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居中站着一名女子,十六七岁的年纪,面色腊黄,手背上有烧灼留下的疤痕。
这就是传说中的魏家炼丹小天才,身后跟着两个婢女。
“原是魏家女郎,失敬了!”
王愔之拱手笑道。
“妾见过王郎!”
魏令橘屈膝施了一礼,便道:“妾冒味而来,是有事向王郎讨教。”
“请讲!”
王愔之示意。
魏令橘道:“王郎所制陶罐颇为神奇,妾钻研数月,竟不能窥其神妙,只知其中用了硫黄,不知王郎能否点拨于妾?”
“不能!”
王愔之毫不犹豫的拒绝。
“这……”
魏令橘一怔。
她没想到此人如何不讲究。
你是士人啊。
你的风度呢?
好一会,魏令橘才道:“王郎制做陶罐之法,与丹道颇有几分相似,又何必囿于门户之见,若能与妾交流,或可茅塞顿开,炼出仙丹也未必不可能。
届时一粒丹饵入腹,位列仙班,与天地同寿,得享长生,岂不美哉?”
“哈!”
王愔之哈的一笑:“这可是我赚钱的好东西,哪里能让女郎一句话就拿去。
再者,仙丹或有,却非我等凡人所能觊觎,秦始皇尚遣方士往海外求取仙药,汉武帝亦于梦中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药,敢问女郎,以一堆凡物放火里烧,能炼出仙丹否?”
魏令橘不服气道:“族祖于参同契中载明了仙丹炼制之法。”
王愔之哈哈笑道:“敢问魏伯阳前辈炼出仙丹否?”
魏令橘讷讷不能言。
世人都道,魏伯阳炼了仙丹服食,携一弟子登仙而去,可他们魏家人却是清楚,魏伯阳是寿终正寝,墓还在上虞呢。
好一会,才底气不足道:“那葛稚川(葛洪)与鲍姑夫妻不就是炼了仙丹荣登仙籍?”
王愔不以为然道:“葛稚川葬在罗浮山,此世人皆知,其实葛洪夫妇,以歧黄之术闻名,并非丹术,两夫妻于广州活人无数,得了神仙的美名。
而自汉末以来,天下板荡,每当有人失踪,乡人常会讹传登仙而去,久而久之,登仙传说不绝于耳。
再说你魏家,魏伯阳得真人授丹法,,自魏伯阳之后,可有人炼出仙丹?魏家女郎恕我直言,你已深中丹毒,面色腊黄便是表症,再炼下去,可别把自己炼死了啊。
届时世间又多一传说,魏家炼丹小天才服食仙丹,登仙而去,实则呢,不过冢中枯骨三两根罢了。”
魏令橘被王愔之数落的委屈的很,眼泪水都要流出来了。
“好了,好了,我也不欺你,我观你之症,乃是铅汞中毒,初时头痛、失眠、手脚麻木、四肢无力、手指、眼睑、舌部细微震颤,严重时,渐成痴呆,最终于病痛中不治而亡。”
王愔之摆了摆手。
魏令橘顿时面色一白。
王愔之讲的症状全中,不由心里有了些烦躁。
炼丹是为长生,成仙,谁愿意早夭呢。
王愔之又道:“铅汞中毒,并须以甘草、绿豆、蒲公草(蒲公英)熬煮汤水喝,量不易多,持之以恒,一年半载或见效。
女郎若信我,便回去试一试,丹药暂时不要炼了,纵然你有成仙之志,耽搁个一两年不炼丹,也不碍什么,可是这个道理?”
“多谢王郎了,那……妾回去试一试,妾告辞了!”
魏令橘的面孔一阵青,一阵白,好一会,才施礼离去。
……
青山大营!
谢道韫的信,送到了谢琰手上。
父子三人传看之后,谢肇脸面一沉,不悦道:“这王愔之劝说无果,竟欺姑母与王世伯不通兵法,花言巧语骗得姑母信了他的鬼话。
阿父,他坚持要您率部过江,是要独揽击溃贼寇之功啊!”
