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镜司诏狱,最深处。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别处更冷,混杂着铁锈、血腥与经年不散的绝望气息。
赵恪摩拳擦掌,双目放光,指着墙上一排排闪烁着寒光的刑具,唾沫横飞地向徐恪请示:“侯爷,那孙子是个硬骨头,咱们先上‘琵琶钩’还是‘剥皮凳’?末将保证,半个时辰,就让他把祖宗十八代都招出来!”
然而,徐恪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安静。
“带他去隔壁。”
赵恪一愣,隔壁?
那里不是用来存放卷宗的杂物间吗?
当那名被捕的核心暗桩――一个代号“铁奴”的悍匪,被押进那间所谓的“审讯室”时,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这里没有老虎凳,没有烙铁,甚至连一滴血迹都看不到。
房间干净得过分,近乎密闭,只有一张方桌,两把椅子,桌上还温着一壶热气腾腾的清茶。
若非门外站着两名杀气内敛的缇骑,任谁都会以为这是一间供文人雅士清谈的静室。
铁奴被绑在椅子上,眼中充满决绝与轻蔑,他早已做好了迎接任何酷刑的准备,却没想到是这般阵仗。
赵恪站在一旁,满脸困惑,压低声音道:“侯爷,这……这是唱哪一出?”
“赵恪,坐下,看戏。”徐恪摇了摇头,亲自走到桌边,开始了他的现场教学,“记住,最低级的审讯才靠疼痛。疼痛只会催生谎言和暂时的屈服。最高级的审讯,是让他主动推翻自己的信仰,把真相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交给你。我们不审他的身体,我们审他的‘现实’。”
徐恪亲自为铁奴倒了一杯茶,热气氤氲,茶香四溢。他将茶杯轻轻推到对方面前,微笑道:“润润嗓子,我们慢慢聊。”
铁奴冷笑一声,他确信这杯茶里必然有毒,但他毫不犹豫,仰头便将滚烫的茶水一饮而尽,随即挑衅地看着徐恪,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他不知道的是,茶水中没有致命的毒药,只有徐恪命人从一种罕见植物中提取的微量成分。
它不会让人说胡话,却能悄无声息地降低人的意志力,并百倍地放大心理暗示。
“好胆色。”徐恪赞许地点了点头,没有问任何关于王德庸和燕王的问题,反而像个老友般,拉开了家常。
“你是沧州人吧?我听说,你家乡的杏花酒一绝。你母亲姓刘,对吗?”
铁奴脸上的冷笑,第一次凝固了。
“十三岁离家,十五岁第一次杀人,用的是一柄杀猪刀,从对方后心捅进去的。”徐恪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你左脚脚踝有一处旧伤,是三年前在江南执行任务时,从二楼摔下来崴的,每到阴雨天,便会隐隐作痛。”
这些情报,是徐恪连夜审讯其他被抓的喽啰,并进行交叉比对得出的。
但在精神开始恍惚、意志力逐渐被药物瓦解的铁奴听来,眼前这个笑得人畜无害的年轻人,仿佛是一个无所不知、能洞穿他所有秘密的魔鬼。
恐惧,第一次从他心底最深处,悄然滋生。
就在铁奴心神剧震之际,徐恪突然话锋一转,用一种非常“专业”且“体谅”的口吻说:“我研究过你们的训练手册。忠诚,是你们的第一守则。我很敬佩。但你的主人,似乎并不在乎。”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供词,轻轻放在桌上。
上面有另一名被捕暗桩的画押,内容是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铁奴,称他才是此次哗变的唯一主谋。
“你的同伴,已经把你卖了。”
接着,徐恪又拿出几块从铁奴身上搜出的碎银,放在指尖掂了掂,分析道:“这是燕王府的官银,但成色不对,是专门用来打赏下人、杂役的。你为主子卖命,他只当你是条呼来喝去的狗。”
信息轰炸,认知失调。
铁奴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那双原本充满决绝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迷茫与动摇。
就在此时,徐恪拿出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是一封信,一封模仿丞相王德庸笔迹伪造的密信。
信的内容是写给另一位心腹的,命令他一旦铁奴被捕,立刻派人处理掉铁奴在京城外的老母和幼子,以绝后患。
信的末尾,还有一句冰冷刺骨的评价:“此等蠢物,死不足惜”。
徐恪将信轻轻地放在铁奴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却像魔鬼的低语,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
“你的忠诚,换来的是灭门。你准备在这里慷慨赴死,你的老母和幼子,却因为你的‘愚蠢’,马上就要被灭口。”
“你用生命守护的一切,正在被你守护的人,亲手毁灭。”
徐恪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个身体已经开始剧烈颤抖的身影,问出了那句诛心之言。
“现在,告诉我,你的忠诚,还值钱吗?”
