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胸膛剧烈起伏,盯着南安郡王看了片刻,眼中复杂的情绪翻滚:
极度的厌恶、刻骨的仇恨、对扎西建议的权衡…最终,部族存续的理性压倒了个人复仇的怒火。
他缓缓收回了弯刀,将其重重地插回刀鞘,发出一声沉闷的金铁交鸣。
“哼!”
格萨尔冷哼一声,坐回主位,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威严,下达了命令:
“此獠命**,杀之污我宝刀!先关押起来,锁入铁笼,派重兵看守!每日只给一碗馊水,不死就行!”
“待本王与众头领商议好议和条款,再做处置!”
他刻意将“议和条款”几个字咬得很重,既是对南安郡王的蔑视,也是向帐中诸将表明了他的最终决定——将利用这个人质,为大胜之后的圣山诸部争取最大利益。
“遵命!”
士兵领命上前,粗暴地揪起地上如同烂泥般、此刻却因侥幸活命而流露出劫后余生般扭曲神情的南安郡王,拖死狗般将他拖出了大帐。
南安郡王口中还在无意识地喃喃着“谢大王不杀之恩…议和…议和…”声音渐渐远去,消失在帐外呼啸的风声中。
大帐内恢复了肃静,只有牛油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格萨尔粗重的喘息声。
一场关于如何利用这个意外得来的“重宝”向大乾帝国讨要血债的大计,即将在这弥漫着血腥与仇恨气息的帐中展开。
而南安郡王南安郡王,这位曾经的“征西大帅”,已彻底沦为番邦谈判桌上待价而沽的肉票,他往日在神都的威风与此刻的卑**,形成了天地云泥般的讽刺,也为远隔万里之外的神都朝廷,埋下了一场巨震的引信。
西海战败、主帅被俘的消息,正如同长了翅膀的瘟疫,飞速地撕裂关山阻隔,向着帝国的中枢——神都蔓延而去。
几日后,大周京师皇宫文渊阁内。
紫檀条案上堆积的奏章匣旁,那份八百里加急的西海军报如同灼热的烙铁,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首辅萧钦言枯坐案前,厚裘也掩不住他形销骨立的嶙峋。
短短数月间,病痛与挫败已将这位曾权倾朝野的老臣彻底熬干了精气神,面皮紧贴着颧骨,眼窝深陷如枯井,唯剩浊黄的瞳仁里残留着一点微光。
反观他对面的林如海,依旧是一身整洁挺括的紫袍,面色红润,眼神沉静如古井寒潭,气定神闲的气度与萧钦言的衰朽形成刺目对比。
阁内死寂,唯有铜漏滴水声,嗒…嗒…敲打着人心。
萧钦言的目光艰难地从那份军报上抬起,落在林如海身上,浑浊的眼底涌起浓得化不开的羡慕,声音嘶哑干涩,像砂纸磨过枯木:
“如海…后继有人啊…苏慕白…好,真好…有他在,林家五十年基业,稳如磐石…”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厚裘下的肩膀剧烈耸动,喘息片刻才续道。
“不像老夫…孤家寡人,选中的盟友也是蠢笨如猪…这首辅之位,很快便是你的囊中之物…”
林如海默然端坐,指尖搭在温热的青瓷茶盏上,神色无波无澜,只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持心不正,持身不纯,萧相,可曾后悔当初?”
“后悔?”
萧钦言扯动嘴角,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惨笑,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紧了膝上的貂裘。
“老夫…一败涂地!如海,念在…念在同朝为官数十载的情分…不,念在老夫也曾为这朝廷呕过心血…求你…”
他猛地前倾身体,枯槁的双手死死抓住条案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林如海,带着濒死野兽般的绝望哀求。
“帮老夫一把!只求…只求能为老夫萧家,留一条血脉!一个后!”
萧钦言的目光不受控制地再次瞥向那份军报,那上面南安郡王兵败被俘的消息,如同最后一块巨石,将他连同他与四王精心构筑的“养寇自重”堡垒彻底砸得粉碎。
养寇自重?何其讽刺!养的“寇”竟反噬一口,直接将他们倚为屏障的柱石吞了!
