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后,御书房。
楚岚正批阅着奏章,安悄无声息地步入,躬身将一份密封的军报呈上:“陛下,浙州水师加急密报。”
楚岚放下朱笔,接过军报,迅速拆开阅览。
目光在纸面上快速扫过,脸上先是掠过一丝了然,随即将密报递给一旁正在翻看鲁州水师建设文书的秦夜。
“摄政王,果然不出你所料。”
楚岚淡定道:“浙州水师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五日前子夜,于浙州外海黑礁岛附近,有数艘形制可疑的船只秘密接触,并有货物转运迹象。因其悬挂不明旗帜,且行动诡秘,我方巡逻舰船依你先前指令,未加阻拦,只是远距离监视并记录了其航向。其中一艘较大船只,事后径直向倭国方向驶去。”
说完,对沈安摆了摆手。
沈安会意,恭敬垂首倒退着离开了御书房。
并轻轻掩上了殿门。
秦夜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遍,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语气沉稳如常:“继续按兵不动。”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南海图前,目光落在标注着“黑礁岛”的那个不起眼的小点上,眼神深邃:“楚昭选择在浙州外海交易,确实算他还有几分谨慎,懂得利用‘灯下黑’的道理。这第一次,只是试探,他也在观察我们的反应。”
说话间,转过身,看向楚岚,目光冷静:“如果我们此刻动手,人赃并获,固然能打掉他这一批货,甚至抓住几个倭人。但楚昭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将事情推给所谓的‘走私商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他亲自下令,没有抓住他与倭国高层勾结的铁证,终究难以动摇其根本,反而会让他更加警惕,将尾巴藏得更深。”
“我们要的,不是小胜。是要将他连根拔起,让他永无翻身之日!所以,让他成功一次,他才会放松警惕,才会觉得自己的计策天衣无缝,才会变本加厉,露出更大的破绽!温水煮蛙,火候未到,急不得。”
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轻松了几分:“对了,岚儿,最近海上风平浪静,天气不错。传令给鲁州那边,大船可以装载着补给和移民,往新罗那边开过去了。总要让船队熟悉熟悉航道,也让新罗的百姓,早日感受到王化的恩泽。”
“好,我稍后便下旨。”
楚岚点头应下,眼中闪过一丝默契的光芒。
……
与此同时,禹州王府
第一次在浙州外海的成功交易,让楚昭兴奋了不少。
当船只顺利返回,并带来了大量白银,以及岛津重久表示“满意”和“期待后续合作”的口信后,他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周先生,你看到了吗?本王就说你是多虑了!”
楚昭在书房内意气风发,对着周晦笑道:“什么欲擒故纵?根本就是朝廷无能为力!在浙州交易,果然是神不知鬼不觉!岛津那边拿到货,对本王更是感恩戴德!”
周晦站在下首,脸上却挤不出多少笑容。
之前楚昭还说,和他一样担忧。
现在却又……
哎!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朝廷的动向。
但那种山雨欲来的直觉却越来越强烈。
张了张嘴,想再劝谏几句,提醒楚昭见好就收。
至少暂时偃旗息鼓,观察一段时间。
然而,还没来得及开口,新的催促又来了!
是岛津重久派来的使者。
这次态度更加“热情”。
但言辞间的贪婪也毫不掩饰。
使者盛赞了上一批货物的精良,表示大大增强了他岛津家的实力。
紧接着,便提出了数量更大的需求,并且要求得更急。
甚至暗示,如果不能满足,之前建立的“友好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
“王爷,机不可失啊!”
钱先生在一旁劝说,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岛津家现在正是急需之时,我们正好可以抬高些价格!况且,若是断了他的供给,他狗急跳墙,反而不美。”
孙先生也道:“王爷,如今通道已通,风险可控,正是我们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积蓄实力的大好时机!”
楚昭听着心腹们的怂恿,再看向沉默不语的周晦。
最终,贪婪和自负压倒了一切。
“好!既然岛津家如此有‘诚意’,那本王便再成全他一次!”
楚昭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钱先生,立刻准备双倍的货物!孙先生,联系对方,老地方,老时间,五日后再次交易!告诉他们,这是看在他们诚心合作的份上!”
“王爷英明!”
钱、孙二人喜形于色,立刻领命而去。
书房内只剩下楚昭与周晦二人。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楚昭志得意满地呷了一口茶,瞥见周晦那依旧凝重的脸色,心中不免有些不快:“周先生,看来你还是不信本王的判断啊。也罢,那本王就与你打个赌如何?就赌这第二次交易,依旧能像第一次一样,顺风顺水,平安无事!若成了,先生往后便收起那些杞人忧天之语,安心辅佐本王成就大业。若败了,本王从此对你言听计从!如何?”
周晦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尴尬。
他侍奉楚昭多年,深知其性格。
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
更是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有大志、有小谋,然而……
哎!
周晦拱了拱手,声音干涩:“王爷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下官愚钝,多虑了。这赌下官不敢打,王爷既然心意已决,下官唯有预祝王爷,马到功成!”
