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晴雨录 第三篇 第六章 风云突变

小说:江南晴雨录 作者:戴金瑶 更新时间:2025-10-23 13:41:03 源网站:2k小说网
  ();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马守中一行在跋涉一月后,终于在渡口靠岸。

  马守中刚抵达江宁,就被人延请至江南贡院筹备三年一次的乡试。马纨只能孤零零地留在驿站,等待乡试结束,同父亲一起归家。

  但马纨坐不住,眼瞅着驿站外人声鼎沸,心痒难耐之下,她换上男装上了街。华灯初上,烟霞渐隐,在琼楼玉宇之中,弦歌鼓乐齐鸣,马纨大开眼界,觉得江南风景眼花缭乱,与京城是迥乎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走在繁华热闹的大街,马纨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叫好,她看到不远处的摊位人满为患,马纨好奇,凑到人群之外和百姓攀谈起来,“里头做什么呢,这么热闹!”

  “是鼎二爷!”有人抢答,眉飞色舞地说道:“鼎二爷过几日便要参加乡试,今日将这一摊子的桃花酿都买了下来,说只要有人进去说上一句吉祥话,摊子里的桃花酿可尽兴畅饮。”

  “不愧是苏州织造府的二爷,出手阔绰得很……”

  周遭议论纷纷,马纨诧异地往摊子里看去——他们口中的“鼎二爷”可不正是国子监的李鼎!马纨看到他懒懒靠在贵妃榻上,姿势闲适,脸上还盖着一把桃花折扇,嘴上哼着小曲儿,悠哉悠哉地等着下一个来‘喝酒’的百姓。

  “二爷……”

  人群中,有一浓眉小哥儿,满脸讨好地走了上去,他点头哈腰地对李鼎行礼,“小人祝爷金榜题名,来年飞黄腾达,光耀门……”

  “嘶!”李鼎听到这,一个打挺坐了起来,“说了多少次,是吉祥话、吉祥话,你倒好,尽挑些我不爱听的说。”

  那浓眉男一怔,很快往自己嘴上抽了两记,“错了错了,小人是祝爷财源广进,万事顺意,来年美眷在怀,逍遥快哉。”

  “好!”李鼎笑得开怀,朝小厮大手一挥,“赏!”

  正说着,他的目光正好对上人群中的马纨,两人在国子监时,可是有并肩作战的交情,李鼎哪能把人忘记;他乡遇故知,李鼎神情兴奋,他指向马纨,“你——”李鼎给马纨反应的时间,然后招了招手,“过来。”

  李鼎话音落下,马纨左右皆是一脸诧异地转头看她,众目睽睽,马纨泰然自若地走进酒家,在李鼎面前坐下。

  李鼎纳罕地瞧着马纨,“魁星楼的店小二不当,跑到江宁来逍遥了?”还不等马纨应话,李鼎眼前一亮,“是不是马守中也禁了监生们去魁星楼,你们跟着楚腰阁一块儿关门大吉了?”

  马纨不喜李鼎的口气,“他是你的老师,再不济,你也该唤他一声马祭酒。”

  李鼎瘪了瘪嘴,“他把我劝退后,就不是我老师了,至于祭酒不祭酒的……”李鼎拿起自己面前的桃花酿往嘴里灌了一口,“爷这辈子都不会入官场,谁管他是什么官阶。”

  “不入官场,参加什么乡试。”

  “托他马守中的福,要不是他迂腐顽固,劝退了爷,我父亲也不至于逼着我来参加这破乡试。”说着,李鼎拿起一壶还没开封的桃花酿往马纨面前一递,“喏,按照规矩,你捡两句我爱听的说说,这酒……就赏你了。”

  马纨护短,哪容得别人对父亲不敬,眼下见李鼎要自己说‘奉承话’,马纨冷哼一笑,揭开桃花酿的封条,朝李鼎举了举,“那就祝二爷今后……所愿不得报偿,所爱不得相守,年年岁岁守着你那苏州织造府,连同你的痴心妄想,发烂发臭。”

  马纨憋着一股气,只捡难听的说,而等李鼎反应过来的时候,马纨已经将她手里的桃花酿喝了一半!