“轰!”
在药物作用、信息过载、认知失调和这最终的情感暴击之下,铁奴那钢铁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支撑他赴死的“信仰”,在这一刻,被徐恪用言语和逻辑,亲手打得粉碎!
“不……不可能……啊啊啊!”
他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咆哮,疯狂地挣扎着,状若疯魔。
他不是因为怕死,而是因为发现自己毕生坚守的一切,都成了一个天大的、血淋淋的笑话!
“王德庸!李玄成!你们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他疯狂地咒骂着,随即像倒豆子一样,将所有的计划、联络方式、秘密据点、资金渠道,和盘托出,只求徐恪能派人去救他的家人。
审讯室外,赵恪全程在旁观察,从最初的怀疑,到中途的震惊,再到此刻的脊背发凉,手脚冰凉。
他看着徐恪仅仅用了一个时辰,没动一根手指头,就让一个准备好迎接任何酷刑的死士,变成了一个涕泪横流、精神崩溃的疯子,并且拿到了一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口供。
徐恪缓缓走出房间,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对早已目瞪口呆的赵恪吩咐道:“把口供整理成册。记住,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无论是城墙,还是人心。”
赵恪看着徐恪那单薄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追随的这位大人,其手段已经超出了“权谋”的范畴,更像是一种精准解剖人心的……妖术。
皇宫,御书房。
女帝李青鸾收到了来自悬镜司密探的加急报告。
报告中没有描述任何血腥的场面,只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了徐恪与那名暗桩在一个安静房间里的对话流程,以及最后那名死士是如何精神失常、全盘招供的。
女帝看完,久久不语。
她将报告缓缓凑近烛火,看着那薄薄的纸页在火焰中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
她对着那摇曳的火光,用一种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他不用鞭子抽人的血肉,他用言语……诛人的心。”
“这把刀,比朕想象的……还要锋利,也还要危险。”
她的眼神中,倚重与忌惮疯狂交织,变得前所未有的深沉。
悬镜司诏狱,最深处。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别处更冷,混杂着铁锈、血腥与经年不散的绝望气息。
赵恪摩拳擦掌,双目放光,指着墙上一排排闪烁着寒光的刑具,唾沫横飞地向徐恪请示:“侯爷,那孙子是个硬骨头,咱们先上‘琵琶钩’还是‘剥皮凳’?末将保证,半个时辰,就让他把祖宗十八代都招出来!”
然而,徐恪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安静。
“带他去隔壁。”
赵恪一愣,隔壁?
那里不是用来存放卷宗的杂物间吗?
当那名被捕的核心暗桩――一个代号“铁奴”的悍匪,被押进那间所谓的“审讯室”时,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这里没有老虎凳,没有烙铁,甚至连一滴血迹都看不到。
房间干净得过分,近乎密闭,只有一张方桌,两把椅子,桌上还温着一壶热气腾腾的清茶。
若非门外站着两名杀气内敛的缇骑,任谁都会以为这是一间供文人雅士清谈的静室。
铁奴被绑在椅子上,眼中充满决绝与轻蔑,他早已做好了迎接任何酷刑的准备,却没想到是这般阵仗。
赵恪站在一旁,满脸困惑,压低声音道:“侯爷,这……这是唱哪一出?”
“赵恪,坐下,看戏。”徐恪摇了摇头,亲自走到桌边,开始了他的现场教学,“记住,最低级的审讯才靠疼痛。疼痛只会催生谎言和暂时的屈服。最高级的审讯,是让他主动推翻自己的信仰,把真相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交给你。我们不审他的身体,我们审他的‘现实’。”
徐恪亲自为铁奴倒了一杯茶,热气氤氲,茶香四溢。他将茶杯轻轻推到对方面前,微笑道:“润润嗓子,我们慢慢聊。”
铁奴冷笑一声,他确信这杯茶里必然有毒,但他毫不犹豫,仰头便将滚烫的茶水一饮而尽,随即挑衅地看着徐恪,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他不知道的是,茶水中没有致命的毒药,只有徐恪命人从一种罕见植物中提取的微量成分。
它不会让人说胡话,却能悄无声息地降低人的意志力,并百倍地放大心理暗示。
“好胆色。”徐恪赞许地点了点头,没有问任何关于王德庸和燕王的问题,反而像个老友般,拉开了家常。
“你是沧州人吧?我听说,你家乡的杏花酒一绝。你母亲姓刘,对吗?”