“不仅于此!”
谢峻阴阳怪气道:“孙逆兵多将广,粮草何来?
纵使他去年寇掠晋安建安两郡,怕也所余无多,阿父陈兵江北,正是阻止贼寇就食吴郡,独他视若无睹,何耶?
依儿之见,理该是贼寇屡挫于他手,甚为轻敌,存有养寇自重之心,或有意纵容孙贼攻打京口,他及时救援,以收京口军民之心!
毕竟王孝伯坐镇京口八载,若说他对京口全无念想,儿第一个不信。”
“诶~~”
谢琰摆手道:“未必如尔等所想,过江与他合兵,兴许他有他的计较,却置京口与三吴于何地,为父断不能为。
此子与相王及刘牢之皆是世仇,而为父出征前曾说过,应相忍为国,化解北府军与山阴之间的龌龊。
这样罢,待取下孙逆头颅,为父便向朝廷表他为禁军将军,他理应知为父之善意,尽力化解他与相王之间的恩怨。”
谢肇不解道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阿父,这是何故啊?王愔之又怎会愿意?”
“哎~~”
谢琰叹了口气道:“天下板荡,各路强藩你来我往,去了王孝伯,桓玄又尽掌大江上游,未来必将东进,而刘牢之有不臣之心,大晋经不得折腾啦!
我知此子心里委屈,但时局如此,不得不委屈于他。
况且,自古以来,冤死之臣子不胜枚数,又何多王孝伯一人?
最多除去刘牢之之后,为王孝伯平反便是,给予哀荣,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王愔之年轻气盛,未必肯从啊!”
谢肇忙道。
“呵~~”
谢琰冷冷一笑:“此事就由不得他了,除非他原地造反,不然,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
再者,我家虽显赫,却手头无兵,你我父子三人掌的是禁军,是朝廷经制之兵,非为我家所有。
为父虽为徐州刺史,却不督军事,乃单车刺史,实乃无手头无兵所致,若我家有兵,始宁墅何至毁于一旦?
而王愔之编练有现成的强军,可为我所用,当然,我家历来忠义,并非欲如桓氏那般窥伺神器,只为守护门楣罢了,若尽收王愔之之兵,可事倍功半!”
谢峻问道:“王愔之也是高门贵种,论起门楣,不比我家差,他怎会愿意交出兵权,为我家效力?”
谢琰成竹在胸道:“太原王氏,宥于内乱,家业早已不复往昔,王愔之几个伯叔,你看可有帮他的,实则朝中无人为他说话。
他巴结叔平夫妻,不就是为得琅玡王氏与陈郡谢氏的支持么?
为父听闻,驯服烈马时,须鞭抽棍打,再套上辔头,为父今年已四十有九,淝水战前,便领军在外,如何驯不服一区区少年?
就算他桀骜难驯,又有何妨?”
“阿父所言甚至是,只是……若再培养出一个刘牢之那样的奸狡小人又该如何?”
谢琰捋须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孝武帝强势,淝水战后,谢氏如日中天,为避主上猜忌,汝祖(谢安)不得不安老于广陵,数月便逝。
从兄(谢玄)往会稽养病,郁郁而终,致使刘牢之失了控制,步步坐大乃至无法收拾。
而今天子蠢笨更甚于惠皇帝,相王受上下游逼迫,焦头烂额,何来精力理会我谢氏?只要有为父在,就能把王愔之控制在手。
不过,为父不会轻易重用于他,须再三考量,勘查品性无误,方可委以大任。
你俩不必担心,为父一把年纪,还会被一个弱冠少年算计了去?
倘若此人怀有异心,只能除之而后快了,可这只是最坏的打算。”
“儿明白了!”
兄弟二人双双施了一礼。
谢琰挥挥手道:“都出去罢,时刻留意南岸动向,为父须回信一封送往山阴。”
“诺!”
