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107章 御敌于城门之外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拜见师君!”

  卢循、徐道覆、许恕之、丘尪等人施礼。

  “快快请起!”

  孙恩双手虚扶,待众人起身,问道:“于先,此番从三吴征得了多少人马,多少钱粮?”

  卢循颇为得意的拱手:“好教师君得知,仆已有十五万之众,其中江北流民万人,假以时日,或不逊于北府军,另有豪强部曲三万余众,皆为师君大业根基,余者可驱使攻城。”

  城头诸人,没人有不忍之色,仿佛是天经地义。

  “好!”

  孙恩点头,又道:“刘牢之与桓宝在何处?”

  “嘿!“

  卢循不屑地笑道:“桓宝那厮提三万北府精兵攻入吴郡,仆未与他过多鏖战,征得部曲丁口,蓦得粮秣牧畜,便徐徐退却,与师君汇合。

  此人则伪称大胜,纵容部下于吴郡走马圈地,怕是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刘牢之呢?”

  孙恩又道。

  卢循道:“仆听说,刘牢之也在吴郡,并未追击于仆,仆有个大胆的猜想,不知当讲不当讲。”

  “君试言之!”

  孙恩点头。

  卢循道:“刘牢之勒兵不动,似有纵容师君打破山阴之意,然后他率部来攻,若能收复山阴,当立下不世奇功。”

  徐道覆也道:“刘牢之轼主背上,负海内怨望,北府军中也怨言颇多,亟需立下不世功业,试问山阴城未破,他便来援,即便立了功,也是小功,如何比得上城破收复之功?”

  “倒也有些道理,不过还须着人盯着!”

  孙恩沉吟道:“这两三日,加紧整肃兵马,速挥师山阴!”

  “诺!”

  众将齐齐施礼。

  ……

  一晃,五日过去。

  “府君,贼人来了!”

  王凝之正在府牙,突有军卒来报。

  “走,上城看看!”

  王凝之一惊,又似是想到了什么,忙问道:“愔之贤侄呢?”

  那军卒道:“王郎已在北城城头。”

  “好,好!”

  王凝之连道两声好,坑头就向外走。

  “王郎且先换身衣衫!”

  谢道韫忙拉住王凝之。

  王凝之仅着一件轻薄的葛布衣衫,敞胸露怀,不禁讪讪一笑,随谢道韫进了里间。

  夫妻二人各自换上衣衫,就奔向北城城头。

  城下渐有烟尘扬起,就着落日余辉,黑压压仿似无边无际的军阵徐徐展现出真容,弋矛林立,千幡万幢,蔚为壮观。

  孙恩军来了!

  王凝之面如土色,拉着王愔之的手道:“贤侄,可有把握守住?”

  “呵!”

  王愔之晒笑一声,指着城下道:“府君请看,贼军军容虽壮,却七零八落,其众以会稽豪强与吴郡豪强的部曲僮仆为主,几百年没打过仗,不过鼓躁之徒之罢了。

  况新附之军,心思未定,依小侄看,勉强称精兵者,乃卢循之众,我料其不敢殊死攻城,故而破贼不难,府君无须忧心。”

  “这就好,这就好!”

  王凝之松了口气。

  禇秀之从旁道:“贼兵围三厥一,独留南门不围,仆就怕贼兵急攻时,会有人从南门出逃。”

  王凝之哼道:“倘有谁敢于不战而逃,老夫必不轻饶!”

  “好!”

  王愔之点头道:“府君与谢夫人先请往各处安抚守城兵卒,今晚料不会有大战。”

  “也罢!”

  王凝之与谢道韫匆匆而去。

  “哎~~”

  王愔之却是叹了口气。

  薛银瓶问道:“郎君可是忧心孙恩会驱老弱妇孺填平沟濠?”

  “不错!”

  王愔之目光幽幽道:“虽说慈不掌军,但上天亦有好生之德,能少死,还是少死些人为好,明日我欲驱各军轮流出城,以北门外民居废墟为依托拒敌。

  一则,不使之靠近城池。

  二则,亦可练兵壮胆。”

  薛银瓶眸光扫向城下。

  北城外,本是山阴的繁华地域,有官署、大户人家的宅院,巷道阡陌,确可倚之守城。

  不过还是道:“贼兵未必知郎君有此善心。”

  “但求问心无愧,何须别人交口称赞?”

  王愔之摆了摆手。

  薛银瓶顿时心头悸动!

  其实王愔之不是随口说。

  别人信鬼神,或有这样那样的动机,但他真信,他信的神,曰系统!

  乃系统神!

  否则难以解释穿越。

  甚至闲下来,还会胡思乱想,是不是系统发布了隐形任务让自己穿越来此?

  并有个评分系统,根据这一生的表现来打分,如果得了高分,说不定就有长生的奖励,所以他不太愿意杀伤无辜民众。

  有些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总之,他对这方世界始终持有敬畏之心。

  这时,苏荃抱拳道:“督帅仁义,令仆敬佩,若是信得过仆,明日仆等愿为先锋!”

