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三路大军的依计诱敌,共俘虏各族越民近十余万。

  别忘了,这还只是青壮,深山中的老弱妇孺更有几十万人。

  已取了新名字周越的小猴子,回到了闽越五族的俘虏营中,陪着转移的俘虏一同返回南平。

  这一路上,周越对巨木和老族长在内的五位各族族长,详细解释了这些共济军的来历,以及共济会的各种理想和事迹。

  当然这些个能当上族长的哪个不是人老成精,不是听你说说就行了。

  但凡事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结合他们看到的:被俘虏后没有打骂虐待过自己,所饮所食那是比族里都不知道好多少。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汉人把那些城里的狗官、酷吏、为富不仁的大户们都俘虏了过来。

  还开了一个叫什么公审大会的,当时就有自己族里庇护的那些汉人站了出来,指认出当年残害他们的那些以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甚至有一些越民也站了出来,就包括小猴子。

  随着被公审的人越来越多,观看行刑后,更是让那些饱受苦难的人,痛哭流涕的跪地感谢共济军,口中直呼:青天老爷们,我们给你们磕头了!

  要问为什么那么多大官、酷吏、豪族被抓来,那是因为三路的偏师破几个人都快跑没的、武备松弛、城墙低矮的城池,那真的就跟玩一样。要是我挨个描述一下攻城战,读者老爷们定会说我又在水字数了。

  三路公审大会从各地的俘虏营,一直开到南平城。天天看着那些以前高不可攀的汉人们人头滚滚,所有的越人都相信了:这些叫共济军的汉人们,真的和以前的汉人不一样,就和他们自己说的,他们是百姓的队伍。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待百姓如心腹,百姓必待你如手足,何况古代那些还没受过现代毒鸡汤洗礼过的古越人。

  南平城,议事大厅。

  此时大厅里已经是人满为患,闽越、瓯越、扬越,甚至是还有部分的吴越的首领和族老济济一堂。

  上首的黄忠看着下方紧张肃穆的各人,微笑的打破沉闷的气氛,开口道:“各位不用紧张,我也不是多大的官,你们有些岁数比我还大,称为长辈也不为过。”

  下方人群忙开口:不敢、不敢。

  黄忠接着说道:“各位,我们共济会的理念,乃至我们共济军的德行,在这些日子的接触下,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说实话,每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是什么样,是不是口是心非,各位都心中有数。

  今天叫各位前来,我是想着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希望不光交州的百姓得到共济会的好处,咱们百越各族也要受到实惠,甚至将来我们还要让全天下的百姓不受压迫,都能安居乐业,平安富足!”

  闽越的那个老族长马上接话:“将军说得好!我们一路所见,确实共济军是咱们百姓的军队,共济会也是真心为了我们着想,我代表闽越北五族表个态:坚决拥护共济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了咱共济会出人出力!”

  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其他族长哪里肯落在人后,纷纷表态:俺也一样!

  黄忠赞许的冲老族长微笑点点头,又望了眼一旁的沮授。

  沮授会心出列朗声道:“感谢各位首领们的支持,我代表共济会谢谢大家的好意,不过,眼下深山中还有很多咱们的同胞对汉人误会很深。

  我就想着,这么好的事,咱不能就光顾着自己族里发展,得到了各项实惠,咱不得去给那些大山里的同胞们宣传一下咱们的理念吗?

  我在这代表共济会承诺:只要是搬来定居的各族同胞,每家十亩地起步,按人口酌情增加,十亩地是最低标准。当然,这些土地所有权归共济会所有,无故不得买卖,但使用权归属个人,共济会承诺,永不收回!”

  底下的人当下就炸开了锅:这么好的待遇么?

  有个小族长嚅嗫道:“那..那大人,我们这些人呢?”

  沮授微微一笑:“一样的待遇!而且每带出一个家庭,我们共济军出五斤稻米的报酬!”

  看着下方满脸激动的众人,沮授继续说道:“关于赋税,没有以前田税、口赋、徭役等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只有一种:农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收费!

  农税按田亩数以铜钱上缴,多余的粮食共济会有专门的机构平价收购,价格公平透明,如果有问题随时可上告,我们共济会里也有专门的监察部门盯着收粮,所以别怕缺斤少两。

  之所以收钱是因为收粮食为税,怕个别奸猾之辈搞那些缺斤少两的把戏,想必各位以前深受其害吧?

  以后没有徭役,我们征发民夫全部采取雇佣制,全凭自愿,也就是你干多少天多少工钱,当然,还管饭!”

  下面的各族族长就像是听神话故事一样,活了半辈子了,别说现在了,就是历朝历代也没听说过这些啊!

  看着下面脸因激动都憋红的族长们,沮授八颗牙都笑了出来,继续释放着重磅炸弹:“当然,要是没有农具、耕牛、优良种子,这好说,我们共济会提供!当然不是免费的,每样东西明码标价,第二年只要还百分之十,以此类推,直到换完为止,而且没有利钱!”

  当下就有那激动的族长跪下就磕头,边磕边大声歌颂道:“共济会真是我们的在世父母呐!我们感激共济会!我古尔都立誓:我族世世代代都为共济会之民!永不背叛!有违此誓!我族身死族灭!”

  沮授看到跪地的越来越多,忙打手势制止道:“各位族长都别激动,先起来,都先起来,等我说完再感激不迟。”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站了起来,平复些心情后,他继续说道:“说完根本的农业,再说其他,经商、手工业者均可去相应的部门报备后就可经营,按时纳税就行。

  接下来重要的是:所有的适龄的孩子,不论男女均可入学,每家有一个免费入学名额,所有费用我们共济会负责,如果其他后辈想入学,缴费即可,放心,费用不高,以后各位都负担的起。

  共济军现招收四万新兵,我军的待遇各位应该均有耳闻,我这里不赘述,只强调一点,那就是入伍即可得田十亩,而且牺牲后抚恤田也由军功决定,最低不少于二十亩。军饷有饷钱,可以是铜钱,也可以折算粮食。表现不错也可以入军校就读,升迁道路只看表现。”

  说着沮授一指一旁的李小六:“这位是我们的第3师师长李小六,不怕当他面说,以前他在泰山郡干的是无本买卖,后来从一个普通小兵,做到了现在的师长,成为共济会高层中的一员,这就是最好的榜样!你们的新兵都由他训练。”

  族长们此时都激动的不行了,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这些好消息好好消化一下,告诉自己的族人。

  黄忠也看到了这些人都坐不住了,于是宣布会议解散。

  会议上所有的言论和政策如飓风般席卷了所有的越民营地,而现在的营地早已被黄忠下令,解除封禁,不再以俘虏对待越民了。

  当天就有大量的人离开营地,往深山里去了,这些都是通知好消息的,也是挣那五斤稻米的,手快有、手慢无。

  其他大量的青壮将征兵点都快挤破了,这待遇真做到了一人当兵,全家不饿,现在不去争取,过了这个村,就找不到这个店了。

  共济军在建安郡的各项政策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周越也被送回交州上学去了。各种物资、行政人员、驻守的预备役源源不断的从水路进入建安郡。

  而深山中的越民大量的出山归附,各种会议上承诺的均在一一实现,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变好。

  这里进展顺利,可孙策和周瑜那边等到花儿都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