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势力纠缠,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看着岑晚音清澈的眼眸,忽然问道:“若你是我,当如何?”
岑晚音没想到他会问自己,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才轻声道:“我……我不懂朝堂大事。但外祖父常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规矩不可行尽,话不可说尽。’凡事留一线,或许……或许能有转圜之机?”
她的话带着几分书卷气和孩子气的天真,与朝堂上那些老谋深算的言论截然不同。
沈景玄听着,紧绷的心弦却莫名松了一分。
是啊,留一线……
或许,他可以从贵妃或大皇子阵营中并非铁板一块的人身上寻找突破口?
他没有再深谈朝局,转而问道:“近日在太傅府可还习惯?可有人为难你?”
岑晚音摇摇头:“外祖父待我极好,府中下人也都和善。只是……偶尔会想念江南的春色。”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乡愁。
“江南……”沈景玄若有所思,“待此事了结,若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岑晚音脸颊绯红,低下头不敢看他。
沈景玄也自觉失言,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问起她近日看的医书。
不知不觉,又坐了近一个时辰。
多数时候是沈景玄在问,岑晚音轻声细语地答,气氛宁静而融洽。
直到更鼓声传来,沈景玄才起身告辞。
“大人,”送他到门口时,岑晚音鼓起勇气,将一个小巧的香囊塞进他手里。
“这里面放了些宁神的药材,您带在身上,或许……能安神片刻。”
香囊针脚细密,绣着简单的云纹,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沈景玄握在掌心,点了点头:“多谢。”
沈忠的调查进展缓慢且隐秘。
二十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当年东宫的旧人要么早已不在人世,要么散落四方,难寻踪迹。
至于宗人府的卷宗,更是看管严密,非特定职司无法接触。
数日后,沈忠带回一个模糊的消息。
当年太子妃身边似乎确有一位极信任的老嬷嬷,在太子出事前就已离宫,据说回了京郊老家。
但具体是哪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沈慕雪的处理意见争执不下。
陛下似乎也有所顾虑,并未立刻下旨休弃,局面暂时僵持。
这日,沈景玄收到一份请柬,是二皇子在别院设赏花宴,邀请京中年轻才俊。
沈景玄心知肚明,这赏花是假,试探拉拢是真。
二皇子与大皇子素来不睦,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赴宴前,沈景玄鬼使神差地绕道去了太傅府。
他没有进去,只是远远地看着听竹苑的方向。
恰巧看到岑晚音带着丫鬟从外面回来,手里捧着几株新采的草药,裙角沾了些泥土。
神情却颇为愉悦,正侧头跟丫鬟说着什么,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沈景玄驻足看了片刻,心中纷杂的思绪似乎也沉淀了些许。
他转身离开,赴宴的脚步坚定了许多。
赏花宴上,丝竹管弦,觥筹交错。
二皇子果然对沈景玄格外热情,言语间多次暗示若得侯府支持,必能保全沈慕雪,甚至将来……
言语未尽,意味深长。
沈景玄应对得体,既不明确投靠,也未断然拒绝。
二皇子似乎也不急于一时,宾主尽欢而散。
回府的马车上,沈景玄**眉心。
与虎谋皮,险象环生。
但为了稳住局面,争取调查的时间,他不得不虚与委蛇。
夜深人静,他再次拿出岑晚音给的香囊。
淡淡的药香萦绕鼻尖,让他想起她安静煎药的模样,想起她递过茶杯时轻声的“小心烫”,想起夕阳下她带着泥土却明亮的笑容。
这些细微的片段,成了这冰冷算计中唯一的热源。
他必须尽快查明身世真相,才能掌握主动。
否则,无论是苏菁的威胁,还是皇子间的争斗,都可能将他和整个侯府拖入深渊。
而那个能让他片刻安宁的身影,他既想靠近,又怕自己的纷扰会惊扰了她的宁静。这种矛盾的心情,是他从未有过的。
沈忠的搜寻并非全无收获。
几经周折,他通过一个在京郊经营车马行的远亲,打听到二十多年前,确实有位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
她住在京郊的杨柳村,姓胡,人们都叫她胡嬷嬷,据说是在贵人身边伺候过的,举止气度与寻常村妇不同。
但胡嬷嬷回乡后深居简出,约莫十年前就已过世了。
“杨柳村……胡嬷嬷……”沈景玄沉吟片刻,“她可有什么亲人留在村里?”
沈忠回道:“听说胡嬷嬷终身未嫁,但收养了一个孤儿,取名胡大山,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如今还在杨柳村。属下已派人暗中接触过,那胡大山对其养母的过往知之甚少,只记得养母偶尔会对着一个旧匣子发呆,临终前紧紧攥着他的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说‘都是命’,让他把匣子随她一起下葬了。”
“匣子……”沈景玄眸光一凝,“可知是什么匣子?”
“胡大山说,就是个普通的木匣,上了锁,他遵从遗言,埋了。”沈忠顿了顿,低声道,“侯爷,是否要……”
沈景玄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
掘人坟墓,有损阴德,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
况且,事隔多年,那匣子里的东西是否还在,是否重要,都是未知之数。
“继续查胡嬷嬷在宫中的关系,看她是否还有相熟的旧人活着。另外……”
沈景玄指尖敲着桌面:“废太子生母,当年的端慧皇贵妃,她母家还有何人?”
端慧皇贵妃在废太子被圈禁后不久便“忧惧成疾”薨了,这是对外说法。
但沈景玄直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一个失势皇子的母亲,她的死亡往往藏着更多秘密。
沈忠面露难色:“侯爷,端慧皇贵妃出身江南苏家,本是望族。但自废太子事败,端慧皇贵妃薨逝后,苏家便迅速败落,族人散的散,死的死,如今……几乎已无人提及了。”
        “各方势力纠缠,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看着岑晚音清澈的眼眸,忽然问道:“若你是我,当如何?”
