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追杀里许,就陆陆续续回返,马鞍上,系着一颗颗头颅,个个兴高彩烈,大声说笑。
王愔之也暗暗点头。
此役,共收得顾氏水手、船工和弓弩手三百来人。
别看顾氏水军不堪一战,但是能在摇晃的船面上射箭,寻常弓弩手就做不到,顾氏练这些兵,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战败的直接原因是顾铭太渣,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今全便宜了王愔之。
顾氏的庄客僮仆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是否会被王愔之收编,但看起来,似乎也不错啊。
不过王愔之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主要是吃相太难看了,也容易让顾恺之生出疑虑。
他与顾恺之的默契是,庄子属于贺江梅,即便嫁给他,也是贺江梅的妆奁,贺江梅以庄园产出资助他是另一回事,他不能把贺氏庄园纳为已有。
吴姓士族有钱,又不能打,**上也失了势,妥妥的肥羊啊。
历史上,即便吴姓士族的家业大量被北府军侵占,也纷纷投靠刘裕,可见其虚弱本质,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分得清的。
另有归顺老贼五百余人。
当然,不是每一个老贼都降,有些与苏荃、匡超、管络等人有仇,老贼与老贼之间,也是划分派别的。
比如你是苏峻余孽,我们是曹嶷的乡人,不服你,这只能殊死搏杀。
粗略估计,双方战死的老贼,足有五六百之多,这相当惊人了。
而王愔之本部,战损不足百,死亡的俚人,加上骑兵追杀,足有千余。
这一战算是赚了,遑论还得了好几十条船。
这也是王愔之第一次得见海贼们的船。
与内河船只船底阔而平不同,海贼的船,船底是尖的,吃水深,船身狭而长,长度普遍在五丈左右,宽度不足一丈。
船面设有一到两根桅杆,望楼极矮,船仓里,左右各有十来只棹孔运桨,确实和清朝横行于闽粤沿海的蜘蛛船长的很像。
暂时王愔之不急于编入军中,打算先以纪效新书的标准,严格训练,再了解想法,熟悉性情,以定行止。
此战过后,役夫再也不敢偷奸耍滑了,只盼望尽快把城池筑好,解散回家。
毕竟大樱山脚成了前线,驻留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贼寇则退兵十里,高沟深垒,筑起营寨,摆出一副相持的态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隔一两日,就会来攻一次,明摆着是拿王愔之练兵。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
“贤侄,朝廷方面有三个消息传来。”
谢道韫开口道。
“谢夫人请讲!”
王愔之正在府牙催粮,如今杂粮还未收获,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王凝之大手一挥,又给了三万石粮食。
正事谈完,便闲聊起来。
谢道韫叹了口气道:“荆江之争已拉下帷幕……”
前次殷仲堪得知桓玄来攻,急召杨佺期。
杨佺期曰:江陵粮草不足,当何以待敌?可以来依靠我,共守襄阳。
殷仲堪不舍得放弃江陵的基业,又担心杨佺期不来,就骗他近来收集了一些粮食,已经有了储备。
杨佺期信了,率众赴援,步骑八千,精甲耀日。
可是殷仲堪只供给饭食作军粮,杨佺期清楚受了骗,大怒道:今兹败矣,遂不见殷仲堪。
当时桓玄在零口(今荆州市西南),杨佺期与兄杨广击桓玄,桓玄畏惧杨佺期兵势,于马头(今湖北公安县北)渡江。
次日,杨佺期率殷道护等精锐万人乘舰出战,桓玄抵御,不能前进,于是杨佺期率手下几十条战舰,径直渡江,直奔桓玄座船。
不久又回兵攻击桓玄部将郭铨,几乎擒获。
恰逢此时,桓玄诸军赶到,杨佺期见玄军势大,遂退逃,桓玄紧追不舍,杨佺期大败,几近于全军覆没,单骑逃奔襄阳,被桓玄追兵抓获。
杨佺期和兄长杨广被处死,首级槛送建康,悬于朱雀门示众。
弟杨思平,堂弟杨尚保、杨孜敬逃入蛮地。
殷仲堪大惧出奔,为桓玄部将擒获,勒令自尽。
随后桓玄向朝廷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下诏以桓玄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
另授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
以桓伟刺江州。
但桓玄尤不满足,再度上诏,要求自领江州刺史,朝廷尚未作出决议。
王愔之听着,颇觉匪夷所思,杨佺期打仗,毫无章法啊。
一会是步骑,一会又上船,打打桓玄,又去打郭铨,就如狗熊掰棒子,掰一路洒一路,不败亡才怪。
谢道韫神色复杂道:“南郡公终究是继承了桓宣武(桓温)的霸业,只不过,与朝廷是祸是福就难以预料了。
第二件事与桓玄独霸荆江有关,朝廷已经檄调谢瑗度回建康了。”
王愔之表示理解。
谢道韫继续道:“第三件事,刘年之私自北上,朝廷震怒!
