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覆还是有能力的,将人员牲畜移往远离河堤的高处,房屋门窗加固,粮仓与草料仓更是重中之重。
有些地势低的粮仓,一车车粮食趁着风雨未来紧急转移,已经挖好的三个船坞,初步运用了水泥,看似颇为坚固。
不过仍是敞口大开,做好了江水倒灌的准备。
在徐道覆和许允之的指挥下,一切都有条不紊,二人也极为珍惜这次机会,卖力的表现着。
当天下午,人马船只全部赶至。
一艘艘船,驶往上游,每三五条船扎在一起,用钉在地面的粗木桩和绳索固定在河岸上,又在船仓中,填土堆石,以提升稳定性。
总之,整个浙江以南,一片忙碌。
……
渐江喇叭口!
孙恩行军缓慢,毕竟人和船都太多了,而甬东诸岛间的探明水道又有限,很多地方遍布沙洲和暗礁,需要小心翼翼,一条一条地才能驶去。
以致于这么多日过去,才驶入浙江喇叭口,大致位于海宁县境,甚至还少了些船。
有些掉队了,有些触礁沉没,还有的跑路了。
说句现实话,军中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条船,孙恩并不清楚。
并且不出谢琰所料,他的粮食不多了,自建安晋安抢来的粮草,经过一个冬春的消耗,所剩无己。
如今是饭食掺杂着咸鱼干食用,而尤为可虑的是,咸鱼干也不多了。
毕竟岛上那么多人,即便日夜不停不间断地捕鱼,又能捕上多少?
在后世,舟山群岛是有名的渔场,可是在孙恩的狂捕滥捞之下,有些海域已经见不到鱼了。
他又不敢再去会稽境内抢粮,因此从吴郡就食,进攻京口成了唯一选择。
烈日之下,船舱里酷热难耐,所有人均是一副无精打彩的模样。
“师君,先上岸罢,让大伙儿休整一宿,并派出斥候探明前路!”
卢循提议。
“嗯!”
孙恩在船上呆的也要发霉了,点头道:“也罢,全军往浙江北岸行驶,于嘉兴上岸!”
一道道命令发出。
贼众们如蒙大赦,奋力划船,于北岸登登。
整个现场,闹哄哄一团。
孙恩暗暗摇头。
讲真,他对王愔之的兵挺羡慕的,可惜他练不出这样的兵。
其实他不是没想过和王愔之决战于上虞,可惜终究心里发怵,而且他还担心,鏖战正酣之时,谢琰从背后杀出,必然大溃。
同时,战前制定的突袭京口方略,也不好随意更改。
“师君,天有异相啊,可惜道覆不在!”
卢遁紧拧着眉心,望向天空。
孙恩心也抬头望天。
风已经很大了,但天空碧蓝如洗,东北方向的天际线上,有白色的羽毛状或马尾状的卷云出现。
仿佛在赛跑,一团团雪白的低云以极快的速度自东北向西南而来,并逐渐在西南方向的天空尽头堆积成了黑灰色的阴云!
“这……难道飓风要来了?”
孙恩两眼一凸,似是猜到了什么!
卢循重重拱手道:“仆在天象上不及道覆,却可断定,天空的异相分明是飓风来临的前兆,如所料不差,最快今夜就该有狂风暴雨来袭,还须早做准备。”
孙恩心里骂娘!
**的,飓风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现在来。
多年盘踞海岛,他清楚夏季会有飓风,有的年份整个夏秋季节接二连三的来,有的年份则一个不见,这完全凭着老天爷的喜好。
好在已经上了岸,若是还在江里,怕是会全军覆没。
“师君!”
这时,一名斥候匆匆奔至,大声道:“仆探得,谢琰于青山脚立寨,约有三四万人马。”
“可真?”
孙恩追问。
“千真万确!”
那斥候重重拱手。
卢循忙道:“师君,大喜啊,此乃破敌的千载良机,青山距此不过三十里,飓风来势凶猛,谢琰必无防备,我军可于风雨来临之时突袭,定可大破谢琰!”
“好!”
