仙界!”

  “诺!”

  “成仙便在今日!”

  “吾已聆听到仙乐矣!”

  “哈,老子满手血腥,光死在老子刀下的士人,就不下十来个,士家女郎玩了近百都有,三官帝官待吾,何其恩深也。

  “即便成不了仙,也早够本了,更何况有师君领我等去往仙界?老子先下去,为师君开路,恕我先一步!”

  “扑通!”

  一名面相凶猛的汉子,一个鱼跃飞起,直直栽入大海。

  身体在海浪中沉浮着,突然一个浪头打来,消失不见。

  “尔等速速投海,天门已开,过时不候!”

  孙恩也奋力一跃,跳入海里。

  “扑通!”

  “扑通!”

  一名名铁粉跟着跳海。

  风浪中,人落入海里连个浪头都溅不起来,但人自身有浮力,一时半会儿沉不下去。

  还有人通水性,出于求生的本能扑腾着四肢。

  借着愈发阴暗的天色,可以看到海面上零零落落全是人头与挣扎挥舞的手臂,另有些呛水的咳嗽声与呼救声传来。

  张猛却看着王愔之,目中带有哀求之色,见王愔之不为所动,只得大叫一声,跳了下去。

  “谁为本将把孙恩捞上来,本将重重有赏!”

  刘裕转头道。

  众将均是愕然,毕竟水太冷了,风浪也大,跳海捞人非常危险。

  刘裕却不为所动。

  孙恩的尸体,对于他太重要了。

  “末将来!”

  几名铁塔般的水手,脱去衣衫,相继跳入海里,奋力游动,面孔迅速布上了一层青气。

  苏荃略一迟疑,也道:“督帅,要不要仆带几个人,把张猛捞上来?”

  “捞他作甚?”

  王愔之不以为然道:“能活捉,自是锦上添花,捉不了,也无须拿将士们的生死邀功。”

  “嘿~~”

  苏荃放声嘿的一笑:“郎君仁义,可有的人,却不拿麾下将士的生死当回事啊。”

  “哼!”

  刘裕闷哼一声,面色铁青,偏他没法辩解,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