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龙的声音,还在空旷的大礼堂里,回荡。

  他没有给台下任何人,留下任何思考和议论的余地。

  他正式开始了他的阐述。

  他的讲述,没有遵循任何学术的范式,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论。

  那更像是一场,一个老兵,对自己半生戎马生涯的,一次充满了血与火的,**澎湃的回望。

  “什么是亮剑精神?”

  他自问自答,声音,越来越高亢。

  “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是我李云龙,带出来的兵的,魂!”

  “当年,我们独立团在俞家岭,被鬼子两个联队,将近八千人,死死地围住。我们全团,不到一千人。装备,更是差得没法提。那个时候,要是按照某些人的‘理论’,我们是不是就该缴枪投降,或者等着被人家全歼?”

  天幕之上,画面,随着他的讲述,开始疯狂地,闪回。

  那是在俞家岭,被炮火染成黑色的阵地上。

  张大彪,光着膀子,挥舞着大刀,带着一营的弟兄们,一次又一次地,迎着鬼子的刺刀,冲了上去。

  “我们没有!我们不仅没有投降,我们还硬是从鬼子的包围圈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我们独立团,就像一群饿狼。哪怕是面对狮子,我们也敢从它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画面切换。

  那是李家坡那片,陡峭的,近乎九十度的悬崖。

  独立团的战士们,嘴里咬着刺刀,用绑腿,一个接一个地,连接在一起,像一条人肉的蜈蚣,从悬崖上,悄无声息地,爬了下去。

  “我们打李家坡,面对山崎大队固守的,如同铁桶一般的工事。我们有重炮吗?没有!我们有飞机吗?更没有!我们有的,就是一腔子血勇,和那挖土不止的决心!”

  “我们用最原始的,土工作业的方式,硬是把坑道,挖到了鬼子的眼皮子底下!然后,几百颗手榴弹,一起招呼!把他们,连人带工事,全都送上了天!”

  李云龙越说越激动,他的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他的讲述,不再需要任何的稿子。

  那些早已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就是他最好的讲稿。

  他讲到了平安县城,讲到了为秀芹报仇,他一声令下,意大利炮的怒吼,响彻云霄。

  他讲到了赵家峪,讲到了骑兵连,孙德胜,那一声“骑兵连,进攻”的,最后的绝响。

  他讲到了黑云寨,讲到了魏和尚,那个死在他怀里,让他抱憾终生的兄弟。

  随着他的讲述,天幕上的画面,也在不断地切换。

  一幕幕,充满了牺牲与悲壮的画面,与讲台上,那个**澎湃,如同战神附体一般的李云龙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令人无法呼吸的,巨大的情感冲击。

  台下的将军们,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看戏心态。

  他们的眼眶,红了。

  他们的呼吸,变得粗重。

  他们仿佛也跟着李云龙,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的岁月。

  李云龙的情绪,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他讲到了那些,牺牲的,他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战友。

  讲到了那些,在每一次,看似毫无胜算的绝境中,依旧选择,跟着他李云龙,发起决死冲锋的弟兄。

  他的声音,开始颤抖。

  他的情绪,彻底失控。

  他不再是一个,在做论文答辩的学生。

  他就是那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独立团团长!

  他用尽了全身的,最后一丝力气。

  对着台下,对着整个世界,怒吼出了那句,贯穿了他一生的,终极的宣言!

  “我李云龙,带出来的兵,都是嗷嗷叫的野狼!”

  “我的部队,讲究的是狼行千里吃肉!”

  “所以,我的部队,必须要有狼的野性!要一往无前!”

  “纵然是敌众我寡,也要敢于亮剑!”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亮剑精神,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石破天惊!

  震耳欲聋!

  整个礼堂,在李云龙这番,如同平地惊雷般的怒吼之后,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长久的寂静。

  落针可闻。

  随即。

  不知是谁,第一个,从座位上,猛地,站了起来。

  他抬起手,用力地,鼓掌。

  紧接着。

  孔捷,站了起来。

  丁伟,站了起来。

  一个,两个,十个,一百个……

  礼堂里,所有的将军学员,都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们用这种,最简单,也最庄重的方式,向这位,用生命,在诠释“军魂”的老兵,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掌声,如同雷鸣,如同海啸,席卷了整个礼堂,经久不息。

  天幕之下。

  楚云飞,呆呆地,看着天幕上,那个在讲台上,振臂高呼,如同战神一般的宿敌。

  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两行清泪,从他那双,一直充满了骄傲与自负的眼睛里,无声地,滑落。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困扰了他半生的问题的,最终的答案。

  他输了。

  输得,心服口服。

  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一尘不染的中山装。

  然后,对着天幕,深深地,鞠了一躬。

  那是一个军人,对另一个军人,最崇高的,敬意。

  就在这片,掌声雷动,群情激昂的氛围中。

  讲台下,第一排。

  刘院长,也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鼓掌。

  他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李云龙,眼神里,充满了,一种复杂到了极点的,欣赏与感慨。

  他等到掌声,稍稍平息。

  然后,他举起了手。

  示意,大家安静。

  他拿起面前的麦克风,提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尖锐,最残酷的一个问题。

  “李云龙同学,我承认,你的‘亮剑精神’,非常感人,也非常震撼。”

  “但是。”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如果,‘亮剑’的结果,是全军覆没呢?”

  “这种牺牲,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像一盆最冰冷的,带着冰碴的雪水,瞬间,从头到脚,浇灭了现场,所有的**与热血。

  雷鸣般的掌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那个还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李云龙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