岑晚音没想到他会问自己,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才轻声道:“我……我不懂朝堂大事。但外祖父常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规矩不可行尽,话不可说尽。’凡事留一线,或许……或许能有转圜之机?”
她的话带着几分书卷气和孩子气的天真,与朝堂上那些老谋深算的言论截然不同。
沈景玄听着,紧绷的心弦却莫名松了一分。
是啊,留一线……
或许,他可以从贵妃或大皇子阵营中并非铁板一块的人身上寻找突破口?
他没有再深谈朝局,转而问道:“近日在太傅府可还习惯?可有人为难你?”
岑晚音摇摇头:“外祖父待我极好,府中下人也都和善。只是……偶尔会想念江南的春色。”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乡愁。
“江南……”沈景玄若有所思,“待此事了结,若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岑晚音脸颊绯红,低下头不敢看他。
沈景玄也自觉失言,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问起她近日看的医书。
不知不觉,又坐了近一个时辰。
多数时候是沈景玄在问,岑晚音轻声细语地答,气氛宁静而融洽。
直到更鼓声传来,沈景玄才起身告辞。
“大人,”送他到门口时,岑晚音鼓起勇气,将一个小巧的香囊塞进他手里。
“这里面放了些宁神的药材,您带在身上,或许……能安神片刻。”
香囊针脚细密,绣着简单的云纹,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沈景玄握在掌心,点了点头:“多谢。”
沈忠的调查进展缓慢且隐秘。
二十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当年东宫的旧人要么早已不在人世,要么散落四方,难寻踪迹。
至于宗人府的卷宗,更是看管严密,非特定职司无法接触。
数日后,沈忠带回一个模糊的消息。
当年太子妃身边似乎确有一位极信任的老嬷嬷,在太子出事前就已离宫,据说回了京郊老家。
但具体是哪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沈慕雪的处理意见争执不下。
陛下似乎也有所顾虑,并未立刻下旨休弃,局面暂时僵持。
这日,沈景玄收到一份请柬,是二皇子在别院设赏花宴,邀请京中年轻才俊。
沈景玄心知肚明,这赏花是假,试探拉拢是真。
二皇子与大皇子素来不睦,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赴宴前,沈景玄鬼使神差地绕道去了太傅府。
他没有进去,只是远远地看着听竹苑的方向。
恰巧看到岑晚音带着丫鬟从外面回来,手里捧着几株新采的草药,裙角沾了些泥土。
神情却颇为愉悦,正侧头跟丫鬟说着什么,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沈景玄驻足看了片刻,心中纷杂的思绪似乎也沉淀了些许。
他转身离开,赴宴的脚步坚定了许多。
赏花宴上,丝竹管弦,觥筹交错。
二皇子果然对沈景玄格外热情,言语间多次暗示若得侯府支持,必能保全沈慕雪,甚至将来……
言语未尽,意味深长。
沈景玄应对得体,既不明确投靠,也未断然拒绝。
二皇子似乎也不急于一时,宾主尽欢而散。
回府的马车上,沈景玄**眉心。
与虎谋皮,险象环生。
但为了稳住局面,争取调查的时间,他不得不虚与委蛇。
夜深人静,他再次拿出岑晚音给的香囊。
淡淡的药香萦绕鼻尖,让他想起她安静煎药的模样,想起她递过茶杯时轻声的“小心烫”,想起夕阳下她带着泥土却明亮的笑容。
这些细微的片段,成了这冰冷算计中唯一的热源。
他必须尽快查明身世真相,才能掌握主动。
否则,无论是苏菁的威胁,还是皇子间的争斗,都可能将他和整个侯府拖入深渊。
而那个能让他片刻安宁的身影,他既想靠近,又怕自己的纷扰会惊扰了她的宁静。这种矛盾的心情,是他从未有过的。
沈忠的搜寻并非全无收获。
几经周折,他通过一个在京郊经营车马行的远亲,打听到二十多年前,确实有位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
她住在京郊的杨柳村,姓胡,人们都叫她胡嬷嬷,据说是在贵人身边伺候过的,举止气度与寻常村妇不同。
但胡嬷嬷回乡后深居简出,约莫十年前就已过世了。
“杨柳村……胡嬷嬷……”沈景玄沉吟片刻,“她可有什么亲人留在村里?”
沈忠回道:“听说胡嬷嬷终身未嫁,但收养了一个孤儿,取名胡大山,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如今还在杨柳村。属下已派人暗中接触过,那胡大山对其养母的过往知之甚少,只记得养母偶尔会对着一个旧匣子发呆,临终前紧紧攥着他的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说‘都是命’,让他把匣子随她一起下葬了。”
“匣子……”沈景玄眸光一凝,“可知是什么匣子?”
“胡大山说,就是个普通的木匣,上了锁,他遵从遗言,埋了。”沈忠顿了顿,低声道,“侯爷,是否要……”
沈景玄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
掘人坟墓,有损阴德,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
况且,事隔多年,那匣子里的东西是否还在,是否重要,都是未知之数。
“继续查胡嬷嬷在宫中的关系,看她是否还有相熟的旧人活着。另外……”
沈景玄指尖敲着桌面:“废太子生母,当年的端慧皇贵妃,她母家还有何人?”
端慧皇贵妃在废太子被圈禁后不久便“忧惧成疾”薨了,这是对外说法。
但沈景玄直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一个失势皇子的母亲,她的死亡往往藏着更多秘密。
沈忠面露难色:“侯爷,端慧皇贵妃出身江南苏家,本是望族。但自废太子事败,端慧皇贵妃薨逝后,苏家便迅速败落,族人散的散,死的死,如今……几乎已无人提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