四王完了,他萧钦言最后的依仗也彻底垮塌。
从看到军报的那一刻起,他就已嗅到了神都上空弥漫的、隆化帝即将降下的毁灭风暴。
抄家灭族,就在眼前!此刻能在那位刻薄寡恩的帝王盛怒之下,为他子嗣争取一线生机的,竟只剩下眼前这位斗了许久的政敌!
为了这最后一点骨血的延续,萧钦言放下了所有骄傲与尊严,将自己仅剩的一点体面也撕扯下来,卑微地匍匐在对手脚下乞怜。
林如海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位行将就木、气息奄奄的首辅,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宦海沉浮数十年,自己与林如海在内阁明争暗斗。
林如海曾设想过无数种与这位老对手最终对决乃至分出胜负的场景,却从未料到,竟会以如此凄凉、如此不堪的方式落幕。
权力巅峰到深渊谷底,不过转瞬。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摇头,目光沉静如水,带着一丝看透结局的了然:
“萧相所求,请恕下官无能为力。”
“你与四王当初联手逼宫,视君父如无物,早已耗尽天恩,激得陛下心中怒海滔天。”
“如今西海糜烂至此,你与四王于陛下心中,已与废棋无异。事已至此,”
林如海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
“若萧相还想要这最后的体面,那便只有…自己给自己体面了。”
“自己…给自己体面…”
萧钦言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如同被抽去了最后一根主心骨,整个人轰然垮塌下去,瘫软在宽大的紫檀座椅里。
眼中那点微光彻底熄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死寂和空洞。
最后一丝希望被斩断,巨大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那曾经意气风发、翻云覆雨的朝廷首辅,此刻只剩下一具被命运彻底掏空的躯壳。
林如海看着他那副模样,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他起身,动作沉稳而利落,没有再看萧钦言一眼,径直走向那扇厚重的紫檀木门。
门轴转动,发出低沉的呻吟。林如海轻轻将门带上,随后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将那令人窒息的绝望与死寂,连同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首辅,一同隔绝在了空旷的文渊阁内。
“咔哒”一声轻响,门扉合拢。
阁内重归死寂,唯有萧钦言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在巨大的书阁间回响。
他枯坐良久,目光茫然地扫过这象征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地方,最终,落在自己布满老人斑的手上。
那双手,曾执掌玉笏、批阅奏章、翻云覆雨,如今却抖得不成样子。
悲怆之色,再无掩饰地爬满了那张枯槁的脸。
他颤抖着手,探入怀中那厚裘的内袋深处,摸索片刻,掏出一个用蜜蜡封口的、仅有两寸长的小小白瓷瓶。
瓶身冰凉刺骨。
自从与四王密谋结盟、踏入那条不归路起,他便将这瓶东西随身携带,如同一个阴冷的诅咒,如影随形。
他知道自己可能踏上的是一条通往深渊的单行道,只是未曾料到,这深渊会以如此迅疾、如此惨烈的方式降临——不是死于朝堂倾轧的刀光剑影,而是败于千里之外、他一手“养”出来的“寇”之口!
萧钦言凝视着这小巧玲珑却足以致命的瓷瓶,过往数十载的宦海沉浮、尔虞我诈、荣耀与算计,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飞速掠过。
从寒门学子到权倾朝野的首辅,他耗尽心力,用尽手段,最终也不过是帝王棋盘上一颗随时可弃的棋子。
罢了…罢了…
萧钦言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解脱的惨然。
他颤抖着拔开蜜蜡封口,一股微甜的杏仁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带着死亡的味道。
没有半分犹豫,他仰头,将那冰凉刺骨的苦涩液体一饮而尽!瓷瓶从无力的指间滑落,“啪”地一声脆响,摔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碎成几瓣。
剧痛瞬间如同无数烧红的钢针自腹中炸开,狠狠攫住了他!