谢肇与谢峻转身离开。
当天,谢琰就写信,快马送往山阴,当然,丝毫未提及对王愔之的安排,毕竟上不得台面,说不出口。
他还担心王凝之夫妻会漏露给王愔之,致使心生怨恨,变生不测。
次日,王愔之去往贺氏宅子,拜访顾氏。
“夫人与江梅可愿与我回钱塘?”
王愔之拱手问道。
贺江梅站在顾氏身后,妙眸含羞,偷偷瞥着王愔之。
她的心态已经彻底扭转了,把自己视为王愔之的未过门妻子了,时常打探王愔之的举动,总想着关心他。
有时见不到人,心里又想念的紧,真见到了,又羞红着脸,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顾氏回头看了眼,便道:“江梅还未过门,随你去钱塘并不太好,如今上虞已经收复,山阴料来无碍,我们娘俩,还是留在山阴好了。
一来打理田宅。
二来,亦可缓和郎君与诸姓士族之间的关系。”
贺江梅颇为失望,幽怨的瞥着王愔之。
王愔之也知带走贺江梅不太可能,并未强求,转而与顾氏商量了些庄上的事宜。
对于补充了人手,顾氏自是欢喜。
未及正午,王愔之便告辞离去,宅子的女子,除了少许怀孕的,都带走了,主要是未来一段时间,他很可能不会再回山阴。
留着,总是暴殓天物。
当两日后抵达钱塘时,天空的云量明显增多,层层乌云翻滚,快速涌动,时而阳光从缝隙中洒下,又时而天昏地暗。
东北风大作,吹的衣袂猎猎作响。
“郎君,飓风快来了,恐怕今夜便至!”
徐道覆满面喜色的拱手。
步卒俘虏和船队,按日程算,至迟下午,应能抵达钱墉,王愔之心头稍定,问道:“风雨一至,满目疮痍,道覆可有防风之法?”
徐道覆道:“若郎君信任仆,便由仆来主持防风!”
“好!”
王愔之毫不犹豫的点头。
……
        这就是传说中的魏家炼丹小天才,身后跟着两个婢女。
“原是魏家女郎,失敬了!”
王愔之拱手笑道。
“妾见过王郎!”
魏令橘屈膝施了一礼,便道:“妾冒味而来,是有事向王郎讨教。”
“请讲!”
王愔之示意。
魏令橘道:“王郎所制陶罐颇为神奇,妾钻研数月,竟不能窥其神妙,只知其中用了硫黄,不知王郎能否点拨于妾?”
“不能!”
王愔之毫不犹豫的拒绝。
“这……”
魏令橘一怔。
她没想到此人如何不讲究。
你是士人啊。
你的风度呢?
好一会,魏令橘才道:“王郎制做陶罐之法,与丹道颇有几分相似,又何必囿于门户之见,若能与妾交流,或可茅塞顿开,炼出仙丹也未必不可能。
届时一粒丹饵入腹,位列仙班,与天地同寿,得享长生,岂不美哉?”
“哈!”
王愔之哈的一笑:“这可是我赚钱的好东西,哪里能让女郎一句话就拿去。
再者,仙丹或有,却非我等凡人所能觊觎,秦始皇尚遣方士往海外求取仙药,汉武帝亦于梦中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药,敢问女郎,以一堆凡物放火里烧,能炼出仙丹否?”
魏令橘不服气道:“族祖于参同契中载明了仙丹炼制之法。”
王愔之哈哈笑道:“敢问魏伯阳前辈炼出仙丹否?”
魏令橘讷讷不能言。
世人都道,魏伯阳炼了仙丹服食,携一弟子登仙而去,可他们魏家人却是清楚,魏伯阳是寿终正寝,墓还在上虞呢。
好一会,才底气不足道:“那葛稚川(葛洪)与鲍姑夫妻不就是炼了仙丹荣登仙籍?”