南燕去岁曾被拓跋氏攻下都城滑台(今河南滑县),慕容德遂东向青兖,入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年初僭皇帝位。
因国土狭小,丁口稀薄,慕容德不得不依仗当地豪强,成了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局面,赋役征发都困难,哪有余力大举南下,充其量不过是小股游骑南下劫掠罢了。
刘牢之何至于率大军北上?
据说,相王得知后,当场怒骂恶奴安敢如此?
朝臣也对刘牢之极为不满,琅玡王司马德文奏曰:刘牢之因小怨失大体,目无朝纲,臣请下诏,令其回驻京口,着宫中宿卫揖拿问罪!
尚书令王珣以多事之秋,不宜生事为由拦阻。
最终朝廷决议,将征发来的乐属悉数配入谢瑗度麾下,使兵力扩充至三万五千,以备桓玄,再防孙恩,”
王愔之暗暗摇头,站在敌对的立场上,刘牢之昏招频出,自是他喜闻乐见。
可是他也很不明白刘牢之的心态,好歹你是北府军的大都督,却如小儿置气般,全然不顾名声与大局。
他相信,刘牢之率军北上,不仅朝廷不满,就是北府军内部也会大失所望。
嘿嘿!
不知孙恩会否趁虚攻打京口?
王愔之突然兴灾乐祸的笑了笑。
随即又与王凝之夫妻说了会闲话,便告辞离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钱塘庄园收获了豆子和杂粮,各家与顾氏庄园加一起,约有八十万石,仍是紧巴巴。
在播种了冬小麦之后,王愔之檄调屯田兵、义兴各家豪强部曲去往大樱山城寨,与山阴各家豪强一起,轮番出战练兵。
甚至王凝之都把郡兵派遣过来。
虎啸营也重组了。
经充分征询老贼们的意见,王愔之给虎啸营定义为攻坚拨寨,选膀大腰圆壮汉,出战时内穿丝绸**,中着皮甲,外着铁铠,以重武器攻坚。
作战穿丝绸**源于铁木真,中箭之后,有丝绸包裹,易于剜出箭头。
匡超、管络、张圭愿意留在虎啸营,均被任为幢主,但手下不满编,即便加上投降的北府军重装步兵,也才各二百多人。
剩下的建立破锋营,以苏荃领营主,并和韩滔兼为幢主,把顾氏的水手弓手纳入其下,郗绍的部曲未动,每幢有将近四百人。
别看割鹿军规模小,却是水陆步骑俱全,一支军队的框架已经搭好了。
不觉中,已是十二月。
在这期间,顾恺之怒气冲冲的来过,质问王愔之为何收编了顾氏部曲。
王愔之笑着道:“长康公乃是江梅舅家,今贺家遭逢大难,外有旁枝庶出虎视眈眈,匀些部曲,护其家业岂非应有之义?”