孙恩猛叫一声好:“果然是三官帝君怜恤,以大神通搬来飓风助老夫破去谢贼,传令全军,生火造饭,吃饱喝足了去杀敌!”
军中立刻忙碌起来,炊烟道道。
傍晚时分!
风势越发猛烈,旗帜被吹的呼呼作响,天空乱云翻滚,乌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层层的堆积加厚。
“啪!”
滴豆大的雨点落在脚下,激起一蓬尘土。
薛银瓶神色复杂道:”终于下雨了,孙恩该去攻打谢琰了吧。”
薛雀儿接过来道:“阿姊,就算郎君想去救援,也无能为力啊,这风势,乘船过江是自寻死路,况且咱们还有一大堆的麻烦呢。”
“哎!”
薛银瓶叹了口气道:“兴许是天意吧。”
一众幕僚则是神情振奋。
一旦孙恩击破谢琰,刘牢之又不在,整个江东地面,就剩下自家一支军队了,可以大施拳脚。
王愔之也道:“飓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咱们要做好随时渡江,去救援谢琰的准备!”
众人暗道,这哪是去救援啊,分明担心谢琰侥幸逃生,去补一刀吧?
但彼此间心照不宣。
夜色越发深沉,雨势越来越猛,营帐即便做了加固,却仍如一个个气球般被狂风吹的鼓涨涨,似是随时会炸裂开来。
“砰!”
突有营帐被风吹跑,帐里的人一阵乱叫,立在风雨中,欲哭无泪。
房屋则是轰隆轰隆直响,就象是有什么东西在撞击门窗,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又有的房顶被掀翻,风雨猛然间,贯满了整间屋子。
王愔之索性站外面,任由风雨临身。
耳边,尽是呼啸风声与哗啦雨声,天地间一片水幕,视线不及数尺。
果然是台风过境!
……
浙江北岸,孙恩大营!
雨幕中,营地里挤满了人,虽然狂风骤雨,好在夏季不冷,好些老贼就着雨水搓洗身体。
辎重将丢在营里,弓箭也没法使用,每个人只携带长矛大刀。
全军已经做过了充分动员,谁都知道击破谢琰,就在此夜,有夺来的禁军精良装备,战斗力将有大幅提高!
人员排的非常密集,所有出战的人,胳膊搀着胳膊。
一来,是防止有人偷偷脱逃。
二来,也便于风中行走。
孙恩眯眼转头看了看,就猛一招手,走在最前。
由前至后依次有人招手,近十万人,向青山艰难行去。
另有数万人留守营寨,一俟风雨渐止,就按原计划,由卢循率领,出浙江北上,经华亭入大江,从水路攻打京口。
三十里的路程,在风雨中,孙恩军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才抵达青山脚下。
……
谢琰长居建康,虽然每隔一两年会受一次飓风外围影响,但不处在中心,雨有时很大,风却不怎么急。
故而对天灾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因其依山下寨,山上的雨水直冲而下,整片营区淹在了没膝深的水里,营帐更是找不到一顶完整的,都被狂风掀开,所有人暴露在风雨当中。
“阿父,这该如何是好啊?”
四周一片水泽,谢肇大声唤道。
谢琰欲哭无泪。
军中存粮被淹了,全军近四万人,个个淋成了落汤鸡,束手无策。
“哎~~”
谢琰重重叹了口气,感慨道:“婴冥郁岪,溃渱泮汗,涌江而开,吞江纳汉,濆薄沸腾,濞焉汹汹。
今日方知天地之威,非人力所及,着将士们匆要慌乱,排出营区积水,把粮草抢出,大家都辛苦点。”
出乎谢琰意料。
以往那熟悉的应诺声没有响起,身边亲随充耳不闻,这让他意识到,自已仍在按照习惯的语速说话,声音全被风雨遮盖了。
谢琰正待大声再说,却是身后的青山传来了闷雷般地巨响,连带大地都在轻微颤动。
借着划过的闪电,可以看到,山坡正有大片土石剥落,倾泄向山脚,仅在两道闪电的交替间,搭山脚的一溜排营帐已荡然无存!
这让人脊背生寒,天地之威,恐怖如斯!