萧钦言闷哼一声,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剧烈地抽搐起来,双手死死抠住喉咙,青筋暴起。
喉间涌上大股腥甜,他眼前阵阵发黑,意识迅速被无边的黑暗和窒息般的痛苦吞噬。
身体从宽大的紫檀椅上缓缓滑落,软软地瘫倒在地,再无半点声息。
那双曾经闪烁着鹰隼般锐利光芒的眼睛,此刻空洞地大睁着,死死盯着文渊阁那绘着玄鸟图纹的天花藻井,凝固着人生最后时刻的绝望与不甘。
堂堂大乾首辅,权倾朝野数十载,最终,无声无息地倒毙于他一手掌控过的权柄中心,以一瓶鹤顶红,自己给了自己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体面”。
几乎是同一时刻,乾清宫内。
“废物!蠢材!猪狗不如的东西!”
隆化帝如同暴怒的雄狮,在御座前烦躁地踱步,那份染血的西海军报被他狠狠掼在地上,发出沉重的闷响。
他面色铁青,额角青筋突突直跳,双目赤红,胸腔剧烈起伏,咆哮声震得殿顶承尘都在嗡嗡作响:
“南安郡王!朕要他何用?!朕容忍四王!容忍萧钦言!容忍他们结党营私!容忍他们逼宫索权!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他们稳住西海!给朕守好国门!结果呢?!”
他戟指指向地上那份军报,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锐变调。
“他们养寇自重!好啊!养得好啊!养到把自己都喂到番邦嘴里去了!养到十几万大军溃败!主帅被擒!整个西海烂成了一锅粥!”
“他们的脑袋,还怎么配长在项上?应当砍下来,垒在西海关外当垫脚石!”
狂怒的帝王猛地转身,目光如淬毒的利箭射向侍立在旁、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恨不得缩进地缝里的夏守忠:
“夏守忠!”
“奴…奴婢在!”
夏守忠浑身一哆嗦,膝盖一软,噗通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传旨!”
隆化帝的声音冰冷刺骨,每一个字都带着浓烈的血腥气。“命锦衣卫即刻点齐缇骑!查抄四王府邸!查抄萧钦言府邸!所有女眷,不论长幼,即刻打入教坊司为奴!所有男丁,下至垂髫稚子,上至白发苍苍,一个不留,全部锁拿,押入北镇抚司诏狱待审!等候朕的发落!”
“是…是!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
夏守忠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起身,冷汗已浸透后背,只想立刻逃离这雷霆震怒的漩涡中心。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身后那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冰冷声音再次响起:
“站住!”
夏守忠瞬间僵在原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僵硬地、一点点地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谄笑:
“陛…陛下…还有何吩咐?”
隆化帝胸膛依旧剧烈起伏,但眼中的怒火似乎被强行压制下去,沉淀为一种更深的、令人心悸的阴鸷与焦灼。
他扫了一眼地上那份军报,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即刻传旨,着内阁所有阁臣、六部尚书,火速入宫!到乾清宫议事!”
“西海这个烂摊子,必须立刻拿出对策!朕要听听,满朝朱紫,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奴婢…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传召!”
夏守忠不敢有丝毫怠慢,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出了乾清宫那沉重的殿门,将帝王那如山如岳的暴怒与迫切的杀伐指令,带向了整个神都紧张到极点的中枢官衙。
两刻钟后,乾清宫内殿。
龙涎香的浓郁甜腻被一股无形的焦灼与铁锈般的血腥气压得几乎凝滞。
巨大的蟠龙金柱在摇曳的烛火下拉出扭曲的长影,映照在下方一张张惶惑不安、冷汗涔涔的脸上。
内阁阁臣与六部尚书济济一堂,此时却噤若寒蝉,殿内落针可闻。
金砖铺就的地面冰冷彻骨,寒意顺着官靴直透骨髓。
隆化帝高踞在宽大的紫檀龙椅之上,那身明黄龙袍在跳跃的烛光下灼灼生辉,却丝毫驱不散笼罩其身的阴鸷与狂怒。
        极度的厌恶、刻骨的仇恨、对扎西建议的权衡…最终,部族存续的理性压倒了个人复仇的怒火。
他缓缓收回了弯刀,将其重重地插回刀鞘,发出一声沉闷的金铁交鸣。
“哼!”