王愔不以为然道:“葛稚川葬在罗浮山,此世人皆知,其实葛洪夫妇,以歧黄之术闻名,并非丹术,两夫妻于广州活人无数,得了神仙的美名。
而自汉末以来,天下板荡,每当有人失踪,乡人常会讹传登仙而去,久而久之,登仙传说不绝于耳。
再说你魏家,魏伯阳得真人授丹法,,自魏伯阳之后,可有人炼出仙丹?魏家女郎恕我直言,你已深中丹毒,面色腊黄便是表症,再炼下去,可别把自己炼死了啊。
届时世间又多一传说,魏家炼丹小天才服食仙丹,登仙而去,实则呢,不过冢中枯骨三两根罢了。”
魏令橘被王愔之数落的委屈的很,眼泪水都要流出来了。
“好了,好了,我也不欺你,我观你之症,乃是铅汞中毒,初时头痛、失眠、手脚麻木、四肢无力、手指、眼睑、舌部细微震颤,严重时,渐成痴呆,最终于病痛中不治而亡。”
王愔之摆了摆手。
魏令橘顿时面色一白。
王愔之讲的症状全中,不由心里有了些烦躁。
炼丹是为长生,成仙,谁愿意早夭呢。
王愔之又道:“铅汞中毒,并须以甘草、绿豆、蒲公草(蒲公英)熬煮汤水喝,量不易多,持之以恒,一年半载或见效。
女郎若信我,便回去试一试,丹药暂时不要炼了,纵然你有成仙之志,耽搁个一两年不炼丹,也不碍什么,可是这个道理?”
“多谢王郎了,那……妾回去试一试,妾告辞了!”
魏令橘的面孔一阵青,一阵白,好一会,才施礼离去。
……
青山大营!
谢道韫的信,送到了谢琰手上。
父子三人传看之后,谢肇脸面一沉,不悦道:“这王愔之劝说无果,竟欺姑母与王世伯不通兵法,花言巧语骗得姑母信了他的鬼话。
阿父,他坚持要您率部过江,是要独揽击溃贼寇之功啊!”
“不仅于此!”
谢峻阴阳怪气道:“孙逆兵多将广,粮草何来?
纵使他去年寇掠晋安建安两郡,怕也所余无多,阿父陈兵江北,正是阻止贼寇就食吴郡,独他视若无睹,何耶?
依儿之见,理该是贼寇屡挫于他手,甚为轻敌,存有养寇自重之心,或有意纵容孙贼攻打京口,他及时救援,以收京口军民之心!
毕竟王孝伯坐镇京口八载,若说他对京口全无念想,儿第一个不信。”
“诶~~”
谢琰摆手道:“未必如尔等所想,过江与他合兵,兴许他有他的计较,却置京口与三吴于何地,为父断不能为。
此子与相王及刘牢之皆是世仇,而为父出征前曾说过,应相忍为国,化解北府军与山阴之间的龌龊。
这样罢,待取下孙逆头颅,为父便向朝廷表他为禁军将军,他理应知为父之善意,尽力化解他与相王之间的恩怨。”
谢肇不解道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阿父,这是何故啊?王愔之又怎会愿意?”
“哎~~”
谢琰叹了口气道:“天下板荡,各路强藩你来我往,去了王孝伯,桓玄又尽掌大江上游,未来必将东进,而刘牢之有不臣之心,大晋经不得折腾啦!
我知此子心里委屈,但时局如此,不得不委屈于他。
况且,自古以来,冤死之臣子不胜枚数,又何多王孝伯一人?
最多除去刘牢之之后,为王孝伯平反便是,给予哀荣,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王愔之年轻气盛,未必肯从啊!”
谢肇忙道。
“呵~~”
谢琰冷冷一笑:“此事就由不得他了,除非他原地造反,不然,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
再者,我家虽显赫,却手头无兵,你我父子三人掌的是禁军,是朝廷经制之兵,非为我家所有。
为父虽为徐州刺史,却不督军事,乃单车刺史,实乃无手头无兵所致,若我家有兵,始宁墅何至毁于一旦?