楚昭见周晦服软,满意地笑了笑。
只当他是面子上过不去,并未深究。
数日后,第二次交易的消息传回。
“成功!大获成功!”
信使带回的消息让楚昭欣喜若狂。
双倍的货物,换回了堆积如山的金银和倭国的一些珍奇宝物。
更重要的是,岛津重久的信中充满了近乎谄媚的感激。
“哈哈哈!天佑本王!”
楚昭在王府内大摆宴席,歌舞彻夜不休。
他搂着新纳的美妾,接受着麾下心腹的阿谀奉承。
只觉得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什么朝廷,什么秦夜,什么楚岚。
如今在他看来,都不过是纸老虎,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接连的成功,彻底麻醉了楚昭的神经,也急剧膨胀了他的野心和自负!
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喧嚣中,依旧保持清醒和忧虑的周晦,显得格格不入。
他不再主动进言,甚至在楚昭问及时,也只是含糊其辞,敷衍过去。
“王爷,周先生近来似乎……心不在焉啊。”
一次议事结束后,钱先生状似无意地提起,“上次交易如此顺利,他也未曾有半句庆贺之言,好似……不太乐见王爷成功似的。”
孙先生也阴阳怪气地附和:“是啊,周先生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我们与岛津家的合作蒸蒸日上,正是用人之际,若有人心存异志,恐生肘腋之患啊。”
周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知道自己在禹州王府的路,已经走到头了。
这里不再需要清醒的头脑,只需要盲目的附和与疯狂的冒险。
留下,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某个寂静的深夜,周晦的房间灯火通明。
他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将几封早已写好的、留给楚昭的劝诫信放在书案显眼处。
又最后看了一眼这他经营谋划了多年的王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哎,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啊!”
最终,周晦没有惊动任何人,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只带简单的行囊,趁着夜色离开。
翌日,楚昭得知了周晦不告而别的消息。
楚昭眉头紧皱,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周先生走了?他可留下了什么?”
孙先生立刻上前道:“王爷,我去检查过了,他并未留下任何东西。”
楚昭难以置信:“书信,也没给本王留下一封?”
“没有。”
孙先生摇了摇头。
那书信他看见了,看过之后,转头就烧成了灰烬!
叹了口气后,他又道:“周晦此人,性情孤拐,难以共事,走了也好,免得日后掣肘!”
钱先生也道:“正是!如今我们人才济济,少了谁,王爷的宏图大业也一样能成!他不识时务,自有识时务者为王爷效劳!”
楚昭心有不舍,但最终化作了一声叹息:“罢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既然他选择离开,那便随他去吧!”
半月后,御书房。
楚岚正批阅着奏章,安悄无声息地步入,躬身将一份密封的军报呈上:“陛下,浙州水师加急密报。”
楚岚放下朱笔,接过军报,迅速拆开阅览。
目光在纸面上快速扫过,脸上先是掠过一丝了然,随即将密报递给一旁正在翻看鲁州水师建设文书的秦夜。
“摄政王,果然不出你所料。”
楚岚淡定道:“浙州水师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五日前子夜,于浙州外海黑礁岛附近,有数艘形制可疑的船只秘密接触,并有货物转运迹象。因其悬挂不明旗帜,且行动诡秘,我方巡逻舰船依你先前指令,未加阻拦,只是远距离监视并记录了其航向。其中一艘较大船只,事后径直向倭国方向驶去。”
说完,对沈安摆了摆手。
沈安会意,恭敬垂首倒退着离开了御书房。
并轻轻掩上了殿门。
秦夜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遍,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语气沉稳如常:“继续按兵不动。”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南海图前,目光落在标注着“黑礁岛”的那个不起眼的小点上,眼神深邃:“楚昭选择在浙州外海交易,确实算他还有几分谨慎,懂得利用‘灯下黑’的道理。这第一次,只是试探,他也在观察我们的反应。”
说话间,转过身,看向楚岚,目光冷静:“如果我们此刻动手,人赃并获,固然能打掉他这一批货,甚至抓住几个倭人。但楚昭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将事情推给所谓的‘走私商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他亲自下令,没有抓住他与倭国高层勾结的铁证,终究难以动摇其根本,反而会让他更加警惕,将尾巴藏得更深。”
“我们要的,不是小胜。是要将他连根拔起,让他永无翻身之日!所以,让他成功一次,他才会放松警惕,才会觉得自己的计策天衣无缝,才会变本加厉,露出更大的破绽!温水煮蛙,火候未到,急不得。”
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轻松了几分:“对了,岚儿,最近海上风平浪静,天气不错。传令给鲁州那边,大船可以装载着补给和移民,往新罗那边开过去了。总要让船队熟悉熟悉航道,也让新罗的百姓,早日感受到王化的恩泽。”
“好,我稍后便下旨。”
楚岚点头应下,眼中闪过一丝默契的光芒。
……
与此同时,禹州王府
第一次在浙州外海的成功交易,让楚昭兴奋了不少。
当船只顺利返回,并带来了大量白银,以及岛津重久表示“满意”和“期待后续合作”的口信后,他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周先生,你看到了吗?本王就说你是多虑了!”