铁奴脸上的冷笑,第一次凝固了。
“十三岁离家,十五岁第一次杀人,用的是一柄杀猪刀,从对方后心捅进去的。”徐恪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你左脚脚踝有一处旧伤,是三年前在江南执行任务时,从二楼摔下来崴的,每到阴雨天,便会隐隐作痛。”
这些情报,是徐恪连夜审讯其他被抓的喽啰,并进行交叉比对得出的。
但在精神开始恍惚、意志力逐渐被药物瓦解的铁奴听来,眼前这个笑得人畜无害的年轻人,仿佛是一个无所不知、能洞穿他所有秘密的魔鬼。
恐惧,第一次从他心底最深处,悄然滋生。
就在铁奴心神剧震之际,徐恪突然话锋一转,用一种非常“专业”且“体谅”的口吻说:“我研究过你们的训练手册。忠诚,是你们的第一守则。我很敬佩。但你的主人,似乎并不在乎。”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供词,轻轻放在桌上。
上面有另一名被捕暗桩的画押,内容是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铁奴,称他才是此次哗变的唯一主谋。
“你的同伴,已经把你卖了。”
接着,徐恪又拿出几块从铁奴身上搜出的碎银,放在指尖掂了掂,分析道:“这是燕王府的官银,但成色不对,是专门用来打赏下人、杂役的。你为主子卖命,他只当你是条呼来喝去的狗。”
信息轰炸,认知失调。
铁奴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那双原本充满决绝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迷茫与动摇。
就在此时,徐恪拿出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是一封信,一封模仿丞相王德庸笔迹伪造的密信。
信的内容是写给另一位心腹的,命令他一旦铁奴被捕,立刻派人处理掉铁奴在京城外的老母和幼子,以绝后患。
信的末尾,还有一句冰冷刺骨的评价:“此等蠢物,死不足惜”。
徐恪将信轻轻地放在铁奴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却像魔鬼的低语,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
“你的忠诚,换来的是灭门。你准备在这里慷慨赴死,你的老母和幼子,却因为你的‘愚蠢’,马上就要被灭口。”
“你用生命守护的一切,正在被你守护的人,亲手毁灭。”
徐恪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个身体已经开始剧烈颤抖的身影,问出了那句诛心之言。
“现在,告诉我,你的忠诚,还值钱吗?”
“轰!”
在药物作用、信息过载、认知失调和这最终的情感暴击之下,铁奴那钢铁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支撑他赴死的“信仰”,在这一刻,被徐恪用言语和逻辑,亲手打得粉碎!
“不……不可能……啊啊啊!”
他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咆哮,疯狂地挣扎着,状若疯魔。
他不是因为怕死,而是因为发现自己毕生坚守的一切,都成了一个天大的、血淋淋的笑话!
“王德庸!李玄成!你们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他疯狂地咒骂着,随即像倒豆子一样,将所有的计划、联络方式、秘密据点、资金渠道,和盘托出,只求徐恪能派人去救他的家人。
审讯室外,赵恪全程在旁观察,从最初的怀疑,到中途的震惊,再到此刻的脊背发凉,手脚冰凉。
他看着徐恪仅仅用了一个时辰,没动一根手指头,就让一个准备好迎接任何酷刑的死士,变成了一个涕泪横流、精神崩溃的疯子,并且拿到了一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口供。
徐恪缓缓走出房间,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对早已目瞪口呆的赵恪吩咐道:“把口供整理成册。记住,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无论是城墙,还是人心。”
赵恪看着徐恪那单薄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追随的这位大人,其手段已经超出了“权谋”的范畴,更像是一种精准解剖人心的……妖术。
皇宫,御书房。
女帝李青鸾收到了来自悬镜司密探的加急报告。
报告中没有描述任何血腥的场面,只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了徐恪与那名暗桩在一个安静房间里的对话流程,以及最后那名死士是如何精神失常、全盘招供的。
女帝看完,久久不语。
她将报告缓缓凑近烛火,看着那薄薄的纸页在火焰中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
她对着那摇曳的火光,用一种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他不用鞭子抽人的血肉,他用言语……诛人的心。”
“这把刀,比朕想象的……还要锋利,也还要危险。”
她的眼神中,倚重与忌惮疯狂交织,变得前所未有的深沉。