顾恺之无言以对,好小子,逮着老夫使劲薅了是吧?
最终悻悻而去,默认了部曲被吞。
这日,天空铅云密布,寒风呼啸。
王愔之在大樱山顶,眺望山脚下的战斗。
土城立起来了,前方横亘一条三丈宽的濠沟,深达丈半,起于曹娥江,终于大樱山脚,成为顾氏庄园的有力屏障。
如今战斗的是屯田兵千余,有骑兵押阵,与贼兵近两千卒交战。
虽然装备简陋,只有半数着皮甲,却打的有来有回,可见这几个月的练兵,还是卓有成效的。
王愔之打算来年收了冬小麦和早稻之后,从中择优放为府兵,他提前和屯田兵打过招呼了。
具体是每户授田按上田标准两百亩,中田三百亩,次田四百亩,不纳税,不服役,逢征召必战。
每一名府兵,可征辟两户部曲,部曲不服役,但须纳税。
这显然比屯田兵好的不是个事,故而一众屯田兵们,士气高昂,求战心切。
“徐道覆每隔三两日就派兵来叫阵,并不攻打土城,是为何意?”
郗绍从旁问道。
浙江与曹娥江是相通的,作为楼船令,他需要时常押送物资往顾氏庄园,今日便来了,随王愔之上山观战。
王愔之问道:“表兄有何看法?”
郗绍道:“徐道覆未尽全力,也没作攻打庄园的准备,若说单纯为练兵,哪有当道立寨只为练兵的道理?
或许他屯兵于此,是为了牵制督帅?”
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探,已经探得孙恩回了上虞,寨中留徐道覆主持,约有三万兵马。
如果徐道覆的目地是牵制王愔之,那他成功了。
王愔之不敢离开山阴,原打算抽空回趟阳羡,与妻女团聚,可是徐道覆驻兵十里之外,让他没法远离,顶多快马奔回钱塘,一两日就得回来。
他也不敢让谢月镜与母亲来山阴,生怕途中出了意外。
那么,徐道覆牵制自己的目地是什么?
……
        王愔之也暗暗点头。
此役,共收得顾氏水手、船工和弓弩手三百来人。
别看顾氏水军不堪一战,但是能在摇晃的船面上射箭,寻常弓弩手就做不到,顾氏练这些兵,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战败的直接原因是顾铭太渣,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今全便宜了王愔之。
顾氏的庄客僮仆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是否会被王愔之收编,但看起来,似乎也不错啊。
不过王愔之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主要是吃相太难看了,也容易让顾恺之生出疑虑。
他与顾恺之的默契是,庄子属于贺江梅,即便嫁给他,也是贺江梅的妆奁,贺江梅以庄园产出资助他是另一回事,他不能把贺氏庄园纳为已有。
吴姓士族有钱,又不能打,**上也失了势,妥妥的肥羊啊。
历史上,即便吴姓士族的家业大量被北府军侵占,也纷纷投靠刘裕,可见其虚弱本质,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分得清的。
另有归顺老贼五百余人。
当然,不是每一个老贼都降,有些与苏荃、匡超、管络等人有仇,老贼与老贼之间,也是划分派别的。
比如你是苏峻余孽,我们是曹嶷的乡人,不服你,这只能殊死搏杀。
粗略估计,双方战死的老贼,足有五六百之多,这相当惊人了。
而王愔之本部,战损不足百,死亡的俚人,加上骑兵追杀,足有千余。
这一战算是赚了,遑论还得了好几十条船。
这也是王愔之第一次得见海贼们的船。
与内河船只船底阔而平不同,海贼的船,船底是尖的,吃水深,船身狭而长,长度普遍在五丈左右,宽度不足一丈。
船面设有一到两根桅杆,望楼极矮,船仓里,左右各有十来只棹孔运桨,确实和清朝横行于闽粤沿海的蜘蛛船长的很像。
暂时王愔之不急于编入军中,打算先以纪效新书的标准,严格训练,再了解想法,熟悉性情,以定行止。
此战过后,役夫再也不敢偷奸耍滑了,只盼望尽快把城池筑好,解散回家。
毕竟大樱山脚成了前线,驻留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贼寇则退兵十里,高沟深垒,筑起营寨,摆出一副相持的态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隔一两日,就会来攻一次,明摆着是拿王愔之练兵。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
“贤侄,朝廷方面有三个消息传来。”
谢道韫开口道。
“谢夫人请讲!”