楚昭在书房内意气风发,对着周晦笑道:“什么欲擒故纵?根本就是朝廷无能为力!在浙州交易,果然是神不知鬼不觉!岛津那边拿到货,对本王更是感恩戴德!”
周晦站在下首,脸上却挤不出多少笑容。
之前楚昭还说,和他一样担忧。
现在却又……
哎!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朝廷的动向。
但那种山雨欲来的直觉却越来越强烈。
张了张嘴,想再劝谏几句,提醒楚昭见好就收。
至少暂时偃旗息鼓,观察一段时间。
然而,还没来得及开口,新的催促又来了!
是岛津重久派来的使者。
这次态度更加“热情”。
但言辞间的贪婪也毫不掩饰。
使者盛赞了上一批货物的精良,表示大大增强了他岛津家的实力。
紧接着,便提出了数量更大的需求,并且要求得更急。
甚至暗示,如果不能满足,之前建立的“友好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
“王爷,机不可失啊!”
钱先生在一旁劝说,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岛津家现在正是急需之时,我们正好可以抬高些价格!况且,若是断了他的供给,他狗急跳墙,反而不美。”
孙先生也道:“王爷,如今通道已通,风险可控,正是我们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积蓄实力的大好时机!”
楚昭听着心腹们的怂恿,再看向沉默不语的周晦。
最终,贪婪和自负压倒了一切。
“好!既然岛津家如此有‘诚意’,那本王便再成全他一次!”
楚昭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钱先生,立刻准备双倍的货物!孙先生,联系对方,老地方,老时间,五日后再次交易!告诉他们,这是看在他们诚心合作的份上!”
“王爷英明!”
钱、孙二人喜形于色,立刻领命而去。
书房内只剩下楚昭与周晦二人。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楚昭志得意满地呷了一口茶,瞥见周晦那依旧凝重的脸色,心中不免有些不快:“周先生,看来你还是不信本王的判断啊。也罢,那本王就与你打个赌如何?就赌这第二次交易,依旧能像第一次一样,顺风顺水,平安无事!若成了,先生往后便收起那些杞人忧天之语,安心辅佐本王成就大业。若败了,本王从此对你言听计从!如何?”
周晦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尴尬。
他侍奉楚昭多年,深知其性格。
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
更是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有大志、有小谋,然而……
哎!
周晦拱了拱手,声音干涩:“王爷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下官愚钝,多虑了。这赌下官不敢打,王爷既然心意已决,下官唯有预祝王爷,马到功成!”
楚昭见周晦服软,满意地笑了笑。
只当他是面子上过不去,并未深究。
数日后,第二次交易的消息传回。
“成功!大获成功!”
信使带回的消息让楚昭欣喜若狂。
双倍的货物,换回了堆积如山的金银和倭国的一些珍奇宝物。
更重要的是,岛津重久的信中充满了近乎谄媚的感激。
“哈哈哈!天佑本王!”
楚昭在王府内大摆宴席,歌舞彻夜不休。
他搂着新纳的美妾,接受着麾下心腹的阿谀奉承。
只觉得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什么朝廷,什么秦夜,什么楚岚。
如今在他看来,都不过是纸老虎,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接连的成功,彻底麻醉了楚昭的神经,也急剧膨胀了他的野心和自负!
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喧嚣中,依旧保持清醒和忧虑的周晦,显得格格不入。
他不再主动进言,甚至在楚昭问及时,也只是含糊其辞,敷衍过去。
“王爷,周先生近来似乎……心不在焉啊。”
一次议事结束后,钱先生状似无意地提起,“上次交易如此顺利,他也未曾有半句庆贺之言,好似……不太乐见王爷成功似的。”
孙先生也阴阳怪气地附和:“是啊,周先生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我们与岛津家的合作蒸蒸日上,正是用人之际,若有人心存异志,恐生肘腋之患啊。”
周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知道自己在禹州王府的路,已经走到头了。
这里不再需要清醒的头脑,只需要盲目的附和与疯狂的冒险。
留下,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某个寂静的深夜,周晦的房间灯火通明。
他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将几封早已写好的、留给楚昭的劝诫信放在书案显眼处。
又最后看了一眼这他经营谋划了多年的王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哎,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啊!”
最终,周晦没有惊动任何人,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只带简单的行囊,趁着夜色离开。
翌日,楚昭得知了周晦不告而别的消息。
楚昭眉头紧皱,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周先生走了?他可留下了什么?”
孙先生立刻上前道:“王爷,我去检查过了,他并未留下任何东西。”
楚昭难以置信:“书信,也没给本王留下一封?”
“没有。”
孙先生摇了摇头。
那书信他看见了,看过之后,转头就烧成了灰烬!
叹了口气后,他又道:“周晦此人,性情孤拐,难以共事,走了也好,免得日后掣肘!”
钱先生也道:“正是!如今我们人才济济,少了谁,王爷的宏图大业也一样能成!他不识时务,自有识时务者为王爷效劳!”
楚昭心有不舍,但最终化作了一声叹息:“罢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既然他选择离开,那便随他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