  咚。

  马纨掷地有声地将酒壶放在面前,眼神锐利地盯着李鼎,“还有!你被国子监劝退,是因为你流连青楼,品行不端,与祭酒没有半点关系,二爷在这怨天尤人,不如回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马纨言尽于此,起身准备离开,而回过神来的李鼎,也生出了少年脾性,他愤愤看着马纨的背影,“你一个店小二懂什么!要不是捐监生,哪有他马守中的太平日子,他现在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为了沽名钓誉,把我们拉出来做戏,他马守中最好别让我逮到什么错处,莫不然爷也要他尝尝,被赶出国子监的滋味!”

  “你死了这条心!”马纨咬着后槽牙,“马祭酒公正严明,恪尽职守,即便是革了你父亲的职,也不会革马祭酒的!”

  “行啊,那就走着瞧!”

  “走着瞧就走着瞧。”

  两人针尖对麦芒,一番争执把周遭百姓看得目瞪口呆,所幸马纨不愿跟李鼎多做废话,把话怼回去后便扬长离开,这才阻止事情扩散。

  乡试每三年一次,通常在农历八月举行,故也称“秋闱”,主考内容为四书五经、策问以及诗赋等,乡试分三场进行,历时九天,每三天一场,每场考试结束后,试卷由考官密封编号,再由另一批考官阅卷,以保证公平。

  应试这几日,马纨也没了玩耍的心思,每每就是站在江南贡院外翘首以盼,尽管马纨知道见不着父亲,但也不妨碍着她日日点卯,终于,在长达九天的秋闱结束后,马守中同所有考生一同离场。

  “父亲!”

  马纨眼前一亮,几步小跑到马守中跟前,“可还顺利?”

  秋闱结束,马守中了却心中一桩大事,轻快不少,他笑着朝马纨点头,“为了避嫌,我将阅卷事宜交了出去,剩下时间,我陪你在江宁一带好好转转。”

  马纨喜不自胜,“父亲不用留在江宁等待张榜?”

  “不必,主考在此维持大局,由我赴京述职。”

  马纨得了个定心丸,迫不及待地和马守中说起自己想要观览的江南风景,马守中含笑一一应下。

  八月底,马纨与马守中再次登上返程的客船,马纨此行颇是尽兴,她满是餍足地躺在客舱里,只等回去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说给母亲,可马纨不知道的是:一场惊天巨变正在江宁暗中酝酿。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初九,江南乡试放榜。

  那一日,江南贡院门外围的皆是看榜考生,乡试三年一次,对参试考生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中榜者皆有固定名额,录取者即为举人。一般来说,举人乃大清候补官员。

  十年寒窗苦读,今日一朝揭榜,等待放榜的考生心生忐忑,屏息等待。

  只是,当江南贡院张贴出榜单没多久,底下考生就炸开了锅:中榜名单里,大多是扬州有钱的盐商子弟或官宦之后,其中更有几个驰名的纨绔子弟,这些人不学无术,大字也识不得几个,这次能够金榜题名,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千名考生心生忿忿,恰有考生在底下振臂一呼,考生结群哗然,在江宁府学和江南贡院门前,开始了一场宣泄不满情绪的示威游行!他们手中所举的“貢院”二字分别用白纸遮去一半,远远看去就像是“買(卖)完”,以讽刺这次乡试背后的金钱交易。

  为首的考生穿着月白色缎袄,轻漂微染的靛蓝色,长身玉立地站在江南贡院的长台振臂高问:“这次乡试的第一道题便是孔夫子所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位可知‘五者’是为何意?”

  此人正是苏州织造府二公子,李鼎是也。

  台下考生颇给颜面,扬声作答:“‘五者’是为恭、宽、信、敏、惠!”

  “非也!”李鼎一脸讽刺的抬手打断,“在他们江南贡院,‘五者’是为金子、银子、珠子、古玩、绸缎!”

  “能行五者是门生,贿赂功名在此行!”