而王愔之编练有现成的强军,可为我所用,当然,我家历来忠义,并非欲如桓氏那般窥伺神器,只为守护门楣罢了,若尽收王愔之之兵,可事倍功半!”
谢峻问道:“王愔之也是高门贵种,论起门楣,不比我家差,他怎会愿意交出兵权,为我家效力?”
谢琰成竹在胸道:“太原王氏,宥于内乱,家业早已不复往昔,王愔之几个伯叔,你看可有帮他的,实则朝中无人为他说话。
他巴结叔平夫妻,不就是为得琅玡王氏与陈郡谢氏的支持么?
为父听闻,驯服烈马时,须鞭抽棍打,再套上辔头,为父今年已四十有九,淝水战前,便领军在外,如何驯不服一区区少年?
就算他桀骜难驯,又有何妨?”
“阿父所言甚至是,只是……若再培养出一个刘牢之那样的奸狡小人又该如何?”
谢琰捋须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孝武帝强势,淝水战后,谢氏如日中天,为避主上猜忌,汝祖(谢安)不得不安老于广陵,数月便逝。
从兄(谢玄)往会稽养病,郁郁而终,致使刘牢之失了控制,步步坐大乃至无法收拾。
而今天子蠢笨更甚于惠皇帝,相王受上下游逼迫,焦头烂额,何来精力理会我谢氏?只要有为父在,就能把王愔之控制在手。
不过,为父不会轻易重用于他,须再三考量,勘查品性无误,方可委以大任。
你俩不必担心,为父一把年纪,还会被一个弱冠少年算计了去?
倘若此人怀有异心,只能除之而后快了,可这只是最坏的打算。”
“儿明白了!”
兄弟二人双双施了一礼。
谢琰挥挥手道:“都出去罢,时刻留意南岸动向,为父须回信一封送往山阴。”
“诺!”
谢肇与谢峻转身离开。
当天,谢琰就写信,快马送往山阴,当然,丝毫未提及对王愔之的安排,毕竟上不得台面,说不出口。
他还担心王凝之夫妻会漏露给王愔之,致使心生怨恨,变生不测。
次日,王愔之去往贺氏宅子,拜访顾氏。
“夫人与江梅可愿与我回钱塘?”
王愔之拱手问道。
贺江梅站在顾氏身后,妙眸含羞,偷偷瞥着王愔之。
她的心态已经彻底扭转了,把自己视为王愔之的未过门妻子了,时常打探王愔之的举动,总想着关心他。
有时见不到人,心里又想念的紧,真见到了,又羞红着脸,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顾氏回头看了眼,便道:“江梅还未过门,随你去钱塘并不太好,如今上虞已经收复,山阴料来无碍,我们娘俩,还是留在山阴好了。
一来打理田宅。
二来,亦可缓和郎君与诸姓士族之间的关系。”
贺江梅颇为失望,幽怨的瞥着王愔之。
王愔之也知带走贺江梅不太可能,并未强求,转而与顾氏商量了些庄上的事宜。
对于补充了人手,顾氏自是欢喜。
未及正午,王愔之便告辞离去,宅子的女子,除了少许怀孕的,都带走了,主要是未来一段时间,他很可能不会再回山阴。
留着,总是暴殓天物。
当两日后抵达钱塘时,天空的云量明显增多,层层乌云翻滚,快速涌动,时而阳光从缝隙中洒下,又时而天昏地暗。
东北风大作,吹的衣袂猎猎作响。
“郎君,飓风快来了,恐怕今夜便至!”
徐道覆满面喜色的拱手。
步卒俘虏和船队,按日程算,至迟下午,应能抵达钱墉,王愔之心头稍定,问道:“风雨一至,满目疮痍,道覆可有防风之法?”
徐道覆道:“若郎君信任仆,便由仆来主持防风!”
“好!”
王愔之毫不犹豫的点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