王愔之正在府牙催粮,如今杂粮还未收获,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王凝之大手一挥,又给了三万石粮食。
正事谈完,便闲聊起来。
谢道韫叹了口气道:“荆江之争已拉下帷幕……”
前次殷仲堪得知桓玄来攻,急召杨佺期。
杨佺期曰:江陵粮草不足,当何以待敌?可以来依靠我,共守襄阳。
殷仲堪不舍得放弃江陵的基业,又担心杨佺期不来,就骗他近来收集了一些粮食,已经有了储备。
杨佺期信了,率众赴援,步骑八千,精甲耀日。
可是殷仲堪只供给饭食作军粮,杨佺期清楚受了骗,大怒道:今兹败矣,遂不见殷仲堪。
当时桓玄在零口(今荆州市西南),杨佺期与兄杨广击桓玄,桓玄畏惧杨佺期兵势,于马头(今湖北公安县北)渡江。
次日,杨佺期率殷道护等精锐万人乘舰出战,桓玄抵御,不能前进,于是杨佺期率手下几十条战舰,径直渡江,直奔桓玄座船。
不久又回兵攻击桓玄部将郭铨,几乎擒获。
恰逢此时,桓玄诸军赶到,杨佺期见玄军势大,遂退逃,桓玄紧追不舍,杨佺期大败,几近于全军覆没,单骑逃奔襄阳,被桓玄追兵抓获。
杨佺期和兄长杨广被处死,首级槛送建康,悬于朱雀门示众。
弟杨思平,堂弟杨尚保、杨孜敬逃入蛮地。
殷仲堪大惧出奔,为桓玄部将擒获,勒令自尽。
随后桓玄向朝廷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下诏以桓玄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
另授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
以桓伟刺江州。
但桓玄尤不满足,再度上诏,要求自领江州刺史,朝廷尚未作出决议。
王愔之听着,颇觉匪夷所思,杨佺期打仗,毫无章法啊。
一会是步骑,一会又上船,打打桓玄,又去打郭铨,就如狗熊掰棒子,掰一路洒一路,不败亡才怪。
谢道韫神色复杂道:“南郡公终究是继承了桓宣武(桓温)的霸业,只不过,与朝廷是祸是福就难以预料了。
第二件事与桓玄独霸荆江有关,朝廷已经檄调谢瑗度回建康了。”
王愔之表示理解。
谢道韫继续道:“第三件事,刘年之私自北上,朝廷震怒!
南燕去岁曾被拓跋氏攻下都城滑台(今河南滑县),慕容德遂东向青兖,入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年初僭皇帝位。
因国土狭小,丁口稀薄,慕容德不得不依仗当地豪强,成了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局面,赋役征发都困难,哪有余力大举南下,充其量不过是小股游骑南下劫掠罢了。
刘牢之何至于率大军北上?
据说,相王得知后,当场怒骂恶奴安敢如此?
朝臣也对刘牢之极为不满,琅玡王司马德文奏曰:刘牢之因小怨失大体,目无朝纲,臣请下诏,令其回驻京口,着宫中宿卫揖拿问罪!
尚书令王珣以多事之秋,不宜生事为由拦阻。
最终朝廷决议,将征发来的乐属悉数配入谢瑗度麾下,使兵力扩充至三万五千,以备桓玄,再防孙恩,”
王愔之暗暗摇头,站在敌对的立场上,刘牢之昏招频出,自是他喜闻乐见。
可是他也很不明白刘牢之的心态,好歹你是北府军的大都督,却如小儿置气般,全然不顾名声与大局。
他相信,刘牢之率军北上,不仅朝廷不满,就是北府军内部也会大失所望。
嘿嘿!