谢峻一把拉住谢琰,急道:“阿父,莫要留在山脚,暴雨把泥土泡软了,或再有滑坡啊!”
谢琰赶忙点头,快步向前走。
没走几步,风雨声中,竟隐约有了喊杀声,影影绰绰的身形在雨幕里乍现!
谢琰顿时手足僵硬,呆立当场。
一股巨大的惊悸麻遍全身!
必是孙恩趁雨夜来袭,心头被浓浓的悔意笼罩。
全军处于混乱中,军令难以传达,是必败无疑了。
他后悔不该无视王愔之的劝告,如果早早过江,即使孙恩来袭,也有王愔之分担,甚至大破贼军也未必不可能。
他觉得自已成了晋室的罪人,亲手葬送了朝廷仅存的军事力量。
没了禁军,朝廷如何抵御桓玄?如何震慑刘牢之?孙恩会不会挟大胜之威兵逼建康?
还有王愔之……
无数念头纷至沓来,谢琰猛晃了晃了脑袋,大叫道:“全军列阵,迎战!”
只不过,他的声音相对于喧躁的风雨声是如此的微不足道,除了身边有限数人,稍远一点都听不见。
借着闪电的光亮,谢琰看到跟随自已多年的军卒被分割包围在滚滚人潮当中,相当一部分连兵器都没有,就被长矛捅穿身体!
地面的积水渐渐染红,喊杀声与惨嚎声被风雨声掩盖,呼啸狂风中,满是血腥味道!
朝廷花重金养的禁军,还有征发而来的万余丹阳役夫,如无头苍蝇般,不辨方向乱跑,但贼兵密密麻麻,身后又是随时会再次坍塌的山坡,能往哪跑?
孙恩军逢人便杀,营区陷入混乱当中!
谢峻尖叫道:“阿父,速避,迟则晚矣!”
谢肇也急声道:“马来,把马匹牵来!”
数百亲随把谢琰团团护住,另有十余人勉力向后奔去!
“哈哈,谢琰,今夜乃汝死期!”
风雨中,传来了孙恩那欢畅的狂笑。
……
        有些地势低的粮仓,一车车粮食趁着风雨未来紧急转移,已经挖好的三个船坞,初步运用了水泥,看似颇为坚固。
不过仍是敞口大开,做好了江水倒灌的准备。
在徐道覆和许允之的指挥下,一切都有条不紊,二人也极为珍惜这次机会,卖力的表现着。
当天下午,人马船只全部赶至。
一艘艘船,驶往上游,每三五条船扎在一起,用钉在地面的粗木桩和绳索固定在河岸上,又在船仓中,填土堆石,以提升稳定性。
总之,整个浙江以南,一片忙碌。
……
渐江喇叭口!
孙恩行军缓慢,毕竟人和船都太多了,而甬东诸岛间的探明水道又有限,很多地方遍布沙洲和暗礁,需要小心翼翼,一条一条地才能驶去。
以致于这么多日过去,才驶入浙江喇叭口,大致位于海宁县境,甚至还少了些船。
有些掉队了,有些触礁沉没,还有的跑路了。
说句现实话,军中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条船,孙恩并不清楚。
并且不出谢琰所料,他的粮食不多了,自建安晋安抢来的粮草,经过一个冬春的消耗,所剩无己。
如今是饭食掺杂着咸鱼干食用,而尤为可虑的是,咸鱼干也不多了。
毕竟岛上那么多人,即便日夜不停不间断地捕鱼,又能捕上多少?
在后世,舟山群岛是有名的渔场,可是在孙恩的狂捕滥捞之下,有些海域已经见不到鱼了。
他又不敢再去会稽境内抢粮,因此从吴郡就食,进攻京口成了唯一选择。
烈日之下,船舱里酷热难耐,所有人均是一副无精打彩的模样。
“师君,先上岸罢,让大伙儿休整一宿,并派出斥候探明前路!”
卢循提议。
“嗯!”
孙恩在船上呆的也要发霉了,点头道:“也罢,全军往浙江北岸行驶,于嘉兴上岸!”