  “哦?”

  王愔之眸光微凝。

  这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他有些后悔把几个老贼头子带在身边了。

  可是拒绝的话,他们对自己也会失去信任,将来谈何组建水军?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老贼们阵前逃跑,自己沦为笑料,这可以承受。

  于是哈哈笑道:“那我先预祝诸君马到功成,一会下了城,便去领取兵甲!”

  “诺!”

  几名老贼均是精神一振。

  说实话,他们也没料到王愔之会如此大气,一时之间,均是跃跃欲试。

  ……

  当晚,城外金鼓声不断,孙恩扎下营来。

  王愔之与各家都没有劫寨。

  劫寨这一招,要用在相持不下的关键处,或可起一锤定音之用。

  而如敌方初来就去劫寨,即便打羸了,也无非斩获千余,对战局不起太大的作用。

  甚至更有可能,对方早有布置,一脚踏入陷阱。

  这纯纯的收益小,风险大,不划算。

  天不亮,全军就杀猪宰羊,生火造饭,都要打仗了,肯定得吃顿好的,才能有力气战斗。

  全军大酺之后,众人登上城头,发现城下已经扎了十二座大营,东门、北门与西门各有四座,南门放开。

  “或是卢循攻我们。”

  赵达望向远处飘扬的旌旗,上有一个硕大的卢字。

  王愔之沉声道:“卢循在吴郡,得了不少江北流民,战力强悍,敢打敢拼,或许还仇视江东士人,莫要掉以轻心。”

  “咚!”

  “咚!”

  “咚!”

  突然间,东北西三面,几乎同时有鼓声擂响。

  一队队军卒从寨中开出,于空旷地结阵,弋矛如林,斜指向天,总兵力约五千左右,还有千余弓箭手护翼。

  再往后,是老弱妇孺,人数过万,每人配一辆堆满土石的独轮小堆车。

  王愔之转头道:“敌军分明是以步弓手配合,欲占据北城外民居,再掩护老弱妇孺填濠。

  即便不顾老弱性命,若让卢循占了民居,我军将再难出城,故我决定,以主力开入民居,御敌于城门之外!”

  众人都能理解。

  守城不能死守,一矢不发,就放弃城外的民居,今后再想夺回来,会付出百十倍的代价,民居固然能阻敌,可一旦让敌占据,就会成为围困已方的天然阵地,真是生死操之于人手了。

  不要以为孙恩麾下是一群乌合之众就存有轻视之心,他可以趁着围城的间隙,不停地筛选,整编。

  历史上,刘牢之和刘裕没给孙恩机会。

  眼下的王愔之,也不想给。

  当然,不守民居也有不守民居的打法,就是任由贼兵尽全力攻城,不论敌我两方,死伤都会骤然加大。

  王愔之又乜斜着眼,看向苏荃道:“此战当为决战,或死伤无算,君还要出城作战么?”

  “郎君怎生瞧不起人?干就是了!”

  苏荃怒道。

  “好!”

  王愔之点头:“我将你部编为虎啸营,与鸳鸯阵一二三幢、弓枪兵周诚部,骑兵两幢,义从军出兵两千,辅军以两千接应,共同出城。

  此战我亲自指挥,城头防务,暂托于钱司马节制!”

  “诺!”

  点到名字的人,重重拱手,各带部曲手下,开始着手准备。

  “轰!”

  吊桥放了下来,北门城门洞开,队队军卒蜂涌而出,于城下稍作整军,就开赴各处宅子官署,据建筑防守。

  总人数,约七千一百人。

  七千人的调动,瞒不过城内各家。

  “哈哈哈哈~~”

  虞啸父听闻,狂笑道:“皆言此子兵法了得,今老夫观之,不过浪得虚名之辈,岂有放着坚城不守,而去城外列阵御敌之理耶?”

  虞亮笑道:“阿父,这是好事啊,待其主力耗尽,兴许不等刘牢之来,光是我家,就能将他歼灭。”

  “嗯~~”

  虞啸父轻捋胡须。

  各家都很不解王愔之的安排,纷纷议论。

  “哎呀,贤侄糊涂啊!”

  王凝之也听说了,急的大叫。

  谢道韫心里七上八下,可这时,只能选择相信王愔之,按住王凝之的手,劝道:“王郎莫要着急,愔之贤侄此举,必有深意。

  妾观他,亦非莽撞之人,且静观便是。”

  “哎~~”

  王凝之重重叹了口气,手脚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城濠以外的民居,最远可达三百来步,王愔之对这一带的地形与街道走向早已烂熟于胸,不需再额外观察。

  割鹿军行动极快,很快就占据了最外围的街巷,队队弓弩手攀上残垣断壁的高处,严阵以待。

  每人身后,各配两三名辅兵,主要是给弩绞矢上弦,必要时,也可向下投掷硫酸手雷。

  以苏荃为首的老贼们,则是捡身强体壮者约百来人,披上铁甲,余者皆披皮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