不知孙恩会否趁虚攻打京口?
王愔之突然兴灾乐祸的笑了笑。
随即又与王凝之夫妻说了会闲话,便告辞离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钱塘庄园收获了豆子和杂粮,各家与顾氏庄园加一起,约有八十万石,仍是紧巴巴。
在播种了冬小麦之后,王愔之檄调屯田兵、义兴各家豪强部曲去往大樱山城寨,与山阴各家豪强一起,轮番出战练兵。
甚至王凝之都把郡兵派遣过来。
虎啸营也重组了。
经充分征询老贼们的意见,王愔之给虎啸营定义为攻坚拨寨,选膀大腰圆壮汉,出战时内穿丝绸**,中着皮甲,外着铁铠,以重武器攻坚。
作战穿丝绸**源于铁木真,中箭之后,有丝绸包裹,易于剜出箭头。
匡超、管络、张圭愿意留在虎啸营,均被任为幢主,但手下不满编,即便加上投降的北府军重装步兵,也才各二百多人。
剩下的建立破锋营,以苏荃领营主,并和韩滔兼为幢主,把顾氏的水手弓手纳入其下,郗绍的部曲未动,每幢有将近四百人。
别看割鹿军规模小,却是水陆步骑俱全,一支军队的框架已经搭好了。
不觉中,已是十二月。
在这期间,顾恺之怒气冲冲的来过,质问王愔之为何收编了顾氏部曲。
王愔之笑着道:“长康公乃是江梅舅家,今贺家遭逢大难,外有旁枝庶出虎视眈眈,匀些部曲,护其家业岂非应有之义?”
顾恺之无言以对,好小子,逮着老夫使劲薅了是吧?
最终悻悻而去,默认了部曲被吞。
这日,天空铅云密布,寒风呼啸。
王愔之在大樱山顶,眺望山脚下的战斗。
土城立起来了,前方横亘一条三丈宽的濠沟,深达丈半,起于曹娥江,终于大樱山脚,成为顾氏庄园的有力屏障。
如今战斗的是屯田兵千余,有骑兵押阵,与贼兵近两千卒交战。
虽然装备简陋,只有半数着皮甲,却打的有来有回,可见这几个月的练兵,还是卓有成效的。
王愔之打算来年收了冬小麦和早稻之后,从中择优放为府兵,他提前和屯田兵打过招呼了。
具体是每户授田按上田标准两百亩,中田三百亩,次田四百亩,不纳税,不服役,逢征召必战。
每一名府兵,可征辟两户部曲,部曲不服役,但须纳税。
这显然比屯田兵好的不是个事,故而一众屯田兵们,士气高昂,求战心切。
“徐道覆每隔三两日就派兵来叫阵,并不攻打土城,是为何意?”
郗绍从旁问道。
浙江与曹娥江是相通的,作为楼船令,他需要时常押送物资往顾氏庄园,今日便来了,随王愔之上山观战。
王愔之问道:“表兄有何看法?”
郗绍道:“徐道覆未尽全力,也没作攻打庄园的准备,若说单纯为练兵,哪有当道立寨只为练兵的道理?
或许他屯兵于此,是为了牵制督帅?”
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探,已经探得孙恩回了上虞,寨中留徐道覆主持,约有三万兵马。
如果徐道覆的目地是牵制王愔之,那他成功了。
王愔之不敢离开山阴,原打算抽空回趟阳羡,与妻女团聚,可是徐道覆驻兵十里之外,让他没法远离,顶多快马奔回钱塘,一两日就得回来。
他也不敢让谢月镜与母亲来山阴,生怕途中出了意外。
那么,徐道覆牵制自己的目地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