格萨尔冷哼一声,坐回主位,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威严,下达了命令:
“此獠命**,杀之污我宝刀!先关押起来,锁入铁笼,派重兵看守!每日只给一碗馊水,不死就行!”
“待本王与众头领商议好议和条款,再做处置!”
他刻意将“议和条款”几个字咬得很重,既是对南安郡王的蔑视,也是向帐中诸将表明了他的最终决定——将利用这个人质,为大胜之后的圣山诸部争取最大利益。
“遵命!”
士兵领命上前,粗暴地揪起地上如同烂泥般、此刻却因侥幸活命而流露出劫后余生般扭曲神情的南安郡王,拖死狗般将他拖出了大帐。
南安郡王口中还在无意识地喃喃着“谢大王不杀之恩…议和…议和…”声音渐渐远去,消失在帐外呼啸的风声中。
大帐内恢复了肃静,只有牛油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格萨尔粗重的喘息声。
一场关于如何利用这个意外得来的“重宝”向大乾帝国讨要血债的大计,即将在这弥漫着血腥与仇恨气息的帐中展开。
而南安郡王南安郡王,这位曾经的“征西大帅”,已彻底沦为番邦谈判桌上待价而沽的肉票,他往日在神都的威风与此刻的卑**,形成了天地云泥般的讽刺,也为远隔万里之外的神都朝廷,埋下了一场巨震的引信。
西海战败、主帅被俘的消息,正如同长了翅膀的瘟疫,飞速地撕裂关山阻隔,向着帝国的中枢——神都蔓延而去。
几日后,大周京师皇宫文渊阁内。
紫檀条案上堆积的奏章匣旁,那份八百里加急的西海军报如同灼热的烙铁,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首辅萧钦言枯坐案前,厚裘也掩不住他形销骨立的嶙峋。
短短数月间,病痛与挫败已将这位曾权倾朝野的老臣彻底熬干了精气神,面皮紧贴着颧骨,眼窝深陷如枯井,唯剩浊黄的瞳仁里残留着一点微光。
反观他对面的林如海,依旧是一身整洁挺括的紫袍,面色红润,眼神沉静如古井寒潭,气定神闲的气度与萧钦言的衰朽形成刺目对比。
阁内死寂,唯有铜漏滴水声,嗒…嗒…敲打着人心。
萧钦言的目光艰难地从那份军报上抬起,落在林如海身上,浑浊的眼底涌起浓得化不开的羡慕,声音嘶哑干涩,像砂纸磨过枯木:
“如海…后继有人啊…苏慕白…好,真好…有他在,林家五十年基业,稳如磐石…”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厚裘下的肩膀剧烈耸动,喘息片刻才续道。
“不像老夫…孤家寡人,选中的盟友也是蠢笨如猪…这首辅之位,很快便是你的囊中之物…”
林如海默然端坐,指尖搭在温热的青瓷茶盏上,神色无波无澜,只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持心不正,持身不纯,萧相,可曾后悔当初?”
“后悔?”
萧钦言扯动嘴角,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惨笑,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紧了膝上的貂裘。
“老夫…一败涂地!如海,念在…念在同朝为官数十载的情分…不,念在老夫也曾为这朝廷呕过心血…求你…”
他猛地前倾身体,枯槁的双手死死抓住条案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林如海,带着濒死野兽般的绝望哀求。
“帮老夫一把!只求…只求能为老夫萧家,留一条血脉!一个后!”
萧钦言的目光不受控制地再次瞥向那份军报,那上面南安郡王兵败被俘的消息,如同最后一块巨石,将他连同他与四王精心构筑的“养寇自重”堡垒彻底砸得粉碎。
养寇自重?何其讽刺!养的“寇”竟反噬一口,直接将他们倚为屏障的柱石吞了!