  此言一出,当即掀起底下一众附和,众人振臂高呼乡试的不公,唾骂监考官以公谋私,为金银财富置大清未来而不顾,人群中愈来愈多的人蜂拥上前,将各式对联贴在府学的大门口,其中便有一副相当出彩,是为:“左丘明两眼无珠,马山威浑身是胆。”

  此次乡试的主考官与撰写《左氏春秋》的左丘明是同姓,相传左丘明双目失明,而主考官也有眼疾,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今年出卷工作多交于副考官马守中。而至于将马守中比作马山威“浑身是胆”,自然是讽刺他收受贿赂,明目张胆的徇私舞弊!

  考生游行闹事,大肆宣扬乡试的不公,在江南一带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传到京城,康熙震怒,下令对所有涉案考官进行彻查,若是证据确凿,考官格杀,府中男丁尽数发配,女眷没官,不容有异!

  外界的风云变化,客船上的马纨父女全然不知,眼见即将抵达京城,父女二人心中只余归家的雀跃。

  “父亲!”马纨拿着两支发簪来寻马守中,“你说我一会儿该送母亲哪支簪子,她才能解气呀。”

  马守中从书案中抬头,他左右看了两眼,轻笑,“哪支都衬你母亲。”

  “哎呀!”马纨气得直跺脚,“女儿是让你帮衬着想办法,你倒好,还夸起母亲来了。”

  马守中哈哈一笑,“放心,再大的气,这几个月也消得差不多了,一会儿好生给你母亲赔个不是,此事就翻篇了。”马纨心中大定,珍重地将两支发簪放入怀中,打起了一会儿卖乖讨巧的腹稿。

  “大人,船靠岸了——”

  门外传来了随侍的声音。

  马纨眼前一亮,自告奋勇地将父亲和自己的包袱一起抱在怀中,兴奋雀跃地往外快走两步,“父亲,我们回家咯!”

  坐在回府的马车里,马纨归心似箭,马守中看着她探着脑袋左顾右盼,只笑她小孩儿心性。

  “到了到了!”

  刚一拐过成贤街的转角,马纨就忍不住催促出声,她摸了摸怀中两支发簪,准备招呼车夫靠边停下。

  “都搜仔细咯!”

  “此案是都御史亲自监理,容不得半点马虎!”

  听到喧闹声的马纨,不明所以地看向父亲,马守中眼色沉重,率先下了马车,马纨紧随其后。

  人声络绎,父女二人瞧见一群着走兽补子的官吏围堵在自家门口。

  马纨认得出这补子的样式,在大清,文官体系戴用禽鸟类补子,武官体系戴用走兽类补子,即所谓世人皆知的“文禽武兽”,然而在这些正式定制的补子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补子品种,它就是都察院官员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属官所佩戴的补子。

  理论上说,都察院从官制上属于文官系统,从上自下按照品级应佩戴文官禽鸟补子,但实际上,都察院自上而下,佩戴的却是武官系统的走兽补子,从而形成了官**饰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马纨意识到这方人马皆属都察院后,心底一沉:父亲时有江宁阅卷之责,此刻与都察院扯上关系必不是件好事。

  就在马纨思忖的时候,马守中向那为首的人作了一揖,“御史大人。”

  那人国字脸,眉弓高深,看起来颇是英厉,他看到马守中有些错愕,但很快,国字脸就示意左右将马守中一行团团围住,“马祭酒。”国字脸回了一声,从怀中拿出了都察院的搜查令。

  “您舟车劳顿或许不知,有江宁考生质疑你在此次乡试中徇私舞弊,此事传达圣听,圣上责令严加查办。”

  “怎么可能!”马纨第一个冲了过来,语气不服,“我父亲公正严明,断不会……”

  “纨儿。”马守中厉声打断了马纨,“不可胡闹!”

  马纨看着父亲脸色沉沉,自知不该在大人面前冒失,只好规矩候在一旁。

  国字脸见此点了点头,“祭酒海涵,卑职也是奉命行事,早日查清原委,也好早日还您一个公道。”说着,他命围在马守中左右的衙役,仔细搜查马守中一行随身携带的行李。

  马纨看着自己的贴身衣物被翻来覆去,心中屈辱,要不是有马守中拽着,她只怕早已夺过了自己的包裹。

  就在这时,府内传来一阵高喝。

  “御史!您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