一道道命令发出。
贼众们如蒙大赦,奋力划船,于北岸登登。
整个现场,闹哄哄一团。
孙恩暗暗摇头。
讲真,他对王愔之的兵挺羡慕的,可惜他练不出这样的兵。
其实他不是没想过和王愔之决战于上虞,可惜终究心里发怵,而且他还担心,鏖战正酣之时,谢琰从背后杀出,必然大溃。
同时,战前制定的突袭京口方略,也不好随意更改。
“师君,天有异相啊,可惜道覆不在!”
卢遁紧拧着眉心,望向天空。
孙恩心也抬头望天。
风已经很大了,但天空碧蓝如洗,东北方向的天际线上,有白色的羽毛状或马尾状的卷云出现。
仿佛在赛跑,一团团雪白的低云以极快的速度自东北向西南而来,并逐渐在西南方向的天空尽头堆积成了黑灰色的阴云!
“这……难道飓风要来了?”
孙恩两眼一凸,似是猜到了什么!
卢循重重拱手道:“仆在天象上不及道覆,却可断定,天空的异相分明是飓风来临的前兆,如所料不差,最快今夜就该有狂风暴雨来袭,还须早做准备。”
孙恩心里骂娘!
**的,飓风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现在来。
多年盘踞海岛,他清楚夏季会有飓风,有的年份整个夏秋季节接二连三的来,有的年份则一个不见,这完全凭着老天爷的喜好。
好在已经上了岸,若是还在江里,怕是会全军覆没。
“师君!”
这时,一名斥候匆匆奔至,大声道:“仆探得,谢琰于青山脚立寨,约有三四万人马。”
“可真?”
孙恩追问。
“千真万确!”
那斥候重重拱手。
卢循忙道:“师君,大喜啊,此乃破敌的千载良机,青山距此不过三十里,飓风来势凶猛,谢琰必无防备,我军可于风雨来临之时突袭,定可大破谢琰!”
“好!”
孙恩猛叫一声好:“果然是三官帝君怜恤,以大神通搬来飓风助老夫破去谢贼,传令全军,生火造饭,吃饱喝足了去杀敌!”
军中立刻忙碌起来,炊烟道道。
傍晚时分!
风势越发猛烈,旗帜被吹的呼呼作响,天空乱云翻滚,乌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层层的堆积加厚。
“啪!”
滴豆大的雨点落在脚下,激起一蓬尘土。
薛银瓶神色复杂道:”终于下雨了,孙恩该去攻打谢琰了吧。”
薛雀儿接过来道:“阿姊,就算郎君想去救援,也无能为力啊,这风势,乘船过江是自寻死路,况且咱们还有一大堆的麻烦呢。”
“哎!”
薛银瓶叹了口气道:“兴许是天意吧。”
一众幕僚则是神情振奋。
一旦孙恩击破谢琰,刘牢之又不在,整个江东地面,就剩下自家一支军队了,可以大施拳脚。
王愔之也道:“飓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咱们要做好随时渡江,去救援谢琰的准备!”
众人暗道,这哪是去救援啊,分明担心谢琰侥幸逃生,去补一刀吧?
但彼此间心照不宣。
夜色越发深沉,雨势越来越猛,营帐即便做了加固,却仍如一个个气球般被狂风吹的鼓涨涨,似是随时会炸裂开来。
“砰!”
突有营帐被风吹跑,帐里的人一阵乱叫,立在风雨中,欲哭无泪。
房屋则是轰隆轰隆直响,就象是有什么东西在撞击门窗,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又有的房顶被掀翻,风雨猛然间,贯满了整间屋子。
王愔之索性站外面,任由风雨临身。
耳边,尽是呼啸风声与哗啦雨声,天地间一片水幕,视线不及数尺。
果然是台风过境!
……
浙江北岸,孙恩大营!
雨幕中,营地里挤满了人,虽然狂风骤雨,好在夏季不冷,好些老贼就着雨水搓洗身体。
辎重将丢在营里,弓箭也没法使用,每个人只携带长矛大刀。
全军已经做过了充分动员,谁都知道击破谢琰,就在此夜,有夺来的禁军精良装备,战斗力将有大幅提高!