四王完了,他萧钦言最后的依仗也彻底垮塌。
从看到军报的那一刻起,他就已嗅到了神都上空弥漫的、隆化帝即将降下的毁灭风暴。
抄家灭族,就在眼前!此刻能在那位刻薄寡恩的帝王盛怒之下,为他子嗣争取一线生机的,竟只剩下眼前这位斗了许久的政敌!
为了这最后一点骨血的延续,萧钦言放下了所有骄傲与尊严,将自己仅剩的一点体面也撕扯下来,卑微地匍匐在对手脚下乞怜。
林如海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位行将就木、气息奄奄的首辅,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宦海沉浮数十年,自己与林如海在内阁明争暗斗。
林如海曾设想过无数种与这位老对手最终对决乃至分出胜负的场景,却从未料到,竟会以如此凄凉、如此不堪的方式落幕。
权力巅峰到深渊谷底,不过转瞬。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摇头,目光沉静如水,带着一丝看透结局的了然:
“萧相所求,请恕下官无能为力。”
“你与四王当初联手逼宫,视君父如无物,早已耗尽天恩,激得陛下心中怒海滔天。”
“如今西海糜烂至此,你与四王于陛下心中,已与废棋无异。事已至此,”
林如海的声音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
“若萧相还想要这最后的体面,那便只有…自己给自己体面了。”
“自己…给自己体面…”
萧钦言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如同被抽去了最后一根主心骨,整个人轰然垮塌下去,瘫软在宽大的紫檀座椅里。
眼中那点微光彻底熄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死寂和空洞。
最后一丝希望被斩断,巨大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那曾经意气风发、翻云覆雨的朝廷首辅,此刻只剩下一具被命运彻底掏空的躯壳。
林如海看着他那副模样,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他起身,动作沉稳而利落,没有再看萧钦言一眼,径直走向那扇厚重的紫檀木门。
门轴转动,发出低沉的呻吟。林如海轻轻将门带上,随后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将那令人窒息的绝望与死寂,连同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首辅,一同隔绝在了空旷的文渊阁内。
“咔哒”一声轻响,门扉合拢。
阁内重归死寂,唯有萧钦言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在巨大的书阁间回响。
他枯坐良久,目光茫然地扫过这象征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地方,最终,落在自己布满老人斑的手上。
那双手,曾执掌玉笏、批阅奏章、翻云覆雨,如今却抖得不成样子。
悲怆之色,再无掩饰地爬满了那张枯槁的脸。
他颤抖着手,探入怀中那厚裘的内袋深处,摸索片刻,掏出一个用蜜蜡封口的、仅有两寸长的小小白瓷瓶。
瓶身冰凉刺骨。
自从与四王密谋结盟、踏入那条不归路起,他便将这瓶东西随身携带,如同一个阴冷的诅咒,如影随形。
他知道自己可能踏上的是一条通往深渊的单行道,只是未曾料到,这深渊会以如此迅疾、如此惨烈的方式降临——不是死于朝堂倾轧的刀光剑影,而是败于千里之外、他一手“养”出来的“寇”之口!
萧钦言凝视着这小巧玲珑却足以致命的瓷瓶,过往数十载的宦海沉浮、尔虞我诈、荣耀与算计,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飞速掠过。
从寒门学子到权倾朝野的首辅,他耗尽心力,用尽手段,最终也不过是帝王棋盘上一颗随时可弃的棋子。
罢了…罢了…
萧钦言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解脱的惨然。
他颤抖着拔开蜜蜡封口,一股微甜的杏仁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带着死亡的味道。
没有半分犹豫,他仰头,将那冰凉刺骨的苦涩液体一饮而尽!瓷瓶从无力的指间滑落,“啪”地一声脆响,摔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碎成几瓣。
剧痛瞬间如同无数烧红的钢针自腹中炸开,狠狠攫住了他!