人员排的非常密集,所有出战的人,胳膊搀着胳膊。
一来,是防止有人偷偷脱逃。
二来,也便于风中行走。
孙恩眯眼转头看了看,就猛一招手,走在最前。
由前至后依次有人招手,近十万人,向青山艰难行去。
另有数万人留守营寨,一俟风雨渐止,就按原计划,由卢循率领,出浙江北上,经华亭入大江,从水路攻打京口。
三十里的路程,在风雨中,孙恩军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才抵达青山脚下。
……
谢琰长居建康,虽然每隔一两年会受一次飓风外围影响,但不处在中心,雨有时很大,风却不怎么急。
故而对天灾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因其依山下寨,山上的雨水直冲而下,整片营区淹在了没膝深的水里,营帐更是找不到一顶完整的,都被狂风掀开,所有人暴露在风雨当中。
“阿父,这该如何是好啊?”
四周一片水泽,谢肇大声唤道。
谢琰欲哭无泪。
军中存粮被淹了,全军近四万人,个个淋成了落汤鸡,束手无策。
“哎~~”
谢琰重重叹了口气,感慨道:“婴冥郁岪,溃渱泮汗,涌江而开,吞江纳汉,濆薄沸腾,濞焉汹汹。
今日方知天地之威,非人力所及,着将士们匆要慌乱,排出营区积水,把粮草抢出,大家都辛苦点。”
出乎谢琰意料。
以往那熟悉的应诺声没有响起,身边亲随充耳不闻,这让他意识到,自已仍在按照习惯的语速说话,声音全被风雨遮盖了。
谢琰正待大声再说,却是身后的青山传来了闷雷般地巨响,连带大地都在轻微颤动。
借着划过的闪电,可以看到,山坡正有大片土石剥落,倾泄向山脚,仅在两道闪电的交替间,搭山脚的一溜排营帐已荡然无存!
这让人脊背生寒,天地之威,恐怖如斯!
谢峻一把拉住谢琰,急道:“阿父,莫要留在山脚,暴雨把泥土泡软了,或再有滑坡啊!”
谢琰赶忙点头,快步向前走。
没走几步,风雨声中,竟隐约有了喊杀声,影影绰绰的身形在雨幕里乍现!
谢琰顿时手足僵硬,呆立当场。
一股巨大的惊悸麻遍全身!
必是孙恩趁雨夜来袭,心头被浓浓的悔意笼罩。
全军处于混乱中,军令难以传达,是必败无疑了。
他后悔不该无视王愔之的劝告,如果早早过江,即使孙恩来袭,也有王愔之分担,甚至大破贼军也未必不可能。
他觉得自已成了晋室的罪人,亲手葬送了朝廷仅存的军事力量。
没了禁军,朝廷如何抵御桓玄?如何震慑刘牢之?孙恩会不会挟大胜之威兵逼建康?
还有王愔之……
无数念头纷至沓来,谢琰猛晃了晃了脑袋,大叫道:“全军列阵,迎战!”
只不过,他的声音相对于喧躁的风雨声是如此的微不足道,除了身边有限数人,稍远一点都听不见。
借着闪电的光亮,谢琰看到跟随自已多年的军卒被分割包围在滚滚人潮当中,相当一部分连兵器都没有,就被长矛捅穿身体!
地面的积水渐渐染红,喊杀声与惨嚎声被风雨声掩盖,呼啸狂风中,满是血腥味道!
朝廷花重金养的禁军,还有征发而来的万余丹阳役夫,如无头苍蝇般,不辨方向乱跑,但贼兵密密麻麻,身后又是随时会再次坍塌的山坡,能往哪跑?
孙恩军逢人便杀,营区陷入混乱当中!
谢峻尖叫道:“阿父,速避,迟则晚矣!”
谢肇也急声道:“马来,把马匹牵来!”
数百亲随把谢琰团团护住,另有十余人勉力向后奔去!
“哈哈,谢琰,今夜乃汝死期!”
风雨中,传来了孙恩那欢畅的狂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