萧钦言闷哼一声,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剧烈地抽搐起来,双手死死抠住喉咙,青筋暴起。
喉间涌上大股腥甜,他眼前阵阵发黑,意识迅速被无边的黑暗和窒息般的痛苦吞噬。
身体从宽大的紫檀椅上缓缓滑落,软软地瘫倒在地,再无半点声息。
那双曾经闪烁着鹰隼般锐利光芒的眼睛,此刻空洞地大睁着,死死盯着文渊阁那绘着玄鸟图纹的天花藻井,凝固着人生最后时刻的绝望与不甘。
堂堂大乾首辅,权倾朝野数十载,最终,无声无息地倒毙于他一手掌控过的权柄中心,以一瓶鹤顶红,自己给了自己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体面”。
几乎是同一时刻,乾清宫内。
“废物!蠢材!猪狗不如的东西!”
隆化帝如同暴怒的雄狮,在御座前烦躁地踱步,那份染血的西海军报被他狠狠掼在地上,发出沉重的闷响。
他面色铁青,额角青筋突突直跳,双目赤红,胸腔剧烈起伏,咆哮声震得殿顶承尘都在嗡嗡作响:
“南安郡王!朕要他何用?!朕容忍四王!容忍萧钦言!容忍他们结党营私!容忍他们逼宫索权!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他们稳住西海!给朕守好国门!结果呢?!”
他戟指指向地上那份军报,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锐变调。
“他们养寇自重!好啊!养得好啊!养到把自己都喂到番邦嘴里去了!养到十几万大军溃败!主帅被擒!整个西海烂成了一锅粥!”
“他们的脑袋,还怎么配长在项上?应当砍下来,垒在西海关外当垫脚石!”
狂怒的帝王猛地转身,目光如淬毒的利箭射向侍立在旁、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恨不得缩进地缝里的夏守忠:
“夏守忠!”
“奴…奴婢在!”
夏守忠浑身一哆嗦,膝盖一软,噗通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传旨!”
隆化帝的声音冰冷刺骨,每一个字都带着浓烈的血腥气。“命锦衣卫即刻点齐缇骑!查抄四王府邸!查抄萧钦言府邸!所有女眷,不论长幼,即刻打入教坊司为奴!所有男丁,下至垂髫稚子,上至白发苍苍,一个不留,全部锁拿,押入北镇抚司诏狱待审!等候朕的发落!”
“是…是!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
夏守忠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起身,冷汗已浸透后背,只想立刻逃离这雷霆震怒的漩涡中心。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身后那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冰冷声音再次响起:
“站住!”
夏守忠瞬间僵在原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僵硬地、一点点地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谄笑:
“陛…陛下…还有何吩咐?”
隆化帝胸膛依旧剧烈起伏,但眼中的怒火似乎被强行压制下去,沉淀为一种更深的、令人心悸的阴鸷与焦灼。
他扫了一眼地上那份军报,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即刻传旨,着内阁所有阁臣、六部尚书,火速入宫!到乾清宫议事!”
“西海这个烂摊子,必须立刻拿出对策!朕要听听,满朝朱紫,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奴婢…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传召!”
夏守忠不敢有丝毫怠慢,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出了乾清宫那沉重的殿门,将帝王那如山如岳的暴怒与迫切的杀伐指令,带向了整个神都紧张到极点的中枢官衙。
两刻钟后,乾清宫内殿。
龙涎香的浓郁甜腻被一股无形的焦灼与铁锈般的血腥气压得几乎凝滞。
巨大的蟠龙金柱在摇曳的烛火下拉出扭曲的长影,映照在下方一张张惶惑不安、冷汗涔涔的脸上。
内阁阁臣与六部尚书济济一堂,此时却噤若寒蝉,殿内落针可闻。
金砖铺就的地面冰冷彻骨,寒意顺着官靴直透骨髓。
隆化帝高踞在宽大的紫檀龙椅之上,那身明黄龙袍在跳跃的烛光下灼灼生辉,却丝毫驱不散笼罩其身的阴鸷与狂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